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不要強制孩子與別人「分享」,家長的引導至關重要!

不要強制孩子與別人「分享」,家長的引導至關重要!

生活中,經常聽到爸爸媽媽跟自己的寶寶說,「你的玩具要和小夥伴一起玩」,或者「好吃的要分給大家一起吃」等諸如此類要求孩子分享的話。似乎,如果孩子不願意分享,那就是小氣、自私,或者家長沒有教好。這時,爸爸媽媽真心很尷尬,有木有?

可事實真是如此嗎?

2歲前,寶寶通常表現得很大方,你問他要什麼他就會給你什麼,偶爾還會主動把自己的玩具拿給別的小朋友一起玩。因為,這時候的寶寶還沒有形成強烈的自我意識,不懂得擁有的概念。

到了2或3歲左右,隨著自我意識的逐漸覺醒,會變得以自我為中心,在他的心中,只要是他喜歡的東西都是屬於他的;並且,這個階段也是寶寶進入物權意識的敏感期,常常會說「這是我的」「那是我的」等話。這種行為是很正常的。

所以,對於3歲前的兒童,不必刻意強迫分享,因為他們根本就還不具備分享的概念和能力。

看到這,肯定有寶爸寶媽要說,那我家孩子已經不止三歲了呀,還是不願意分享,怎麼辦呢?

1、分享,並不等於失去

孩子不願意與人分享,有時候是因為他覺得分享就是失去,東西分享給他人自己就沒有了。因此,讓孩子分享之前,首先要幫助孩子形成對自己持有物「物權」的安全感,就是讓兒童知道一個結果:這個物品是「我的」,不管誰觸碰或使用過之後,這個東西仍然是「我的」。

2、分享,也可以有選擇

要孩子分享他的「至愛」,這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換個角度想想,我們自己同樣也有不願和他人分享的東西,不是嗎?所以,可以試著讓孩子自己選擇合適的分享物品。

3、用鼓勵、表揚,強化分享行為

對孩子來說,分享並不意味著他必須把手中的東西交給別人,媽媽也沒有必要這樣去要求。即便只是把手中的玩具拿出來給別人看一看、摸一摸,那也是他嘗試分享的開始。這時候,媽媽們用引導的話語、讚許的目光、微笑的面容、親切的點頭等,都能使孩子受到極大的鼓舞,進一步強化分享行為,願意更多地、自覺地做出分享的行為。

4、家長做好「大方」的榜樣

生活中,一些爸媽給寶寶買了較貴重的玩具,就叮囑寶寶不要給別人玩。有些爸媽甚至很得意自己的寶寶「獨佔」某樣東西,認為寶寶這樣才不會吃虧。這些行為以及心理暗示無疑會使寶寶越來越不願意分享。

5、和孩子探討解決方案

當孩子們為了玩具打得不可開交的時候,先讓他們安靜下來,然後對他們說:「你們倆都想玩同一個玩具,那應該怎樣做,才能大家都玩到玩具呢?」把問題拋出來,引導孩子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或者多給孩子一些選擇,讓他們自己決定下一步該怎麼做。

孩子3歲開始,社會化就提上日程了。可是,往往這個年紀,大人們仍然一口一個寶貝地叫著孩子,好吃的都是孩子第一個吃,或讓孩子獨吃。做任何事情都是孩子優先。一切仍然以孩子為中心運轉。孩子只看見這一種人際模式,那就是你們都對我好,自然孩子會得出這樣的結論:你們本來就應該對我好。

這些孩子沒有機會享受到「關愛他人、與人分享」的樂趣,自然「體貼、有愛心」也就無從談起。

所以說,父母的引導很重要。父母做好榜樣,比如平日里有好吃的,第一個先給家裡的老人嘗,孩子看到了,也就學會了。而當孩子缺乏分享意識的時候,父母應該在旁邊及時提醒,當孩子有分享的行為後,父母應該對孩子的恰當行為予以及時的肯定。這樣孩子的「自私自利」行為就能逐漸得到改善。

孩子學會分享需要大人引導,並非強迫,讓孩子帶著快樂與他人分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快樂貝貝 的精彩文章:

強迫和壓制會讓孩子不聽話,強迫孩子聽話後果很嚴重!
孩子獨立睡覺的好處多,但也不是絕對的,家長好好看看!
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家長不要太「勤快」
孩子偏食有可能是這些功能出問題了,家長不容忽視!

TAG:快樂貝貝 |

您可能感興趣

家長們要注意了,不能只專註工作也要關心下自己的孩子
為了孩子,家長不工作,要不得
關愛寶寶成長,不要只看「別人家孩子」!
營養不少,可孩子就是個頭長不高,成績也不好?你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點
孩子晚睡會長不高,還有這些問題家長要了解,需要注意
對於孩子的成長,家長應做到「十要」和「十不要」!
孩子打架,家長要不要出手幫忙?
為什麼有的人會選擇不要孩子?
孩子要睡覺的時候,不要做這兩件事情,家長們不要大意
再不培養孩子的這個能力,以後連試卷都做不完了,家長一定要重視!
女孩子只要做到以下幾點,保持新鮮感,就不要他擔心會離開你
別人家的父母:「孩子,你不結婚也沒關係」
這些都是孩子情商低的表現,家長們要注意引導!
家長們要注意了,當孩子有這幾個特徵的,長大了很容易被欺負!
我們一定要做有用的人嗎?不要殺死孩子的未來
做不到這些,就不要羨慕別人家孩子優秀!
我不是別人家的孩子,是你們的驕傲
讓你羨慕的不止別人家的孩子,還有別人家的年會!
你要教給孩子的是懂事,而不是委屈求全,不要弄混淆了
很重要!父母到底該不該對孩子有善意謊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