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員的思維修鍊》:從新手到專家的奇妙旅程
這是一本教你如何對大腦「編程」的書!它不教你如何寫出好代碼,但是教你如何學習。閱讀這本不是程序員也能看懂的書,你將開啟一次關於認知科學、神經學、學習和行為理論的旅程,學會克服大腦的局限來提高自己的學習和思考技能,從新手闖關打怪進階到專家。
做一名程序員,就意味著要不斷地學習,不但要學習新技術,還要學習怎麼解決應用領域的問題,要了解用戶社區的奇思妙想等等。在這本書中,作者將帶領大家共同經歷一次有關認知科學、神經學、學習和行為理論的旅程,探索人類大腦令人驚奇的工作機制,並研究如何克服這一系統局限來提高自己的學習和思考技能。
書中主要內容包括:成為一名專家級程序員的關鍵要素,大腦運行機制簡介,如何正確使用和調試大腦。改進學習能力的具體技巧,如何通過自我引導積累經驗,控制注意力的方法等。
Andy Hunt,敏捷開發權威人士,敏捷宣言首倡者之一,著名 IT 圖書出版公司 Pragmatic Programmers 創始人。除本書外,他還與人合著有多本獲獎圖書,深受讀者歡迎,包括《高效程序員的 45 個習慣——敏捷開發修鍊之道》、《程序員修鍊之道——從小工到專家》等。
導讀:從新手到專家的奇妙旅程
這是一本與編程有關,卻又和編程無關的書。作者 Andy Hunt 十年的軟體開發經驗,讓他在工作中遇到了不計其數的問題,在處理問題的同時,他始終保持著對身處情景的警覺和思考,不滿足於解決問題,更願意去找尋問題出現的根本原因,嘗試更好的解決方案。最終,將其經過驗證後的思考結晶匯聚成了此書。
在不斷的摸索中,Andy Hunt 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哲學 —— Pragmatic(注重實效),本書圍繞著注重實效的原則,對思維、學習、知識積累、個人發展等領域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訣竅。這些從編程中來,卻不限於編程行業,作者結合各學科優秀思想的整合,用淺顯易懂的表達教會我們真正的屠龍技。不論你是不是程序員,只要你願意,以一個勤于思考程序員的視角去發現世界的另一面,這本書就是為你而寫。
黑暗旅者
如果說生命是場漫長的旅途,我們就是黑暗空間的探險者,懷抱者抵達光明的使命,踏上漫長的旅程。可每個人的路不同,結果也不同,有人一直摸索卻無法達到想去的終點,有人停留在某處放棄了繼續追尋,有人踉踉蹌蹌陷入歧途,也有人走到了令人矚目的巔峰之地。對你來說,面對四周的黑暗,該往哪裡走,如果完全靠自己,一點點的探索四周的黑暗空間。你不知道哪裡有山川河流,哪裡有天塹通途?是否有前人的經驗供你參考呢?
幸運的是,前人把走過的路線繪製成地圖流傳下來,但即使你獲得了前人的地圖,也未必能夠找到必達之地。如果那份地圖只有繪的人自己讀得懂,或許你根本無法解讀地圖上的標記,甚至這就是一份錯誤的地圖,與現實世界的完全不同,那麼有生之年你永遠也到不了目的地,這時又該怎麼辦?
