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與童謠 上海話童謠
小知識
【上海話】
上海話,吳語的一種方言,屬吳語太湖片蘇滬嘉小片(一說為「上海小片」)。上海話又稱上海閑話、上海吳語、滬語,是上海本土文化的重要根基。為吳語代表之一,與吳語太湖片其他方言基本能互通,在現代吳語地區有較大的影響力。
上海話有狹義、廣義之分。狹義上海話指上海市區方言,即現在被廣泛使用和認同的上海主流通用方言。上海話是以本地吳語為基礎,自然融合上海開埠後的吳語區各地移民方言而成的一種新型城市吳語。廣義上海話還包括各上海本地(郊區)方言,主要包括浦東話、松江話、嘉定話、崇明話、金山話、青浦話、奉賢話等。上海地區原由江東11個縣組成,方言反映江東文化信息。
上海話保留了吳語的一些基本特點,如古全濁聲母保留獨立聲類,不併入古清聲母;古微、日、疑母有文白讀之分;單母音韻母較多;聲調基本按古聲母清濁分為陰、陽兩類;否定詞「不」讀f(V)-聲母;動詞重疊後可帶補語,如「汰汰清爽」。上海話因受官話影響較大,體現出明顯的簡化,老派上海話有6個聲調,新派僅為5個,韻母簡化亦明顯。
(甘於恩擬)
【方言點:上海市區】
朗讀者:邵慧君,任職於華南師範學院
-
01
-
搖啊搖,搖啊搖,
搖到外婆橋。
外婆叫我好寶寶,
一塊饅頭一塊糕,
吃仔就要跑[1]。
[1] 大人搖小孩時唱。小孩自己也唱,尤其是玩搖椅子等遊戲時。
-
02
-
篤篤篤,賣糖粥,
三斤蒲桃(指核桃)四斤殼。
吃儂個肉,還儂殼。
張家老伯伯,
問儂討只小花狗[1]。
[1] 玩一種遊戲時唱,也可以隨口哼。
-
03
-
一歇(指一會兒)哭,一歇笑,
兩隻眼睛開大炮,
一開開到城隍廟,
城隍老爺開口笑[1]。
[1] 嘲諷破涕為笑者時唱。
-
04
-
落雨了,打烊了[1],
小八臘子(謔稱小孩)開會了。
[1] 天將下雨或剛下雨時唱。後來平時也可隨口哼唱。
-
05
-
冬瓜皮,西瓜皮,
小姑娘赤膊老面皮[1]。
[1] 嘲諷小女孩赤膊時唱。
-
06
-
長腳鷺鷥敲洋釘,
敲來敲去敲勿進,
原來是只螺絲釘[1]。
[1] 長腳鷺鷥,喻高個子。「鷺鷥」與「螺絲」諧音,諷刺高個子時唱。
-
07
-
山浪有隻廟,
廟裡有隻缸,
缸里有個小和尚,
嗯牙嗯牙要吃綠豆湯[1]。
[1] 嗯牙嗯牙,小兒啼哭聲。
特別說明:文字選自許寶華、湯珍珠主編《上海市區方言志》(上海教育出版社,1988年11月出版)。
圖文編輯:廖小曼
責任總編輯:老甘


※方言段子與講古
※南方語言學12輯目錄
※方言兒童文學系列音頻
TAG:語言資源快訊 |
※連城方言與童謠
※童謠:童謠六章
※反叛的童謠
※上海老弄堂里的童謠塗鴉
※散文:外婆的童謠
※你還會說方言嗎?從方言童謠中尋找兒時的記憶
※【童趣剪紙】故鄉童謠
※《反叛童謠》不反叛,只是講給成人的童謠
※經典兒歌 童謠
※當童謠和插畫相伴
※粵語童謠,那段純真的時光
※《東方娃娃童謠、古詩系列叢書》
※首發東方娃娃古詩、童謠集,用方言念的童謠,聯手故宮博物院打造的最美古詩,享受語言韻律美和詩情畫意的最好讀物
※童謠:帶孩子向著明亮那方
※歷史上的童謠讖語——童言無忌,卻常常一言道破天機
※一首童謠預言國家興亡 中國古代童謠威力為什麼這麼大?
※兒時故事串燒「反叛的童謠」
※動漫:成人向黑暗童話《反叛的童謠》,小紅帽的獵槍
※奧斯卡遺珠:反叛的童謠
※黑童話毀三觀?那你可能沒聽過這些英國恐怖童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