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三大不死的癌症」之首的病,這位國醫大家這麼治!

「三大不死的癌症」之首的病,這位國醫大家這麼治!

小編導讀

說起類風濕關節,很多朋友覺得離自己非常遙遠,其實不然。我國的患病人群在 450萬~500 萬,相當於一個中等城市的人口數,並且90%以上的病人沒有得到很好的診斷與治療,患者的致殘率高,在3年內超過75%的患者會致殘,現狀著實令人擔憂。同時,類風濕關節炎治療困難,周期長,很多患者都在長期承受其帶來的折磨。這樣難纏的疾病,名老中醫張吉教授,選擇針葯並用治療。

類風濕關節炎是一種以累及周圍關節為主的多系統性炎症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慢性、對稱性、多滑膜關節炎和關節外病變為主要臨床表現,好發於小關節,反覆發作,且呈對稱分布,早期可有關節紅腫熱痛和功能障礙,如不及時治療可見關節畸形和功能喪失,最終導致不同程度的殘疾。目前尚無確切的病因及發病機制,但研究發現,類風濕關節炎的發病除與遺傳因素有關外,與環境因素也存在密切關係,且免疫細胞和免疫分子物質的釋放或活化可能參與類風濕關節炎的發生和發展。

本病屬中醫「痹病」「歷節」等範疇,病變部位在筋骨關節,多以正氣不足為本,受風寒濕熱等外邪侵襲或痰濁瘀血閉阻經絡,影響氣血運行,導致筋骨關節酸楚重著、疼痛麻木或屈伸不利、腫大變形等癥狀的一種疾病。

針對本病,張吉教授採用針葯並用的方法,取得較好效果。

針灸治療:督脈三步三層法:督脈三層與病因、局部針刺取穴的三步取穴法

第一步:以壯督興陽、扶正祛邪、祛風勝濕為法。取督脈以補陽,再按病變的上、中、下三層,分三層取穴。第一層為大椎及其相應夾脊穴,第二層為至陽及其相應夾脊穴,第三層為命門及其相應夾脊穴。

第二步:按病因取穴法。行痹取風池、風府,以祛風勝濕、蠲痹扶正;痛痹取關元、氣海以補元陽、祛寒勝濕;著痹取風市、陽陵泉通經脈、溫陽祛風勝濕;血瘀痹加血海、地機通脈活血;腎虛痹取曲泉、照海溫腎壯陽,陰虛明顯加太溪,陽虛明顯加復溜,心腎陽虛加大陵、神門。

第三步:據病痛部位循經選穴。病痛累及頸項部者,加風池、天柱;累及肩部者,加患側肩前、肩髎;累及背部者,加身柱、腰陽關;累及肘部者,加患側曲池、小海;累及前臂者,加患側郄門、外關;累及腕部者,加患側外關、腕骨;累及腰部者,加腎俞、大腸俞;累及膝部者,加患側膝眼、陽陵泉;累及踝部者,加患側申脈、丘墟。

中藥治療:自擬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的經驗方

組成:獨活、桑寄生、青風藤、海風藤、制川烏、炙黃芪、丹參、炙甘草。

加減:伴上肢關節腫痛者,加片薑黃、桂枝;下肢關節腫痛者,加懷牛膝、杜仲、川續斷;全身關節腫痛者,加威靈仙、桃仁、紅花;納差者,加焦三仙(焦神曲、焦山楂、焦麥芽)、雞內金;低熱者,加金銀花、連翹、秦艽、海桐皮。

驗案精選

吳某,女,41 歲。2006 年5 月31 日初診。

主訴:全身關節遊走性疼痛2年,加重3個月。

現病史:患者於2年前小產後出現全身關節遊走性疼痛,以右手關節、膝關節疼痛明顯,腫脹不明顯,足踝關節發涼。伴汗出多。月經錯後1周,量少,有痛經。查類風濕因子(RF)35 IU/mL,抗「O」(+),C- 反應蛋白54mg/dL。

刻下症:全身關節遊走性疼痛,以右手關節、雙膝關節明顯,無明顯腫脹,足踝關節發涼。出汗多,惡風,神疲乏力,氣短,納寐可,二便調,舌紅苔薄白,脈沉細無力。

中醫診斷:行痹,屬氣虛血弱、寒濕凝注型。

西醫診斷:類風濕關節炎活動期。

治法:補益氣血,祛風除濕,通絡止痛。

處方:

方葯:獨活12g,桑寄生12g,青風藤12g,海風藤12g,威靈仙12g,穿山龍12g,丹參15g,當歸12g,桂枝6g,炙黃芪20g,防風12g,炒白朮12g,桑椹12g,香附12g,鬱金12g,炙甘草6g。水煎服,每日1 劑,分兩次服。

