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漢字背後的政變——「頹」

漢字背後的政變——「頹」

漢字背後的政變——「頹」

「頹」——一看到這個字或者一聽到這個字,中國人都會很自然地感受到一股貶義滾滾而來。這個字在《古代漢語常用字典》里的意思是「崩塌,倒塌」、「跌到」、「落下」、「萎靡」和「衰敗」的意思。這麼說來,應該不會有人用這個字起名字吧?實在是不太吉利!但在東周王朝卻有一位王子使用了這個字作為大名,而且鬧出了一場叔侄間的宮廷政變......

這位王子就是周莊王的庶子姬頹,這個「姬」是這位王子的姓,「頹」就是他的名了。而庶子,指的是姬頹是周莊王的姬妾所生,不是王后生的。雖然姬頹只是姬妾所生的庶子,但是卻深得周莊王的寵愛,甚至周莊王還想在日後把王位傳給姬頹,而且周莊王還特意在生前把這個想法囑託了自己的親信——周朝大夫邊伯等人。但是按照規矩,傳位首先是要傳給嫡長子的,也就是王后所生大兒子,所以真正繼承周莊王王位的是周莊王的嫡長子 姬胡齊,也就是歷史上的周釐王。這周釐王死後,自然就又把王位傳給了自己的兒子 姬閬了,也就是日後的周惠王。這樣一來,王子姬頹就只能眼睜睜的看著父親本來想傳給自己王位,在經過了哥哥的手後,又傳給了侄子。姬頹心裡那個羨慕嫉妒恨啊......

當然,對王位繼承這件事心懷不滿的還有一干人等。那就是周朝大夫邊伯等人。周莊王生前特意把「想傳位給姬頹」的心思和邊伯一再叮囑了,可實際上呢,王位傳來傳去,就是沒有傳到姬頹這兒,而是經過姬頹的哥哥,最後傳到了姬頹的侄子那兒。而且,周惠王在繼承王位後,因為邊伯的房子就在王宮的旁邊,被周惠王看上了,周惠王居然強行把邊伯的房子搶佔了。作為周王朝的老臣,邊伯等人自然是很憤懣的。

我們再來說說這位周惠王姬閬。他生性貪得無厭、特別喜歡狩獵,而且為了擴大自己狩獵的獵場,居然還侵佔了大臣蒍國的園林。沒辦法,有權就是任性,而且周惠王一任性就搶屬下的地和房子。除了我們已經說到的邊伯、蒍國的房子和地被周惠王搶了之外,還有石速、詹父、子禽祝跪三位大夫的田地也都被周惠王搶了。但周惠王的這種任性,卻為周惠王自己的政權埋下了伏筆。你想想,田地、園林、房屋被侵佔,這些大夫、大臣能不怨恨周惠王嗎?而這蒍國,恰恰又是姬頹的師傅。邊伯等人瞅准了這個機會,串通了正在氣頭上的蒍國、石速、詹父、子禽祝跪,勾結上姬頹。密謀奪取王位!

終於在一天夜晚,姬頹命令大夫邊伯等人帶領一百名全副武裝的精兵,強行進入王宮計劃捉拿熟睡的周惠王。可是這一幫政變分子沒有想到的是周惠王雖貪圖狩獵行樂,可周惠王身邊的親信大臣也不是吃素的,早早地就警惕到了政變分子的異常舉動,也收到了線報,所以提前也埋伏了一千人的衛兵在王宮兩側,只等一舉殲滅叛亂者。一百人對抗一千人,結果,可想而知。邊伯一干人等最終丟盔卸甲逃到了城外。行動失敗了,邊伯等人馬上就找姬頹商量對策。最後的決定是,再次設計,利用衛國與周王朝恩怨,說服衛國出兵攻打周惠王,逼迫周惠王讓出王位。於是這一幫亂臣賊子向衛國逃去。

我們再來說這被喊殺聲驚醒的周惠王。這位天子當晚雖被驚醒,但直到第二天才知道是自己的叔叔一干人等對自己發動政變,自己僥倖逃過了一劫。按理說,這個時候周惠王應該更加戒備逃亡衛國的叔叔,但這位周惠王實在太喜歡狩獵了,心思就一直在打獵遊玩上。政變的事對他來說,過去也就過去了。可王位不奪,姬頹那兒可是過不去的。而且在邊伯等人輔佐下,姬頹利益集團居然把衛國、燕國的軍隊集結了起來,在公元前675年冬季把周惠王趕出了周朝的都城。

