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名人·歷史·龍泉窯

名人·歷史·龍泉窯

講完北方民窯,再說說南方民窯。八大窯系按地域正好一分為二,南北民窯各佔四個窯口。說南方民窯不能不提越窯,越窯是瓷器的發源地,早在東漢中後期就燒制出真正意義上的瓷器。越窯的鼎盛時期是殘唐五代,當時在吳越國境內的越窯燒制出了秘色瓷。秘色之名,來自唐晚期詩人陸龜蒙:「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的詩名《秘色越窯》。但什麼是秘色瓷,後世一直是個謎。

直到1987年因修復陝西扶風法門寺塔,發現了塔下的地宮,裡面物帳碑的記載與實物一一對應,原來秘色瓷就是製作精美的青瓷,看法門寺收藏的「唐五瓣葵口凹底深腹秘色瓷碟」,在地下埋藏了1100多年。觀復也藏有越窯瓷,看「五代越窯青釉寶珠鈕帶蓋執壺」,也算是秘色瓷吧。越窯在北宋時不抵五大名窯,到南宋又被龍泉窯佔去先機。所以,越窯不算南方四大民窯之列。南方民窯首推龍泉窯,特別是南宋時期,在青釉瓷器中獨樹一幟。

名人·歷史·龍泉窯

唐代 五瓣葵口秘色瓷碟陝西法門寺藏

名人·歷史·龍泉窯

五代 越窯青釉寶珠鈕帶蓋執壺觀復博物館藏

龍泉早名龍淵,到唐武德三年(620),為避高祖李淵的諱,改淵為泉,當時的龍淵鄉改為龍泉鄉。唐乾元二年(759),建立龍泉縣,縣治地在黃鶴鎮(今龍淵鎮)。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詔天下縣鎮凡有龍字者皆避,又改名為劍川縣。到南宋紹興元年(1131),複名龍泉縣。現在是龍泉市,屬麗水地區。

春秋戰國時期的鑄劍大師歐冶子是越國人,就是在龍泉鑄造了第一把鐵劍「龍淵劍」,唐時改為鑄地之名,叫「龍泉劍」。歐冶子還鑄造了五把青銅寶劍:湛盧劍、巨闕劍、勝邪劍、魚腸劍和純鈞劍,每一把劍都有一段動人的故事。南宋初有一個龍泉籍的宰相叫湯思退,一力主張與金國割地議和,總是「思退」,後被貶永州(湖南零陵),死於途中。還有一位著名的詩人葉紹翁,他的《遊園不值》至今膾炙人口:「滿園春色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

要說與龍泉瓷器關係最緊密的人物,當屬章生一、章生二兄弟倆了。上篇中曾經提到明代有記載,說:哥哥燒的是哥窯,弟弟燒的是龍泉窯。龍泉窯以釉色著稱,主要是粉青釉梅子青釉。中國古代燒瓷的高溫釉,商代是草木灰釉,商周以後開始使用石灰釉。石灰釉是以石灰石為二氧化硅的助熔劑,釉中氧化鈣含量在8%以上。低於8%的就是石灰鹼釉,由於助熔力不足,使釉面厚,光澤強,對龍泉窯摻有適量紫金土的灰白色瓷胎,有很好的裝飾作用,您看觀復展出的「南宋龍泉窯粉青釉斂口缽」、「南宋龍泉窯青釉貫耳直頸瓶」、「南宋龍泉窯粉青釉弦紋梅瓶」。粉青和梅子青都是石灰鹼釉,梅子青含鐵量、燒成溫度和玻璃化程度比粉青釉更高。由於釉中含鈣少,釉面沒有完全熔融,在光線的照射下發生散射,使人看起來整個龍泉瓷器柔和、凝潤,這就是龍泉窯異軍突起、在南宋達到鼎盛的主要原因。

名人·歷史·龍泉窯

南宋 龍泉窯粉青釉斂口缽觀復博物館藏

名人·歷史·龍泉窯

南宋 龍泉窯粉青釉貫耳直頸瓶觀復博物館藏

名人·歷史·龍泉窯

南宋 龍泉窯粉青釉弦紋梅瓶觀復博物館藏

四川遂寧博物館收藏有一件「南宋龍泉窯梅子青釉龍耳簋式爐」,殘缺的邊口是遂寧市射洪縣文升鄉金魚村村民王世倫,於1991年9月在自家的承包地里翻土時,一鋤頭從地表幾十厘米下給刨出來的,由此發現了龍泉窯瓷器最重要的窖藏,出土文物1005件,其中瓷器985件,絕大多數是龍泉窯,器型有罐、爐、壺、樽、碗、盤、杯、盂、洗等十分豐富。

名人·歷史·龍泉窯

南宋 龍泉窯梅子青釉龍耳簋式爐四川遂寧博物館藏

2003年6月又發現一處窖藏,距離1991年的窖藏以北約200米,其中瓷器43件。2006年10-12月,國家博物館挑選103件在北京舉辦了「宋韻」的展覽。

名人·歷史·龍泉窯

南宋 龍泉窯梅瓶四川遂寧博物館藏

名人·歷史·龍泉窯

南宋 龍泉窯長頸瓶四川遂寧博物館藏

名人·歷史·龍泉窯

南宋 龍泉窯三足爐四川遂寧博物館藏

這些龍泉窯瓷器斷代為南宋末年到元初,而且都是嶄新的。那麼,為什麼會埋在這裡呢?(待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觀復博物館 的精彩文章:

《與藝術沾邊》第73篇 ·瑪雅人真地會開飛船嗎?
四千多萬錢幣背後的血淚
《中國早期玉器》(42)
《與藝術沾邊》第72篇 ·印第安人也是龍的傳人嗎?
《中國早期玉器》(41)

TAG:觀復博物館 |

您可能感興趣

杭州歷史名人介紹
王祥玉漢水悠悠歷史名人的姓名字型大小
蒲江歷史文化名人之齊己禪師
江西歷史上十大名人
老照片:歷史文化名城·鎮江
歷史上那些山西籍名人
歷史文化名城之湘潭
康海專題:陝西武功歷史名人康海——世人推崇的狀元
山西晉城五大歷史名人,趙飛燕以美貌聞名,陳廷敬為康熙帝師!
興城首位歷史名人——郎思孝
長清黃崖寨訪古——一位歷史名人,一樁百年舊案
盤點山東泰安十八大歷史名人,人傑地靈人 才眾多
「歷史名人」唐太宗與李唐後裔
歷史上的兩位紫砂名家女藝人
江陵歷史故事:白馬寺鎮石人石馬淵,陳都堂一門三御史
孝感歷史名人錄(一)
龍江縣的歷史沿革
歷史文化名鎮-湖北省麻城市歧亭鎮
滿族人名的歷史特徵分析
商姓歷史名人之十八——商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