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身邊的塑化劑,你了解多少?

身邊的塑化劑,你了解多少?

什麼是塑化劑?

塑化劑,也稱增塑劑,是一種高分子助劑,因其可以增加塑料製品的韌性而被廣泛應用在塑料製品中。塑化劑包括脂肪族二元酸酯類、苯二甲酸酯類、苯多酸酯類、苯甲酸酯類、多元醇酯類、氯化烴類、環氧類、檸檬酸酯類、聚酯類等多個族群。常見的塑化劑是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其中被使用最多的是鄰苯二甲酸二乙己酯(DEHP)。塑化劑通常是無色無味的。

圖1 常見的鄰苯二甲酸酯類塑化劑的分子式

已知的塑化劑危害有哪些?

已經有確切的證據表明,鄰苯二甲酸酯類塑化劑會干擾人體的內分泌,並對人類生殖健康造成損害。由於鄰苯二甲酸二乙己酯與雌激素結構相似,所以塑化劑對男性和女性的激素水平都有干擾。對男性而言,塑化劑的危害主要是抑制雄性激素水平,降低精液質量;對女性而言,塑化劑會干擾女性月經周期。如果青春期的男性兒童暴露在較高劑量的塑化劑中,其性器官發育會明顯受到影響,隱睾和尿道下裂的發病率要比正常環境中的男孩兒高出許多,並且睾丸發育不良綜合征的發生率也明顯升高。另外,如果孕婦暴露的塑化劑劑量過高,將會影響胎兒的性別發育。

流行病學證據顯示,兒童的肥胖與塑化劑暴露劑量有一定的關係。

其它有關塑化劑可以影響免疫系統、心血管系統等的說法目前尚未見強有力的證據支持。

圖2 塑化劑的可能危害(來源於網路)

塑化劑會致癌么?

高劑量的塑化劑攝入可能導致細胞遺傳物質受損,具有遺傳毒性。但是通常情況下人類是不會受到這種程度的塑化劑危害的。因此我們主要談談普通攝入量下塑化劑的致癌風險。

已有採用大鼠和小鼠實驗的研究結果表明,長期的塑化劑攝入可以誘發嚙齒類動物的肝癌發生。但是隨著深入研究,科學家們發現導致嚙齒類動物發生肝癌的因素在人身上並不起作用。

於是科學家們又通過兩種方法檢測塑化劑的致癌性。一種是改造小鼠,把小鼠身上不同於人的導致肝癌的因素去除,然後再做測試,結果發現塑化劑還是可以導致小鼠肝癌的發生。

圖3(來源於新浪新聞)

另外一種方法是使用人類自身的細胞做測試,結果發現塑化劑暴露可以增加人類細胞的生長和遷移能力,暗示了塑化劑是有致癌潛力的。近期中科院食品安全重點實驗室的研究人員,選用人類的肝癌細胞HepG2為研究對象,模擬人類日常暴露劑量,對其進行長期刺激處理,以觀察塑化劑對癌細胞生長生存狀態的影響。這一發表在《體外毒理學》(Toxicology in Vitro)雜誌的研究揭示了塑化劑在極低的暴露濃度下,可能通過誘發肝癌細胞的炎性反應,進而促進肝癌的發生。

當然,上述兩種研究方法對解釋塑化劑的致癌風險這一目前尚具爭議的問題還有一段路要走。前面一種雖然去除了小鼠已知的不同於人的致癌因素,但是還有更多未知的不同因素無法排除;後面一種用人類細胞做檢測,但體內環境和單純的體外細胞培養環境相差太大,簡單的人類細胞實驗無法模擬人體內的免疫、代謝和內分泌環境。所以目前的這些證據都不足以證明塑化劑肯定有致癌的作用。

流行病學調查結果一直是對化合物毒性判斷的最有力證據,但是,目前沒有流行病學的證據表明塑化劑可以致癌。

因此,我們只能認為普通攝入量下的塑化劑,只是潛在的可能致癌物。

什麼方式容易攝入塑化劑,如何避免攝入塑化劑?

