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高的中醫一號脈就知道病情?中醫大夫不這麼認為
——王祖龍/文 河南省中醫院男科教授
門診上不少病人找中醫看病,手一伸,什麼也不說,看看醫生能不能通過切脈(又稱摸脈)看出來有什麼病。
說對癥狀的,就是好醫生,可以放心地看病吃藥;
說的不對,就認為不是好大夫。
誠然,不少疾病在脈象有所表現,對脈象有深入研究的醫生可以通過切脈發現問題,但不是所有的疾病都有典型的脈象,也不是所有的醫生都只用切脈就可以診斷疾病!何況,脈象也有真假,有的符合實際病情,有時候和病情完全相反。
所以,中醫看病講究「四診合參,辨證論治」。所謂的四診是指「望、聞、問、切」,四診中望診排第一位,切診排最後。這裡說的切診也不只是切脈,還有觸、摸、揉、按、點、壓、叩患處和穴位等發現和診斷疾病。
由此可見,切脈只是中醫四診的一少部分,當疾病簡單時候確實可以通過切脈診斷,但疾病複雜時候單純切脈往往難以診斷,通過切脈考醫生,只會耽誤你自己!
科學的發展,為醫生提供了更多檢查診斷疾病的方法,這些方法的出現和中醫的「望聞問切」、西醫的「視觸叩聽」相結合,可以更加準確的發現病情,診斷疾病。
無論中醫還是西醫,不是說離了檢查就不會看病(這一方面中醫可能優勢更大些),而是說通過檢查可以驗證醫生的判斷,提高診斷是準確率,使治療更加精準,減少浪費,降低藥物副作用,提高療效!
正像打靶一樣,千米以外一個靶位,肉眼和使用瞄準鏡是完全不一樣!
檢查項目是歷代科學不斷發展的結果,是為醫學服務的,既沒有打上中醫的標籤,也沒有寫上西醫的名字,只要對診斷和鑒別診斷有價值,誰都可以使用。
認為檢查是西醫的,中醫不能用,否則就是西化的觀點完全是錯誤的!
但是,中醫的四診很多時候仍然有檢查不可替代的優勢,對於有經驗的中醫,在很多疾病的早期發現和診斷上,四診應該是先於檢查的。
當被四診發現問題時候,可能還是功能失調,沒有形成器質性病變,通過調養和治療可以獲得痊癒,有人稱為亞健康狀態。
當被檢查項目發現時候,可能就成為疾病了,這時候的很多疾病可能只能控制,很難完全治癒了,比如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病等。
所以,作為當代中醫,要繼承發揚中醫「四診合參,辨證論治」的精髓,不能只靠檢查診斷疾病,更不能亂開檢查,加重患者負擔,浪費國家有限的醫療資源!
同時,也不能完全拋棄檢查,只靠四診,甚至吹噓自己切脈可以診斷所有疾病!
作為患者,要遵從醫生的醫囑,有疑問可以和醫生溝通。
拒絕檢查,甚至用切脈考醫生的觀念更是要不得,那樣只會誤人誤己!


※6歲燒傷娃堅持每天在病房寫字:其他孩子的負擔,在他看來是奢望
※老人腹痛來消化科看病,因腹痛短專家一眼就看出來是冠心病
※七旬老太眼睛突然睜不開,細心醫生髮現原因避免了腦出血
※從醫院回來他出現心理疾病:醫生說百草枯無藥可救他嚇得不敢串門
TAG:醫院院長 |
※艾灸真能治百病?我是中醫大夫都不信
※老濕疹就怕這一手!中醫大夫都懂,咱老百姓也該懂
※大夫都是段子手嚇壞病人?網友:不知道干這行說話不能大喘氣啊!
※頸肩腰腿痛難治癒?中醫大夫:主要因為你沒做到這三點!
※這難道就是傳說中的佛系治療?大夫拜託你長點心
※中醫大夫讓你伸舌頭,是想看什麼?
※中醫大夫口腔潰瘍了怎麼辦?這玩意蘸蜂蜜,含在口中
※慈禧生了一種病,宮中御醫都不敢說也不敢治,只能從民間找大夫
※大夫是怎麼檢查胎兒入沒入盆的?這三點大多數人都不知道?
※天氣這麼熱,大夫卻讓做艾灸,難道是為了加重病情?
※一名西醫兒科大夫對中醫的愛
※慈禧太后曾得了怪病,宮中御醫無人敢開口,卻被民間大夫醫好?
※別看這野果長得丑,卻是中醫大夫的最愛,一上市都會被搶購一空
※乾隆一句話高出一般帝王士大夫太多,他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
※下肢逐漸浮腫,小心膜性腎病!中醫大夫告訴你如何防治!
※中醫大夫看舌頭,就是「走形式」?不明白別亂噴
※頭暈、頭昏、眩暈,區別很大!預示不同的疾病……一定要跟大夫講清楚
※西醫大夫患癌,尋求中醫大夫治療,一個療程後,竟然……
※夏天養脾胃,一年不受罪!中醫大夫教你一招,簡單又好用~
※大夫說我患了一種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