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夏至除燥祛濕正當時 送你一份中醫養生保健良方?

夏至除燥祛濕正當時 送你一份中醫養生保健良方?

夏至除燥祛濕正當時 送你一份中醫養生保健良方?

要健康長壽,必須順應自然、情緒穩定、起居有常、合理運動,以阿膠黃精丸食療為主。食療中酸苦甘辛咸,青赤黃白黑.對應人肝心脾肺腎,雖稍有牽強,但平常稍加註意,正確對待,也不失為養生保健的好方法。因此,作為中醫藥工作者需精研所學.把中醫藥理論精髓跟國人日常生活緊密聯繫起來,正確認識中醫藥這一傳統養生文化的精髓,深諳天、地、人和諧之道。即自然、社會、人三者的和諧統一之道。

1情志養生,《管子·內業》、《黃帝內經》及《內經》中均闡述合理的心理保健、良好的作息時間是人體健康的重要保障之一。故需做到起居有常、不妄作勞、酌情學習及規律作息,適當

開展琴棋書畫、養魚種花、文化娛樂、旅遊活動、讀書看報等。從而去除煩惱,陶冶情操。此方法不僅為古代中醫學所推崇,更為現代高度緊張、高度壓力、高度競爭的社會所受用。減壓、回歸自然、寧靜、簡樸的生活能使人們的心理情緒得到適當的釋放,從而更好地陶冶人們的情志。有益於健康。

2環境養生,環境養生是指通過自然環境的治療及調理作用。達到養生的目的。《黃帝內經》說:「凡欲診病者,必問飲食居處,暴樂暴苦,始樂後苦,皆傷精氣,精氣竭絕,形體毀沮。」表

明環境會給患者的康復帶來一定影響。故可通過自然環境對心情的調節作用,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從而有助於人們的健康與長壽。

3飲食養生,飲食是人體營養的主要來源,也是健康長壽的保證,享用食物是人體生命活動的一種體現。《漢書·酈食其傳》說:「民以食為天」,體現了飲食與人類生存的密切關係。《千金翼方.養志食療》說:「飲食當令節佳,或貪味傷多,腸胃此薄,多則不消。」表明飲食需定時定量,避免過飢過飽使得脾胃受傷,而造成元氣不足產生疾患。另外,還需禁食肥甘厚味之品。尤其是患有動脈硬化、高血壓、糖尿病等的患者。《素問·臟氣食法論》說:「谷肉果菜,無使過之,傷其正也。」是說谷肉果菜等各種食品能使機體受益,尤其是在人體的生長發育期或機體不斷消耗營養時更需補充,但切勿過度,避免因過度攝入而造成人體肥胖,從而影響健康。飲食還有食療作用,如咳嗽遷延,反覆外感,食雞汁湯;感冒,食蔥頭紅棗湯;多病早衰,食蜂皇漿;盛夏納差,食綠豆湯;病後畏寒、倦怠、虧損,食老鴨湯;失眠,食大棗桂圓蓮子湯。不同的水果也有不同的治療作用。如梨可清心降火,清熱解毒,適用邪熱傷陰、熱病後少陰或口渴心煩。橘子可理氣和胃、化濕,適用噎逆食少、胸腹痞滿者。蘋果可健脾養陰。適用神疲納差、中氣不足者。柿子則能潤肺祛痰,還能起到解酒的功效。

4藥物養生,《神農本草經》、《本草經·序錄》、《傷寒雜病論》、《備急千金要方》及《聖濟總錄》等書籍記錄了大量的各種各樣的藥物養生方法。延壽中藥方劑如烏麻散、地黃丸、巴戟丸、熟地膏、益壽地仙丸、琥珀散、孔聖枕中丹、枸杞子丸等。抗衰老方劑如腎氣丸、薯蕷丸、黃芪建中湯等。藥物養生還具有排邪、安臟腑的功能,但需用之得當,使其發揮最大療效。

大家可以在一起學習交流,裡面沒有一些煩人的廣告,有一些養生知識的講解和介紹,和我個人工作中的經歷和感悟,還有我生活中的奇聞樂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祛濕 的精彩文章:

梅雨天 喝茶祛濕 點香補陽
濕氣纏身怎麼辦?先判斷是否有濕再祛濕
還在用薏米紅豆湯祛濕的朋友們,快來看看你們錯在了哪?
梅雨季節,防潮祛濕,脾功能不好的人需掌握這6道食療方

TAG:祛濕 |

您可能感興趣

中醫養生保健 教你巧用中醫方法來養生
熬夜後,中醫養生方教你如何快速補回來!
為什麼你的黑眼圈總下不去?養生保健|中醫養生|女性養生
中醫養生保健——春季美容養生
中醫養生教你如何吃「春」
中醫養生保健素養
中醫養腎防衰老 日常保健養腎方法
道醫養生│清明節氣如何養生
中醫養生:晚吃薑如砒霜是真的嗎?常吃薑有著健脾養胃的功效
中醫養生「立春」晚睡早起 保陽戒燥
中醫養生保健,先拔罐好還是先艾灸好呢?
御珍堂—春天中醫養生艾灸,祛除身體濕氣,趕走一身病痛
熬夜後,道醫養生方教你如何快速補回來
中醫養生:開胃健脾四大藥方,值得一試
中醫養生:太陽這樣曬才健康
中醫養生 這些疾病看中醫效果更好
老中醫養胃清單大公開,教你冬季應該如何暖胃,養胃,健胃
中醫養生篇:九種不花錢的中醫保健養生法,你知道幾種?
出伏遇上「濕燥」兩重天,時令養生就靠這兩件事!5個中醫養生方
中醫養生:五臟健康是我們養生的基礎,怎樣判斷五臟積毒和去除五髒的毒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