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解析「點贊」背後的認知洪流:你的每一個贊,都獨一無二
本文已獲得騰訊傳媒全媒派授權
微信ID:qq_qmp
2009年,Facebook上線點贊功能,開創人際互動行為模式的新形態,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通過點贊這一方式表達自己的關注和態度。一個「點贊」符號,背後究竟有怎樣的意圖和動機,本期全媒派(qq_qmp)為你解讀點贊行為背後折射出的社交心態。
攝影師:凱伊·內特菲爾德 picture-alliance/dpa/美聯社
想一想當你在Facebook動態新聞上為一篇敘利亞內戰的報道點贊時,你真正想表達的是什麼?
主動or被動
點贊是為了什麼?
點贊是因為什麼呢?或許是因為喜歡這篇報道,也可能只是因為它是首發,又或者說是報道傳達的觀點引起了你的注意。當然,也可以簡單理解為你單純為了表達對敘利亞戰爭的支持態度……
那麼,如果是對朋友曬的孩子照片點贊,又如何理解?
Facebook是世界上最大的單一型實體公司,在全球擁有近20億用戶,它已經對廣告業和傳媒業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更遑論人際交互。正如我們所知,它在娛樂業範式轉變過程中扮演的爭議角色正在終結。當然,從11月開始Facebook在政治新聞上戲劇性的影響也引起了反覆爭論。
而帶來這種體驗的重點正是「點贊」。自從2009年被引入以來,這個功能已經非常普遍,「點贊」甚至漸漸成為一個專有名詞,作為人們與Facebook連接的一種方式。Facebook在2010年對外公布每天平台產生10億贊,而這還是7年前的數據。
Facebook點贊表情
臉書「like」受法律保護
有些贊會產生一定的影響,瑞士一家法院最近對一名男子處以4000英鎊(約4100美元)罰款,理由是他在Facebook的一系列帖子中,錯誤地指責一名動物權益保護主義者,是法西斯主義者和種族主義者。
「被告人顯然是贊成這些錯誤內容的,所以才如此表達。」法院在宣判時如是說,而且這則判決在美國已經生效。2013年,一群在警察局的員工被解僱了,只是因為在選舉到來之際,他們為警察局的對手點了贊。而員工也就此起訴了警察局。
剛開始他們輸了,因為根據法律條文,Facebook上如點贊之類的行為,不在受保護的範圍內。之後他們贏得了一次上訴的機會,三名法官小組成員一致認為點贊有實際意義。因此,Facebook上的「like」受到第一修正法案的保護。
「在最基本的層面上,點贊的行為其實就宣告了用戶對一件事情持贊成的態度,而這本身就是實質的陳述。」首席法官Williams Traxler在判決書中寫道。
贊是一種認同的態度
這些爭議的核心其實在於「點贊到底意味著什麼」。在瑞士,法律上有先例:「贊」就代表著認同。在美國,「贊」是一種言論,不止一位法官表示,它是喜歡某一事物的字面表述。
但實際情況是,這種隱喻對那些在真正在Facebook上點贊的人而言是並不那麼準確的。
解析某人在網上按某個按鈕的意圖,至多相當於分析上下文的能力。想弄清楚「贊」究竟代表著什麼,就得知道時間、地點、內容以及相關點贊人員。總之,Facebook是一個囊括了朋友、家人、同事、老友和任何參與其中的人的圈子, 這是一個很複雜的主題。
Facebook社交心機
「點贊」按鈕背後的邏輯
現實是網路上的點擊的「贊」不等於我們平時所說的「喜歡」這種現象在Facebook上始終存在。這麼多年大家都在打趣說要設一個不喜歡(dislike)按鈕,Facebook也在2015年10月推出了一系列的表情,包括生氣和悲傷,人們得到了一些微妙的、更有意義的回復方式,但始終沒有添加「不喜歡」按鈕……
Facebook推出的reaction表情
贊的使用頻率遠遠多於其他的表情(主要歸功於Facebook的設計選擇),而且贊在所有表情中依舊處於不言而明的主導地位。從這個層面上理解,贊只是對具體的個人有意義。在Facebook上,每個贊都獨一無二。
可是贊在哪些情況有明確的含義?在Facebook上,藉助強大的演算法功能,某條帖子能被放大或者展示給更多的人看。Facebook關心的是,贊不僅意味著認可,這也是一種積極的信號。
對於點贊究竟意味著什麼,世界沒有一個共通的答案。大家點贊的初衷則各不相同,有些人是對朋友發的照片表示讚賞,或是認同某種觀點,也有人為了讓某些內容總是出現在自己的消息框中而選擇關注一些品牌或名人。在SarahSampsel(Work & Co設計總監)看來,不管怎樣,「贊」這種行為是交互設計中最容易實現的目標。
如果存在的話,或許這就是Facebook最初的用意。Facebook希望用戶使用它時,能將時間更多用於信息流中。如果點贊是一種積極的暗示,某條帖子可能會在Facebook上花費你更多的精力。一個贊,在這些術語中,也可以表示某條帖子在時間層面上的價值。
所以,一篇關於敘利亞內戰的報道和一個小孩的圖片可能並沒有什麼共同點,除了可能都值得我們花時間去看之外。或者是其他我認為有價值去做的事情。看這個小孩,讀這個報道,但是,真的是為我喜歡的點贊,不管你喜不喜歡。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點贊是經過思考帶有某種特定的含義的行為。一個贊可能帶著「已閱」的調侃,也可能只是希望了解所有好友都如何評價一件事,或者乾脆是刷個存在感……
更多內容,關注品玩微信號:
wepingwest限量開放入群申請……PingWest品玩的老朋友了?何不掃碼加客服進群聊


※Uber CEO發表聲明:從未想過會離職
※售價9.6萬的奢華手機 Vertu 未來將使用 TCL 的技術
※在美國內陸最破敗的城市,馬雲讓3000多名小農場主興奮得滿眼放光
※台灣首家AppleStore確認7月1日開幕
※原來內向的馬化騰這麼能攢局,低調的王衛還這麼會講段子
TAG:PingWest品玩 |
※養寵之後的認知,一隻狗狗一生真的只認一個主人嗎?
※俗語「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後邊還有一句,顛覆你的認知
※關於三觀,這是一篇顛覆認知的文章
※一篇可能顛覆你認知的好文:胖紙的憂桑
※三國第一猛將呂布的這一秘密武器,徹底顛覆你的認知!
※這幾張圖,可能顛覆你的認知,看完感覺重活一次
※打開認知的另一扇窗,看到一個更清晰的世界
※所有的老白茶,都應該像普洱茶一樣的味道?這是個錯誤的認知!
※所有音響的聽感都一樣嗎?一套三分頻足以顛覆你原有的認知
※一個人自卑的根源,來自這四種錯誤的認知,你都有嗎?
※關於選伴侶,這是一篇顛覆認知的文章。
※打破常識:我們認知中古代三妻四妾是錯的,中國自古都是一夫一妻
※一直以為狗狗都是受欺負的那一個,直到昨天晚上,才顛覆了我的認知
※關於選伴侶,這是一篇顛覆認知的文章
※一場戰爭,顛覆了世界幾十年的認知,中國及時覺醒才有如今的強大
※人們口中常說的「一瞬間」究竟有多久?這個數字或顛覆你的認知
※關於「作」的解讀,這可能是一篇顛覆你認知的文章!
※這三位太監是歷史上最牛的,一位被皇帝稱為父,一位被世界所認知
※刷新了我對世界的認知,30張一輩子都拍不到一次的驚奇照!
※馬王堆漢墓的另一發現:一隻小小蟲子,可能顛覆你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