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你知道嗎?為什麼建佛塔就能快速積累福德?

你知道嗎?為什麼建佛塔就能快速積累福德?

眾所周知,

修建佛塔、禮塔、繞塔

是佛教中增長福報最快、

積累功德最大的諸多修法之一。

佛塔的外形承載了豐富的寓意與內涵,

從而帶來殊勝不可思議的加持。

讓我們來看圖細細解讀……

塔在藏文中稱「甸」或「卻甸」,即依物。佛教中代表佛陀身語意之物分別為:身所依為佛像,語所依為佛經,意所依為佛塔

在《時輪金剛》里,塔的四層級象徵著四座壇城。《無穢頂發經》說,塔的層級象徵器世界,塔瓶象徵情世界。《金剛續部經》則云:塔座象徵欲界,層級象徵色界,塔瓶象徵無色界。

-

01

-

同時藏式佛塔也包含了四大元素的寓意:方形基座,代表地大;圓形塔瓶,代表水大;十三法輪的正立面是三角形,代表火大;華蓋部分,代表風大。日月輪和尖端,分別代表日月和心。

-

02

-

塔又可象徵佛體,斗象徵臉部,斗墊象徵頸部,塔瓶為身體,四層級為金剛跏趺坐之形象,十三法輪為頂發。

-

03

-

再細分來看,藏傳佛塔的結構具有如下象徵意義:

佛塔最下面的四層象徵四念住、四正斷、四神足和五根。

佛塔寶瓶的下方象徵五力。

寶瓶象徵七覺知。

寶瓶的上方象徵八正道。

佛塔上的十三輪象徵十力和三念住,還象徵大悲總持、大悲心和空性。

寶瓶上面的傘蓋象徵智慧,傘蓋下的兩條繩線象徵四業。

傘蓋上的日月象徵二智的獲得。

佛塔的頂尖象徵無二。

-

04

-

名詞註解

一、佛塔最下面的四層象徵四念住、四正斷、四神足和五根。

1.四念住:又名四念處。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複次善現。菩薩摩訶薩大乘相者。謂四念住。何等為四。謂[身念住]。 [受念住]。 [心念住]。 [法念住]。

身念處是觀身不凈;

受念處是觀受是苦;

心念處是觀心無常;

法念處是觀法無我。

2.四正斷:出自《阿含經》。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四正斷。何等為四?一者、斷斷,二者、律儀斷,三者、隨護斷,四者、修斷。云何為斷斷?謂比丘已起惡不善法斷,生欲、方便、精勤、心攝受,是為斷斷。云何律儀斷?未起惡不善法不起,生欲、方便、精勤、攝受,是名律儀斷。云何隨護斷?未起善法令起,生欲、方便、精勤攝受,是名隨護斷。云何修斷?已起善法增益修習,生欲、方便、精勤、攝受,是為修斷。」

3.四神足:又名四如意足。分別是欲神足、精進神足、心神足、觀神足。四神足的修持具有無量功德,能成就無量神通,能成就諸多智慧,證得解脫果位。

4.五根:五根者,謂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

二、佛塔寶瓶的下方象徵五力。

五力是依據信、精進、念、定、慧的五根而生起五種力用,都有破惡成善之功,所以稱之為五力。五根與五力彼此是有互為因果的關係

三、寶瓶象徵七覺知。

七覺支:念、擇法、精進、喜、猗、定、舍覺支,此七覺支乃佛子修學佛法過程中之用功方法,佛子當以此自驗。

念覺支者謂佛子聞熏正法,念持不忘。

擇法覺支謂聞法已,能作思惟;思惟已能作簡擇,棄捨邪見而入正見。

精進覺支者謂佛子簡擇法已,心住正見而自精進修持,心不退沒。

喜覺支者謂於佛法精進修持,觀知諸法虛幻,於三乘菩提生起喜心。

猗覺支者謂於修證有驗,心得決定,住於一境而不搖動乃至發起禪定功德等,皆名定覺支。

舍覺支者謂得猗已,觀諸身心樂受亦皆無常,是故除一切受,是名舍覺支。

四、寶瓶的上方象徵八正道。

八正道:是佛陀說法,最先揭示的道品,為離邪向正,轉迷啟悟的修持軌範。八正道,應稱為『八聖道分』,或『八聖道支』。這是成聖的正道,亦是不可缺的八種成分。分別是: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五、佛塔上的十三輪象徵十力和三念住,還象徵大悲總持、大悲心和空性。

