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宋華「智慧供應鏈與金融」系列談:如何認識供應鏈金融發展趨勢│名家專欄

宋華「智慧供應鏈與金融」系列談:如何認識供應鏈金融發展趨勢│名家專欄

中小企業是我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創造的最終產品和服務價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GDP)總量的60%,納稅占國家稅收總額的50% 。

與此同時,中小企業在促進就業方面也有著突出貢獻,是新增就業崗位的主要吸納器。然而,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卻一直以來是制約我國中小企業發展的桎梏。

一方面中小企業的資金有進一步惡化的狀況,根據科法斯(Coface)2017年發布的對中國中小企業的調查研究,樣本企業中68%的企業都宣稱遭受到了貨款拖欠,26.3%的企業逾期款周期大於90天(2015年該狀況企業的比例為21%),15.9%的企業逾期款周期大於150天(2015年該狀況企業比例僅為9%);

另一方面,我國目前存在著大量的應收賬款,2016年中國規模以上工業應收賬款凈額為12.8萬億,因此,如何採用更為有效的手段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成為了當今經濟發展中的重要課題。

正是在這一背景下,供應鏈金融成為了當今推動經濟進一步持續發展,有效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重要戰略舉措。

(宋華)

從當今中國供應鏈金融的走向看,供應鏈金融在中國的發展將會呈現出如下趨勢:

第一,以互聯網平台為基礎的產業整合在加劇。供應鏈金融的前提是供應鏈管理,沒有健全、良好的供應鏈作為支撐,供應鏈金融就成為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因此,供應鏈建設和發展的程度就決定了供應鏈金融健康發展的關鍵。

從供應鏈金融賴以存在的供應鏈發展看,目前經歷了從傳統的業務型供應鏈向協調、整合型供應鏈的發展。供應鏈金融開展的初期階段是銀行所推動的基於應收賬款、動產和預付款為基礎的M+1+N式的融資活動業務,其業務開展和風險管理的基礎是核心企業發生的上下游業務活動,作為融資方的銀行並不參與到供應鏈運營中。

而進入到了第二個階段,供應鏈金融的推動者不再是傳統的商業銀行,而是產業中的企業或信息化服務公司,他們直接參与到供應鏈運營過程中,在把握供應鏈商流、物流和信息流的基礎上,與銀行等金融機構合作,為供應鏈中的企業提供融資等服務。

隨著第二階段供應鏈服務和運營的逐步成熟和拓展,供應鏈金融得以開展的基礎會逐漸從「鏈」式進化到「網」式,即基於互聯網的虛擬電子供應鏈。

鏈式的供應鏈更多的是連接特定的上下游企業圍繞採購、分銷與物流管理等傳統作業管理活動所展開,然而目前的中國經濟版圖中,分布著大量分散化的產業集群。

這種產業集群雖然形成了生產經營的地域集中化,但是產業的延伸性不足,無法融入全球供應鏈體系中、增值率又不高,從而導致了很多產業集群「聚而無力」,要改變這種狀況就需要一種全新的方式--虛擬電子供應鏈(Virtual e-Chain)將所有企業整合起來,產生運營協同化。

基於互聯網平台的虛擬電子供應鏈是通過運用高速通訊的網路技術,讓虛擬產業集群中所有的中小微企業能夠低成本、甚至無代價地加入網路平台,並且任何一個企業與其他參與者協同預測、同步開發和生產、配送產品和服務,滿足分散動態化的客戶需求。

因此,虛擬電子供應鏈實現了所有利益相關方的高度整合,或者說它成為了眾多子平台、子生態的聯結平台。虛擬電子供應鏈與以往供應鏈體系的另一個不同之處在於後者採用的是整體化的網路結構,亦即各個參與者一旦組織進供應鏈體系,其結構形態和活動是固定的,各自採用既定的方式開展供應鏈運營。

而互聯網供應鏈採用的是模塊化、甚至顆粒化的網路結構,即通過一個個區塊組合成供應鏈體系,相互之間採用的是分布式協同運營,既能夠充分發揮組織化的供應鏈所具有的優勢(即實現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的結合),也具有很好的靈活性和彈性,隨時因應外部環境的變化。