針刺:風池、大椎、肩貞、心俞、督脈、腎俞、陽陵泉、懸鐘、足三里,留針30 分鐘,隔10 分鐘行1次針。

二診:關節遊走疼痛有所減輕,右手關節疼痛仍有,汗出仍多。前方加党參15g,川烏6g,浮小麥8g,肉桂6g,秦艽10g,雞血藤10g。水煎服,每日1 劑,分兩次服。針刺同上。

三診:關節疼痛明顯好轉,右肘關節痛有所減輕,膝關節疼痛仍持續,月經正常,痛經輕。查RF 15.3 IU/mL,抗「O」(-),C- 反應蛋白(-)。處方:關節一號方加減:炒杜仲12g,川牛膝12g,穿山龍12g,威靈仙10g,桑枝10g,防風12g,炒白朮12g,徐長卿10g,炙甘草6g。水煎服,每日1 劑,分兩次服。

患者針葯並用治療6個月後,癥狀基本消失,未見明顯不適,恢復正常工作。隨訪3個月,患者病情穩定,未見複發。

按語

理:本病屬中醫痹病範疇,論痹首見於《黃帝內經》。風寒濕之邪傷及關節經絡肌肉是發病的外在因素,而正氣有虧或先天不足是引起本病發生的內在因素。中醫學認為「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

法:患者已是「六七」之年,天癸近竭,肝腎不足之時,又有小產病史,大耗氣血,元氣大衰,風寒濕邪乘虛而入,氣血虛少,無力抵抗外邪。風寒濕邪流注經脈,不通則痛,經脈久瘀耗傷氣血津液。故以祛風除濕、通絡止痛、補益氣血為法。

經:張吉治療類風濕關節炎以壯督興陽、扶正祛邪、祛風勝濕為根本大法。強調治療類風濕關節炎必須本於督脈。除此之外,張吉在臨床上還喜用華佗夾脊穴,針刺夾脊穴時一般向內側斜刺0.5~0.8寸。

葯/穴:取青風藤、海風藤等藤類葯,走竄之功較強,能通經活絡。川牛膝有引葯下行之功,且本身有通絡之效。黃芪、防風、炒白朮益衛固表,配合針灸疏通經絡止痛,療效更顯。

術:正如《黃帝內經》曰:「氣至而有效。」張吉在臨床上特彆強調氣至,要求每針一穴,必取其相應針感。如針刺大椎、至陽、命門時,必須要求患者局部出現明顯酸脹感。針刺曲池、足三里要求針感傳至手足。針刺內、外膝眼要求整個膝關節出現明顯酸脹感。並常用合谷透後溪,令針感傳透患者滿手等。遇難得氣的患者,常用《針灸大成》中的十二字手法及下手八法等輔助針刺手法以催氣行氣,更以通關接氣之法令針感接力傳導。

END

版權聲明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癌症 的精彩文章:

自從做了旅遊這一行,我就成了癌症晚期患者了
3歲小姑娘用照片「救」了患癌症的外婆
免疫力強,則癌症遠離,吃什麼最關鍵?
當心!這六個習慣讓你經常生病,第一個會導致多種癌症!
農村這種有毒的野草 看到就想一腳踩死 但它卻是癌症的剋星

TAG:癌症 |

您可能感興趣

這種病是醫生眼中的第二大癌症,發病率卻非常高!
中國癌症發病率世界第一,而它被稱為抗癌之王,要多吃!才幾塊一斤!
醫生:得了癌症不等於「等死」,這幾種癌症都是可以治癒的!
國人的第一死因不是癌症,而是腦卒中!
第一時間識別癌症信號,才是防癌的重要手段,最怕大病當小病治
了解癌症的十大特徵,從此不再懼怕癌症!
癌症哪裡是「死刑」:若得的這5種,治癒幾率大!
肺癌居中國癌症死亡首位,專家說和霧霾沒關係,是這4件事導致的!你怎麼看?
國家癌症中心:肺癌居惡性腫瘤發病第一位
胃癌是癌症之王,醫生說這三種損傷胃的食物一定要戒掉!
這種東西被稱為萬病之葯,多名國醫大師每天必喝,人人可自制,治療癌症肝病有奇效!
老中醫:這5種食物是癌症的「死對頭」,每天一次,不再被癌症困擾
醫生痛惜:「肺癌」穩居癌症之首,都怪這3個源頭!尤其是最後一個
為何這種癌症偏偏喜歡醫生,有超過一半的患病醫生都得了這種癌
中國第二大癌症——肝癌,我們怎麼才能遠離肝癌?
你知道嗎?中國癌症發病率世界第一,而它被稱為抗癌之王,要多吃
癌症,中國最主要的死因之一!抗癌疫苗讓你遠離癌症的困擾
我國第三大癌症——胃癌,如何保護你的胃,遠離胃癌?
小病不急治,大病治不了!6種病是癌症「前身」
所有癌症中這5種最兇險,「癌症之王」位居榜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