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長三角版「雄安新區」來了?

長三角版「雄安新區」來了?

一地示範,攪動滬浙!

2017年4月初,浙江省政府正式批覆嘉興市設立浙江省全面接軌上海示範區。

嘉興將通過打造上海創新政策率先接軌地、上海高端產業協同發展地、上海科創資源重點輻射地、浙滬一體化交通體系樞紐地、浙滬公共服務融合共享地,力爭到2020年建成浙江省全面接軌上海示範區,為浙江全面接軌上海提供示範。

嘉興

作為浙江省接軌上海的「橋頭堡」,嘉興市一直把「接軌大上海,融入長三角」作為區域發展的主要戰略之一,積極對接、融入上海並且富有成效。

此次示範區的設立跟以往有什麼樣的不同?在區域一體化的新形勢下,嘉興將如何全面接軌上海?

為什麼是嘉興

多年來,浙江省一直積極接軌上海。

早在2003年,浙江就把「主動接軌上海」寫入引領浙江經濟社會發展的「八八戰略」。

嘉興南湖

2004年,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在嘉興調研時強調:「嘉興作為浙江省接軌上海的『橋頭堡』,承接上海輻射的『門戶』,要在全省『接軌大上海,融入長三角』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2016年7月,時任浙江省長車俊到嘉興調研時指出,嘉興要深入實施「與滬杭同城」戰略,打造成為全面接軌上海的示範區,把全面接軌上海這篇文章做深做透,努力實現理念、產業、基礎設施、政策「四個接軌」。

此次將嘉興設為示範區,是浙江主動接軌上海、積极參与長三角區域合作與交流的重要戰略部署。在浙江省內,嘉興的經濟發展基礎較好,與上海比鄰的區位優勢明顯。

嘉興區位優勢非常優越

嘉興位於上海、江蘇、浙江三省市交界處,地處長三角的地理中心,距上海市90公里。

嘉興市的嘉善縣與蘇州吳江區和上海松江區接壤;平湖縣與上海金山區和松江區接壤,地理位置與上海聯繫十分緊密

嘉興轄區內滬杭高速公路、高鐵等陸路交通發達,自身擁有嘉興港,2016年裝卸集裝箱134.2萬標箱,穩居浙江省沿海港口第二位;

嘉興內河港口吞吐能力2015年達到1.4億噸,內河集裝箱運量達16.7萬標箱,居浙江省首位

在航空方面,嘉興與上海虹橋機場、浦東國際機場處於一小時通勤圈內,地理位置佔有相當優勢。

與上海都市圈其它城市相比,嘉興是距離上海最近的兩個城市之一。

相比蘇州,嘉興產業結構比較合理,工業與服務業比重大致相當,且服務業比重有增長逐步上升勢頭。

從嘉興來看,嘉興有明顯的發展空間、商務成本、人居環境等比較優勢。發揮這些優勢,承接好上海建設全球有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和金融、貿易、航運、經濟中心帶來的巨大輻射帶動效應,對於嘉興未來的發展意義非凡。

正如嘉興市委書記魯俊所言,只有對接得實、對接得准、對接得快,才能把滬杭的外溢產業資源引流到「自家田」里來,把滬杭的優質公共服務嫁接到「家門口」來,才能在區域分工合作中增實力、強地位、擴影響。

「與滬杭接軌發展、聯動發展,要全面推進基礎設施、要素市場、產業平台、社會事業等領域的互聯互通互融,吸引更多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為我所用。」

根據嘉興「十三五」規劃,嘉興將按照「兩個無差別,三個更好」要求,全面對接上海,推進與上海在基礎設施、要素市場、產業平台、社會事業、生態環境等領域的互聯互融,在市場監管、政府服務、社會管理等方面逐漸實現與上海的無縫對接。

在最新出台的示範區建設中,嘉興的定位是「五地」,旨在為浙江省全面接軌上海提供示範,為承接國際大都市功能分解提供範例。

已經做了什麼

儘管嘉興市多年來一直積極接軌上海,但目前仍存在產業對接不夠緊密,特別是基礎設施、公共服務、上海自貿區對接等不夠緊密等「短板」。這也是中國區域一體化發展普遍面臨的瓶頸。

為破解這些瓶頸,提升一體化水平,嘉興市也做了很多探索。其中,張江長三角科技城的創新模式尤為值得關注。

張江長三角科技城地理位置

2016年2月,上海張江高新區在上海金山區和嘉興市設立張江長三角科技城

科技城橫跨滬浙兩地,是目前我國第一個跨省市、一體化發展的實踐區。科技城總規劃面積87.1平方公里,其中一半在上海金山區,一半在嘉興平湖市,一個園區跨省市開創了區域一體化發展先河。如能成功,將是破解區域一體化難題的一個絕佳案例。

張江長三角科技城以「融、新、智、綠」為核心理念。

「融」即政策協同,充分融合滬浙兩地的政策及張江國家級自主創新政策;

「新」即經濟協同,以高新技術、創新產業作為引領,建設產城高度融合的新張江;

「智」即社會協同,打造公共服務及社會管理一體化的智慧型園區,並構築吸引人才的創業高地;

