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調研顯示初中女生「素養」迫在眉睫

調研顯示初中女生「素養」迫在眉睫

玫琳凱發起青春期女性成長專項調研稱,教育應從「功利」走向「權利」

近年,性別話題成為討論頻度最高的社會話題之一,在學術、媒介和大眾三個領域裡都備受關注。隨著中國的城市化進程和生育政策的變革,兩性的社會定位和互動,在跟隨社會生態調整的過程中,產生了諸如直男癌和剩女等新的矛盾與問題。教育界也針對此問題進行了較為縱深的探討,對不同地方、不同性別的學生是否要區別教育,以及是要窮養還是富養等話題成為當下經久不衰的研究課題。

為了深入探討這一議題,更全面、深入地了解當下初中女生面對的困境以及她們在教育方面最迫切的需求,玫琳凱與上海真愛夢想基金會聯手,在線上向860位家長和368位老師收集關於女生成長問題的問卷,並深入走訪5座城市,面對面訪談了63位初中女生、24位老師和23位家長。並以此為數據基礎完成了名為《初中女生素養教育調研報告》(後簡稱《報告》)的專項社會問題報告。這次調研的結果顯示,初中女生「素養」迫在眉睫,首當其衝的便是教育方式、邏輯、調性轉變。

這一課題發起方、長期關注女性賦能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建設的玫琳凱公司的項目負責人還指出,現在青春期女生教育,受到了各種文化、價值觀的衝擊,遠比學校、家庭帶來的教育更直接,以及更易接受。玫琳凱希望能夠在更早、更為關鍵的節點,給予她們更多渠道和窗口,通過更全面的教育,幫助青春期女生獲得更多選擇的權利和主動性。

城鄉結構二元 初中成為關鍵節點

回顧近兩年的政策導向可見:2014年,國務院發布《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表示伴隨著工業化的書和中國現代化的進程,通過中心城市的輻射帶動形成城市群落、加快中小城市優化城鎮規模結構成為政府的主攻方向。規劃中著重強調要加強教育等公共資源配置要向中小城市和縣城傾斜,引導高等學校和專業院校在中小城市布局、優質教育在中小城市設立分支機構,其目的和期望在於通過人文建設形成這些城鎮和中小城市的可持發展能力和創新能力。

《報告》調研認為,這些政策對於吸納了大量農村向上流動人口、一線返流定居人口的三四線城市乃至更基礎一級的縣城而言,由於其人口總量和產業結構與一線超級城市完全不具有可比性,一線城市的發展模式,後者顯然難以適用。在長期以來形成的城鄉二元結構下,大城市本位思想大行其道,城市中心論也使人才教育成為由強勢資源方制定規則的遊戲。這種影響基至支配著基礎教育的思維,卻很少被察覺和反思。

調研中還有教育研究者與實務工作者指出,教育更多是作為發展主義的工具,過去一元化價值框架下的城鄉二元結構的競爭和攀比,來促進更多的附屬者幻想成為中心城市中的資源佔有者。由此可見,改變中小城市成為超級城市附屬,成為凋敝鄉村的命運,要從改變教育方式開始。

這種改變,來自於資源的再分配,也來自於觀念思維的轉變。經過訪談考察,融合了社會各界人士的建言,《報告》認為,若從教育時間節點上來分析的話,初中學生處於青春期,從個人發展來說,是承上啟下的關健節點。初中階段作為小學和高中的銜接期,同時疊加了人類生長發育出現生理巨變的青春期,可作為「素養教育」非常重要的切入和干預點。

教育應從「功利」走向「權利」

報告還從歷史角度出發,審視了所謂的「教育不公平」是從何時開始的,發現當前城鄉教育差距主要矛盾不是高等教育而是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我國城鄉子女高等教育機會的不均等在相當程度上就是高中教育機會不均等。

