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宇治抹茶的風景
日本鞋履品牌-麗格鞋業(REGAL)
創立於明治35年(1902年)
大家好,讓各位久等了。
今天和大家聊聊離京都不遠的宇治。
好像在這個季節,很適合去那裡啊……
往返於京都與奈良之間的
JR奈良線綠色電車駛過宇治川大橋
三
室戶寺隱藏在一片靜謐的居民區後。說是居民區,其實不過是聚集在山之手的若干一戶建屋宇散發出的生活氣息,給沿著坂道慕名而來的零散遊客幾分安全感而已。否則,與房檐後那些視覺極具壓倒性的重疊山巒相比,眼前這些民居所組成的小格局實在顯得微不足道,彷彿老早就被隔絕於喧囂浮躁的外部世界。其實,至多半個小時前,我還在不遠處熱鬧的宇治平等院表參道上吃了一枚味道濃郁的抹茶冰淇淋。
這是我第二次專程來宇治。
京阪電車宇治站
CREMIA的宇治抹茶限定版
無論是在JR宇治站,還是在京阪宇治站,車站內一角的信息欄都擺滿各類地圖供遊客自由索取。然而任意打開其中一張,三室戶寺總被低調地標記於圖紙邊緣,有些乾脆就沒有標註。這便造成寺院周邊與宇治的中央地帶——平等院和宇治川的遊客人流形成了巨大反差。
宇治平等院表參道商店街上的一隻貓
這也很好理解:先拋開歷史不談。如果拿出一枚十円的日元硬幣,會發現黃銅色的幣面上刻畫的圖案剛好就是宇治平等院的鳳凰堂大殿。實物建於一池水中的小島上,曼妙身姿倒映在水面,宛如浮於極樂寶池的宮殿一般;而如果再接著掏出一張1萬日元的紙幣,印刷在日本近代啟蒙家福澤諭吉背面的,是一尊鳳凰金銅像。洞察力好的人會記得京都著名的鹿苑寺金色屋頂有一尊類似的造像,然而鈔面上的是來自矗立於平等院鳳凰堂屋頂兩端鴟尾處的鳳凰形象。僅憑這點,多少也能體會出這座於二十多年前就被賦予世界文化遺產殊榮的宇治平等院,對於大和民族的重要意涵。
十円硬幣上的宇治平等院鳳凰堂
興許正是這個緣由,讓來宇治的遊客們大都聚集在平等院與院外的表參道商店街上。如果硬要做個比較,雖然規模不可等量齊觀,熱鬧的氣氛我看絲毫不亞於京都市內的四條大街。這樣一比,就更顯得位於宇治川邊山巒下的三室戶寺的清寂了。
三室戶寺山門
從地理上來說,三室戶寺是山之寺。雖然距離熱鬧的平等院尚不算遠,然而若真要步行前往也並非一件輕鬆的事情。尤其在梅雨季來臨前的初夏午後,艷陽的炙熱沒有放過任何一條通向寺院的坡路坂道。我就親眼目睹了一位老者乘著計程車大概是專門前來於此。那會兒我剛剛結束了在寺內的遊覽,作為院內唯一的遊客正步出山門,便撞見計程車於門前停穩,老者才從車裡走出,正步履蹣跚地向寺院走來,就聽身後傳來寺廟工作人員對他謙卑的話語聲——
「實在抱歉,今天的營業時間已經結束了。」
「唉?什麼……?」
「是的,離關門還有不到30分鐘了呢……真的抱歉呀,那個……需要給您再叫輛計程車嗎?」
「哎?……好吧,遺憾吶……」
對話就此結束。午後的太陽尚懸掛於青空,老人撲空的背影面朝向山門深處業已寂靜的林蔭道,等待著計程車再次前來。
未能進入寺院的老者
就是這麼一座鮮有遊客踏足的寺院,一個不折不扣的寂靜場所。空駛的計程車自然不會專程經過這裡。若有遊客專門來此拜訪,緣由我判斷有二:首先,它的全名是「西國十番三室戶寺」。作為關西地區由古至今安置千手觀音菩薩金銅像的三十三個道場之一,自平安時代以來就是被專一的信徒踏遍的名剎。
