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9 個測試教你如何考察創業公司

9 個測試教你如何考察創業公司


很多人可能都收到過創業公司的 Offer ,但不知道創業公司是否靠譜。以下幾個測試告訴你,如何去考察創業公司。

編譯 | RIK R

來源 | CB Insights

很多人可能都收到過創業公司的 Offer ,但不知道該創業公司是否靠譜。CB Insights 此前發布了一篇報道,讓求職者從資金、融資額、投資機構、投資人、目標市場、正在招聘何種人才等幾個方面去進行考察。

測試 1:他們是否有足夠的資金?

公司融資間隔時間通常為 18 至 24 個月,如果 CEO 說公司即將獲得下一輪融資,那要注意,即將獲得融資和已經獲得融資完全是兩回事,特別是在當前的金融市場,誰都無法保證。

如果其最新一輪融資發生在 18 個月前,請謹慎行事,因為你面臨的風險會更大,所以要多問一些問題。詢問公司的財務計劃以及目前的現金狀況。他們可能不會給你確切數字,但問題本身是合理的,而且你應該對公司的可靠性有所判斷,這取決於他們的答覆質量。

很可能對方是一家 SaaS(軟體即服務)公司,能產生現金流實現自盈利因而無需立即融資,但是你應該明白這點。參見下面的「市場機會」部分可以幫助你更好地理解這個問題。

但是,融資能力對於依賴風投支持的公司來說非常重要。下圖為創業公司的獲投漏斗,可見競爭之慘烈。總之,除非已經獲得融資,公司才不會倒閉。那些瀕臨破產的投資者的承諾只是承諾而已。

9 個測試教你如何考察創業公司

測試 2:投資者/風投都很好?

當一家公司說他們獲得了「風投支持」時,實際上並不能說明什麼,因為這取決於你的投資者是誰。

因此,在對聲稱有「風投支持」的創業公司進行評估時,你需要看看他們的投資者是誰。過去他們是否投資過行業贏家?是否是業內最優?或者只是出錢方?很多公司的籌集到的資金是來自家族財產中一隻 1500 萬美元的基金,但也自稱為風投。他們和真正優秀的風投之間有著天壤之別。

這裡有一張紅杉資本的退出記錄表。其最近一些 10 億美元和 100 億美元以上投資的退出數量表現不俗。第一梯隊的基金名單如下。

9 個測試教你如何考察創業公司

下面是一張「熱門」基金圖(由其博文與 Twitter 活動的熱度決定),可以看出各風投背景差別很大。

9 個測試教你如何考察創業公司

有著新近且良好的投資記錄與缺少投資記錄的機構相比,肯定前者獲勝。當然,這裡最重要的一點是新近的投資記錄。如果他們最好的投資發生在 1999 年,那也算不了什麼。

這裡是一個風投互評的能力排名。如果該公司的風投機構在這個名單上,那是件好事。

9 個測試教你如何考察創業公司

一個警告:如果某著名風投公司投資了該公司的種子輪而沒有跟進 A 輪,那麼也許你就需要深入了解其中的原因。他們將其稱為風險示意(signaling risk)。

如果該公司的投資方是一個小微型風投基金(較小的風投機構),無法跟進隨後各輪的注資,那麼你需要看看他們是否擅長幫助被投公司獲得後面各輪的融資。

測試 3:公司董事會成員中的風險資本家是誰?

還要看看該公司董事會成員中的風投資本家是誰。他們是否屬於全球前 100 位頂尖風險投資人(見我們與《紐約時報》合作的 top 100 individual VC partners,如果他們在這個名單上,那是件好事。如果他是某知名機構或大機構的初級合伙人,那也不算太糟,但仍需保持謹慎。

9 個測試教你如何考察創業公司

另外,看看該風險投資人是否在他們的 LinkedIn、Twitter 和/或他們的網站上列出了董事會關係。如果他們列出的是其他公司而不是你所評估的初創公司,那麼可能情況不妙。風險投資家通常不希望被劣質創業公司敗壞自己的名聲,使他們失去潛在的投資機會。這也沒有錯。人們想要與贏家為伍,而不是失敗者,這是很自然的。

測試 4:他們的目標市場是否足夠大?

