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生態旅遊翻開龍江供給側改革壯美畫卷

生態旅遊翻開龍江供給側改革壯美畫卷

湛藍色的天空中飄浮著朵朵白雲,時不時丹頂鶴從頭頂翩躚掠過,碧綠的蘆葦盪向遠方伸展,魚兒和鴛鴦漫遊其中……漫步夏季的龍江大地,這樣美麗的剪影俯首皆是。

經濟新常態下,黑龍江省委、省政府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為指引,以旅遊業為先導產業,立足大濕地、大森林、大湖泊產業,加快推進全域旅遊,實現旅遊業提質增效、轉型升級,助推全省社會經濟全面跨越發展。如今,「避暑勝地·暢爽龍江」旅遊品牌正在大江南北、長城內外叫響,夏季避暑旅遊、濕地旅遊風生水起、如火如荼,一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壯美畫卷正在徐徐展開。

政策供給——搶抓生態旅遊先機

當前在龍江大地,以濕地旅遊為代表的夏季生態旅遊,天時、地利與人和兼備,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全域旅遊時代,地方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是旅遊業發展的重要先決條件。近年來,黑龍江省委、省政府先後出台《關於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意見》、《「十三五」旅遊業發展規劃》等系列文件,把旅遊業作為重要內容進行頂層設計、統籌謀劃、系統發力,明確了旅遊業作為全省戰略性支柱產業的重要地位。

在今年5月召開的黑龍江省第十二次黨代會上,省委書記張慶偉提出「以打造『兩座金山銀山』為抓手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針對生態旅遊,提出「發展黑龍江生態旅遊,挖掘生態資源和區位優勢,發展冰雪游、森林游、邊境游、濕地游、避暑游等旅遊產業,整合旅遊資源,推動文化、體育、時尚、健康養老與旅遊融合發展,建設全國一流的生態休閑度假旅遊目的地、夏季健康養老基地和全域旅遊示範區」的目標。

3月27日,黑龍江省長陸昊召開夏季旅遊產品電視電話會議,提出「四大類十大主題」新的產品供給體系:四大類即充分展示龍江森林、濕地等自然景觀的觀光類產品,依託自然景觀和生態條件的體驗參與式產品,基於森林生態形成的避暑養生功能性產品,以及休閑類產品。十大主題是:森林、濕地、避暑養生、自駕游、出境游、觀光農業、體育類、音樂、建築以及動物旅遊。

大眾的旅遊時代,旅遊正成為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需求。去年年初,國家旅遊局提出了全域旅遊發展戰略,其重要內容就是要加大旅遊產品供給,提高供給質量,以多樣化的產品和高品質的服務,滿足人民群眾的消費升級需求。黑龍江正是抓住了這一重要機遇,生態旅遊正成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突破口。

正如國家旅遊局監管司副司長劉建明所說,加大產品供給的前提,就是要準確的把握旅遊消費趨勢,準確的感知遊客消費的取向。開發利用好濕地資源,符合當前旅遊業發展的新形勢,符合旅遊業消費的新趨勢。黑龍江省濕地資源富集,充分發揮在生態方面的優勢對提升旅遊業發展質量具有重要意義。黑龍江省在全國率先推行了旅遊保護理念,建立了濕地資源保護區,為全國濕地的生態保護做出了示範。

國家林業局濕地保護管理中心的主任王志高認為,黑龍江濕地資源豐富,濕地面積位居全國前列,濕地保護工作也走在了全國前列,在全國率先制定了地方性的《濕地保護法規》,《黑龍江濕地保護條例》,建立了全國最大的濕地保護管理網路。保護區和濕地公園數量居全國之首,將濕地納入了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指標考核體系。如今,黑龍江即時把握生態脈搏,順應經濟社會發展趨勢,積極推進濕地生態旅遊,既促進了濕地保護事業的發展,又增進了社區民眾的福祉,必將取得生態效應、社會效應及經濟效應的多贏。

產品供給——串珠成鏈精彩紛呈

盛夏,全國大部分地區酷暑炎熱之時,哈爾濱卻用平均20多攝氏度和微風拂面的晴天,迎接探望她的遊客。在中央大街浪漫的樂音里,在暢快的一紮扎啤酒里,在大快朵頤的味蕾里,在歐陸風情建築的記憶里,在松花江畔太陽島的濕地里,在孩子們清澈的笑聲里,哈爾濱之夏的迷人魅力盡情綻放。

