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直播走近印刷史上的「活化石」

直播走近印刷史上的「活化石」

光明網訊(記者 彭揚)它是印刷史上的「活化石」,也是唯一一個沒有區域限制影響遍布全國的文化形態,它有一個古老且厚重的名字——雕版印刷。2009年,以揚州為代表的「中國雕版印刷技藝」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6月6日,由中央網信辦移動網路管理局指導,在文化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大力支持下,光明網、鬥魚直播等聯合主辦的「致·非遺敬·匠心」大型系列直播活動就帶網友來到揚州博物館(中國雕版印刷博物館),46萬網友跟隨光明網主播和鬥魚主播的鏡頭進行了一場跨越千年的印刷史之旅。

在出現雕版印刷之前,書籍都是靠手抄,直至隋唐,人們從刻印章中得到啟發,於是刻板出現,雕版印刷術自此發明,書籍開始有了批量印刷。在雕版印刷博物館,鬥魚網友近距離觀看到了雕版印刷出現之初時使用的工具及印刷出來的成品。博物館講解員介紹說,最早的雕版印刷大都用來印刷佛經,現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是公元868年印刷的《金剛經》。唐朝中後期時,雕版印刷的使用已相當普遍。五代時期,不僅民間盛行刻書,政府也大規模刻印儒家書籍。到了宋代,雕版印刷更加發達,雖然彼時發明了活字印刷術,但普遍使用的仍然是雕版印刷術。元、明、清三代從事刻書的不僅有各級官府,還有書院、書坊和私人。所刻書籍,遍及經、史、子、集四部。時至今日,在揚州博物館還藏有近30萬片明清以來的古籍版片。

揚州既是中國雕版印刷術的發源地,也是中國國內唯一保存全套古老雕版印刷工藝的城市。寫樣、刻板、印刷、裝幀是雕版印刷的四個主要環節,每個環節包含多道工序,完成一次雕版印刷大約需要20多道工序。62歲的芮名揚是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雕版印刷代表性傳承人,在博物館互動區,鬥魚網友見到了正在進行寫樣的芮名揚大師。從1979年在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從事專業寫樣工作到如今受聘於揚州博物館,芮名揚寫樣已近40年,鬥魚網友詢問大師寫樣近40年最大的感觸是什麼,芮名揚說「要耐得住寂寞」,為雕版寫樣需要字體規範,不能有差錯,每天書寫字數在400~600字左右。細心的鬥魚網友發現,芮大師不但寫得一手楷體字,平日里只在電腦打字時用到的仿宋體,芮大師也能提筆就來,網友直呼「佩服佩服」。

與芮名揚同年進入廣陵古籍刻印社的沈樹華,學習的是雕版印刷中刻板技藝,刻板大多採用野生梨木或者棗木進行雕刻,沈樹華說,當年分配進刻印社做學徒,因為刻刀鋒利,頭三個月手指沒少被劃破過,但沒想到,就是這麼一份枯燥的工作,一做就是38年。正常速度每人每天刻60字,而沈樹華的最高記錄是一天10小時刻了400字。鬥魚網友好奇如果不小心刻錯了怎麼辦?沈樹華回答到,刻板的錯誤率不能超過2%,否則整塊板就會廢掉,範圍內的雕刻錯誤會有專門的修補工對其進行修復。

談及雕版印刷這項技藝所面臨的困境,芮名揚表示,現在最缺的是針對雕版印刷開發出來的有價值的產品,沒有合適的產品,市場需求可能就僅僅停留在很小的範圍,一旦市場飽和,這項技藝的商業價值也就逐漸失去,願意從事這個行業的人自然越來越少,這是很現實的問題。沈樹華告訴記者,現在他也就招收了四五名徒弟,很多年輕人一是耐不住寂寞,二是看不到市場前景也就打了退堂鼓。兩位雕版印刷大師看到鬥魚網友頻頻諮詢如何才能學習這門技藝十分欣慰,連連稱讚中國許多傳統技藝需要依靠新的傳播媒介吸引新的年輕群體關注,如果沒有互動,這些技藝慢慢只會成為博物館裡的陳列品,有了交流和互動,才可以推動技藝文化的傳承。

[責任編輯:楊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光明網 的精彩文章:

勇攀高峰「光明使者」——日本大阪大學師友眼中的姚玉峰
提升文藝批評的思想力量
通過禪定就能認識真理?請勿曲解量子力學
善用社會力量促進古籍修復

TAG:光明網 |

您可能感興趣

帶你走近電影史上最神秘的傳奇
走近曾經輝煌的天津的無軌電車
小伙鐵軌上發現龐大大物,走近一看,倒吸一口涼氣
【原創小漫畫】走近頁岩氣
走近,再走近一些
讓清酒文化慢慢走近你的生活
春運幕後——走近列車卧具「洗滌工」
走近電離輻射
走近清新的「非洲後花園」:愛上這個被上帝打翻調色盤的國家
當物質走近黑洞
走近國畫:古人的顏色觀念
史上最獨特的「雕像」,五顏六色非常的好看,走近才發現是口香糖
走近清新的「非洲後花園」:愛上這個被上帝打翻調色盤的國家!
走近開封的防空洞
陌陌直播間里探秘青銅黿 帶鄉村孩子走近博物館
【走近動物園】吸蜜鸚鵡
薺菜、馬蘭、枸杞頭,這些野菜帶您走近舌尖上的春天
馬路上發現兩條奇怪的狗狗,走近一看,畫面深深的震撼了我
超頻之旅走近捷豹總部:學習品牌設計精髓,發現經典之上的開放創新
走近你的花鳥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