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企業收購日本企業為何這麼難

中國企業收購日本企業為何這麼難

昨天(6月26日),浙江省寧波均勝電子公司旗下的美國百得利安全系統公司(KSS)宣布,將收購世界最大的汽車安全設備製造企業TAKATA(高田)。同一天,TAKATA向東京地方法院提出破產申請,負債總額達到1.7萬億日元(約1065億元人民幣),成為日本戰後最大的製造企業破產案。

中日之間的這一起收購案,並沒有讓日本政界和財界感到緊張,甚至很少有人提及KSS的母公司。為什麼中國企業收購TAKATA沒有讓日本緊張?原因很簡單,在日本人的眼裡,昔日輝煌的TAKATA已經是一堆「垃圾」,而且它出售的對象是美國企業,而非中國企業。

為什麼寧波均勝電子公司沒能直接收購TAKATA呢?這裡面就引出一個很重要的問題:中日直接併購其實很難。

「中日併購」是這幾年,中日兩國之間的一個熱門話題。但是,「中日併購」喊了這麼多年,成果到底如何?除了幾家大企業買了日本的白色家電和不動產,中國一般的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要想在日本併購製造型企業,目前還幾乎是不可能。哪怕是房地產企業,他們在日本買到的不動產,都不是從日本市場直接拿到的,而是從遙遠的美國基金公司手裡才拿到的。所以這裡面就引出一個很重要的話題:為什麼中國企業想直接併購日本企業有這麼難?

中國有句俗話,叫「錢多人傻」,其實中國人錢多,全世界都知道,但是中國人一點不傻,只是在某些領域,還沒有經驗。這幾年,中國政府積極鼓勵企業走出去,到海外去投資去併購。確實也有不少企業在海外收購了一些企業。但是我們仔細想想,我們在海外收購的企業,到底都是一些什麼企業?吉利收購的沃爾沃,是一家瀕臨破產而且是沒人接盤的企業。寧波均勝間接收購的也是一家負債纍纍的破產企業。像東芝的醫療事業和半導體事業,絕對不會讓中國企業碰一碰。

那麼在日本市場,這幾年中國企業也確確實實有不少的收穫,七年前,聯想集團收購了日本NEC公司的電腦事業,海爾公司收購了三洋集團的電冰箱和洗衣機事業。在今年,美的集團收購了東芝的白色家電。這些輝煌的業績留給我們一個強烈的印象:中國企業太牛了,把世界五百強的企業都買了下來。但是,當我們把鍋子揭開,仔細看看,發現都是人家想扔棄的東西。

日本的NEC公司,也就是日本電氣公司,成立於1899年,它是日本最早研發生產電腦的企業,在六十年代,NEC公司就已經研發出了日本的第一台電腦,該公司還在1970年開發出日本第一顆人造衛星,並在1972年向全世界轉播了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實況,2002年製造了當時世界上最快的超級計算機。80年代風靡中國的四通中文印表機,就是在NEC公司的技術支持下研發出來的。

但是在2011年,NEC公司突然宣布,要把電腦事業拋售。中國的聯想集團立即舉手,並最終分兩個階段把它買了下來。作為聯想集團來講,他在前幾年買下了美國的電腦巨頭1BM的電腦事業,如今又把日本最大的電腦製造商買下,無意的就成了世界最大的電腦製造商。但是過去5年多,我們回過頭去看一看,日本的電腦賣不動了。

我有一個習慣,喜歡逛電器商店。東京銀座邊上有一座PCカメラ,是日本最大的電器量販店之一。我經常喜歡去那裡轉轉,去看看有什麼最新的電器產品,還有什麼最新的家電產品,每一次去,我都會去電腦銷售樓層轉一圈。5年前,這一個樓層是最為熱鬧,但是現在每次去,發現最冷清的樓層,就是這一個電腦銷售區。日本人很少購買台式電腦,對筆記本電腦也在失去熱情,連平板電腦都成了遊戲專用,唯一熱衷的,就是寬頻的iPhone PURAS手機,因為你在電腦上想完成的瀏覽新聞、搜索資料、收發郵件、通訊聯絡,在iPhone PURAS手機上都可以輕鬆完成。

所以在這幾年,索尼公司、松下公司、東芝公司,富士通公司,這幾家日本生產電腦的企業,都紛紛地把電腦部門全部切割出去,要麼關閉,要麼出售,與電腦徹底告別。NEC公司比這些企業聰明,它在電腦還處於鼎峰的時期,就早早地把它拋了,買了一個好價錢。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我們中國企業是撿的人家的垃圾。雖然這垃圾的含金量還是挺高,譬如聯想目前在日本市場,除了繼續打「LENOPO」的自有品牌之外,還維持NCE的品牌,因此在其他公司都放棄電腦製造的背景下,聯想兩塊品牌在日本市場的綜合佔有率已經排名第一,但是銷售量早已不如以前。