情況很不樂觀,如果只靠自己的力量,也許要花足夠多的時間,犯足夠多的錯,才能明白哪些路可以走,哪些路走不通。可這並不是我們想要的,這些錯和苦,已經被前人經歷過,我們要吸取教訓,避開那些致命的錯誤,利用好前人的智慧與經驗,在此基礎上更進一步。
如果有一種檢驗地圖好壞的方法,是否就能避免被錯誤的地圖誤導至錯誤的方向?用實際的世界作為參考,評判哪些地圖是好的,哪些地圖是壞的。你學會了自己去判斷地圖是否能幫助你抵達目的地,那是通往光明世界的鑰匙,聽從他的指引,你就能找到智慧。然而那個教你識別地圖的人,他才是真正的智者。相比地圖的繪製者, 更值得尊重。
注重實效
Pragmatic Thinking and Learning是原書的題目,關於中文的書名,讀者褒貶不一,兩種書名各有各的意義。Andy Hunt 如同一支火把,照亮我們的前路,讓我們能夠看的遠一點,走的遠一點。
他在全書的開頭寫道:
不要盲目地聽從任何建議,包括我的建議。你可以用開放的思維來閱讀本書,嘗試執行一些建議,再判斷哪些對你有用。
我們能看出,作者充分尊重每個能夠獨立思考的頭腦,他深知自己的局限,也願意相信有人能夠做的比他更好。如果說現在的時代,程序員正在改變世界,作為改變世界的主角,他們的優秀思維尤其值的我們學習。
最為注重實效的方法就是改造思維,尤其是那些操作代碼,並將要改變世界的程序員們。對程序員來說,重要的並不是如何提高編程技藝,而是對客觀世界抽象思考的能力,代碼是思維的產物,在構造之前考慮到每個細節和實現方式,這要求極強的思維演繹能力。況且任何事物的產生,都是被創造兩次,一次在頭腦中,一次在現實世界。那麼不僅僅是編程一類的創造工作,想做好任何事情,都要提高思維的能力。讓頭腦成為我們解決問題的利器,而不是阻礙。
注重實效的人,無法容忍思維出現漏洞,它是我們最需打磨的利刃。
學習思考
我們生來就會思考,大腦即是思考的主體,有時也會成為思考的障礙。本能限定了思考的質量,學習正確的思考幫我們發現錯誤的思維模式,並做出調整。有時我們甚至會堅持錯誤的思維偏誤而不自知,無法正確的思考和處理問題。就相當於在黑暗中選擇了錯誤的方向,越努力,離目的地越遠。
在任何知識體系中,深入研究至一定的深度,就會找到通用的準則,這些準則是最為合理的客觀世界的描述。也是我們評判自我思維的標準。所以思考需要通過符合認知科學的準則來訓練,你不會擔心被帶上歧途,而是會懊悔自己懂得的太晚。這是訓練自己解析地圖和繪製地圖的能力,將真實的世界與腦中的世界統一起來。
注重實效強調,面對複雜的事物,抓住核心,從能夠改變的地方入手,解構為細小的行動。保留那些有用的,摒棄那些虛無的,將精力放在思考與演繹中,當我們充分理解了現實世界,掌握了注重實效的思考方式,就如同揮舞起被打磨鋒利的斧子,任何問題都會在思考和分析中,找到解決方案。在日常的思維定勢外,得到另一種視角來看待自以為熟悉的世界,一切既陌生又熟悉。
作者帶領我們認識自己的大腦,將大腦分為兩種思維類型:
負責線性思考的L型,具有分析性和語言性的特點;
另一種是非理性非語言的R型思維,注重整體偏重直覺。
憑藉科學的研究結果,用實例印證兩種思維對我們生活的影響,並根據大腦的特性,給出不同的改善方法,鼓勵讀者訓練大腦的兩種思維。用最可行的建議,提供訓練兩種思維的最佳實踐。無論是對大腦的思維模型的訓練方法,還是對思考偏誤的糾正技巧,都是不可多得的。
思考學習
Andy Hunt 當然也沒有忘記去談論學習這一件貫穿終生的話題,還有關於學習的思考。
學習是什麼:
學習不是強加於你的,而是需要你主動做的事情。
僅僅掌握知識,而不去實踐,沒有用。
隨機的方法,沒有目標和反饋,往往會導致隨機的結果。
我們需要點燃火焰,照亮求知的前路,作者對傳統的羊浸式學習法深惡痛絕,他認為單純密集、脫離情境的課堂教育並沒有什麼效果。而推崇 SMART 的學習方法、SQ3R 的閱讀方法等著重強調主動的、可以實踐並反覆驗證,符合規劃且有目的學習方法。
這世上有太多的學習方法,哪種方法最有效?答案也是因人而異,或許沒有哪個方法放之四海而皆準。如果以注重實效的標準來衡量,找到符合人類大腦認知習慣的學習方法,讓學習活動避開大腦的盲區,以科學的方式充分利用大腦的優勢。終究會幫助我們避免那些彎路,最終我們會自我審視學習對於我們,對於人生的意義。
就如同我們充分了解的自己的大腦是如何運轉之後,它的優點缺點都一目了然,它就像是一台精密的儀器,但也會有瑕疵,使用者如果用錯誤的方法使用它,也許會達不到預期的效果,若是能夠正確的使用,避開那些會出問題的領域,也許會達到意想不到的驚喜。
再談注重實效
在全書的結尾,作者給出了最後一個訣竅
認識你自己,認識當前時刻,認識你所處的情境。Be aware.