寺院內懸掛的繪馬牌,以祈求健康聞名
我去造訪的當日,便撞見了一隊身著白衣的日本佛徒來此巡禮。虔誠的念咒聲環繞於寂靜的院內,隨著香雲飄蕩至遠處的深山。好一派與世隔絕的空靈氣氛——當時,恐怕全寺院也只有我一個遊客,只是來專程看花的。
確切地說,我是專程前來看紫陽花的——這也是在今天這座寺院小有名氣的第二個緣由。
三室戶寺這個名字大概只會在一年之中的幾個月內被提及。若把這個時間節點再精準劃分一下,便是從每年的五月到七月。在這期間,它可能被稱作「花之寺」。寺院本堂建於山腳的高台上,從山門至本堂間的斜坡之下是由枯山水、池泉組成的花卉庭園,面積達五千坪,一座大型花園。
從本堂向下俯瞰寺院庭院
時間踏進五月,多達兩萬株杜鵑花競相開放;在梅雨季的六月,一萬株紫陽花開始接連綻露出柔和的淡雅色彩。庭園的四周被從山中流下的泉水環繞,彙集而成的荷花池在隨之而來的七月,百餘種蓮花更為古寺增添一絲優雅。這一切,便是這座肅穆的古剎與花結成的絢爛物語。它流傳於愛花之旅人的口口相傳,也會頻繁出現在一些散步雜誌的賞花特輯之中。
庭院內的迴游式布局
每種花都被標註開放時間
「紫陽花這東西啊,就是嬌貴,對濕度的要求相當高,早一分鐘都不會開的。」
講這句話的是個老太太,在茶鋪里喝茶的時候,得知我並沒有在三室戶寺的庭院里如願看到成片綻放的紫陽花,便對我說了上面這句。她姓中川,我暫且稱她中川女士。那個時候,由於安靜的茶鋪里剛巧只有她與我兩位孤獨的茶客,便有意無意地閑聊了起來。茶鋪雖離著JR宇治站不遠,卻實在地隱秘在民居之間,名叫「辻利兵衛」。
「辻利兵衛」本店大門
類似這樣樸素古典的茶鋪在宇治算是日常的風景。換句話說,也包括我自己在內,99%來宇治的遊客,他們的終極目標並非是去平等院感受歷史,或去宇治川邊尋找源氏物語的蹤跡,大家的目的有且只有一個——品嘗正宗的宇治抹茶。
提起抹茶,其雖是日本茶的一種,是與玉露、煎茶、玄米茶、番茶等茶葉齊名的種類之一,然而卻是最無國界感的茶品。比如以其為原料炮製的冰品是星巴克里的暢銷款便是最好的佐證。抹茶早已深入當代人心成為一種日常的存在。不過,若追蹤溯源仔細推敲一下,似乎必須要在抹茶二字前面加上宇治才說得通,說法類似於我國的西湖龍井、雲南普洱。宇治獨特的氣候與山巒土壤,造就了宇治茶的高質產量常年位居島國首位不動搖,盡人皆知的名氣使得排在其後第二位的愛知縣西尾抹茶几乎默默無聞。
古老的宇治橋
從宇治橋上遙望宇治川與遠處的朝霧橋
這種自日本遣唐使從古代中國帶回的樹種,在鎌倉時代由高僧明惠傳到宇治。宇治川清水湍湍的河流與蒸騰的晨霧為茶樹的栽培帶來了非常適宜的濕度,經過足利義滿三代將軍的庇護,宇治茶逐漸獲得天下第一茗茶的美譽。江戶時代更出現了「宇治茶師」,一起列隊趕往江戶並將茶葉奉獻給德川家康,從而確立了其高級茶的地位。在日本,一提抹茶,必然就會聯繫到宇治,連京都也趕不上它的風頭。
宇治街頭的抹茶小鋪
抹茶味道的糯米小丸子
不同顏色代表應用了不同種類的綠茶
百年的歷史輪轉讓這座山腳下的小鎮誕生了不少知名茶葉老鋪。從JR宇治車站正面口走出,沿著站前的商店街一直延伸到平等院,街邊會出現不少茶鋪。然而店外永遠呈人龍陣等位陣勢的是離車站最近的「中村藤吉」本鋪。這座開業於1854年、保持著明治時代典型茶商風貌的建築,也是商家藤吉的歷代家主精心守護的家宅。它大概是目前宇治的名氣與人氣最旺的茶鋪,甚至將分店開到了香港。
