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緣型人格障礙的中醫解釋
昨天,一位早年畢業的心理學碩士問了我一下關於邊緣性人格障礙(BPD)的問題。BPD是精神科常見人格障礙,治療難度很大,號稱「諮詢師殺手」,是一種複雜又嚴重的精神障礙。因為對於BPD比較熟悉,所以我們沒有談西方心理學對於BPD如何解釋,直接忽略過去。她之所以問我,就是想了解中醫或祖國的傳統文化對BPD的認知和理解。
在這裡我先說一下,BPD有四大類核心癥狀:情感擾亂、衝動行為、不穩定的人際關係和紊亂的認知系統,最大的特點就是什麼都不穩定。更詳細地了解BPD的話,還是搜網路吧。
我覺得,BPD患者就像生活在天使與魔鬼之間,這一刻愛的死去活來,下一刻恨的牙根發癢,怕被拋棄,而又離不開,情緒化特重,衝動易怒,反覆無常,忽冷忽熱,自殘和失控等,但他們隨時散發著一股迷人卻有點危險的氣息,BPD那種獨特的、極端的「人格美感」,這對很多人來說是很有魅力的,會吸引很多人。如果是一個女性BPD的話,可令幾個男人同時為她神魂顛倒。
好了,在簡略說明BPD之後,對於BPD的中醫解釋,我昨天回答的也是特別簡略,只是提示了一下:
最後,給出邊緣型人格障礙DSM-Ⅳ-TR診斷標準,感興趣的可以根據上面的討論展開研究一下:
成年早期開始,產生於不同背景的一種人際關係、自我意向和情感的不穩定,並有明顯的衝動性的普遍模式,以下五項(或更多項)可以說明:
1、發狂似地努力避免真正的或想像的被拋棄。(註:不包括第5項的自殺或自殘行為)
2、人際關係不穩定和緊張,以極端理想化和極端貶低之間交替變動為特徵。
3、身分障礙,自我意向或自我感覺顯著地和持久地不穩定。
4、衝動性至少表現在兩個方面,可能造成自我傷害(例如,消費、性活動、物質濫用、魯莽駕車、暴食)。(註:不包括第5項的自殺或自殘行為)
5、反覆的自殺行為、自殺姿態、自殺威脅或自殘行為。
6、由於心境反應明顯而情緒不穩定(例如,強烈發作的煩躁不安、激惹或焦慮,通常持續幾個小時,很少超過幾天)。
7、長期感到空虛。
8、不適當的強烈憤怒或對憤怒難以控制(例如,經常發脾氣,經常發怒、反覆鬥毆)。
9、短暫的與應激有關的偏執觀念或嚴重的分離癥狀。
【注】:文章為原創性作品,如轉載,務必保留署名和本訂閱號,否則追究法律責任。
心理與生命科學探索


TAG:心理與生命科學探索 |
※我的紋身師有邊緣型人格障礙
※「非黑即白」的世界——邊緣型人格障礙
※心理學人格解密——依賴型人格障礙
※給丙戊酸加點料治療邊緣型人格障礙
※心理學人格解密——迴避型人格障礙
※偏執型人格障礙的有效治療方法
※魔障障礙是什麼
※解析,你的人緣障礙在哪裡?
※遇到有「邊緣型人格障礙」的人,你該怎麼辦?
※邊緣性人格障礙特點-雷正則釋夢
※精神障礙的因緣果報,無德的人障礙特別多
※貓咪——阻礙人類進步的最大障礙
※道證法師:念佛人唯一的障礙
※人格和人格障礙
※糖尿病微循環障礙的危害與防治,中外專家這樣說!
※了解睡眠障礙的癥狀
※失控的「遊戲障礙」
※偏執性人格障礙
※理解身體信號或是治療飲食障礙的關鍵因素
※哪些原因易誘發人格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