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教育失衡時代,這可能是企業公益的最正確姿勢

教育失衡時代,這可能是企業公益的最正確姿勢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似乎又是一個最壞的時代。在過去的幾年中,商業環境發生了巨大的改變。隨著規模與影響力的逐步擴大,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愈發注重自身作為企業公民的形象和地位。商業領袖們也都「心有靈犀」地深思一個問題:企業該如何有效地承擔起比盈利更重要的社會責任。於是我們看到,阿里馬雲、巨人史玉柱、萬達王健林、TCL李東生等紛紛投身於公益活動。縱觀當前中國企業CSR(社會責任)的公益行動,形式五花八門,社會反響也不盡相同。除了生態、環保、可持續發展等,教育一直是社會慈善公益的主要陣地。

教育嚴重失衡,鄉村教師誰來愛?

早在春秋戰國,《管子·權修》就有言: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古往今來,教育一直是一個國家的強國之路,興國之要,教育領域自然是慈善捐贈金額的最主要流向。現如今,幾乎每一天,城鄉教育失衡、農村教師青黃不接等導致的困境都在加劇。如何讓鄉村教師「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是非常現實的問題,也是化解教育失衡難題的關鍵因素,不僅教育部大力改革,也激發了很多良知企業積极參与,TCL便是其中之一。

6月23日,大概是除教師節以外,讓鄉村教師們最難以忘懷的日子。這天,由深圳市TCL公益基金會、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共同主辦的第四屆「TCL希望工程燭光獎」頒獎典禮在北京大學百年講堂舉辦,百名獲獎鄉村教師代表受邀接受表彰。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副秘書長楊春雷、TCL希望工程燭光獎公益形象大使柯藍、凱叔講故事創始人王凱等,眾多業界代表及大咖悉數到場,可見這是一場意義非凡且影響力巨大的公益盛典。

說起「TCL希望工程燭光獎」媒體關注確實不少。有關數據顯示,自2013年TCL希望工程燭光獎正式啟動,5年內投入超過3000萬元,旨在表彰和鼓勵愛崗敬業、嚴守師道的鄉村教師。截止2017年,已經有1400名鄉村教師獲得該獎項,單個獎項價值1.2萬。

在公益這個另類的「秀場」里,從來不缺大咖和資金,痛點仍在如何保證物盡其用。與一些企業或個人對公益的理解不同,對於TCL而言,公益並非只是簡單的「撒錢」,而是深入其中去了解和調查需要資助的對象到底缺乏什麼。社會和商業的發展,正在推動企業社會責任不斷創新向前。

從一開始,「TCL希望工程燭光獎」便創新公益舉措,獲獎教師不僅能夠獲得物質獎勵,還將擁有「燭光課堂」培訓等「待遇」。三年來,隨著社會需求的豐富和項目的發展,「TCL希望工程燭光獎」逐漸衍生出更多子項目,除「燭光課堂」外還有「燭光心愿」、「燭光微貸」等。「燭光課堂」 分為線上遠程培訓和線下集中研修兩個階段,受訓教師在線上遠程培訓階段提高現代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及專業水平,培訓機構再根據不同獎項為其設計個性化培訓方案,養成其終身學習的意識;之後受訓教師將在線下集中研修階段進一步提升實踐認知能力。「燭光心愿」則是面向所有燭光獎獲獎教師,根據其工作中遇到的切實問題提出需求申請,由中國青基會藉助網路籌款平台籌款以滿足學校需求,幫助教師實現心愿。而「燭光微貸」是利用公益加微金融的跨界創新方式,提高工作在一線的鄉村教育工作者的生活質量,保證鄉村教育的發展,特點是:低息、免抵押,幫助老師解決了日常流動資金不足的問題。可以說「TCL希望工程燭光獎」每個項目,都是從鄉村教育的切實需求出發。

只有集中更多社會資源支持鄉村教育事業,才可以實現鄉村教育的良性發展。通過」TCL希望工程燭光獎」此類項目,正在積極引導社會關注鄉村教育和鄉村教師,關愛留守兒童,幫助他們改善生活狀況,提升其綜合素質。正如TCL集團董事長、CEO李東生所言,「實業是中國經濟的脊樑,教育是中國強大的脊樑。國家的強盛、民族的繁榮需要綜合的實力」。可以預見,未來鄉村教育的希望,正在被像TCL這類希望工程的燭光點燃。

企業CSR,是一項可持續發展探索

毫無疑問,CSR除了能提升企業自身形象與聲譽,吸引和保留員工,還能體現企業的社會價值和經營智慧,更是企業商業文明的標杆。同時,很多企業都深知,CSR是一件長期奮鬥的事業。TCL也不例外,多年來,其履行社會責任的腳步從未停止。

今年是TCL集團連續第9年發布社會責任報告,報告顯示2016年TCL在節能減排領域取得以下成果,全年共節約用電8400萬度,減少排放8.4萬噸二氧化碳,回收廢舊家電320萬台,通過循環用水實現節水50萬噸,減排廢水600餘萬噸。TCL集團重視對人才的培養,2016年共計投入培訓經費6200萬元,連續五年獲得「亞洲最佳僱主品牌」。同時TCL關注社會公益,旗下TCL公益基金會2016年捐贈額達3558.58萬元,最近三年累計實現對外捐贈近一億元。為更全面履行企業的社會責任,去年TCL集團還成立了企業社會責任創新中心,整合資源,對CSR做持續推動和投入。窺一斑而知全豹,這也成為中國現代化企業可持續發展生態的一個縮影,令國人振奮。

