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協約國的計劃

協約國的計劃

一戰專欄(二)

——協約國的計劃與目的

本期更新一戰專欄的第二期——各國的計劃與目的。主要講講協約國的計劃與方針。

就在歐洲亂作一團的時候,每一個國家都在默默地做著計劃,考慮這怎樣將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實際上,在各國宣戰之前,大家都各懷鬼胎,想著怎樣獲得更多的、更有效、更有資源的殖民地以及更廣大的國土。而到了各國宣戰以後,各國的計劃就開始飛速發展,大家都迅速地制定好了自己的計劃與目的,並開始蠢蠢欲動。

我們這期先來說說協約國的戰略計劃。英國計劃的核心,就是封鎖德國的海上力量。英國先派出了一隊英國遠征軍,接著讓自己的王牌——皇家海軍待命,隨時對德國進行海上打擊。這個計劃就很能看出英國的特點與小算盤了。首先,英國並沒有因為一戰的爆發而大規模地招兵,只是派出了一隊遠征軍,這說明當時的英國還覺得這不是「世界大戰」,派出一隊遠征軍意思意思就行了,英國的小算盤就是要法俄兩國和德國死磕,兩敗俱傷是再好不過的了,而德國被輕鬆打敗也能接受(德國之前有努力發展海軍要與英國比肩的跡象),自己就派一些陸軍,說我也是有參加戰鬥的。然後呢,自己再用強大的海軍,把德國的氣焰打下去,挽回自己無可爭議的制海權。由此也可以看出英國不僅僅是要制衡歐洲,而且誰發展海軍就是侵犯英國,英國就和誰過不去(德國就很作地踩到了英國的精神雷區)。

而法國的計劃,是著名的「遲鈍將軍」霞飛制定的,他將主要兵力全部放在了比利時與瑞士之間的阿洛兩省(阿爾薩斯、洛林地區,在普法戰爭中被德國奪走)沿線,毫不顧忌比利時與瑞士的無人防禦。當然,霞飛這麼制定也是有原因的,因為瑞士的阿爾卑斯山是一道可怕而有效的屏障(當年拿破崙也費了不少工夫)。但對於比利時,這個計劃就略顯愚蠢了,他認為德國不會從比利時這邊進攻法國,因為他覺得德國會顧忌戰線過長這一問題。法國的計劃,就目的更是明顯了,為什麼要在阿洛兩省布防?就是因為法國想要奪回阿洛地區。(說幾句題外話)這裡就能很明顯地看出法國是一個自尊心特彆強的國家,有點時候還死要面子,為什麼法國在與德國的交戰中都處於劣勢,有一個次次次次次要還有點搞笑的原因就是法國的軍裝是花花綠綠的,不好隱藏,在那個時代就是活靶子,有軍官提出,上級下級都不同意換軍裝,還絕不。(回到正題)說明法國是很想在這次戰爭中收益的,也想通過一戰搶一些土地。

而俄國,採取的措施我把它總結為:「敵動我不動,敵不動我拚命動。」當時俄國有兩種觀點,一是德國會先打俄國,那麼俄國就死守,反正俄國地大物博,德國根本沒有可能一口吞下,就和德國打消耗戰。你可以找張世界地圖,看看德國和俄國(如果是現在的找俄羅斯)的國土面積比,當時的俄國比現在的俄羅斯還要大。打消耗戰,德國必敗無疑。而第二種觀點是認為德國會先打法國,俄國大部分人是支持這一種觀點的,原因就是前面所說的,德國也會考慮到與俄國打消耗戰的劣勢。因此,俄國將主要兵力放在了東普魯士與加利西亞(奧匈帝國的一個省)。俄國的目的也很簡單,就是要搶奧匈帝國的地盤,對於德國的進攻屬於拖住德國,並趁此機會撈點油水,而真正的為進攻而進攻的是奧匈帝國。因為當時的俄國是與奧匈帝國有著嚴重衝突的,同是歐洲東部的大國,俄國崛起,奧匈沒落,就有了兩個大國的爭霸之戰。

本期我們已經講述了協約國的計劃,而下期我們將為您帶來同盟國的計劃與初期的試探性戰鬥,敬請期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自己的知識空間 的精彩文章:

TAG:自己的知識空間 |

您可能感興趣

美國研製新型計劃窺視別國,中國亮出武器讓其整個計劃泡湯
法國加盟歐洲聯合五代機計劃 預計於30年代中期部署
中國計劃與德國加強關係
榮膺三項地產設計大獎·中國,再生城市研究計劃獲美國規劃協會獎項,以及更多
美國國會擬立法推動「國家量子計劃」項目
中國計劃2018年深化國企國資改革
美國計劃啟動新量子科學計劃
聯合國計劃開發署支持中國發展氫能經濟
德國優才計劃
加拿大國家國防部首次發布國防投資計劃
戰國後期唯一制定過消滅強秦計劃的國君
計劃您的德國之行
曝國米計劃與坎徳雷瓦續約
法國宣布人工智慧發展計劃:投資15億歐元,創建國際研發中心
共讀 萊拉的計劃
聯合國報告關注中國「海綿城市」計劃
米蘭引援策略分為A計劃和B計劃
阿里巴巴與泰國簽署4項協議 計劃投資22億人民幣
贏創計劃在德國新建聚醯胺12工廠
國內外腦計劃路線規劃設計、進展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