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銳龍品牌PC首測 戴爾靈越MAX·戰 主機

銳龍品牌PC首測 戴爾靈越MAX·戰 主機

2017年春季以來,AMD 為久未經歷波瀾的PC市場注入了一針強心劑。Ryzen 系列銳龍處理器逐批次發布,在各條戰線上衝擊Intel的PC處理器性能王座,戰果頗豐。截止到本周Skylake-X系新i7和i9多核處理器解禁前,Intel 第六代(Broadwell-E架構)HDET i7處理器平台陷入了非常狼狽的態勢之中。即便本周Intel發布的新款處理器重新確立了同規格下對AMD處理器的性能優勢,但由於新款處理器更多依賴頻率提升,性能優勢有限且功耗散熱表現很不理想,已經無法恢復之前的統治性競爭地位了。

銳龍品牌PC首測 評戴爾靈越MAX·戰主機

在前兩天的台北電腦展上,我們看到了全球首款搭載AMD Ryzen 銳龍架構多核處理器的品牌PC(不考慮DIY渠道組裝整機)----戴爾靈越MAX·戰。這款台式機採用了Ryzen 7 1700X 八核處理器,吹響了今年AMD處理器反攻OEM市場的希望號角——一個月後搭載ThreadRipper 的外星人Area 51將接著以破天荒的十六核心規格撼動PC市場。今天,靈越這款產品來到了ZOL評測中心,我們將為您解讀這款強勁遊戲PC的各個方面。

首先讓我們從外觀開始,以下我們將簡單稱呼這款機型為靈越MAX(戰這個稱呼比較拗口,其官方型號是Inspiron 5675)。靈越MAX的整機設計風格可以用三個特徵來概括,其一是不對稱的斜向百葉窗散熱格柵帶來了極強的視覺衝擊力,並且充分發揮了藍色背光效果的動感;其二是不同面結合處的弧度結合非常優美,加上側板頂蓋下方都設置了斜向的扇葉狀裝飾結構,給人一種厚重鎧甲的聯想;其三是亞光細膩的塗層質感強烈,黑中帶藍,藍中透棕的色彩將沉穩、嫻靜、淡然融為一體,非常成功。

細膩做工與鏤空百葉窗散熱格柵

酷炫藍色燈光效果

銳龍標誌清晰可見 注意機身藍色燈光不能從水平方向上看到

靈越這款機器的側面截面幾何形狀是不規則的四邊形,如果將其看作戰鬥機的垂直尾翼的話,其前緣前掠,後緣後掠,下寬上窄,將動感和時尚緊密聯繫在一起。靈越這款機器內置的大範圍藍色背光燈透過斜向上的百葉窗巨大格柵透出,非常靈動。當然,值得注意的是,作為優質品牌娛樂產品,這款機型的炫光並非如同DIY整機廠商那般光污染的狂轟濫炸,而是非常節制。由於百葉窗的指向性存在,使用者以坐姿將視線保持在與機箱同一高度時,是看不到「光污染」的——燈光並不會影響到使用者本身,但一旦站立起來,或者拉開距離,其藍色光芒將會從格柵中放射狀透出,美麗非常,極具匠心,藝術氣息濃厚。

內部結構數據擴展

戴爾靈越MAX·戰遊戲主機擁有比較豐富的擴展介面,其前面板除了光碟機和隱藏的硬碟/光碟機擴展擋板外,布置了一組I/O擴展介面,包括USB 3.0和2.0各兩個、一個USB TYPE-C介面,一個耳機、麥克二合一插孔以及標準SD卡槽。

前面板擴展

在背部,靈越MAX主板提供了獨立的PS2鍵盤滑鼠介面、四個USB3.0介面、兩個USB2.0介面、多聲道音頻插孔和RJ45網路介面;其RX 570顯卡提供了一個HDMI和三個標準DP介面。無論從視頻還是數據角度來看,靈越MAX的擴展能力都覆蓋了主流用戶群體。

