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沙孟海:談書體

沙孟海:談書體

字體的變化不是直線的,而是複雜的。現在我溯尋各體的原委,差不多每一體的成立,和以前所有各體中之任何一體都會發生直接的關係,而產生愈後的一體,它所根據或憑藉的舊體分子也愈多。這因為第三體成產時,第二體固然還盛行著,而第一體也何常有死滅過,不但不曾死滅,並且因為中國人向來富於好古性之故,到了第三體盛行以後,正還要用著第一二體,大徐所謂「高文大冊,則宜篆籀著之金石;至於小常行簡牘,則草隸足矣」是也。

——《隸草書的淵源及其變化》

字體變化……最主要的原因,偏在和字體本身關係最密切的書寫的工具……寫字的工具,到了漢代,業已發明齊備,所以字體的變遷,也到那時終結了。魏晉以後,直到民國十九年(1930),靠近二千年了,工具不會改變,所以字體也不會增多,這是很明顯的。

——《隸草書的淵源及其變化》

西周早期銅器銘文,雖然用畫首尾略尖,還沿襲商代舊體,但已有比較長的銘文出現。二三百字的不用說。康王時期的《盂鼎乙器》,實有三百九十多字。中後期銘文一般都是筆畫圓勻,不露鋒芒,其中著名的重器如《曶鼎》《虢季子白盤》《大克鼎》《散氏盤》《毛公鼎》等,不但體制宏偉,文章高雅,書法也呈現著各種不同的風格。

——《中國書法史圖錄》(上冊)

《虢季子白盤》

李斯所審定的標準字體,名叫「小篆」,小篆寫法迂迴緩慢,除正式官書外,日常應有的一般官書和民間行有的文字,為求簡單急速,自然而然形成一種草篆,名叫「隸書」。起初那種字體「不登大雅之堂」,專供徒隸使用,所以叫做「隸書」。事實上大勢所趨,人心所向,文字簡化,從來就是不可抵抗的。

——《中國書法史圖錄》(上冊)

「篆籀各隨字形大小。」商、周金文,字形大小錯落,各隨其結構繁簡,自然茂美。隸書碑版,多有一定格子,字形大的,要促之使小;字形小的,要展之使大,就不是古法。我們同意各體書原則上要「各隨字形大小」,但並非反對隸書。寫隸書一般多用格子,字樣卻不防有大有小,有扁有長。試看漢碑無不如此。如果過於展促,就會開成運算元。

——《海岳名言注釋》

章草在西漢時代已形成了。我們從敦煌、居延等處所出地節、神爵、五鳳各簡,看清楚從隸到草的蛻變過程,應急求速,信手牽抹,約定俗成,決非任何一個人所能創造。舊說東漢章帝始作章草,顯然不對。

——《中國書法史圖錄》(上冊)

陸機 章草《平復帖》

東漢隸碑,瑰奇偉麗,面目眾多。早期高渾拙樸,多帶篆意。中晚期漸趨方整,作家蔚期,形形色色,儀態萬方。

——《中國書法史圖錄》(上冊)

隸書在戰國時已有了,至遲在前漢宣帝時已成熟。

——《隸草書的淵源及其變化》

草法在前漢宣帝時已有了,至遲在前漢末後漢初已成熟。

——《隸草書的淵源及其變化》

今隸在前漢宣帝時也萌芽了,至遲在後漢順帝時已成熟。

——《隸草書的淵源及其變化》

今草成熟期,約在後漢中葉。

——《隸草書的淵源及其變化》

東漢《乙瑛碑》

後世匯帖中傳刻的鐘繇小楷各帖,雖也有人懷疑未必全真,但總可留給我們一個概念,即後世所公認的「鐘體」,一直作為小楷成熟的典型字帖。其中有王羲之所從師法的成分,也有用筆結體與王羲之不同的成分。這種字體,確實給予晉、唐以來六百年書法界莫大的影響。

——《中國書法史圖錄》(上冊)