這是黑龍江推進旅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打造精品旅遊線路的生動縮影。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今夏,黑龍江省旅遊委推出了「四大類十大主題」 夏季旅遊產品和「一城五線」經典夏季旅遊線路,通過立足優勢、串珠成鏈實現了全域旅遊全面開花,產品供給精彩紛呈;十大人氣濕地更是進一步揭開了龍江夏季的「盛世美顏」。

黑龍江省旅遊發展委員會主任錫東光介紹,該省推出的「四大類」指的是森林、濕地等以自然景觀為主的觀光類產品,如五大連池、鏡泊湖、北極漠河、林都伊春以及哈爾濱松江濕地、扎龍濕地、雁窩島濕地等;第二類是全域旅遊的重要要素休閑類產品,如充滿歐陸風情的果戈里書店、老會堂音樂書吧、哈爾濱記憶餐廳、伏爾加莊園等;第三類是依託自然景觀和生態條件的體驗參與式產品,如黑龍江馬拉松系列賽、松花江賽艇/摩托艇、小興安嶺森林穿越、亞布力山地自行車、伊春桃山狩獵場、鶴崗射擊場、大沾河漂流等;第四類是基於優越的生態與氣候形成的避暑養生功能性產品,如漠河北極村張仲景養生院、五大連池工人療養院等「南病北治」康養基地等。

黑龍江省擁有大森林、大濕地、大湖泊、大農業的整體生態化資源,充滿歐陸風情的北方名城哈爾濱,以及赴俄邊境游的便利條件。今夏,黑龍江省旅遊委還推出了十大旅遊主題,分別為森林、濕地、養生、自駕、出境游、觀光農業、體育、動物、音樂、建築,為遊客創造豐富多樣的旅遊體驗。

除了「四大類十大主題」外,在以往夏季五線基礎上升級換代,推出以哈爾濱為核心的「一城五線」旅遊線路產品,支撐起「避暑勝地·暢爽龍江」金字招牌。一城為「迷人的哈爾濱之夏」,五線為「華夏東極:哈爾濱+佳木斯+撫遠+黑瞎子島」、「火山濕地:哈爾濱+大慶+齊齊哈爾+五大連池」、「森林深處:哈爾濱+鐵力+伊春+嘉蔭」、「神州北極:哈爾濱+漠河+北極村+北紅村」和「雙湖秘境:哈爾濱+亞布力/鳳凰山+鏡泊湖/興凱湖+綏芬河/虎林」。

作為哈爾濱城市近郊的濕地公園,伏爾加莊園座落在美麗的阿什河畔,是黑龍江省文化旅遊、冰雪旅遊和濕地旅遊的核心景區。伏爾加莊園總經理韋敏芳表示,莊園開發堅持以濕地生態修復為核心,濕地保護為成果,堅持保護優先、科學恢復、合理利用、持續發展基本原則。莊園不僅有互聯網+、旅遊+,更應該有濕地+,讓生態環境與旅遊資源一樣服務於用戶,給都市人帶來回歸自然,享受健康生活的新體驗。

黑龍江的實踐,除抓住了政策層面的風口,也得到了市場數據的印證。日前,由中青旅聯科公關顧問有限公司、TalkingData、美團點評網聯合出品,並由「旅遊消費者大數據實驗室」編撰發布的「中國避暑旅遊人群大數據報告」正式發布。報告通過對海量大數據的過濾,針對避暑旅遊人群的來源、避暑遊客的旅遊偏好、避暑旅遊客群基礎畫像進行了系統分析。報告顯示,黑龍江避暑游在國內具有領先優勢,是國內避暑旅遊三大核心目的地之一。全國十大避暑目的地城市中,哈爾濱僅次於麗江,位列第二。

如今,全省旅遊戰線深刻把握總書記「兩山」的重要論斷,堅持「精化產品供給、細化產品營銷、優化服務質量、強化市場監管」四輪齊動的總體思路,旅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階段性成果,實現了「十三五」開門紅。據統計,2016年,全省共接待遊客1.45億人次,同比增長11.27%;旅遊業總收入1603.27億元、同比增長17.76%,增幅高於全國水平,其中國內遊客1.44億人次,旅遊收入1572.8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1.25%和17.64%。旅遊產業的綜合拉動效應日益凸顯。

供給——擦亮龍江旅遊金字招牌

酒香也怕巷子深,如何進一步叫響「暢爽龍江」旅遊品牌?黑龍江不等不靠,打出了旅遊宣傳推介的「組合拳」,進一步鞏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成果,真正在市場上「叫得響、賣得好、受歡迎」。