這周惠王不愧是狩獵愛好者,平常練就的追逐獵物的基本功,居然在逃跑時發揮了大用處,一路狂奔,氣都沒歇就跑到了鄭國避難。鄭厲公得知天子駕到,速速過來迎接王駕。而且還好吃好喝供著。這樣一來啊,周惠王就開始了在鄭國的政治避難。

而把周惠王趕出了王宮後,姬頹此時高興得不得了!盼星星、盼月亮,王位終於屬於自己了。自然要大宴群臣!當然了,主要是和邊伯等人共同慶祝「勝利果實」。他們以為這個時候姬頹就是名正言順的天子了,所以一切都是按天子的規格來讓姬頹享用。

但是,大家也不要忘了,這個時候,真正被各諸侯國所承認的周天子還活著呢,還在鄭國避難呢!本來你姬頹就不是通過常規手段上位,現在又一天到晚歌舞昇平,使用天子規格的吃穿用度用度和舞樂規格,必然會讓其他諸侯國有看法。最看不下去的就是鄭國和虢國。而且,鄭國的鄭厲公在周朝的政變發生後還曾經嘗試過去調解王室糾紛,但沒有成功。終於在公元前674年鄭國和虢國的國君就開了個會,要討伐王子姬頹。周惠王在鄭國知道後這個消息後高興壞了,終於有人幫自己出氣了,自己有望重新奪回王位了!公元前673年春天,鄭國和虢國聯軍向周王國的領地發兵了。而這個時候的周王朝仍然沉浸在歌舞昇平之中,軍備鬆懈,根本沒有能夠戰鬥的軍隊。鄭國和虢國的聯軍輕而易舉、不費吹灰之力就闖進了王宮,砍掉了王子姬頹的頭......

但是,大家也不要忘了,這個時候,真正被各諸侯國所承認的周天子還活著呢,還在鄭國避難呢!本來你姬頹就不是通過常規手段上位,現在又一天到晚歌舞昇平,使用天子規格的吃穿用度用度和舞樂規格,必然會讓其他諸侯國有看法。最看不下去的就是鄭國和虢國。而且,鄭國的鄭厲公在周朝的政變發生後還曾經嘗試過去調解王室糾紛,但沒有成功。終於在公元前674年鄭國和虢國的國君就開了個會,要討伐王子姬頹。周惠王在鄭國知道後這個消息後高興壞了,終於有人幫自己出氣了,自己有望重新奪回王位了!公元前673年春天,鄭國和虢國聯軍向周王國的領地發兵了。而這個時候的周王朝仍然沉浸在歌舞昇平之中,軍備鬆懈,根本沒有能夠戰鬥的軍隊。鄭國和虢國的聯軍輕而易舉、不費吹灰之力就闖進了王宮,砍掉了王子姬頹的頭......

篡權奪位的姬頹死了,他的侄子周惠王終於在鄭國和虢國的護送下回到了都城,重新坐上了周天子的寶座。但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國與國之間哪有純粹的正義?鄭國和虢國的聯合發兵,最終換來的是周惠王將今天河南滎陽西北以東的土地賜給了鄭國,又將今天陝西東部一帶的土地賜給了虢國。

經過這場由王子姬頹發起的「子頹之亂」後,東周王朝的領地進一步縮小,國力衰敗,「天下共主」的周天子自顧不暇,再也無法管控其他諸侯國了。

這場帶有「頹」字的政變,最終又怎一個「頹」字了得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漢字大百科 的精彩文章:

TAG:漢字大百科 |

您可能感興趣

漢字背後的文化底蘊:識字,怡情,做人
論漢字隸變的「三部曲」
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和西亞的楔形文字都難以解讀,中國的甲骨文卻至今仍能和漢字對上號?
古代漢語之漢字的結構和演變
越南拋棄了熟悉的漢字,舉國改學拉丁文字,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漢字設計的基本筆形!變「形」之道
漢字出現是從「文」到「字」的漸變,甲骨文證據
漢字字體之演變
漢字正義:漢字形體的演變——異體、通假、俗字
肩水金關漢簡,研究「隸變」後漢字形態的活化石
古代規模最大「漢字大字典」見證漢字的傳承和演變
【文化電氣】漢字的演變
漢字你變了:鹿
漢字——唯一的文字
從小精通漢字的胡志明,建國後為何執意廢除漢字?背後原因太現實
從泰山石刻看漢字字體的演變
文字的起源之漢字一
落後還是先進,漢字和英文的世紀之爭
漢字的秘訣
三疊字,漢字里的華夏風物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