《閣帖》傳摹江左新體,一眼望去,好似筆意情調,少所區別。細細玩索,就大不然。世言「大王內擫,小王外拓」,王羲之、王獻之父子之間,風格已有不同。王羲之個人作品中,也盡有若干種不同風格。

——《中國書法史圖錄》(上冊)

隋代真書,主要有四種面貌:

第一、平正和美一路。從二王出來,以智永、丁道護為代表,下開虞世南、殷令名。

第二、峻嚴方飭一路。從北魏出來,以《董美人》《蘇慈》為代表,下開歐陽詢父子。

第三、渾厚圓勁一路。從北齊《泰山金剛經》《文殊經碑》《雋敬碑陰》出來,以《曹植廟碑》《章仇禹生造像》為代表,下開顏真卿。

第四、秀朗細挺一路。結法也從北齊出來,由於運筆細挺,另成一種境界,以《龍藏寺》為代表,下開褚遂良、二薛。

以上四種,第一、二兩種屬於「斜畫緊結」的類型,第三、四兩種屬於「平畫寬結」的類型,承前啟後,跡象顯明。

——《中國書法史圖錄》(上冊)

唐人信奉佛教,寫經作功德。自己不寫,出錢請人代寫,因此社會上有一批人專習小楷,代人寫經,靠此過活,世稱「經生」。今存唐代寫經很多,字跡大小勻整,風格不高。

——《海岳名言注釋》

隋人小楷 《董美人墓誌》

清朝煎期書法衰落(王鐸還是明朝舊人),主要原因在於清代統治階級藉以籠絡知識分子的科舉制度格外嚴密,一般知識分子從小就學習「館閣體」小楷,注意端正勻凈,不許有破體俗體,過分拘謹的結果,失去了藝術意味,好比婦女纏小腳,後來即使放大,也成了病態。清朝前期書家如姜宸英、張照、劉墉、梁同書、王文治……他們的成就,遠遠不及明朝人。這倒不是「碑學代興」的關係。

——《碑與帖》

科舉時代的書法,一直有所謂「館閣體」,或稱「台閣體」,是指端正勻整的小楷,應用於考卷上。本來也是楷法的一種,有它一定的地位。清代前期情況尚好,中期以後,過分嚴格,各人寫來千篇一律,沒有個性,達到僵化的程度。他們學習的要求,不在高雅,只求勻整。所謂勻整,主要寫得又烏、又光、又方(當時有烏光方三字訣),容易引起考官注目。我們今天還能在各博物館看到清代「會試」、「殿試」的卷子,一眼望去,好如鉛字一樣,筆畫結構,完全僵化。那不是講究書法,簡直是踐踏書法,破壞書法。

——《清代書法概說》

張照 楷書《武侯祠記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名藝在線 的精彩文章:

我眼中的畫家吳高龍
米芾行書集古詩33首,全都是精華!
歐楷書入門寶典:筆劃、首部的正誤對比示例
書聖寫字最高境界,字字不同
當歐楷體遇上美文-《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

TAG:名藝在線 |

您可能感興趣

沙孟海: 談書體與變化
沙孟海:我的學書經歷和體會
沙孟海書法大觀
沙孟海│我的學書經歷和體會
沙孟海晚年的蘭亭書寫
沙孟海談書法技法!
現當代書壇巨擘沙孟海書法
楊振華:沙孟海的英雄本色
沙孟海臨《蘭亭序》
名家說|沙孟海談書法技法
沙孟海《杜甫望岳詩軸》附釋文
沙孟海:何紹基隸書清人第一!
沙孟海楷書欣賞《王國維先生墓碑記》
名家經典:沙孟海書法作品欣賞
沙孟海行書手跡欣賞《決明館日錄》
書壇巨擘「沙孟海」館藏精品欣賞
沙孟海的書法,美極了!
沙孟海《古代書法執筆初探》
陳布雷與沙孟海:沉浮浙東兩才子
神來一品 沙孟海書法陸遊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