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歷史上的諸葛亮墓在張華鎮梨園村

歷史上的諸葛亮墓在張華鎮梨園村

諸葛亮墓,又叫武侯墓,因諸葛亮曾獲封武鄉侯而得名武侯墓。

諸葛亮,三國時期蜀漢的丞相,他是我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書法家、發明家……。最重要的是,他是我國傳統文化中忠臣的代表,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說的就是他。不過,關於諸葛亮的墓地尤其是關於諸葛亮墓地選址有三種說法,那麼,想知道歷史上的諸葛亮墓到底在哪裡嗎?

此說:諸葛亮墓地在定軍山

五丈原位於岐山縣南20公里處,高20餘米,面積約12平方公里,是三國時諸葛亮最後一個戰場。

五丈原南依棋盤山,北臨渭河,東西兩面為河流沖的深溝,形勢險要。公元234年,諸葛亮率兵由漢中出發,取道褒斜道,穿過秦嶺,進駐五丈原。初來乍到,糧草不濟,先屯田練兵,待機伐魏。然後諸葛亮用各種方法逼司馬懿出戰,魏將司馬懿深知諸葛亮神機妙算,秉承「堅壁拒守,以逸待勞」的指示在渭河北岸固守,堅守不出待等蜀軍糧草耗盡。諸葛亮也在五丈原分兵屯田,做長久屯駐的準備。雙方在五丈原相持百天不戰,諸葛亮不得不引誘魏兵入葫蘆溝作戰,並放火燒斷谷口,欲大敗魏將司馬懿。沒想到一場大雨澆滅了大火,魏軍死裡逃生。諸葛亮不禁仰天長嘆:「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司馬懿的弟弟司馬孚來信問前線軍情,司馬懿回信說:「亮志大而不見機,多謀而少決,好兵而無權,雖提卒十萬,已墮吾畫中,破之必矣。」不久,諸葛亮派使者來求戰,司馬懿不談軍事,卻問使者:「諸葛亮的起居如何,每天吃多少?」使者說:「三四升。」(經查證,一升米為1.25斤,三升為3.75斤,四升為5斤。54歲的人每頓飯吃這麼多,未知何因)然後對問政事,使者說:「二十罰已上皆自省覽(何為鞠躬盡瘁?二十以上的處罰都要親自瀏覽案卷勘察現場作出決斷,事無巨細,親力親為,這是拚老命啊)。」經過一番不經意的詢問,司馬懿對人說:「亮快死了。」果然,諸葛亮於當月病故於五丈原軍中。

按照諸葛亮生前安排,蜀將秘不發喪,整軍後退。當地有人見蜀軍撤走,向司馬懿報告,司馬懿出兵追擊。蜀將楊儀返旗鳴鼓,做出回擊的樣子,司馬懿不知是否有詐,趕忙收軍退回。第二天,待蜀軍撤退完畢,司馬懿才敢來到諸葛亮營壘巡視,看到蜀軍陣地之險要,驚嘆道:「天下奇才也。」

《三國志 諸葛亮轉》記載:「亮疾病,卒于軍,時年五十四。……亮遺命葬漢中定軍山,因山為墳……」。諸葛為何選定軍山作其墓地?究其原因,據說有以下三點:

一、當年劉備、曹操兩大集團為爭奪漢中而進行的定軍山之戰,以老將黃忠刀劈夏侯淵、劉備集團的全面勝利而告終,從此漢中歸屬劉備所有,劉備也順利地稱了「漢中王」。定軍山對於諸葛亮所在的蜀漢集團具有非同尋常的意義。

二、諸葛亮為伐魏而屯兵漢中時,長期以定軍山為中軍營地操兵練武,休養生息,因而對定軍山懷有深厚的感情。

三、諸葛亮精通天文地理,頗懂風水。登高遠眺,只見定軍山四周九條黃土梁猶如九條黃龍直奔諸葛墓地而去。「九龍」分布在定軍山周圍的元坪村、諸葛村、吳家灣村和高廟村,在海拔1000米的周邊山上清晰可見。「九龍拜壽」乃是風水學上的上上吉相,諸葛焉能不選墓穴於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秋實寫作 的精彩文章:

有一個典故,從正月過渡到二月
滿村大火,且看盆吳是不是遭劫

TAG:秋實寫作 |

您可能感興趣

「漢中古鎮」三國歷史明珠——諸葛古鎮
馬雲劉強東,歷史上的諸葛亮與周瑜?
江陵歷史故事:白馬寺鎮石人石馬淵,陳都堂一門三御史
南東村古宅的歷史浮沉
龍江縣的歷史沿革
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神秘色彩最濃厚的古代帝王陵墓——秦始皇陵
歷史文化名鎮-湖北省麻城市歧亭鎮
山東慶雲縣馮橋村「馮氏」宗親歷史人物記
歷史罕見老照片夢露、赫本、李小龍、光彩照人風華絕代
比凱特王妃的婚禮更盛大!土豪盧森堡王妃戴著百年歷史古董出嫁
遊走山西長治的歷史古建築、村莊!
探訪山西省歷史文化名村黃庄村的文化密碼
新鄉籍歷史名仕 盛唐忠臣韋思謙
圖說歷史: 鄉野村莊里的那些老井
石敬瑭成為中華歷史上與吳三桂齊名的大漢奸
山西運城必游的歷史悠久的古建築、寺廟!
歷史最悠久又是地藏菩薩道揚,是九華山寺院的「總叢林」
歷史上的宋江
山西晉中古建築——歷史古寺廟
春哥說歷史之大宋朝那些事:陳橋驛諸將異議,趙匡胤黃袍加身,返汴梁受禪登基史稱大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