第二,產業供應鏈作為一種生態開始與金融生態結合。供應鏈金融的本質是一種基於供應鏈優化企業融資結構與現金流的有效方式,從根本上講,供應鏈金融不僅僅是融資這種資金借貸性行為,更是通過產業與金融的有效、有序的結合,一方面實現產業現金流的加速,縮短行業的現金流量周期;另一方面也能實現金融的增值和穩健發展。

產業作為一種生態需要也應該與金融生態相結合,其含義是通過產業供應鏈推動金融生態的打造和發展,反過來運用金融來進一步推進產業供應鏈生態的壯大,因此,供應鏈金融的發展,不僅需要產業端的創新,更需要金融端的創新。

具體講,金融端的變革應當體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金融端的主體以及業務生態建設,也就是說要能使供應鏈金融有效發展,金融機構之間的合作和協同機制的建立至關重要,目前我國存在著各類金融機構,諸如商業銀行、基金公司、保理公司、信託公司、保險公司等等。

這些公司都是經濟發展中不可或缺的金融主體,各自發揮著不同的角色和作用,然而在以往的發展中,雖然各自都看到了供應鏈金融的重要性,也都基於自身的資源和業務邏輯探索供應鏈金融業務,然而卻沒有能夠有效地合作、協同為產業和產業中的企業提供整合化的資金解決方案。

而供應鏈金融發展至今,有些業務靠單一的金融機構或單一的金融產品很難實現,例如有些供應鏈金融產品可能需要銀行、基金和保險的協同設計、運作和管理,此外,為了有效獲得低成本、多樣化的資金來源,可以將良好的供應鏈資產實施資產證券化等等,這些都需要協調化的金融管理;

二是不同規模金融機構之間的合作。目前我國存在著不同規模的金融機構,以銀行體系為例,有全國性商業銀行、省級商業銀行、外資商業銀行、區域性商業銀行、農村商業銀行以及民營金融機構和互聯網銀行,各自都有著不同的定位、渠道和優勢,如果相互之間能夠基於各自的優勢能充分合作,就能為產業優化整個供應鏈網路的現金流,不僅是加速現金流,而且能創造現金流。

宋華:建立前後端融合的管理體系是供應鏈金融發展的關鍵│名家專欄

各就其位,各取其利:一個供應鏈金融探索者這樣警語|宋華專欄

作者簡介:

宋華: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副院長。兼任北京現代管理研究會會長、中國管理現代化研究會副秘書長、商務部市場調控專家庫專家、南開現代物流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物流金融專委會「中國物流金融智庫專家」。

主要專著:《現代物流管理》(2009年)、《在平的世界中競爭》(2009年)、《哈佛商學院案例(第2輯):供應鏈管理》(2009年)、《供應鏈管理:物流視角》(2010年)、《服務供應鏈》(2012年)、《供應鏈金融》(2015年)、《互聯網供應鏈金融》(2017年)。

友情提示

GIF/1862K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物流全媒體 的精彩文章:

AGV測評結果發布,原來倉儲機器人還有這麼多問題!│現場報道
e簽寶CEO金宏洲:搭上供應鏈金融快車,實現加速跑
一條物流鯨魚游進數博會,它帶來的超級「鯨眼」驚艷全場!

TAG:第一物流全媒體 |

您可能感興趣

供應鏈金融發展新態勢
群英會鵬城論道 引領供應鏈金融發展新思潮
完善金融監管機制 助力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
資產荒下的突圍之道 湧泉金服依託「互聯網+金融+產業鏈」的發展模式深挖供應鏈資產
李曉楓:科技金融創新與發展趨勢
金融科技是發展可控的革新,人工智慧在金融業的應用
巴曙松教授在線問答:券商如何應用大數據技術引領業務創新發展
捷越王曉婷:人工智慧是金融科技發展的新引擎
海外輿論認為:機構改革順應中國發展新趨勢
胡金焱:如何更好地發展普惠金融?
中信銀行王燕:發力金融科技 賦能新金融發展轉型
唐小僧:中國金融科技初露鋒芒 智能化發展同時仍需理性應用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用區塊鏈解決信用問題
王玉珍:互聯網金融未來的發展前景分析
供應鏈金融業務未來發展創新的意義所在……
摺疊與協同 金融科技發展新態勢
金融監管機構改革符合發展趨勢
社科院胡濱高調三問:智能金融發展的根源、困境和趨勢
劉玉珠:文物保護及利用應分類施策 創新融合發展
鳳凰金融:國際化發展應與時俱進 做好全球華人市場的服務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