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國土資源部:要加強耕地質量、生態環境保護

國土資源部:要加強耕地質量、生態環境保護

央廣網北京6月25日消息(記者劉飛)據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道,今天是我國第27個全國「土地日」。今年的主題是「土地與生態文明建設」。國土資源部土地整治中心副主任鄖文聚在中國之聲特別節目《今天我值班》中表示,目前,要重點防治華北地區地下水下降、東北黑土退化和南方部分地區重金屬和有機污染等問題。

我國人多地少,目前,人地矛盾依然突出。「十三五」時期仍需通過土地整治補充耕地。但是,以往個別地方存在土地開發造成生態破壞的現象。

今年初頒布實施的《全國土地整治規劃(2016~2020年)》中提出,通過土地整治補充耕地2000萬畝,其中,通過宜耕未利用地開發補充耕地510萬畝。

對此,國土部土地整治中心副主任鄖文聚表示,不能只考慮補充耕地數量,還要加強耕地質量、生態方面的保護。「重點防範的是三個地區,一是華北地區地下水下降問題,這對整個華北地區的耕地利用造成了非常大的影響。可能會造成原來是兩季——冬小麥和夏玉米,現在要犧牲一季。如果生態恢復不了,耕地利用的前提就不存在。第二個是東北黑土退化問題,近年也得到了社會高度重視。第三,南方部分地區的城市廢棄物、開礦廢棄物進入到農田,造成重金屬和有機污染。」

據統計,1999-2005年期間,全國建設佔用耕地5928萬畝,同時補充了耕地6929萬畝,通過「占補平衡」彌補了各類建設佔用耕地造成的損失。

鄖文聚表示,在加強耕地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保護的現實要求下,「占補平衡」還要考慮佔用耕地的生態影響能否補上。「如果生態補不上去,儘管同量、同產能的,長期來看會有不可挽回的損失。從源頭上,要控制佔用,一定要補優。要靠建設科學地實施工程技術來實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參考消息 的精彩文章:

科學打造舌尖上的產業
中國資本賬戶開放贏得讚許
中韓建交25年沒有過不去的風雨,但這次韓方要認清現實
廣州1至5月直接融資餘額逾萬億 僅次於京滬
「一國兩制」 堅守初心

TAG:參考消息 |

您可能感興趣

堅持綠色、循環、低碳發展,努力改善生態環境質量
精準把握「雄安質量」的生態環境內涵
中國污染防治攻堅戰開局良好 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明顯改善
生態環境部副部長:生態環境是高質量發展的核心目標之一
「把脈」水環境:我國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安徽省加強質量基礎科技創新
為廣大人民提供高質量的生產生活環境
生鮮乳質量監測計劃 確保乳品質量安全加快推進奶業振興
國資監管體制改革加速,推動國企做高質量發展主力軍
國產疫苗的質量
中國綠色辦公建築的能源使用情況和室內環境質量調查
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增強中國經濟韌性
科學補腎、強身健體,家常食物幫您提高生命質量
雄安新區將打破地方土地財政模式 經濟發展重「質量」
中國海洋環境質量企穩向好但形勢依然嚴峻 渤海專項綜合治理即將開始
掃描了地球內部!科學家們用「幽靈粒子」來測量地球的質量
自然資源部海洋戰略規劃與經濟工作小組召集人張占海:創新推動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
木星 太陽系中質量體積最大 自轉最快的行星,地球生命的保護傘
優化營商環境,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腦卒中對國民健康和生活質量造成的危害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