後部擴展介面

靈越MAX擁有格柵一面的側板可以很輕鬆地通過兩顆螺絲來拆卸,打開側板後其內部結構就一覽無餘。這款產品採用下置電源設計,右上角布置有光碟機托架,右下角布置了兩個機械硬碟位,通過金屬支架與RX 570公版獨顯連接。機身中央偏左是MATX布局的X370主板,左下角是機身電源。

內部整體結構布局

電源12V 輸出385V

靈越MAX的X370主板擁有兩條完整規格的PCI-E X16顯卡插槽、一條PCI-E X1插槽和兩個M.2固態硬碟介面,除了內存插槽只有兩條略少外,整體擴展能力還是比較強的。這款機器的電源採用多路12V聯合輸出模式,最大12V聯合輸出功率為385瓦,足夠RX580以下功率的單顯卡使用。

機械和固態存儲布置

公版顯卡和CPU下壓散熱器

第二條M.2 插槽

靈越MAX 的CPU散熱器為四熱管下壓類型,全速運轉時噪音稍微有些大,其公版RX 570渦輪散熱相對來說聲音控制的反而比較優秀,後置的小尺寸機箱風扇可以為整機提供優秀的風道。這款機器的第二條M.2插槽被設計到了主板右下角,比較隱蔽,其無線網卡則與默認搭載的東芝M.2固態硬碟一樣布置在右上角24 PIN供電附近。R7 1700X 的TDP熱設計功耗值為95瓦,能耗比比較高,所以該主板的4PIN CPU供電足夠使用。

整體來說,相比於外部的靚麗,由於走線凌亂,靈越MAX的內部顏值顯得相對遜色了一些,用料也達不到豪華的程度。當然,這與靈越系列一直的親民定位直接相關。

八核Ryzen理論測試

如前所述,靈越MAX·戰遊戲主機最突出的特色就是他是全球首款搭載AMD Ryzen 7銳龍八核處理器的品牌主機。這款機器的整機配置有一些子型號衍生空間,送測版本搭載了8GB DDR4 2400單通道內存、AMD RX 570 Polaris 北極星架構甜點顯卡、東芝256GB NVme協議PCI-E通道高速固體硬碟和希捷1TB機械硬碟。

AMD 銳龍系列處理器是今年上半年的明星產品,首發的三款R7系列處理器全部為八核十六線程型號,其中R7 1700頻率略低,TDP僅有65瓦,定位稍低;R7 1700X和R7 1800X 支持XFR 擴展頻率技術,自身頻率比較高,超頻體質也比較好。全系列R7 系列處理器都支持雙通道DDR4 內存,擁有16MB三級緩存。 我們對送測機器搭載的R7 1700X 在默認風冷、單通道內存條件下進行了測試。

Cinebench R11.5 測試

Cinebench R15 測試

國際象棋測試

在Cinebench R11.5/R15 等代表C4D 引擎實際渲染的測試中,銳龍R7 1700X 發揮非常出色,多核性能與自家大哥R7 1800X 相比只有微弱劣勢,完全不遜於六代i7產品,相比於Intel最新發布的i7 7820X來說雖有不及,但差距也不算很大,幅度基本上等同雙方的滿載頻率差距——3.5GHz 比4.3GHz。

在單線程性能上,R7 1700X 與同頻的第四代桌面i7、i5或六代、七代移動四核i7相當(筆記本耗牆限制使然),同「被史上最強」的5.1GHz i3 7350K相比還有一定差距,不過AMD 目前與Intel 的同頻單線程差距並不大,R7 默認頻率完全可以滿足用戶的正常需求,只有在極個彆強調單線程的應用中才會體現出劣勢。我們畢竟生活在2017年,而不是2007年。 當然,R7 1700X 在國際象棋上表現不夠出色,這未必說明AMD 整數性能不足,更多地與軟體支持程度相關。

橫向對比CPU實際性能

為了更好地讓讀者理解首款八核銳龍CPU在OEM平台上的性能表現,我們選擇Adobe Media Encoder 2017 H265轉碼和Corona Benchmark兩項能夠代表實際應用的項目歷史數據,與採集自戴爾靈越MAX·戰主機的數據對比,以驗證其性能表現。

