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被孤立的人,後來怎麼樣了?

被孤立的人,後來怎麼樣了?

你有沒有被孤立的體驗?

在我上中學的最後一年,班裡來了一名轉學生。初來乍到的她,沒什麼朋友。而且,就像許多身材微胖成績普通的女孩兒一樣,班裡那些活躍的男孩見到她就故意繞著走,還在她背後嘲諷她,說些嫌棄的話。

所以,每次我見到她的時候,她都是一個人默默坐在角落裡,或是一個人在走廊里低著頭慢慢走。

幾年過去,如今,她也有了自己的朋友圈子。但是,每當她的朋友們因為某些原因沒叫上她一起出去玩的時候,她都會特別特別難過,感覺中學時那種被孤立的恐懼又回來了。

她對我說:「每當這個時候,我就在拚命的想是不是我做錯了什麼?我也是這個圈子的一份子啊,為什麼現在現在不叫我了,是不是他們不喜歡我了……」

後來我們發現,被孤立可能發生在我們成長的每一個階段,可能發生在同學中、朋友中、工作中,甚至是家庭成員中。

被孤立的體驗那麼常見,而它造成的痛苦又是那麼真實和可怕,所以今天我們想來聊一聊被孤立這件事。

被孤立的人,後來怎麼樣了?


「被孤立是我做錯了什麼嗎?」

在心理學上,孤立他人是一種社會拒絕(social rejection),指的是將某個人故意排斥在某一社會關係或社會交往之外。

由於這麼點「故意」的成分,被孤立的人,往往第一反應會自責,覺得是自己不好,才導致了自己當前的處境。

在我們聽了一些被孤立者的故事之後,我們發現導致一個人被孤立的原因是各種各樣的:

  • 有些人是和集體里最受歡迎的大佬不對付,結果其他人因為跟大佬站隊,就跟著排擠這個人。

  • 有些人是因為身材太胖、身高太矮,甚至臉上青春痘太多,而遭到孤立。

  • 有些人喜歡同性,莫名其妙周圍人都知道了,結果大家都開始躲著Ta。

  • 有些人成績出色,卻因為他人嫉妒,被貼上了「不合群」、「孤傲」的標籤。

  • ……

小編舉這麼多例子其實是想說,被孤立,很多時候並不是你做錯了什麼。

被孤立的人,後來怎麼樣了?

一群人去孤立或排擠某個人,通常是圖控制對方,使其按團體或團體中一員的意願行事。

孤立可以被理解為是一種懲罰,也就是所謂的「你不順我們的心意,我們就不理你」;或是可以理解為一種非懲罰含義的忽視,也就是「反正你不重要,不理你也是自然而然的事」。

無論怎樣理解,是否採取孤立行為,都是孤立他人的這一群人(ostracizers)所選擇和決定的,而並非取決於被孤立的人做了什麼。

所以,無論是成績太好、成績太不好、長得胖、喜歡同性、懟了大佬,還是其他什麼原因,首先你要告訴自己,被孤立,不是你的錯。

被孤立的人,後來怎麼樣了?


被孤立之後,心真的會痛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Naomi Eisenberger教授、普渡大學的Kipling Williams教授及研究團隊發現,經歷社會拒絕的人們被激活的腦區,和身體疼痛時被激活的腦區是一樣的。

在實驗中,與被群體接納的被試相比,被孤立的被試,背側前扣帶回(dorsal anterior cingulate)前腦島(anterior insula)這兩個腦區的活動顯著增多。而這兩個腦區也是人們經受身體疼痛時活躍的腦區。

這意味著當我們被孤立時,那種痛苦是真切存在的。

「對於我們的大腦而言,心碎的感覺和摔斷胳膊沒什麼分別。」Eisenberger教授這樣說。

被孤立的人,後來怎麼樣了?

一句少不更事

無法抹平心底的創傷

持續、長期的被孤立,不僅會給人們帶來身體和情緒上的痛苦,還會造成更加深遠、多方面的影響。

  • 「從那以後,我在社交中更小心翼翼」

人們對於周圍人是否接納他們,其實是很敏感的。研究發現,在我們與陌生人擦肩而過時,如果路人和我們對視,而不是忽略我們,我們會感到與路人有更強的社會聯結(social connection)。

普渡大學的Eric Wesselmann教授指出,許多有過被孤立經歷的人們,在新環境中,會對與周圍人發生關聯的機會更加敏感。

為了被他人接納,他們可能會根據他人的意願改變自己的行為,把自己變成別人可能喜歡的樣子,甚至有求必應,變成一個習慣於討好者。

而習慣於討好別人,所帶來的結果常常是冷落了自己。

被孤立的人,後來怎麼樣了?