這理解起來很難卻也很重要。如果該初創公司的可獲取目標市場價值 1 億美元,那麼即使他們執行力出色(占 20% 的市場份額),也只有 2000 萬美元的收入。「只有」這個詞可能會把你丟在原地,但對於有風投背景的科技公司來說,則要麼變大要麼走人。2000 萬美元的收入很少能為拿到風投融資的公司提供一個有意義的退出機會。如果你的創業公司拿到了風投的注資,就需要瞄準大目標。

要了解市場規模,點九資本(Point Nine Capital)的 Christoph Janz 有一個非常簡單有效的評估框架。它著眼於建立一家年收入 1 億美元公司的五種方式。所以在評估創業公司的目標市場時,你需要看一下該市場中的客戶數量和 ARPA(平均客單價)。

9 個測試教你如何考察創業公司

要建立一家年收入 1 億美元的互聯網公司,基本上你需要:


1000 家企業客戶,每家每年支付 10 萬+ 美元;

1 萬家中型企業,每家每年支付 1 萬+ 美元;

10 萬家小型企業,每家每年支付 1000+ 美元;

100 萬個消費者或生產消費者,每人每年支付 100+ 美元;

100 萬個客戶在電子商務領域,每人每年產生 100+ 美元的邊際收益;

1000 萬個活躍消費者,每人每年為你的廣告銷售業務貢獻 10+ 美元

因此在評估創業公司時,如果他們的產品是 100 美元/年,你必須評估他們是否有能力獲得 100 萬個付費賬戶。假設你的市場營銷轉化率為 1%,那麼要使 100 萬個人付費,你可能需要 1 億個潛在賬戶。

了解他們是否能以合法的方式獲得 1 億美元營收,這非常值得,而上面的框架是一個很好的評估方法。其他參考:來自風投機構 VersionOne 的 Boris Wertz 也有一篇關於創建一家年盈利 1 億美元公司的文章

測試 5:該公司所處的市場/行業是否已有任何成功案例?

最適用於此測試的創業公司,是那些處於大多數情況下已被定義或半定義的市場。你需要找出那些已有成功退出案例的行業或市場,或是通過公開募股(IPO)方式,或是通過大型併購方式。他們的大買家是否正在收購市場中的公司?

當然,相對於非常新或非常熱門的新興市場,這個測試可能更加適用於那些更為成熟的市場/行業。

例如在人力資源管理技術(或人力資本管理技術、人力資源和人力資源管理技術)行業,發生了許多起收購和一些非常大的 IPO 和 M&A 退出,如下圖所示。有很多公司進行了 IPO(橙色),而併購活動也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增加(藍色)。你可以使用 Industry Analytics對這樣的 500 多個領域/行業進行快速分析。

9 個測試教你如何考察創業公司

測試 6:該公司所處市場是否依舊熱門?

行業風向很重要,尤其是你要加入的公司有風險投資支持其燒錢(支出超過收入)。當公司在燒錢時,它很可能需要從投資者那裡籌集更多資金。

因此,公司參與競爭的行業風向很重要,因為它關乎融資成敗。不幸的是,投資者存在從眾心理。

所以,如果給你 offer 的是一家很棒的團購公司、閃購公司或是一家手游公司,你可能需要仔細地再三斟酌。

創業公司很難生存。在市場對你不利時就更難了。

一些大學職業生涯服務機構有 CB Insights 的訪問許可權,他們可以使用 CB Insights Trends 來辨別行業趨勢。比如自我量化(quantified self)和團購,這兩個領域就不被看好。

9 個測試教你如何考察創業公司

9 個測試教你如何考察創業公司

還有一些領域正持續獲得關註:人工智慧、聊天機器人、物聯網和工業物聯網。

測試 7:招聘情況、網站流量、媒體報道等非財務型指標是上升還是下降?

由於他們是一些個體創業公司,其財務結果很難從外部信息源獲取,比如 CB Insights 上的融資或估值數據。除非你很資深,否則你可能沒有足夠的槓桿去獲得任何財務數據以用於決策。

但是你可以使用各種非財務績效指標來了解基本情況。

例如,該公司的招聘速度是保持穩定、加速還是下降?