6月9日,近百家省內外主流媒體及旅遊自媒體,以及省直相關部門領導、省內重點旅遊企業代表,總計近500人共聚哈爾濱,由黑龍江省人民政府、哈爾濱市人民政府主辦,黑龍江省旅遊發展委員會、黑龍江省林業廳、哈爾濱市旅遊發展委員會、中國旅行社協會承辦,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協辦的「首屆中國夏季旅遊創新峰會?2017黑龍江濕地論壇暨夏季旅遊推介會」在這裡召開。

記者從論壇上獲悉,今夏,黑龍江依託「四大類十大主題」為核心,以「一城五線」為輔,制定了系列營銷舉措:今年全國核心客源地推介升級為推介周,通過主題推介、公眾活動日、線上活動、產品優惠四大板塊展示全省夏季旅遊,同時持續舉辦濕地論壇大型線下營銷活動;針對十大主題開展十大內容原創計劃,進行全網推廣,採取「十大營銷主題+十大夏季玩法+十大互聯網合作夥伴」創新營銷模式開展「暢爽龍江·全民消夏季」十大互聯網創意營銷。

今年以來,黑龍江不遺餘力地推進生態旅遊,宣傳推介「走出去」、生態避暑客流「引進來」。 端午前夕,黑龍江「避暑勝地·暢爽龍江」消夏避暑體驗周活動先後在北京、上海、廣州等重點客源市場開展,「迷人的哈爾濱之夏」旅遊文化時尚活動拉開序幕。端午小長假期間,哈爾濱市接待遊客103.9萬人次,收入8.5億元,同比增長18.7%,五大連池風景區接待遊客14.6萬人次,同比增長26%,實現旅遊經濟收入4430萬元。

在強化主題產品營銷推介的同時,黑龍江省的區域旅遊合作也成為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熱點、看點和亮點。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深入推進實施新一輪東北振興戰略加快推動東北地區經濟企穩向好若干重要舉措的意見》,落實黑龍江省人民政府制定的《廣東省與黑龍江省對口合作實施方案》,黑龍江省旅遊發展委員會與廣東省旅遊局攜手,秉持平等相待、包容開放、互學互鑒、資源共享的基本原則,合作開展廣東-黑龍江「寒來暑往、南來北往」旅遊季系列活動,以夏冬兩季為核心,重點打造「暢爽避暑季」、「歡樂冰雪季」兩大主題活動,配套開展主題推介、公眾體驗、旅行商合作交流、媒體採風等系列活動,切實促進兩省旅遊產業發展。

展望未來五年,黑龍江省將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引領全省旅遊產業發展。在細化產品營銷、強化市場監管、優化服務質量的同時,著力做好精化產品的文章。牢牢把握夏季旅遊綠色生態資源整體化、自然環境優美宜人、季節特徵性強的特點和休閑時代消費升級的市場需求趨勢,推動文化、體育、時尚、健康養老與旅遊融合,調整旅遊產品供給結構、轉型升級方向,放大優勢,揚長補短,由「走馬觀花」式的觀光游為主,向「沉魚落雁」式的度假游並重轉變,優先和重點打造提升一批夏秋冬皆宜並各具特色的生態休閑度假區目的地、夏季健康養老基地和全域旅遊目的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哈爾濱旅遊指南 的精彩文章:

TAG:哈爾濱旅遊指南 |

您可能感興趣

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前靠什麼生活?供給他的美艷皇后逆襲完美人生
中國文旅部:各地將豐富春節期間文化和旅遊產品供給
推動產品結構優化 力促全域旅遊供給多元化
范周:全域旅遊成文旅領域新供給
海內外專家齊聚澳大探討智慧城市電力供給
體驗「訂製南美」:中國遊客體驗新供給
三亞天涯海角新增十餘項海上運動項目 豐富旅遊供給迎接春節黃金周
擴大優質教育資源供給
美國成功山寨俄羅斯一經典武器,改進後大量提供給烏克蘭
政府新規出台指明方向,平台推動健康產業人才供給
江蘇:創新服務業,「軟產業」增強「硬供給」
聚焦第二季度經濟形勢,業界大咖共話新供給、新金融
中國全面開展非洲豬瘟檢測 兼顧疫情防控與豬肉供給
削減書號供給,對科技類出版社影響巨大
推進非義務教育多渠道供給
斯洛維尼亞陸軍野戰供給水演練直擊 為戰士提供生命之源
海陸空游隨心選 全域供給迎新春
AI教育論壇:AI解決優秀教師供給問題 行業競爭呈現橫縱結合生態系統格局
央行徐忠:一、二線城市應擴大土地供應,引導開發商增加住房供給
央行:把好貨幣供給總閘門 堅持不搞大水漫灌式強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