「綠」即環境協同,統籌兩地城鎮空間及景觀,利用水鄉特色資源,打造水綠交融、低碳生態的科技城環境。

上海金山區

科技城規劃以「打造國家級區域協同發展模式和政策實踐的實驗區」為目標,將長三角科技城定位為具有國際水準、擁有創新活力和體現長三角區域合作的國際化生態智慧科技新城,浙江接軌上海戰略的先行區,以及上海創新發展戰略的重要踐行區

為了打破行政壁壘,張江長三角科技城嘗試在產業聯動、交通聯網、功能融合、空間整合、設施共享和政策互利等方面進行探索實踐,以促進跨區域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和技術流的自由有序流動,推動區域協同發展。

平湖市

在區域協同發展中,建立合適的利益協調機制是難點。

科技城以「兩地三方」模式進行開發,由金山區和平湖市共同管理,從以行政區劃單元轉向經濟區單元來考慮科技城的整體發展,遵循資源共享、利益共有的原則,實行統一規劃、統一開發、統一決策和統一管理。

區域一體化發展是一個長期的戰略過程,必須打破傳統的區域經濟發展模式,開展跨區域合作成為一體化發展的必由之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長三角科技城的先行探索對嘉興建設全面接軌上海示範區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同城化3.0,將來做什麼

嘉興市全面接軌上海示範區建設實施方案已基本確定,示範區範圍為嘉興全市域。

根據方案,嘉興將從功能定位、基礎設施、人才科技、產業合作、園區平台、公共服務合作交流等七大領域,力爭在更高水平、更深層次上,加快與上海同城化步伐,打造同城化3.0版本

過去,同城化多是低層次的,以產業轉移為主。但現在上海的產業轉移趨勢已經基本完成,嘉興示範區的建設不會帶來產業的大規模轉移。

在這種情況下,同城化3.0注重兩地資源的優化配置,重點是科技協同創新和公共服務的全面接軌,以及上海自貿區的對接。

上海自貿區

在科技協同創新方面,嘉興接軌上海已經取得階段性成果:

平湖與上海交通大學先進產業技術研究院聯合共建了「平湖市企業轉型升級研究院」;

與同濟大學科技、教育全面戰略合作。 沿滬嘉杭G60科技創新走廊,嘉興大力布局高層次人才創業創新基地,積極制定引進各類緊缺型人才專項政策。

上海自由貿易區嘉善項目協作區也在推進中。嘉興已有15家省級以上高新開發區與上海重點平台簽訂合作協議。

2016年12月10日起,嘉興市民只要刷市民卡或新版公交卡就可以在上海乘坐地鐵和公交。

公共服務全面接軌是示範區建設的重點與難點。公共服務資源的對接首先是醫院、教育等民生服務。

2016年5月,嘉興市公積金中心邁出了接軌上海的第一步,實現了與上海公積金中心的單邊貸款政策,即在上海繳存,在嘉興購房,可享受嘉興公積金貸款。

2016年12月10日起,嘉興市民只要刷市民卡或新版公交卡就可以在上海乘坐地鐵和公交

在醫療資源方面與上海無縫對接:嘉興市社保局已與上海長海醫院簽訂醫保異地聯網結算服務協議,嘉興市民前往該院就診,可直接用市民卡實時付款結算。

接下來,兩地還將深化醫保雙向對接。嘉興市爭取納入上海異地雙向刷卡結算首批先行地;同時,加強與同濟大學科技、教育全面戰略合作,落地1至2個項目,爭取上海醫院在嘉興設分支機構取得突破。

對上海來說,生態良好、環境優美的嘉興,在城市宜居性方面具有很強的吸引力。

一旦實現公共服務同城化,將為嘉興接受上海輻射創造極大的便利條件,通過各種要素的無障礙流動,將激發整個地區的活力。

原載於《決策》雜誌2017年第6期

作者單位:浙江大學經濟學院

編輯:紀海濤 / 審稿:王運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決策》雜誌 的精彩文章:

世界最大執政黨開大會,2300名代表如何選出?
深度洗牌下的城市戰爭,你在的城市可有未來?
中科大10年「帥位」變遷
這些人,領導為什麼一票否決?
院士頻繁下地方進企業,究竟為哪般?

TAG:《決策》雜誌 |

您可能感興趣

雄安新區新在哪兒?
雄安新區什麼樣?
雄安新區白洋淀
重磅!雄安新區要建世界一流的雄安大學?
雄安新區「新」在何處!
你了解馬雲帶來的「新民投」嗎?總部在長江新城,未來參與雄安新區建設!
雄安新區迎來第一個新春佳節 藍綠交織繪底色
雄安新區、通州之後,北京的「第三大招」來了!
雄安新區的「十大古迹」等你游
新春走基層 雄安新區:田埂上的芭蕾夢
任丘北三鄉納入雄安新區規劃,新來的,請多多關照!
雄安新區安新縣:5A景區華北明珠白洋淀竟是人造的!
雄安新區可以複製嗎?
雄安新區現狀!
中央批複了!雄安新區要這樣建
雄安新區設立一周年:「佛山製造」如何挺進「雄安城建第一標」
雄安新區設立一周年 三月里在新區行走
一張藍圖干到底,高標準建設雄安新區!
北京有雄安新區,上海有浦東新區,武漢也要建長江新區
雄安新區一學校設計圖曝光:驚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