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康熙爺首創互聯網(續)

康熙爺首創互聯網(續)




康熙爺首創互聯網

的傳說(續)

書接上期。康熙皇帝侃侃而談,他以為網的長度不夠,現在使用的網只有七、八十丈長,如果將幾張網連起來增加長度,再將網速(網向前行進速度)提高,網外再加一層網,大鰉魚無處可逃。

四月初三這天,天氣仍然晴好,松花江五、六十里的江面上,幾十條漁船在東西兩岸同時下網,為了提高網速,八人扳槳改為十二人扳槳。康熙皇帝在百官簇擁下,棄馬登岸。兩岸圍觀百姓不時地山呼「萬歲」,都想一睹皇帝的龍顏。

一網下去約有四、五里地遠,時到中午也沒見到大鱘鰉魚的影子。將近申時(下午三至五點),處在最下游的黃茂屯和西岸的龍棚(現屬九台)船組的拉網的網民,忽見網漂很長一段猛地向水下沉去,岸上的拉網網民覺得網韁用力在抖動。船老大(把頭)也覺得是條大魚,喊了聲:「有了,大夥精神點兒!」鄰近的漁船也快速趕來救急。岸上的快馬(通信官)急忙給皇爺報信。不多時,康熙和部分百官騎馬而至。

包圍圈越來越小,已經能看見魚的背鰭了。大鰉魚可能是太累了,它溫順地任由網圈的縮小,沒有象第一次那樣激動。皇上一見,正是前天逃走的那條大鱘鰉魚,身長足有兩丈多,體重少說得有八百斤。年輕的皇帝興奮異常,差一點要手舞足蹈了。

大鰉魚在水中被裡三層外三層的魚網包圍著,經驗豐富的幾個漁把頭熟練地給魚帶上籠頭。滿達爾漢總管和幾個地方官員商議大鰉魚的夏缺餵養一事,因得到冬天封冰時才能結凍送往京城。如要送往法特哈(今屬舒蘭)的黃魚圈,路途太遠大魚有死的危險。這時有人提出在溪浪河通往大西崴子屯有一河彎,臨時掘築一個魚塘,又臨河汊,水質和水源都十分方便。康熙聽了這個方案覺得可行。

第二天中午,一個長三十丈、寬二十丈的魚塘完工並注水。大鰉魚被推進裝滿水的大型木箱,用大車送至魚中。此魚塘後來人們稱它也叫「黃魚圈」,群里的韞閣阿哥家就離「黃魚圈」幾百米。現遺址猶在,只不過三十多年前改成河道了。

康熙皇帝回到大烏拉虞,重償了在這次網上追逃過程中的大小官員,烏拉漁獵八旗的所有網民。

這正是:

康熙大帝首創互聯網,

滿達爾漢議築網站樓,

漁獵八旗網上齊追逃,

紅色逃犯回歸解君憂。

(完)

作者富察晨楓

滿族文化網出品,轉載請註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福貝勒府 的精彩文章:

滿族網路媒體如何走的更遠?
康熙爺首創互聯網
關於「世一堂」的傳說
大金最對蒙古戰爭中最早使用炸彈和地雷

TAG:福貝勒府 |

您可能感興趣

中西交融,康熙首創瓷胎畫琺琅
民族品牌華誼兄弟電影世界(蘇州)首創「華語電影+樂園」模式
《即刻電音》首創電音綜藝模式,主理人張藝興大張偉尚雯婕獲贊
《濤濤熊極速聯盟》榮登雙榜首,掌中飛天首創「CAA」商業模式被看好
首創「戎舞」延續中外「大融」 傳統文化衍生「戎劇」
首創置業「大師之路-和園」新春中歐音樂會舉行
《熱搜女王》首創娛樂新聞IP劇,揭娛樂圈真實生態
《歡樂中國人2》首創二維碼融媒體新模式重新定義網台融合
「首創奧萊·奧跑中國」彩雲之南 春城暢跑
康斯登全球首創自家機芯智能腕錶展
鮑姑——首創我國艾灸術
世界第五大情報機構的朝陽群眾,並非中國專利,而是蘇聯首創?
推世界首創無線充電技術 寶馬集團繼續領跑電動出行
首創股份與上海慧程成立合資公司簽約儀式隆重舉行
首創沉浸式機上閱讀服務 掌閱聯手廈航推「天際悅讀」
航拍光谷首創奧特萊斯!光谷商圈新勢力、新地標!
中國創新武器亮相 威懾美國? 全球首創 遼寧艦警戒距離延伸千里
海爾魔鏡「直播」刷牙首創浴室智慧科技
黃子佼跨界首創燈塔鐘樓,星媒狂贊:天王
業界首創方案 華為5G核心網技術獲全球峰會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