當我們回到黑暗的空間,舉著 Andy Hunt 點燃的火把,再次面對眼前的黑暗時,不再感到迷茫和無助,而是充滿了對未知探索的興奮,前路會如何,誰都不會提前知道,唯一能夠確認的是,我們需要保持警惕,不斷以注重實效的標準評估我們自己和我們的條件,避免過去的習慣和智慧蒙蔽雙眼,滿懷希冀和勇氣,抵達嚮往之地。
你有所需的一切:和愛因斯坦、傑斐遜、龐加萊或者莎士比亞一樣的大腦。相比歷史上的任何時刻,你隨處可得更多的事實、想像和觀點。
我們會到達,我們會的。
文章:曹帥
編輯:李亮
——- 學習人工智慧 -————- 成為下個時代的創造者 -——
掌握深度學習原理
搭建神經網路模型
熟悉自然語言處理
開發智能個人助理
戳原文,馬上預約下期!


※當作品被批評時,具有黑客精神的人會怎麼做?
※過去兩千年內人類最偉大的發明是什麼?這些大師是這樣回答的
※什麼!逛街時走得快一些,能幫你砍到更低的價格?
※掌握這 10 條人性規律,你也有可能做出暢銷世界的產品
※投身人工智慧,深度學習基礎課程現正開放預約!
TAG:開智微播 |
※特朗普強勢推進美墨邊境牆修建工程,無視專家和官員的反對
※《遠大前程》趙立新成談判專家 助攻陳思誠
※德國專家學者眼中的《共產黨宣言》:啟迪常新
※語文教師與專家談新課標修訂與古詩文的回歸
※專家評價《歌手》汪峰的表演是藝術家,網友:把張學友放哪了?
※新手變專家—設備篇
※專家:新《清史》體制宏大,全書白話文,網友:不如讀《清史稿》
※《拆彈專家》、《掃毒》強勢開啟第二部!劉德華擔正!
※英文版《穩定性冠心病無創影像檢查路徑的專家共識》
※專家妙手回春治梅傑綜合症
※中央保健委員會專家組成員陳敏:智能醫療是實施健康中國的有效途徑
※軍統「坐牢專家」的傳奇人生之一:蔣介石令戴笠速決偽政府「外交部長」陳籙
※專家遆高亮點評:人的心靈的書法透視
※英國想出攻擊俄羅斯的新方式?專家:基本不是對手
※劉德華加盟《拆彈專家》續集,還和古天樂合作《掃毒2》網友:紛紛表示期待
※靳東,德藝雙馨的戀愛專家
※清華大學藝術與資本論壇召開 專家學者共話藝術、資本與制度創新
※健康專家做靠譜的健康科普
※【軍工訪談】馮益柏:內蒙古一機集團原坦克設計專家的鐵甲情懷!
※【課程回顧】協和醫院產科專家鄒麗教授現場解答產後問題,寶媽乾貨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