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果元法師:學習佛經時 可以在經書上畫重點嗎?

果元法師:學習佛經時 可以在經書上畫重點嗎?

對許多剛接觸佛教的人來說,第一個面對的,往往就是如何處理各種經書。例如請回家的佛書,可不可以擺進一般書櫃?有沒有特別的排法?可以將佛書放在地上、床頭上嗎?

原則上,為表示對佛法的恭敬心,除非特殊情況,不宜將佛書堆疊於地;如果家中方便,最好將佛經與世學書籍分開排列;如果能依「經、律、論、其它佛書」的順序排列,不但方便查閱,也可以此為修學佛法的次第。

據《梁高僧傳》所載,漢譯《涅槃經》的曇無讖法師,曾因擔心經典丟失,而將佛經放於枕頭下入睡,結果連續三天佛經都自動被改置它處,並從空中傳來一句:「這是如來的解脫經典,你怎可當做枕頭呢?」因此曇無讖法師感到萬分慚愧,恭敬地將經典改置於高處。除了不可將佛經當枕頭,或是於經上放置雜物外,在閱讀經書時,也不應如讀閑書般橫躺側卧於床鋪,或是在入廁時翻讀。如此不但失卻恭敬心,而且以散亂心讀經,也難以深入體會妙湛難言的味。

若是需要去除經書灰塵,則應以乾淨的布帕來潔凈經書,而不宜粗魯地用嘴吹拂或隨手一撣。假如經書不慎泡水毀損,無法修補;或因別人大量結緣贈送,而無處可放,可以選擇一潔凈處焚燒,切不可隨意棄置在公共場合,如此可能會造成未學佛者對佛經的輕蔑態度。

以清凈心讀經如果想要讀經,最好能讓自己保持清凈心以契入義理,不妨先洗手、焚香,然後將桌面收拾乾淨。要將經本放置平整,放經本時不要半懸於桌邊,否則容易掉落;要端身正坐,若散漫地翹二郎腿或是托腮,不但在心理上很難維持恭敬心,一不留心難保不會昏沉入睡或妄想紛飛。

在讀經本前,宜先合掌默誦開經偈:「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這不但能收攝心念,也頗能感受到與佛同在的情境。

許多人讀書時習慣用紅筆畫線標明重點,並且在空白處寫上心得或補充相關資料,所以在讀佛經時,也習慣性地在讀到會心處,用紅筆畫線或加上自己的想法。但這些對讀佛經來說並不是很恰當,應當保持經本的潔凈,若有心得,最好另備筆記本書寫。

而讀經前雖然要先了解一些規矩,但更重要的是讀懂經文。可是經文大多語體深奧,不少人會因為讀不懂而著急或想放棄,或氣自己資智駑鈍。事實上以許多過來人的經驗得知,剛開始不須擔憂看不懂經文,也不必急於了解文義,只要反覆多讀幾次,且在看到專有名相時,勤查字典;而且還可以將一段經文或一句經文,在生活中反覆溫習、體驗,時機一到便能豁然貫通文義。

印光大師說:「佛法在恭敬中求。」要能體會到佛經的妙法,最重要的就是恭敬心。所以不論持以行走或是取放經本,都不要忘失這份心意。在拿取經書時,應以雙手捧持。如果走路時,不方便雙手捧持,至少保持在腰部以上高度,以顯出對法的恭敬,切勿隨意將經書輕慢地夾於腋下。

閱讀佛經,我們得到的不只是佛學知識,而且是能改變我們身心的智慧力量。不少人都有過因對經書態度不夠恭敬,而受到他人指正的經驗。當然,了解了這些相關規矩方法後,主要目的是希望我們能珍惜聞法機緣,幫助我們收攝平常的散亂心,就不會疑惑為什麼讀經會比讀一般書,要多上一道手續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佛心慧語平台 的精彩文章:

如孝法師:菩提道與菩薩道
人有善願,天必從之
【人間系列】工作的態度
經典-佛國記

TAG:佛心慧語平台 |

您可能感興趣

《金剛經》法句學習——我們為什麼學佛》?
啟功的書法,可以學習不?
書法教學經驗談:6種臨摹方法,書法學習摹帖重要嗎
年紀大又沒有文化,該怎麼學習《法華經》?念佛時看到菩薩,是好事還是壞事?
我們為什麼要學習佛法?看這一篇就夠了!學誠法師
《金剛經》法句學習——因果法則 真實不虛
易先生:算卦書還是哲學書,怎麼學習易經?
對於一個初學者,如何學習易經?
想學習佛法?請先看這裡!
簡單的書法教學,想學習書法的網友可以收藏下
可以在一台電腦上同時運行多個系統的方法,你想學習嗎?
經方學習前論
長期學習書法能給我們帶來什麼?
《金剛經》法句學習——如是觀
不要再讓學習方法,去影響你的學習
我們為什麼要學習書法?
如何學習書法
為什麼學習小楷書法的人,必學靈飛經?
其實,唐人寫經書法是學習唐楷的重要內容
這樣臨寫米芾的書法,可以行之有效的用到其它書法的學習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