1.十力:即佛具足之十種力,亦因十力具足而名為佛。

處非處智力:又作知是處非處智力、是處不是力、是處非處力。處,謂道理。謂如來於一切因緣果報審實能知,如作善業,即知定得樂報,稱為知是處;若作惡業,得受樂報無有是處,稱為知非處。如是種種,皆悉遍知。

業異熟智力:又作知業報智力、知三世業智力、業報集智力、業力。謂如來於一切眾生過去未來現在三世業緣果報生處,皆悉遍知。

靜慮解脫等持等至智力:又作靜慮解脫等持等至發起雜染清凈智力、知諸禪解脫三昧智力、禪定解脫三昧凈垢分別智力、定力。謂如來於諸禪定自在無礙,其淺深次第如實遍知。

根上下智力:又作知諸根勝劣智力、知眾生上下根智力、根力。謂如來於諸眾生根性勝劣、得果大小皆實遍知。

種種勝解智力:又作知種種解智力、知眾生種種欲智力、欲力。謂如來於諸眾生種種欲樂善惡不同,如實遍知。

種種界智力:又作是性力、知性智力、性力。謂如來於世間眾生種種界分不同,如實遍知。

遍趣行智力:又作知一切至處道智力、至處道力。謂如來於六道有漏行所至處、涅盤無漏行所至處如實遍知。

宿住隨念智力:又作知宿命無漏智力、宿命智力、宿命力。即如實了知過去世種種事之力;如來於種種宿命,一世乃至百千萬世,一劫乃至百千萬劫,死此生彼,死彼生此,姓名飲食、苦樂壽命,如實遍知。

死生智力:又作知天眼無礙智力、宿住生死智力、天眼力。謂如來藉天眼如實了知眾生死生之時與未來生之善惡趣,乃至美醜貧富等善惡業緣。

漏盡智力:又作知永斷習氣智力、結儘力、漏儘力。謂如來於一切惑余習氣分永斷不生,如實遍知。

2.三念住

又名三念處,亦是佛具備之德行。佛為攝化眾生,時常安住在三種之念中。

第一念住是眾生信佛佛也不生歡喜心,而恆常不變的安住在正念與正智之中。

第二念住是眾生不信佛佛也不生憂惱心,而恆常不變的安住在正念與正智之中。

第三念住是同時有一類眾生信佛一類眾生不信佛,佛知道了也不生歡喜與憂戚心,而恆常不變的安住在正念與正智之中。

六、寶瓶上面的傘蓋象徵智慧,傘蓋下的兩條繩線象徵四業。

四業:即息增懷誅四種事業。

七、傘蓋上的日月象徵二智的獲得。

二智:指出世間聖者所具有的兩種智慧。

八、佛塔的頂尖象徵無二。

無二:即甚深圓滿空性智慧,遠離常見斷見,斷除能所二執,徹盡二障。

如要讚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扎西秀 的精彩文章:

貪嗔痴的真面目

TAG:扎西秀 |

您可能感興趣

德牧怎麼喂,你們知道什麼是德牧嗎?
你知道佛祖為什麼不幫你嗎?原因就在這裡!
你知道老爸茶是什麼嗎?
什麼是道與德?
平什麼?什麼昌?什麼平昌?韓國冬奧會確定不是來搞笑的!
為什麼說「養兒防老」不道德?
帶你給幸福的深夜冷知識,為什麼會帶給你幸福呢?看到結尾就知道
快走能減肥么?我們又該注意什麼?
你喜歡吃荸薺嗎?你知道荸薺有什麼不為人知的秘密嗎?
得了京城你就是王了嗎?闖王卻說我也不知道為什麼啊
我為什麼喜歡跑步?
海賊王終於知道大媽子女為什麼那麼強?誰的能力強到路飛也想要?
最損福德的是什麼?
為什麼我們需要塔羅?
工包顯卡什麼意思?你知道嗎
你知道嗎?睡眠比什麼都重要
希特勒為什麼要先打蘇聯?他是真傻么?
你知道為什麼歪果仁頭髮是黃的了嗎?
安瓶是什麼?怎麼用?你了解么?
屬猴人,你知道你做什麼才能發財嗎?你知道使你幸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