中村藤吉本鋪前懸掛起新茶布告
而在宇治川另一邊,同樣人聲鼎沸的是佔據著京阪電車宇治站出口最佳位置的知名老店「伊藤久佑衛門」本鋪。它與中村藤吉一起,構成了宇治街頭購物袋出鏡率最高的店鋪。「上林春松」也是宇治百年老鋪中的明星,歷史甚至早於上述兩店。其本店的建築安靜地位於商店街一隅,如今成為了傳承茶文化的紀念館。可口可樂公司出品的綠茶品牌「綾鷹」,古典的品牌形象與口味便來自於宇治上林家的監修。
上林春松本店門前
上林春松監修的大家並不陌生的可口可樂綠茶品牌「綾鷹」
最為低調的一家大概就屬「辻利兵衛」本店了。說起辻利家族,雖不是宇治最早的制茶業者,卻是將「宇治抹茶」、「宇治玉露」名稱固定化推廣至全國的先行功臣。至今宇治平等院的正門一側還立有創業者辻利右衛門的銅像,以做紀念。兩年前第一次去造訪的時候正值店鋪整修,因而未能領略它裡面獨特的古樸風情,卻記住了店鋪位置的偏僻——好像它是在故意躲避遊客的目光似的。
「辻利兵衛」本店宅邸
「商店街那邊的茶鋪有點太吵鬧了呢,還是這裡最安靜。」 邊喝著茶,中川女士邊對我接著說。
「嗯,的確是。只是沒想到這裡面的庭院也不小。」 我放下手中的茶碗,向她示意窗外這座茶鋪寂靜的庭院風景。
點了一份新茶set
包括極上玉露與應季烏梅和果子
「辻利兵衛」本店內庭院
「喂我說,你一個人來的,怎麼會知道這裡的呢?」 她問。
「從漢字上來講,「辻利」這個名字倒是很少見。」
「還有這樣的說法!?」
「嗯,之前在京都也喝過這家的茶,當時就覺得這個名字很有意思。」
……
「嘗嘗我做的抹茶,怎麼樣?」
斷斷續續的對話內容不知從哪個時間節點開始變成被中川女士邀請去她家中品茶……
「我家就在三室戶寺那邊,接下來你若沒安排,就來我家品品我做的抹茶好了,然後我再開車送你回車站,怎麼樣?」
好一個直率大方的老太太,我心想。恭敬不如從命。
在中村女士的提醒下,泡過的新茶茶葉是可以吃的
中川女士駕駛著她的灰色日產汽車行駛在通向宇治川山後的公路上。車開得穩中有速,不禁讓我讚歎起島國老人的車技。當坐在車后座的我看到窗外閃過三室戶寺的指引路牌時,忽然意識到不過才兩個多小時前,還在這裡尋找紫陽花的蹤跡。
三室戶寺周邊
「左邊就是三室戶寺。你剛剛就是從這裡走去「辻利兵衛」的?」 手握方向盤的中川女士問我。
「是的。」
「不愧是年輕人啊,這段路可真不短呢。」
……
中川女士的家宅坐落在三室戶寺後方的山中,一個走路不容易到達的地方。見我對她家內各處擺滿的博多人形玩偶注目許久,便說:「你知道「胡粉」嗎?就是往玩偶啦、能面啦之類的臉上塗抹的一種白色顏料,我家就是生產這個的。工廠就在屋後面。」
「它的原料是用一種貝殼。」 她接著說道,「可不是那種常見的貝殼,要往北到秋田、青森那邊的海里才能找到的尺寸很大的貝類,京都北面的海里可沒有呢。」
中村女士家中擺放的博多人形玩偶
「看我說了這麼多沒用的話,來,請用茶。」 將托盤放在榻榻米上,中川女士拿起茶具,開始為我沖泡抹茶。
「茶道中,在喝茶前,要將茶碗轉幾圈?」 雙手接過中川女士為我沖泡好抹茶的茶碗,忽然想起了這個問題。
她朝向坐在一旁的老伴,兩人面面相覷起來。「是啊,轉幾圈來著?好像還要有個方向……哎呀,真是年紀大了什麼也不記得。」 當時那個畫面令我差點笑出來。
