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寶媽做好這些事,你的寶寶也能健康聰明又貼心

寶媽做好這些事,你的寶寶也能健康聰明又貼心

想每天都收到這樣的信息嗎?點上面「關注」哦↑↑↑

從小學習為自己負責

學步兒經常鬧脾氣,用一個簡單有力的「不」字對抗全世界,常讓家長頭痛不已。其實家長可慢慢放手,開放幾個你可以接受的選擇讓孩子自己決定,讓他從中獲得獨立、自主的權力感,也同時學會為自己負責。

一開始,父母可以提供多個選項,讓孩子從中選擇,如果孩子嘗試後,感受到自己能做決定的成就感,就會慢慢願意嘗試自己選擇。如果孩子自己選擇卻有不好的經驗,家長也不要心急,可以告訴孩子,雖然他的選擇沒有成功,但願意嘗試的勇氣很令人佩服,下次再試試看就好。重要的還是讓孩子慢慢嘗試,用他自己的節奏來發展自我。

父母言教不如身教

模仿是學齡前孩子重要的學習歷程,孩子早期的模仿場域是家庭,這也呼應了身教、言教、學習環境的重要性。鏡像神經元的存在也說明了品格教育的重要性。品格是長期模仿、觀察、內化的結果,是一個潛移默化的歷程,模仿對象除了父母以外,同時受到環境與經驗的影響。

尤其品格的培養是一種內隱的學習,大腦在孩子不知道的狀況下處理並儲存訊息。陽明大學附設醫院復健科醫師鄭雅薇指出,二~三歲的孩子就能展現「同理心」,但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卻是後天學習而來,若能在成長過程中讓孩子多與人互動,才能逐漸學會設身處地為人設想。

不要讓壞習慣坐大

孩子的壞習慣很難改過來是有道理的。大腦資源地圖不時因經驗而修正改變,好習慣和壞習慣的神經迴路在其中互相爭奪地盤,想站穩腳步。

大腦有個特性叫「神經可塑性」,每一次做不同的活動,大腦會改變結構與神經迴路,使它更適合手邊的作業,假使某個零件壞了,其他部位還可以接手這項工作。大腦有彈性、知變通,卻也使我們某方面變得更食古不化,我們一些最頑固不能改變的毛病其實也是神經可塑性的產物。假如我們停止使用某種心智技術,不但會忘記如何運用,連它在大腦的空間也會被其他常用的技術搶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正確睡姿很重要,寶媽這樣睡,寶寶健康又聰明
寶寶又吃手啦!趕緊阻止?聰明的寶媽都這樣做,寶寶更聰明
寶寶睡不好?可能是寶媽的這些行為
如果寶爸能做好這幾點,說明寶媽很幸福,孩子也會很優秀
寶寶容易長濕疹,也許是寶媽做了這些事
這件事能反映寶寶的健康狀況, 作為寶媽你看的懂嗎?
當寶寶有這些小動作時,就說明寶寶可能生病,寶媽們知道嗎
寶寶便秘吃它就能輕鬆搞定,聰明寶媽不要傻傻的給寶寶用開塞露啦
寶寶「便」不出來?聰明的寶媽這樣做
寶寶生活中有這些行為,寶媽你就偷笑吧,既懂事又孝順
寶寶經常說這些話,寶媽就偷著樂吧,說明寶寶的想像力很豐富
聰明的寶寶都愛吃這些食物,寶媽你家寶寶愛吃什麼?
這些嗜好寶媽不宜親吻寶寶,非常容易危害到寶寶的健康!
想讓寶寶身體好,更聰明,寶媽要多讓孩子吃這幾種食物
寶寶如果有這些表現,說明內心缺乏安全感,寶媽要多陪伴寶寶
經常撫摸寶寶這4個位置,他會健康又聰明,寶媽知道嗎?
寶寶不愛睡覺怎麼辦,聰明的寶媽們這樣應對!
寶媽們發現了沒有?聰明的寶寶睡醒之後是這樣的,你家寶寶是嗎?
這三種表現說明寶寶能夠認得媽媽,恭喜寶媽們,辛苦沒有白費!
寶媽們注意了,嬰兒期對寶寶發展至關重要,這樣做能讓寶寶更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