在日常生活中,塑化劑進入人體最主要的方式就是通過食物攝入。目前我國明令禁止使用塑化劑作為食品添加劑,因此食物中的塑化劑主要來源於食品包裝。

美國塑料工業協會(Society of the Plastics Industry)於1988年發展出塑膠的分類標誌(Resin identification code)。一般在塑料製品底部都會有所標示,它們對使用範圍進行了界定,標有這些數字的器皿都是合格產品,但是如果使用不當就會對人體產生危害。

圖4 塑料的分類標識(來源於網路)

塑料製品中,當屬PVC類塑料(編號03)的塑化劑含量最多。PVC類塑料通常是塑料管線和保鮮膜等的主要材料。考慮到塑化劑的危害,我國同樣明令禁止使用含塑化劑的保鮮膜包裝熟食。因此日常生活中我們看到的可以直接食用的食物包裝,採用的都是非PVC類保鮮膜。但是,一些唯利是圖的不法商販,無視國家禁令,使用PVC類保鮮膜包裝熟食,所以我們盡量不要購買未經許可的類似食品。在使用保鮮膜的時候,我們也要避免使用標識為03的保鮮膜直接接觸食物,可採用PP,即聚丙烯(編號05)材料的塑料製品。

另外,PET類塑料(編號01)為硬塑料,常見用於飲料瓶、油瓶等包裝的製作。這類塑料在低溫下比較穩定,但是在溫度高於70度時,就可能釋放出塑化劑,毒害人體。所以我們在使用PET塑料時,千萬不能使用它加熱或者盛放過熱的食物。通常情況下,建議採用PET塑料製品盛裝50度以下的食物,並注意食用期限,以免引發健康問題,得不償失。

來源: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科院之聲 的精彩文章:

藻類細胞微型機器人研究中取得進展
黑洞菌表情包來襲!
生物炭對土壤凍融過程中二氧化碳和甲烷排放的影響機制研究獲進展
摩擦!摩擦!在「陶瓷」表面光滑的摩擦!
二氧化碳340℃一步「變」汽油

TAG:中科院之聲 |

您可能感興趣

塑化劑就在你我身邊,拒絕毒害可以怎麼做?
喝了這麼多年白酒,你喝的可能是加了「塑化劑」的酒!
自己做的酵素有毒,竟能溶出塑化劑?又有人進醫院啦!
自己做的酵素竟能溶出塑化劑?喝完又有人進醫院啦!
為健康著想,別再用「它」裝食物了!檢測結果顯示,含有塑化劑
塑化劑危害兒童健康 遠離塑化劑家長應這樣做
媽媽們崩潰了,給寶寶吃的進口核桃油塑化劑超標!經銷商這樣解釋…
西鳳年份酒被曝塑化劑超標近3成,塑化劑會對人體造成哪些危害?
小心塑化劑!塑化劑會導致雌性小鼠生殖能力大幅下降
全國部分桶裝食用油被塑化劑污染,面臨「禁塑」,急需「生物降解桶」來「替塑」!
下館子也會遇到「魔鬼」——塑化劑
40歲後塑化劑越積越多 肥胖癌症找上身專家教你吃4大食物
火遍全球的老乾媽,被德國人檢測出含有「塑化劑」網友:還敢吃嗎
「死而復活」!全球首隻塑化大熊貓問世,或可再「活」上千年……
小心塑化劑!科學家證實,日常暴露劑量的塑化劑會導致雌性小鼠生殖能力大幅下降,最高可降50%丨科學大發現
法國核桃油爆出塑化劑醜聞,何時才能守住嬰幼兒食品安全凈土?
塑化劑化學結構極似人體生殖激素,能直接影響人體生殖健康
全球首隻生物塑化大熊貓展出,憨態可掬大變樣
林宥嘉妻子懷孕9月吃下整罐超標塑化劑膠囊,發文透露:傷心欲絕
PVC醫療塑料,可能將塑化劑輸入人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