李東生向媒體坦言,「對於一個企業家來說,企業家精神可以幫助我做成全球領先、有競爭力的企業;而企業家責任,則可以幫助我為社會創造更有附加值的福祉。」字裡行間,無不透露出一位當代社會企業家的責任與夢想。

所有的成就與偉大,都不是隨隨便便,而是像珍珠需經過沙子的萬般磨礪和沉澱才愈加彌足珍貴。透過TCL,我們得以見識到中國企業在不斷長大、成熟,通過創新能力研發出讓生活更美好的產品,賦予了更深刻的文化內涵。對於很多人關注的未來企業CSR的走向,李東生表態,「未來隨著TCL不斷向上發展,會逐步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豐富幫扶的領域,讓更多人受益。」

企業價值,社會價值一個都不能少

當前的時代,彷彿一場競賽。「做實業,不僅要在產品、技術和市場上領先,同樣也應該在履行社會責任事業方面領先。」李東生一席話恰好道出了當前中國實體企業的痛點。

CSR本身是西方的舶來品,中國企業談社會責任不能停留在簡簡單單的基層表面,對企業和商業領袖們來說,它更關注自身的可持續發展及社會的痛點。只有著眼於長遠成功的經濟體系,只能容得下那些願意從更高遠的視角去審視的企業。對於企業而言,企業價值容易實現,而更具戰略意義的CSR帶來的社會價值則如同潤物細無聲的春雨,也如一劑強心針可驅動其開拓更廣闊的視野。簡言之,CSR的推進過程是一個企業各板塊聯動起來創造價值的過程。

在商業全球化生態環境趨勢下,在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推進中,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走出國門,跨入更廣闊的世界舞台,開始發現全球化帶來的挑戰不僅僅是經濟層面的,而是多重元素的接軌,尤其是企業的社會責任踐行,在企業產品和服務是否符合環保標準、企業投資給當地人民帶來了哪些福祉、企業是否願意結合自身優勢給更多人創造更美好的生活等等。這是中國企業能夠長久立足世界的軟實力,不容小覷。

數據顯示,TCL集團 2016年實現營收1065億元,其中近半收益來自海外市場。作為中國企業國際化的先行者,TCL之所以能夠獲得海外市場的成功與「紮根當地」,為當地創造更多優良就業崗位,用心與當地共融等關係甚大。事實上,TCL多次在國際場合表明了願作世界企業公民的決心並身體力行,不斷完善、提升自身服務質量;建設企業大學幫助員工發展,成為最佳僱主;建設綠色工廠,發展循環經濟,推出環境友好型產品;以及率先設立公益基金會,增進社會福祉等一系列行動,TCL在全球各大洲的影響力得以進一步深化。

說到底,CSR若想真正堅守其初衷,貴在走心和堅持,在推進的過程中去影響最需要被影響的人。可喜的是,諸如TCL等一大批中國企業已經成為CSR的「中國力量」,讓這個有些失衡的時代,變得友愛而美好。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政商參閱 的精彩文章:

房價降了,但你卻感覺不到?原來是他們在搞鬼
法國驚呼!越封鎖中國反而越強!
華為離職副總裁徐家駿:透露年薪千萬的工作感悟,太震撼了
光緒年間的一個真實故事
當年的你如此牛 逼,你還記得嗎?

TAG:政商參閱 |

您可能感興趣

作業幫一課:教育公益屬性是需求更是動力
我們為何要做這樣的公益保育機構?
新時代公益正能量偶像吳亦凡——這些年他做過的你不知道的事情
公益不是一個人的傾家蕩產,而是更多人的力所能及
公益人性侵:更可怕的是沒人再相信公益
少見的公益性質妝容,你一定會看的!
楊冪曬出公益錄製視頻,公眾的態度卻是這樣的!
志願活動不僅是簡單的公益,更是愛的傳遞!
堅持公益創新,唯品會積極踐行企業社會責任
實拍:李易峰為拍公益片,生病發高燒堅持工作,不愧是優質偶像楷模,很心疼又心暖
她是體彩追夢人,也是公益踐行者
何潤東攜妻子參加公益活動,真正愛你的人是這樣做的
范冰冰正面回應堅持做公益,坦言是一種修行,不懼怕別人的非議?
袁立又炒作?做公益嫌累要做闊太太?公益做的最好的卻是她!
經常獻血的人,對身體有這三大好處,中老年人也可以做的公益
參與人工智慧+教育全國公益行,你與創新教學模式就差這一步
眼科界的公益「大戶」,做公益,他們是認真的
熱衷於公益事業,低調做好事的他,成為有顏有德的優秀演員
致力於公益事業的江一燕文藝范好贊,舉著相機的她更顯認真的魅力
陳偉霆成公益大使,助力公益事業,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