Adobe HEVC 轉碼測試

Adobe Media Encoder 2017剛剛發布不久,與著名的Adobe Premiere CC 2017視頻剪輯軟體採用同樣的視頻編碼引擎,最新版本支持HEVC/H265編碼。我們利用最新版Media Encoder 將一段Nvidia Experience 錄製的2560*1440 解析度《守望先鋒》遊戲視頻文件(2.39GB)轉碼為HEVC 1080P編碼模式,碼率為16Mbps,記錄所用時間進行對比。

Adobe Media Encoder 轉碼測試成績

雖然送測款的靈越MAX 僅僅搭配了單通道DDR4 2400內存,但他與雙通道版的R7 1700X 相差不大,仍然強於R7 1700,與競爭對手的i7 6900K 八核產品擁有比較類似的性能表現。

Corona Render 渲染成績對比

Corona Render渲染器是業界後起之秀,在渲染質量和速度上其實非常優秀,可以直接類比的對象就是Vray。他可以在3Dsmax 和C4D等軟體中渲染使用,代表性很強,效率也還不錯。重要的是,這款軟體目前提供了1.3版本的獨立Benchmark,體積僅有200MB左右。對那些執著於評判CPU綜合性能(不僅僅是多核優化或者頻率高低)的愛好者來說,也算是「不服跑個分」主義的良好載體。

戴爾靈越MAX·戰主機 測試時間2分31秒

在Corona Render Benchmark中,戴爾靈越MAX的測試成績同樣讓人非常驚喜,讓一眾僅僅搭載四核處理器平台的品牌台式機、筆記本汗顏無地。

RX 570北極星獨顯測試

RX 570是AMD 今年的甜點核心小改升級款,採用了AMD全新14nm工藝的Polaris20 XL核心,顯卡的顯存規格為4GB/256-Bit,核心基準頻率為1206MHz,搭載了2048個流處理器,顯存頻率可達6600 MHz。顯卡原生支持DirectX 12、Mantle、 Open GL4.5和OpenCL1.2和眾多AMD技術,可以滿足各類單機與網路遊戲的運行需求,即使在極高特效下,多款大作也可以肆意暢玩,帶給玩家們最好的遊戲體驗。

RX 570 GPU 規格參數

3DMark Time Spy 3113分

3Dmark Firestrike EX 3889分

VRmark Blue Room 768分

從理論性能測試來看,RX 570獨顯的性能接近RX 480,定位在競爭對手的GTX 1060 3GB級別左右。戴爾靈越MAX·戰主機擁有八核銳龍處理器,在送測機僅有單通道內存的條件下,也跑出了很高的物理成績,讓整機性能得到最大發揮,非常強悍。

征戰6款熱門3A大作遊戲

為了驗證戴爾靈越MAX 搭載的R7 銳龍與北極星雙A平台遊戲實力,我們選擇了六款主流熱門大作進行1080P最高畫質遊戲測試,他們是:

《GTA V 》——三男一狗魅力席捲全球,毋庸置疑。

《全境封鎖》——育碧發布,測試階段不斷縮水但在環境擬真方面無出其右的畫質大作

《古墓麗影10》——經典動作遊戲在DX12時代的畫質革新力作

《守望先鋒》——暴雪出品,紅遍全球的MOBA 風格高配置需求FPS線上多人射擊遊戲

《使命召喚13》——動視暴雪出品,IW小組重新出馬帶來的主流射擊遊戲代表作

《星際爭霸2》——暴雪出品,末代RTS典範,傳說中多核處理器跑起來吃力的神作。

六款大作遊戲測試成績

從測試成績來看,如果不把抗鋸齒開到最高等級,或者迴避超採樣一類的「另類」畫質選項,RX 570為代表的甜點顯示核心足以在諸多遊戲大作中獲得良好的體驗。

戴爾靈越MAX·戰 7000完全能夠應付包括《星際爭霸2》這樣狂吃CPU主頻優化特點遊戲的「作戰任務」,其銳龍R7 1700X 處理器在主流遊戲類型中完全都可以勝任自己的工作。