另外,中國教育不平等還有特殊的矛盾點,即性別不平等。在最偏遠的鄉村,隨著基礎教育的擴張,國家和政策層面的性別平等措施推進,使之一直呈現持續下降的態勢。但教育二字本身對不同階層和生活環境的人而言,顯然有著完全不同的涵意。即便是在一些條件良好的家庭,他們對女孩的培養盡其所能,期望她們受教育之後改善自身及家庭的生活。而國家則期望受過良好教育的她們成為發展的推動力,以及更好的妻子、母親,但這些出發點缺乏對女孩本身需要和權利的思考。現實中,女孩子需要付出數倍於男孩子的努力來證明自己是值得父母這種教育投入的。那些成績不好的女孩,很早就離開了學校,但男孩子卻不需要這麼做。

報告研究認為,衡量教育不應只從成本收益一個維度,教育最大的職能之一應當是「賦權」女生教育,應更多地從受教育和發展的權利,以及不同地域、不同性別之間所保有的權利應當公平的角度出發。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和受教育者展開深入平等的對話,設身處地地了解她們自身的需求。

女生受教育方式應更多元

調查顯示:對目前生活在中小城市的女生而言,她們身處一個急速發展與變革的時代,未來她們與上一輩完全不同的文化斷層,所以應在她們的少年期給予她們更多渠道和窗口,讓她們了解更多關於未來可能性的信息,令她們能在多元化視角、不同的思維方式和意識形態左右的情況下,作出自己的判斷和選擇,通過更全面的教育,幫助她們獲得更多選擇的權利和主動性。綜上所述,《報告》認為當下中小城市的初中女生教育問題,是現階段中國社會發展中理應受到重視的首要教育問題之一,並且隨著社會日新月異的迅速發展變得日益緊迫。青春期是個人發展承上啟下的關鍵節點,而初中教育在一國的教育資源分配策略中,也是最值得投入的策略重點。

基於《報告》具有前瞻性的系列發現,玫琳凱將聯合上海真愛夢想公益基金會開發一套針對初中女生的素養教育課程活動,幫助她們開拓視野、構建穩定積極的自我意識、啟發她們主動選擇自己的未來,並培養助力夢想實現的課外能力。教程預計涵蓋科學的性別和生理教育、多元而積極的審美力培養、正確的情緒表達和溝通技巧等三個方面,將在全國5所中學開始試點,預計直接影響500名初中女生。未來,還將擴大試點區域,受益的初中女生也將增至5000名。與此同時,項目組還計劃將該課程升級成網路課,期望影響更多初中女生和她們的家庭。

(周紅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京報網 的精彩文章:

吐槽「拖後腿」是在期待公平
北京平原地區森林覆蓋率5年增12%
於歡案處警民警不構成玩忽職守罪 不予刑事立案
4批次粽子抽檢不合格 已召回或下架
投資外片需謹慎,好萊塢的蛋糕不好分

TAG:新京報網 |

您可能感興趣

研究顯示維生素D可延長癌症患者的生命
研究顯示抗生素有助於治療肺癌
調查顯示:雙重養老壓力讓生養二孩者焦慮陡增
中科院研究顯示:腫瘤影像學特徵可用於預測肝癌患者生存期
研究顯示維生素D缺乏會增加精神分裂症的風險
研究顯示在糖尿病前期患者的飲食中加入中藥覆盆子效果好
研究顯示女性在溫暖的環境中生產力更高 男性則相反
研究顯示膳食維生素A可能有助於降低患上常見皮膚癌的風險
研究顯示身體健康可降低患肺癌和腸癌的風險
研究數據顯示:肺癌在年輕女性中比男性更普遍
眉型哪種好看 挑眉顯示女生魅力氣質
研究顯示三種蛋白質可能在女性生育能力和癌症生物學中起關鍵作用
研究顯示與媽媽親近的男孩患精神疾病機率低,女孩同理
新的研究顯示抗生素可以抑制罕見類型淋巴瘤患者的皮膚癌症
中國最新癌症數據顯示:乳腺癌仍為女性癌症發病第一位
王俊凱素顏現身北理,與校長握手細節顯示他的高素養
研究顯示鍛煉肌肉能降低糖尿病風險
最新研究顯示,導致肥胖和糖尿病的關鍵因素竟然是蛋白激酶
研究顯示長時間工作會增加婦女患抑鬱症的風險
研究顯示兒童多動症與哮喘關聯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