正在為我製作抹茶的中川女士
心甘情願地喝下萍水相逢的老人為我製作的抹茶,還是在抹茶的故鄉宇治,感覺妙不可言。關於茶道,我一直認為那是大部分日本老人最擅長的事情,然而也不盡然。
——「喝茶嘛,就那樣輕鬆地喝也挺好的。」 我記得中川女士是那樣說的。
作家遠藤周作曾說——「形成於戰爭不斷的室町時代至戰國時代的茶道,是不知明日身在何處所發展出來的藝術,因此才有迫切感,蘊含著思慮者的真切情感。」(出自《狐狸庵食道樂》)衣食無憂的今日,這份迫切感大概便淪為在特定情境形式上的強記。中川女士的一碗輕鬆自在卻飽含淳樸意味的抹茶究竟是我在宇治的一天中遇見的第幾次已然不記得了。因為這天里遇見了綠色的奈良線電車駛過宇治川大橋,也遇見了放學後的男孩女孩欲握住對方的手走過街巷間……一切都隨時光漸漸沉澱質樸與寧靜。
JR宇治站
放學後的高中生走在京阪電車宇治站外
本期的背景曲目為倖田來未翻唱的《秒速五厘米》主題曲
碰巧的是歌手本人也出身於宇治。
— 終 —
Tips
文中提到的幾處地點
1
辻利兵衛本店
京都府宇治市宇治若森41
JR宇治站正面出口步行5分鐘
辻利兵衛本店位於JR宇治站後方的居民區中,相當隱蔽
2
中村藤吉本店
京都府宇治市宇治壱番10番地
JR宇治站正面出口步行2分鐘
中村藤吉的抹茶冰品非常值得一試
3
抹茶共和國
京都府宇治市宇治妙楽26-2
JR宇治站正面出口步行5分鐘
一家簡約的現代茶鋪
4
三室戶寺
京都府宇治市菟道滋賀谷21
京阪電車三室戶寺站步行1公里左右
從京阪電車三室戶寺站走到寺院需時15分鐘左右
| 如何抵達 |
宇治市內有兩座車站,分別是JR宇治站和京阪電車宇治站。分別位於宇治川兩端,前者是往返於京都和奈良的JR奈良線停靠站,後者為往返於大阪淀屋橋與京都下鴨神社出町柳站之間的停靠站。
其實這天最後以便利店的抹茶拿鐵結束
文 | 攝 | 木南
本文授權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木南的日旅集
雅滋養(YAZUYA)40年品質沉澱 將最好的產品獻給您
點擊展開全文


※十大名茶黃山毛峰 減肥又降脂
※一日略 |君子之交,醇如酒,淡如茶
※聞香辨茶品質,是時候展現真正的技術了
※這位「奶茶妹妹」為創業變胖四十斤不言悔
※劉亦菲街邊喝咖啡和奶茶妹喝奶茶誰更美?
TAG:茶 |
※有風景的咖啡館
※金家灣風景區,叢靈秀別緻,山水田園景色怡人,風景變幻有序
※小清新、治癒系的唯美水彩風景
※俄羅斯繪畫:風景呵風景
※鬱金香和風車的故鄉,風景也有這樣的畫風
※心中有風景,才能懂盆景
※唯美散文《風景》中,有自然風景,更有人生風景!
※不一樣的風景,峽谷風景圖片
※橋的那頭沒有風景
※大衛·弗里德里希的「精神風景」和透納的風景畫
※錦里溝,有山有水,風景秀麗,民族氣息很重的一個地方
※粉紅色的湖水 飛翔的噴泉,總有一處風景讓人讚歎!
※偶遇心靈的風景
※毛焰的油畫風景
※木星上有哪些靚麗的風景?
※冰與雪的風景,白與灰的風情
※曹吉岡:我的閑畫兒是一片沒有溫度的風景
※和諧是一種風景
※景牆,院子里一道靚麗的風景
※知青 永恆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