他們是否在招聘商務拓展或銷售人員?這可能表明他們已經取得了產品/市場的破匹配並且正在擴大規模。或者他們是否僅僅聘請了 CFO、人力資源部門主管或內部招聘主管?這也可能表明了增長勢頭。

你可以通過查看其招聘頁面或訪問招聘搜索引擎來手動完成這項工作。如果你是一個大學生,並且可以訪問 CB Insights,那麼你可以在公司招聘頁查看其招聘趨勢,或按照待遇、公司搜索排名來搜索有招聘需求的創業公司。

其他可關注訊息有:


* 網站流量在否在增長?

* 社交媒體動態如何?

* 媒體報道情況如何?

在 CB Insights 的性能指標(Performance Metrics)選項卡或通過搜索查看相關信息。

你可以使用 Trends來追蹤公司的新聞動態。媒體報道也很有啟發性。

例如 B2C 類科技公司,他們是否出於風口?還是在風口之後不了了之?以消費者為導向的公司很難在風口之後殺回來。不是不可能,但很少見。下圖消費者技術領域的最近一些趨勢,比如 Ello、Meerkat、Yo! 和 Turntable.fm。他們都是起初風頭強勁,之後迅速覆滅。

注意:你可以在 CB Insights 中對趨勢搜索結果進行修改。

你所看到的初創公司有一個大的增長點,然後沒有什麼或者媒體提到的穩步上升嗎?

雖然媒體對消費科技公司可能更有用,但它仍然是 B2B(企業對企業)公司的一個有用的衡量標準。這是你的趨勢圖真的,CB 洞察。而 B2B 技術市場情報平台就像我們不會覆蓋了 Snapchat 的水平,看趨勢,觀察它是否是獲得牽引力,還是作為一個公司的牽引代理。

測試 8:他們的融資進度 & 金額是否落後於競爭對手?

如果目標創業公司的融資進度 & 金額落後於它的競爭對手,那麼其競爭者在上述測試中的表現值得一看。金錢買不來執行力,一個公司的融資進度 & 金額處於下風並不意味著它不值得加入。

但如果他們的融資進度 & 金額處於下風且其競爭對手在上述測試中表現更好,那麼就得問一問他們是否真的有機會贏?

要比較融資,你可以訪問該公司的簡介頁面,其中包括它與同類型公司的比較,如下圖所示。

測試 9:員工離職率是否過高?在什麼級別?

利用強大的 Wayback Machine (https://archive.org/web/)(Internet Archive),查看該公司各時期的主頁,重點關注其團隊介紹頁面(如果有的話),看看有多少人仍然在列?如果離職率很高,就要打一個問號。

另外,查看 LinkedIn 並使用高級搜索來尋找前僱員。如果前僱員與現僱員數量之比很高,就傳遞出另一個危險信號。儘管 LinkedIn 上難免會有一些前僱員且這是某種健康的跡象,但如果你有 45 個現僱員和 45 個前僱員,那可能就有問題。

希望這些測試有用。其中沒有一個是做出好決策的關鍵,但如果你輔以直覺和定性的洞察力,那麼它們將有助於引導你至正確的方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機器之心 的精彩文章:

腦技術商業化,正成為矽谷熱詞
通向未來AI的三條賽道:高性能計算、神經形態計算和量子計算
橫向對比5大開源語音識別工具包,CMU Sphinx最佳
騰訊雲小微打造語音開放平台,激活智能硬體生態

TAG:機器之心 |

您可能感興趣

官場故事《考察》
滴滴有意探索酒店業務 項目處於初步考察期
15書法班考察記
公共考古之詞源學考察
2018聽說自主招生面試考察這些問題,你造嗎?
歐洲設計創意考察·AI·汽車·IoT·機器人
韓正考察零氪科技
萬科設計師帶你考察新加坡商業項目
考點交叉融合 考察綜合能力——《中藥學專業知識二》命題導向分析
3天考察5個成功項目,親子產業深度遊學,暨操盤手分享會
狼隊體育總監:我們每個月要考察5000個球員
法國服裝業考察 政府推動產業振興
匯誠行日本商業項目考察專題分享之一:日本大阪 Grand Front
全國政協書畫室採風考察團在上海考察
HR常問面試問題及考察點!
湖北宜昌市教育局考察訊飛啟明、探討信息化時代聽說考試何去何從
一文詳解Android開發面試考察
ACT英語部分考察內容及做題注意事項
上海公共景觀「考察回顧」
NASA決定暫停好奇號的科學考察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