  • 「從那以後,我不再願意幫助別人」

而另一些有過被孤立經歷的人,會被心中的憤怒和怨恨綁架,從而走向另一個極端。

聖地亞哥州立大學的Jean Twenge教授等人做了7個實驗,研究被孤立對於人們利他行為(prosocial behavior)的影響。

結果發現,被孤立之後,由於情緒上遭受傷害,人們共情他人的能力受到損傷,導致被孤立者更不願與他人合作或幫助他人。

  • 「孤獨成了人生的主色調」

就和我的那位同學一樣,許多人在被孤立之後,會選擇獨來獨往。

如果這發生在小說或電影里,通常事情會有絕地反轉,比如主人公在長大後碰到一群貼心的小夥伴,或是熱情的戀人,讓主人公重新獲得聯結和歸屬感。

而在真實生活里,常常不是以這樣的喜劇收場。

一個被自己所在部門其他同事排擠的姑娘找到我們,跟我們說她現在已經放棄融入了,但每次進辦公室之前還是會深呼吸好幾次,推開門之後看著嬉笑著的同事們假裝沒看到自己進來,她也只能默默的走到座位上開始工作。

很多被孤立的人後來就選擇了孤獨,或者說是為了害怕受更多傷,而選擇了不再嘗試。

被孤立的人,後來怎麼樣了?

若是個幸運兒

被孤立也成意外驚喜

當然,人生的神奇之處在於,有時候即使眼前門都關上了,牆上還能開扇窗,或者鑿壁借個光。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Sharon Kim教授及研究團隊發現,對於那些原本就特立獨行、覺得自己「與眾不同」的人們來說,遭遇社會拒絕,恰好驗證了他們對於自己的看法,從而激發他們的創造力。

但對於重視人際、對歸屬感有強烈需求的人們來說,被孤立就如前文所述,會為後來的人生帶來更多的負面影響。

就像亞里士多德說的那樣:

「離群索居者,不是野獸便是神靈。」

被孤立的人,後來怎麼樣了?


被孤立者的自救錦囊

不得不承認的是,我們中的大多數既不是野獸也不是神靈,而是被周圍人排除在外就會傷心難過的普通人。

如果你正在被他人孤立,或是曾經被孤立的經歷讓你至今感到受傷,或許可以試試做以下這些事。

1. 告訴自己,我的感受是重要的

很多人小時候都有這樣的經歷:同學或老師不理Ta,回去和爸媽講,爸媽卻跟孩子說「你想多了吧」、「這孩子也太敏感了」。

被孤立不是敏感。孤立他人也不是兒戲,而是會造成實際傷害的行為。因為被孤立而感到難過、不安、痛苦、憤怒……都是你真實的情緒體驗。

它們是重要的。

被孤立的人,後來怎麼樣了?

2. 找尋其他的社會聯結

歸屬感是人的一種基本需求。而被孤立的過程,也是歸屬感被直接剝奪的過程,其痛苦可想而知。

但遭到某一群人的孤立和排擠,並不意味著我們的歸屬感再也無法得到滿足。可以去嘗試與其他人、其他團體建立安全、穩定的聯結,在新的團體中重獲歸屬感。

這些人可能是你以前的朋友,可能是因某個愛好走到一起的同好,可能是家人,或是心理諮詢師,與他們的聯結也會成為你歸屬感的來源。

3. 與諮詢師建立關係

被他人孤立,可能留下較深的心理創傷。即使換了新的環境,也可能會擔心在新的社會關係中再次受傷、擔心自己是否會一不小心做錯了什麼而損害關係。

在這種情況下,諮詢師與你建立起的關係,會給你一種安全和穩定感。你會感受到你與諮詢師之間的聯結,會清楚的知道諮詢師會在那個固定的時間等著你。

諮詢師會和你一起探討那段被孤立的經歷對你造成了怎樣的影響,用非批判的態度傾聽你,接納你的不安,陪你一起處理好當下的情緒。



更多心理科普文章請關注公眾號:簡單心理(janelee1231)

「social一小時,回家緩半年」|內向者需要變得更外向嗎?
在傳播刻板印象上,人們又搞出新花樣了……
討厭現在的自己,怎麼辦?|如何停止自我厭惡
這三條溫暖的建議,送給失戀的你
加班=上進嗎?|為什麼下班成了件這麼艱難的事

TAG:簡單心理 |

您可能感興趣

那些被逼婚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被《我不是葯神》刷屏,那些被孤立的人後來怎麼樣了?
出軌的女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後來的我們,怎麼樣了?
那些被夢校拒絕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那些撒謊的人,後來怎麼樣了?
那些被催婚的女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那個被徐志摩拋棄的女人,後來怎麼樣了?
那些坑爹的創始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那些將就活著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後來的我們怎麼樣了?
那些追求自由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那些整容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那些被富養起來的女生,後來都怎麼樣了?
那些破壞了別人家庭的女人,後來都過的怎麼樣了?
那些曾經倒貼的女人,後來都過的怎麼樣了?
那些被「窮養」的孩子,後來怎麼樣了?
和不喜歡的人結婚,那些人後來過得怎麼樣了?
那個勸岳飛後人造反的讀書人,後來怎麼樣了?
那些閃婚的人,後來都過得怎麼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