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學經典必讀,瀕湖脈學虛脈類奉送!
小編導讀
《瀕湖脈學》虛脈類來啦!虛脈類共有虛、微、細、代、短五類脈象。先熟記脈學歌賦,然後的在實踐中體會,必然得心應手。《瀕湖脈學》的學習已接近尾聲,大家有什麼想法,或是希望學習那類中醫藥知識,歡迎在下方留言~~
虛脈主要有虛、微、細、代、短五類脈象。
虛
虛脈:遲大而軟,按之無力,隱指豁豁然空(《脈經》)。
譯文:虛脈,搏動遲緩,浮大而軟,重按則覺無力,隱約搏動指下,有忽然空虛的感覺。
舉之遲大按之松,脈狀無涯類谷空。
莫把芤虛為一例,芤來浮大似慈蔥。
脈虛身熱為傷暑,自汗怔忡驚悸多。
發熱陰虛須早治,養陰益氣莫蹉跎。
血不榮心寸口虛,關中腹脹食難舒。
骨蒸痿痹傷精血,卻在神門兩部居。
譯文:輕取大而遲緩重按覺得鬆軟,虛脈形狀無邊際如空谷一般。不要錯把芤脈虛脈混為一談,芤脈搏動浮大好像手握蔥管。
脈虛身熱多因傷於暑熱,出現自汗、怔忡、驚悸癥狀較多。出現發熱陰虛表現必須及早醫治,養陰益氣莫把時機錯過。
血虛不能養心則寸口脈虛,關脈虛主腹脹食滯氣鬱。若見骨蒸、痿痹,是精血損傷,則左右兩尺脈象虛弱。
微
微脈:極細而軟,按之如欲絕,若有若無(《脈經》)。細而稍長(戴氏)。
譯文:微脈,極細而軟,重按就好像要斷絕似的,若有若無。脈體細但比正常脈象稍長。
微脈輕微瞥瞥乎,按之欲絕有如無。
微為陽弱細陰弱。細比於微略較粗。
氣血微兮脈亦微,惡寒發熱汗淋漓。
男為勞極諸虛候,女作崩中帶下醫。
寸微氣促或心驚,關脈微時脹滿形。
尺部見之精血弱,惡寒消癉痛呻吟。
譯文:微脈搏動十分輕微漂浮而柔,稍微重按就要絕跡似有若無。微脈主陽氣弱,細脈主陰血虛,細脈與微脈相比較脈體較粗。
陽氣陰血衰微時脈象也微,癥狀見惡寒發熱、大汗淋漓。男子見脈微主勞極和虛損,女子脈微應從崩漏、帶下醫治。
寸脈微主氣急喘促或心悸,關脈微主腹部脹滿脾胃虛。尺部見微脈則是血少精虧,症見惡寒、消渴、腹痛而呻吟。
細
細脈:小於微而常有,細直而軟,若絲線之應指(《脈經》)。
譯文:細脈,稍稍大於微脈而經常出現,脈象細直而軟,好像絲線一樣搏動指下。
細來累累細如絲,應指沉沉無絕期。
春夏少年俱不利,秋冬老弱卻相宜。
細脈縈縈血氣衰,諸虛勞損七情乖。
若非濕氣侵腰腎,即是傷精汗泄來。
寸細應知嘔吐頻,入關腹脹胃虛形。
尺逢定是丹田冷,泄痢遺精號脫陰。
譯文:細脈搏動接連不斷細如絲,往來指下雖深沉卻不絕跡。春夏年輕人脈細則對身體不利,秋冬老弱之人脈細卻很適宜。
細脈纏綿主血虛氣衰證,為各種虛損勞傷、七情過極。如果不是濕氣侵犯腰腎,便是傷精自汗泄瀉所致。
寸部脈細應知是嘔吐頻頻,關部脈細則是脾胃虛損所致的腹部脹。尺部見細脈定是丹田寒冷,或是泄痢、遺精,謂之脫陰。
代
代脈:動而中止,不能自還,因而復動(仲景)。脈至還入尺,良久方來(吳氏)。
譯文:代脈,搏動時有中止,很久不能回還,還後又重新搏動。脈停止血脈流入尺部,很久才能再來。
動而中止不能還,復動因而作代看。
病者得之猶可療,平人卻與壽相關。
代脈元因臟氣衰,腹痛泄痢下元虧。
或為吐瀉中宮病,女子懷胎三月兮。
譯文:脈搏時有中止很久不能還原,很快又重新搏動可視作代脈。有病時見到代脈還可以醫治,無病時見到代脈卻與壽命相關。
出現代脈是因元氣衰微,症見腹疼瀉痢,下元虧損。或為嘔吐、泄瀉的脾胃有病,或為女子懷孕三月之餘的脈象。
短
短脈:不及本位(《脈訣》)。應指而回,不能滿部(《脈經》)。
譯文:短脈,不能達到脈的本來位置,在指下剛一搏動就迴避了,不能充滿寸關尺三部。
兩頭縮縮名為短,澀短遲遲細且難。
短澀而浮秋喜見,三春為賊有邪干。
短脈惟於尺寸尋,短而滑數酒傷神。
浮為血澀沉為痞,寸主頭疼尺腹疼。
譯文:脈來兩頭回縮稱作短脈,澀脈雖短又見遲細艱難。短而澀兼沉主肺腎有病,或因氣塞不通或因有痰。
短脈只能在尺部寸部找尋,短而滑數是因為酒毒傷神。短兼浮主血少,兼沉則為痞滿;寸部短主頭疼,尺部短則為腹痛。
版權聲明


※抗衰駐顏的八味中藥,應用得當顯神奇!
※「火形之人」如何養生,黃帝內經養生大家張其成這樣說
※勤學善行「天醫星」,一代大醫葉天士!
※痼疾雜病無從下手?他的思路另闢蹊徑!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第四屆全國悅讀中醫活動精選推薦書單(8)
TAG:悅讀中醫 |
※瀕湖脈學(白話解):經脈與脈氣
※瀕湖脈學(白話解)四言訣 一、經脈與脈氣
※中醫《瀕湖脈學》的二十七種脈象
※「瀕湖脈學」全集系列
※《瀕湖脈學》大揭秘:為什麼十二經脈都有脈動點,非要選擇肺經呢
※脈氣是怎樣形成的?李時珍在《瀕湖脈學》中卻這麼解說,你怎麼看
※10000多字脈診經驗總結!葯聖李時珍《瀕湖脈學》全文背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