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東吳滅亡全拜孫權孫子所賜

東吳滅亡全拜孫權孫子所賜

赤烏五年(242年),太子孫和的次妃何姬生下庶長子孫皓,孫皓的祖父孫權非常喜愛這個孩子,為他起名叫「彭祖」。之後,成為了東吳的最後一任皇帝。

起初皇位是輪不到孫皓坐的,他的父親孫和被孫權立為太子後與魯王孫霸進行了長達八年的皇位之爭,導致東吳朝政混亂、國家動蕩不安,孫權不得已廢掉孫和將其幽禁,同時處死了孫霸。後來繼任的皇帝孫休去世了,可是孫休留下來的皇子皆年幼,當時西晉司馬炎已經滅掉了西蜀,東吳面臨著亡國的危機,繼承人必須是有才能且思想成熟的成年人,才能穩定國家的局面,這時孫權的後代只有孫皓已經成年並有一定的賢名,於是在丞相濮陽興和左將軍張布的擁護下孫皓即位為帝。

孫皓即位後,採取了一系列的舉措來鞏固自己的地位。一方面,他大行封賞,將迎立有功的丞相濮陽興,加封侍中,兼領青州牧,左將軍張布升為驃騎將軍,加封侍中,又把吳國宿將施績、丁奉升為左、右大司馬,以拉攏臣子。另一方面,他發放糧食,救濟窮人,從皇宮放出大量侍女讓她們可以婚配,並放歸宮中圈養的一些野獸,以一系列惠民政策來爭取民心。當時人們都把他稱為明主。但一段時間後,治國有成、志得意滿的孫皓便顯露出魯莽暴躁、驕傲自滿、迷信以及好酒色的一面,他設立諸多酷刑。他曾殺死或流放多名重要宗室,如殺害孫奉,流放孫霸二子,誅殺孫奮及其五子,殺死異母弟孫謙、孫俊等。對大臣,他也常常施以重刑,僅丞相一級的官員為例:除張悌在亡國之際戰死外,濮陽興被流放處死,夷三族,萬彧被譴自殺,全家遭流放;陸凱死後數年,全家被處以流放。此外,孫皓非常迷信,常憑藉運歷、望氣、筮卜、讖語之類的原因來決定如遷都、用兵、皇后廢立等重大事件,並因此一直堅信自己將統一天下。

孫皓在位期間屢次北伐晉朝,雖然曾在交阯和西陵大破晉軍,但窮兵黷武耗盡孫吳國力,終在晉滅吳之戰中一敗塗地。由於孫皓統治殘暴,屢有吳將倒戈,同時也導致民變四起。

礙事的人全部都處理完了,孫皓的享受生活就開始了,為了滿足自己的慾望,孫皓下令官府在民間強征美女,只要是長得漂亮的適齡女子統統收入皇宮,同時還要求東吳所有官員的女兒必須先由他挑選,未選中的方可嫁人。孫皓還非常地喜歡殺人,在酒宴上因大臣韋曜將酒換成了茶被孫皓髮現,當場就將其殺死了,有個叫王番的看到這樣的情況,在與孫皓喝酒時就拚命的喝,於是醉倒在宮殿內,孫皓一看大怒立刻拔劍親手砍下了他的腦袋。東吳之所以被滅國,就因孫權有著一個心狠手辣還恩將仇報的孫子!

孫皓大興土木將長江的水引入皇宮,建成了一個超大的水池供自己娛樂,不高興時就將宮女、嬪妃溺死在水池中,興趣來了的時候還將人剝皮、鑿眼、挖心,搞得東吳離心離德、怨聲載道,司馬炎一看孫皓的所作所為心裡非常高興,不失時機地兵發東吳,統一了天下。

在位初期雖施行過明政,但不久即沉溺酒色,專於殺戮,變得昏庸暴虐。280年,吳國被西晉所滅,孫皓投降西晉,被封為歸命侯,四年後在洛陽去世。

皓之淫刑所濫,隕斃流黜者,蓋不可勝數。是以群下人人惴恐,皆日日以冀,朝不謀夕。其熒惑、巫祝,交致祥瑞,以為至急。昔舜、禹躬稼,至聖之德,猶或矢誓眾臣,予違女弼,或拜昌言,常若不及。況皓凶頑,肆行殘暴,忠諫者誅,讒諛者進,虐用其民,窮淫極侈,宜腰首分離,以謝百姓。既蒙不死之詔,復加歸命之寵,豈非曠盪之恩,過厚之澤也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孫權 的精彩文章:

孫權收留袁術女兒,是為了一己之欲,還是另有企圖?
夢三國中的夢孫權有多強?輸出能跟的上嗎
孫權,為何執意要殺關羽而不怕劉備報復?
孫權和周瑜受過的最窩囊的幾次氣,全拜劉備和諸葛亮所賜……
揭秘,東吳大帝孫權之死因

TAG:孫權 |

您可能感興趣

為何說孫權是三國東吳走向滅亡的掘墓人
為何說孫權是三國東吳走向滅亡的掘墓人?
為什麼北宋滅亡之後,南宋還是走北宋老路子?
吳主孫權死後,為何東吳很快就陷入動蕩並滅亡?全怪那群敗家親戚
梁敬帝蕭方智簡介 南梁滅亡,南朝梁的末代皇帝
北宋王朝是怎麼滅亡的?
解答:司馬懿子孫建立的西晉王朝為何會迅速滅亡?
為什麼史書中說王安石是北宋滅亡的罪魁禍首?
此人貴為曹魏皇后,卻協助司馬懿奪權,坐視帝國滅亡
北宋滅亡後,張邦昌被金人強迫立為皇帝,後來在南宋被趙構所殺?
宋太祖9世孫不堪窮苦,為當皇帝違背這條祖訓,大宋王朝因此滅亡
郭嘉與司馬懿誰更厲害?曹操若執行郭嘉遺言,曹魏必將滅亡
李成梁鎮守遼東三十年 為何被視為明朝滅亡罪魁禍首
宋太祖趙匡胤遣軍進攻嶺南,滅亡南漢之戰
明朝滅亡後,朱元璋的百萬子孫生活如何?有人被清朝皇帝封王
陸遊讓子孫「家祭無忘告乃翁」,國家滅亡,其子孫結局如何
壽光東晉名將,滅亡後秦的王鎮惡
唐朝的滅亡
朱元璋為子孫立下三條遺囑,間接導致明朝滅亡
李淵起兵:隋朝滅亡唐朝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