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時候這個民族的人跑到中亞避難,如今後裔有10萬人,講漢語實行一夫多妻
由於中國古代長期領先於世界,創造了燦爛的經濟和文化,因此,現在國際上很多的民族都跟中國有莫大的淵源。而在中亞,有一個10萬人的獨立區域,他們都自稱中國人,而且現在還在說漢語,實行一夫多妻制度。而他們的淵源,只不過是150年前,逃亡中亞的逃犯而已。
清代同治年間,陝甘地區的回族穆斯林欲趁中央政府平定地方叛亂,陝甘防務空虛之機,意圖在中國西北地區建立伊斯蘭教國家,發動武裝暴亂,後因暴亂失敗從中國逃亡至中亞。其中以兩次遷移最為龐大。回族叛亂領袖白彥虎(1840年-1882年)於1862年-1870年以「反清保回」為口號發動陝甘回變,後被左宗棠擊潰,其中一支回軍竄逃至當時俄國七河地區;其後,1880年代,俄國政府將其侵佔的伊犁地區交還中國,大批回族人陸續遷入俄國境內,兩次遷徙近萬餘人。經過百多年融合,這批回族人的後代已成為多個中亞國家的民族一員。
19世紀,「東干」一詞被俄羅斯人借用,1830年代,英國與德國開始用「東干」稱呼新疆回族。1835年,歐洲人James Prinsep記錄他們生活於中國的韃靼里亞(新疆)。1837年,俄國人在奧倫堡見到他們的商隊。奧斯曼帝國時代的歷史學家Abdul Aziz將東干族分為中國境內的東干族以及定居在俄屬突厥斯坦(原蘇聯中亞地區)和中屬突厥斯坦(新疆)的東干族,並提到東干族在北京擁有17座清真寺。
中亞東幹人與吉爾吉斯、哈薩克、俄羅斯、烏茲別克等民族居民混居。主要生活在3個中亞國家吉爾吉斯斯坦、哈薩克和烏茲別克,並為這些國家政治、經濟、文化及社會各方面的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截止2010年,東幹人人口約112426人,分為兩支:一支為陝西東幹人,住在哈薩克江布爾州的馬山青鎮、朔爾一提別鎮與奧克提亞勃爾集體農莊,約42404人。一支為甘肅籍東幹人,住在吉爾吉斯斯坦的德魯日巴集體農莊與米糧樊鎮,約51132人,俄羅斯境內有1651人,其餘散居在烏茲別克和阿拉木圖、比什凱克等城市。農村主要為農民和手工業者,城市中有些是工人和知識分子。
而據1999年人口普查統計, 吉爾吉斯斯坦東干族人口為51766人, 在哈薩克為 36900人,兩國共計約88700餘人。沒有關於烏茲別克東干族人口的統計數字,但估計不會多於25000人。這樣,中亞東干族總人口約有115000人,這一數字與東干族剛剛定居中亞的19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相比,增加了10倍。
這個東干族所說的語言還是陝西和甘肅方言雜糅而成的「東干語」,而其電視台和廣播那純粹就是標準的甘肅方言。他們雖然是東干族,但是他們仍宣稱自己是中國的回族,現在還保留了很多的中國的習俗,這裡依然保存著清末時代的習俗,實行一夫多妻制度,其民謠還在唱「一人娶9妻,不夠再娶哩……」。


※在一百多年前,這些人逃難到大清,如今成為我國56個民族之一
※這個人明明就是一個民族英雄,有人卻說:因他一人害死了80萬人
※此民族在中國生活了30年,卻殺死了上百萬漢人,如今後裔被找到
※中國最特別的一個民族,他們是一群白人,人口不足2萬,美女眾多
※140多年前他帶著幾千人離開了中國,這幾千人在中亞形成了新民族
※中國最特別的一個民族,她們是一群白人,人口不足2萬,美女眾多
※這個民族和漢族一樣,至少有5000年歷史,卻很少有人知道它的存在
※百年前,有一群人逃難到中國,只有數百人,如今成中國一少數民族
※世界上最悲慘的民族,救了一群歐洲人,卻被他們殺到只剩30萬人
※它是中國唯一一個一夫多妻的民族,也許再過20年,這個民族就不存在
※第一次聽說,一國之都,容納了80多個不同民族,人們說80多種語言
※這個民族人口不過1千人,一殺人犯來後,人口卻多了3倍
※此民族2000年前到中國,如果你是這個姓氏,沒準你祖先是伊朗人
※俄羅斯一民族,人數只有數萬,說:我們是滿清皇族的後裔
※貴州有一特殊的種族,人口多達60萬,如今一直想成為中國新的民族
※宋時的民族英雄,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岳飛,其實這個人也厲害
※他們是明朝漢人的後代,總人口超60萬,是我國未識別民族之一
※此國一個民族有800萬人,堅稱是中國人後代,長得太像了!
※這個民族100多年前還是中國人,現在流落中亞
※一百年前數百人逃難來到中國,如今成為56個民族不可缺少的一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