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書法方法沒搞對,努力苦熬全白費!

書法方法沒搞對,努力苦熬全白費!

有的老先生,學書法數十年,到老都沒有太大長進,要麼一輩子走不出臨摹,要麼寫成一手「近人體」「我字體」「老幹部體」…更有甚者,自以為是,脾氣很倔,不好批評,讓人無奈。只能告誡年輕人:一定要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

學習書法要講究方法,方法要不對,咋練都白費。只有方法得當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對初學者來說,有幾個原則問題尤為重要,切記切記。

一、識器

就是通過臨帖,體會筆、墨、紙三者相互生髮的關係。可以選擇明代以前的名家墨跡作為範本,配以狼毫或兼毫筆、手工毛邊紙等性能相近的工具材料,進行基礎訓練。下文所及,均循此而入。

二、入形

就是體會原帖的點畫形態、用筆方法、結體規律等基本特徵。古人學書講究摹、臨、讀相結合的循序漸進,摹帖易得位置,臨帖易得筆勢,讀帖可得神情氣質。其中,「摹帖」是入形的最佳方式,類似於今天的描紅。可以選擇硫酸紙等透明度好的紙,覆蓋在原帖上,用紅筆雙鉤字形,然後再去填墨臨寫。重在總結規律,守常知變。

三、取勢

就是通過筆順的銜接,點畫的連綴,體會氣脈貫通、「形由勢生」的道理。古人常以物象生動來論說筆勢,如點如高峰墜石、橫如千里陣雲、豎如萬歲枯藤等,意在以漢字為基礎,通過動態的書寫,傳遞某種生命意志。以力為核心,「猛獸鷙鳥,神采各異」的翰墨之道,亦由此而生。這一點,貴在自證自悟,若得名師指點更好。

四、得體

就是要了解、把握各種書體相對獨立的技法與審美特徵。學書總要從具體的書體開始,篆書的宛而通、隸書的端居之舞、楷書的居靜制動、行書的雲行水流、草書的放逸生奇等審美差異,就成為技法學習的指導原則和基本參照。具體學習時,選擇各種書體中最具典範意義的碑帖,並對相關知識有所了解,才能立穩腳跟。

五、立意

就是要把握以「他神」鑄「我神」,因性練才的原則。臨某家某帖時,先要對其人其書有所了解,知其取法、立意所在,以涵養性情,感發志氣。切不可只求形似,無動於衷。進而,選擇與自己性情相近的書家作品,有針對性地學習,以明心見性,鑄我神氣。沉浸日久,自家面貌也就不期而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沃德利成書畫院 的精彩文章:

黃庭堅《論書》解讀 上下篇
隸書的各種筆畫和偏旁部首的運筆變化
全能「鬼才」黃永玉的山水畫
最美還是納蘭詞,字字含情長相思
部分高校書法題名欣賞

TAG:沃德利成書畫院 |

您可能感興趣

明源流,懂方法,書法其實沒那麼難!
不要曲解書法的「拙」,書法還是「巧」好
書法落款怎麼寫?方法全在這裡!
書法摺紙方法,太實用了!
學書法,控筆方法要懂,講究可不少!
書法,怎樣才能守「法」,而不拘於「法」?
書法如果拋棄了「筆法」,將不再是書法了!
書法是感情流露,不能為書法而書法
喜歡書法,不一定要做書法家!
什麼樣的書法是好書法
什麼是書法的「法度」?
任法融書法:只能說寫字很努力,功力如何?大家來評論吧
書法人必看:書法的摺紙方法,很實用
行書筆法全圖講解,不錯的書法好教程!
須知結字法則,書法方能寫活!
書法的核心不是筆法,不是技法,而是文化!
書法無力?是你沒合力!
書法各體臨摹方法大全!
為啥你苦練了一輩子書法,到頭來還沒把書法寫好?
學書法,方法比勤奮更重要!有人和你說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