存儲整機性能與散熱表現

戴爾靈越MAX·戰主機搭配了M.2介面NVme協議PCI-E通道的東芝256GB固態硬碟,其持續讀取速度高達1400MB/S左右,持續寫入和4K隨機讀寫性能也都很不錯,是性能中檔的高速PCI-E通道固態硬碟。

ASSD Benchmark 硬碟測試

PCmark 8 Home 模式整機成績

我們還採用了PCMark 8對戴爾靈越MAX 的整體性能進行了評估,測試項目為Home accelerated,其主要包括Web瀏覽、文字處理、圖片處理、視頻處理、遊戲等幾個方面,貼近用戶的實際應用模式,從最終4193的成績來看,戴爾靈越MAX 綜合性能非常屬於品牌遊戲主機中非常優秀的水平。

極限散熱測試

AMD曾經表示在初期BIOS中人為對R7 1800X和R7 1700X 的溫度設置了正負20攝氏度的偏移,由於戴爾靈越MAX屬於OEM品牌機,我們不清楚其BIOS版本是否會受此影響。

從最新版AIDA 64 5.92的CPU讀數上來說,戴爾靈越MAX 搭載的R7 1700X 溫度在60攝氏度左右,考慮到他風冷散熱器硬體規模的限制,其實可以說是相當涼快了。RX 570公版在此的表現就比較奇怪,他很快碰觸了81攝氏度的溫度閾值,不再增加,隨後保持了默認顯存頻率,GPU核心頻率卻降低到不足600MHz,這在桌面顯卡中是比較罕見的現象。

產品總結:

戴爾靈越MAX 採用了高能耗比、高性能的AMD 八核心銳龍R7 1700X處理器,其處理器綜合性能出類拔萃,可以完美滿足絕大多數電腦發燒用戶的需求,橫向競爭力非常強,唯一的缺憾是滿載時CPU散熱器風扇噪音比較大。 戴爾靈越MAX 搭載的RX 570作為甜點顯卡,有一定的遊戲實力,只是公版散熱略差。

回歸機器本身的設計上,戴爾靈越MAX 外觀時尚靚麗,在ZOL編輯部獲得了真正的「見過的人都說好看」榮譽。如果說有什麼不足,那麼靈越MAX·戰 主機的內部走線還有優化的空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關村在線 的精彩文章:

巴黎航展787-10和737 Max 9新客機亮相
這十款手機在京東上賣的這麼好,國產機讓人意外
iOS11第二個開發者測試版更新 動畫增加
編織VR生態 Intel助力打造虛擬現實未來
為什麼手機電池不可拆卸?背後居然大有原因

TAG:中關村在線 |

您可能感興趣

劍指音質與操控之冠 樂圖PAW GOLD TOUCH首測
華碩玩家國度ROG ZENITH EXTREME ALPHA首測
流光溢彩 金士頓 PREDATOR RGB內存首測
影馳HOF EXTREME內存首測:極致性能
AMD銳龍第三代處理器+ROG C8H首測:尋根Zen 2性能本源
畫質標杆還看索尼 索尼Z9F液晶電視、A9F OLED電視首測
AMD銳龍第三代處理器+ROG C8H首測:尋根Zen 2性能本源(上)
AMD銳龍第三代處理器+ROG C8H首測:尋根Zen 2性能本源(下)
AMD銳龍APU首測:GPU性能超八代酷睿100%
首測|信仰機型大通GTX及最新6S F7小飛塔開箱細節照
首測!美商海盜船K95 RGB鉑金機械鍵盤特別版
遊戲大作降些畫質就能玩 帶VEGA顯卡的銳龍APU首測
轉身就變超人,NVIDIA RTX Super 系列顯卡首測
抱著核顯玩遊戲!AMD Ryzen APU 首測
再造3D ARPG經典 盛大遊戲《刀鋒之怒》首測開啟
第二代銳龍CPU全國首測:Zen+力量再次釋放
日版《OVERHIT》展開首測預約,高畫質收集RPG
新精英人群的客廳神作 TCL65英寸X8 QLED TV首測
日版《OVERHIT》展開首測預約,高畫質收集RPG|良風有信
UM 3DD終於換代,鷹眼 UM 3DD TI 首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