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保障師生安全是教育頭等大事

保障師生安全是教育頭等大事

教育部近日印發《關於加強中小學(幼兒園)周邊安全風險防控工作的緊急通知》,要求各地加強學校周邊安全風險防控工作,全面開展安全隱患排查,確保廣大師生生命安全。通知要求,各地教育部門和學校要會同綜治、公安、工商、食葯監、文化、城市管理等部門,全面開展一次安全隱患大排查,及時化解涉校涉生矛盾糾紛,消除各類安全隱患,確保學校周邊環境安全、穩定、有序。

繼上月教育部就校車安全隱患排查整治發出通知後,教育部再次發出關於校園安全的緊急通知。而教育部此次發出通知的背景,是近期多地中小學、幼兒園周邊地區發生安全事故。向各地發出通知進行緊急提醒,自然意在讓各地及時排查,通過有效的防控手段,消除可能存在的各種安全隱患,避免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學校師生的安全關係著千家萬戶的幸福和希望,社會關注度高,而師生特別是學生的自我保護能力又相對較弱,因此容易成為一些人製造事端的選擇。保障師生安全,是一個社會安全體系的底線,也是教育工作的底線所在。如果連學校都不安全了,勢必影響社會人心的穩定。一個安全有序的校園周邊環境,是社會最起碼的安全要求,也是社會對教育最起碼的要求。

如何進行風險防控?通知已經給出了重點關注目標和基本措施,但各地區相關部門和學校還應根據地區和學校的特殊性,推出更具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的工作細則。總體來說,應當針對可能存在的危害師生安全的因素,加強嚴打,堅決掐滅影響師生安全的「明火」,更要嚴防,主動排查出影響師生安全的隱患。必須堅持打防結合、綜合治理,真正營造校園的風清氣正,讓師生在校園內外沒有安全顧慮。

在掐滅「明火」上,重點是要加強社會治安管控,加大巡邏防控力度,增強對學校周邊的安全防護。護校安園、打非治違,安全防護應當達到在遇到特殊情況時,安全機制能夠及時響應且安全力量能及時到達的要求。強化對特殊人群的排查防控,避免因人員防控不力導致安全事故發生;要堅決打擊校外人員在學校周邊的違法行為,特別是校內外人員勾結欺凌師生的行為,應從快從重處置,以此震懾相關人員,利用反面典型案例開展法治宣傳教育。

在消除隱患上,則要立足於防,積極防患於未然。防範措施應當包括師生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教育、學校周邊環境排查、安全機制的建立和正常運轉等。都說「隱患險於明火」,這些防範措施落實到位,安全環境才能真正建立起來。

其中,應當讓師生知道如何盡量避免常見危險、遇到各類突發事件時正確的應對方法,從知識層面具備一定的自我保護能力。學校周邊環境排查,要進行人的排查,通知已經明確進行了提示;也要進行公共設施的排查,比如下水道的位置、窨井蓋的完整狀況、周邊路口車輛的視野、紅綠燈的設置、網吧的點位和人員狀況等,都是安全隱患排查的重要內容。而安全機制的建立和響應機制,更有賴於各部門的協同配合,這是在發生突發情況後保障師生安全的最後一道屏障。

安全重於泰山,師生安全更甚。學校師生安全能否得到真正的保障,是一個社會能否穩定和諧的基礎。切實加強學校周邊安全風險防控工作,有效減少安全事故發生,確保廣大師生生命安全,既是學校作為特殊場所應有的基礎環境條件,也是社會環境綜合治理的基本要求。營造良好的安全教育環境,需要各地各部門與學校群策群力。

(作者廖德凱,系媒體評論員)

《中國教育報》2017年06月20日第2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中國青少年健康素養研究建議」在京發布
快樂足球踢起來
依託優勢 樂學農事
「專業不對口」不是什麼大問題
普通高中改革制勝的關鍵是理順體制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

您可能感興趣

家庭教育的頭等大事——人品教育
碭山縣大力開展安全教育 提高師生安全意識
體育教育=生存教育
教育系統安全生產務求實效
教育監管兩手抓 珠暉區安全生產從嚴要求
讓海權教育在國防教育中「生根」
顧明遠:教育的本質是生命教育,其核心在於教育理念
敏感期教育 育兒大師
醫療養老教育等民生保障全面提速 將有更多政策釋放民生紅利
影響全世界的德國教育,本身就是生活教育!
教育
教育的核心是教育家長
濟南幼兒燙傷涉事幼師被拘 教育局展開全區大檢查
VR安全教育軟體,為人員作業安全保駕護航!
教育是維護生命尊嚴的過程
「現在,教育是鄉里的頭等大事」
教育教育:熱愛教育才是師者的硬體
死亡教育和性教育:不能對孩子忽視的兩大教育
教育部十大行動培養高素質教師
教育部長陳寶生:重振師道尊嚴 全社會尊師重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