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掛」在半山腰的學校

「掛」在半山腰的學校

青山環抱、綠樹掩映的校園裡,現代化高樓錯落有致,長157米、高43米的校園擋牆,由600多根錨索拉著,如巨人的臂膀,守護著校園的安寧。

這就是有「陝南奇觀」之譽的白河縣高級中學。白河縣位於陝西省東南部、大巴山東段,全縣山脈與溝相間,素有「土無三寸厚,地無百畝平,山高石頭多,出門就爬坡」之說。

「以前的學校只有22畝地,僅能保證3000多名學生上課和住宿,沒有活動場地,上體育課要到300米外的縣體育場去。」該校老教師汪盛忠說。

由於學校場地狹小,不得不到縣體育場上體育課的,還有一所初中、一所小學和職業中學。平地資源緊缺,空間狹小成為制約教育發展的瓶頸,怎麼破?

2011年,面對全縣高中辦學基礎薄弱、資源分散、發展空間受限的現狀,白河縣委、縣政府果斷決策,拿出縣城唯一一塊建設用地,投資4億元規劃建設一所標準化高級中學。

在當年地方財政收入不足1億元、項目啟動資金僅1000萬元的困境下,白河通過向上爭取支持、落實財政配套、捆綁項目資源等多種渠道籌措建設資金,縣交通、林業、水利、住建、國土等部門分別承建校園的道路、綠化、管網、給排水、教師周轉房、邊坡治理等工程,保障項目順利推進。

學校建設中,先後削平4道山樑,填平3道溝岔,投入1000多萬元修建了43米高的錨索大壩,平整建設用地240餘畝,是原校園面積的16倍。舉全縣之力,歷時3年,在最陡處達45度、高差達146米的荒坡上,建成一所人稱「掛」在半山腰的現代化學校。

白河高級中學投入使用後,城關初中、城關小學和縣幼兒園實現梯次搬遷,城區新增學位2100個,有效解決了城區中小學和幼兒園長期存在的「大班額」、場地狹小、校舍緊缺等問題。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辦好人民滿意教育,是白河斬窮根、奔富路的必然選擇。」白河縣縣長李全成說。

近5年,白河縣全縣教育支出達12.82億元,佔全縣民生支出的30%以上,每年新增財力的60%以上用於教育事業發展。新增校園面積380畝,整體遷建學校5所,新建幼兒園11所,改擴建中小學27所,中小學校面貌煥然一新。(本報記者 馮麗)

《中國教育報》2017年06月27日第5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陝九條」促成果就地轉化
全面深化綜合改革 加快建設教育強省
「鄉村校信息化須從硬投入轉向軟支撐」
青島科技大學:辦學歷史悠久,發展迅速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

您可能感興趣

一所城市裡的綠洲學校,福田最火的國際學校,等兩三年都未必有學位的學校!
深山裡的「夫妻學校」
尋找身邊的好學校:北京市海淀區崛起實驗學校新設未來科學班
今天的董又霖是會在學校外等你放學的青梅竹馬
中原地區比較好的學校——南陽美髮學校,周口美髮學校,駐馬店美髮學校
歐洲最神秘的學校之一開學了!
我們學校在偏遠郊區的大學城裡,怪事一籮筐!
舌尖上的國際學校來咯,原來數10萬學費的學校都吃這些東西
山區學校來了外教
從學校,再到學校
經驗貼:美國留學到底去東部學校還是西部學校?
程瀟的學校,周潔瓊的學校,宋祖兒的學校,差距真的是天壤之別
我的國際學校之路
南蘇丹牛棚里的「學校」 學生:想學習但從未見過學校
在學校吃過的涼皮
這個學校的學生可以承包學校的菜地
新加坡國際學校—留學跳板,孩子未來的起點!
蘇州哪裡有好的學美甲的學校
實拍羅定山村學校,只有三間教室
不以「大學」結尾的學校--首都大學東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