「撿垃圾」的不僅僅是聯想集團,還有海爾、還有美的。對日本企業來講,像中國、韓國甚至像越南這樣的國家,都能生產出高端的電冰箱和洗衣機,那麼把白色家電已經折騰了半個世紀的日本企業,已經沒有必要繼續去玩這些已經過時的東西,他們的目標,是需要去研發新的技術,開發新的產品,繼續去引領世界的最新科技。

但是,中國企業要在日本撿到這些「垃圾」,也不是那麼容易,關鍵是日本企業願不願意讓你撿。

聯想集團之所以能夠把NEC公司的電腦買下來,很大一個原因是因為兩家公司在過去20年中,有許多的技術與市場的合作。海爾為什麼會買下三洋的電冰箱與洗衣機,因為海爾在90年代開始,就是三洋電冰箱和洗衣機的代加工工廠。海爾的白色家電之所以發展迅速,三洋的技術支持是起了作用。如今,三洋這一品牌在日本市場已經銷聲匿跡,所以,海爾電冰箱在日本的中高端市場的佔有率十分低下。不僅如此,海爾在目前中國市場和海外市場也做得十分艱難。那麼回過頭來再看美的收購東芝的白色家電產業這件事。美的與東芝白色家電的合作已經十幾年,也算是一對老情人。但是,在日本的白色家電產業已經處於飽和,中國市場也是如此的背景下,美的收購東芝的白色家電後,他只能去打東南亞市場以及非洲市場,而要打開這兩個市場,美的還需要巨大的市場投入。

從上面的事實中,我們可以看到一點,聯想、海爾、美的能夠買下日本的電腦與白色家電,不是你捧了錢就可以輕鬆把人家搞定,而是由於雙方已經有了10幾年甚至20幾年的合作,已經知根知底,企業文化也已經相互了解的基礎上,才完成了結婚儀式。

去年,長江商學院的一批總裁班的學員來日本考察,邀請我給他們講講日本經濟。講演結束後,幾位企業家向我提了同樣一個問題:徐老師,你幫我們解釋一下,為什麼我們跟日本企業談生意談合作談併購,我們是激情滿懷,而日本企業總是十分曖昧,避談核心主題?

我說,出現這一種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對於日本企業,尤其是傳統型的家族企業來講,並不是你有錢,就可以搞定一切。像家族型企業,她把這個孩子養了幾十年,甚至幾百年,在轉手給別人的時候,他會有兩個願望,第一,你要對我孩子好,不是把他接過去滅了,而是把它培養成人,做大做強,而不能把它糟蹋了。第二,你不能改變我孩子的基因和性格。也就是說,你要保住我的品牌信譽,傳承我的企業文化。而中國不少企業家認為,我併購了你的企業,我就是主,要死要活,都是我說了算,老東家已經沒有說話的資格與權利。

另外一個原因,我們中國的企業家們在日本企業家面前,所表示出來的不是一種誠懇謙虛的態度,而是表露出一種「我有錢」的架勢,而日本企業家恰恰就十分討厭這一點。譬如說,中國有錢的企業家就像跟世界富豪似的,喜歡弄一家小小的專機飛去日本談生意,總想告訴日本企業家,我很有錢,我有實力。但是,日本企業家就討厭這一種張揚的勁。有沒有錢,跟開不開專機好不搭界,跟人品搭界。所以,你以一種暴發戶的心態去跟日本企業談合作,向收購日本企業,馬上就會碰壁。許多企業,它寧願倒閉,也不願意賣給他們信不過的人。這就是日本企業文化中保守的一面。甚至這一種保守令人無法理解。

所以,我們中國企業跟日本企業談生意談合作談併購,千萬不能像在百貨公司里買東西,我掏錢,你給東西,一手交錢一手交貨,不問客官來自何方?與日本企業打交道,必須先交朋友,建立友誼,然後從一個小鄰域開始合作,短的一年半載,長的幾年,經過這一番交往努力,只有建立了相互信任,才可以奔主題。兩國社會文化與企業文化的不同,導致在企業合作與併購方面,需要時間需要信任。所以,中國企業家面對慢腳步的日本企業,也需要耐心,學會等待與交流。

2016年,中國企業併購日本不動產,有兩大案例。一是上海的豫園商城以183億日元(約合9.5億元人民幣)的價格,收購了北海道的星野度假村。二是中國安邦保險集團正在洽談購買日本住宅物業資產,總價高達23億美元。這兩個大型的不動產收購案,都有一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中國企業都不是直接從日本所有者的手中購買這些不動產的,而是向美國的黑石基金公司買的。為什麼要從黑石基金公司轉手購買呢?因為,日本所有者不相信中國企業和中國的投資公司。結果這一種不相信,使得中國企業在收購中,多付出了不少冤枉的錢。譬如北海道的星野度假村,賣給美國黑石基金公司是130億日元,豫園商城從黑石基金公司手裡買來時,多付出了50億日元,也就是多付出了3億元人民幣的冤枉錢。

由於社會文化與企業文化的不同,導致了中日兩國在併購過程當中會出現很大的思維差異,往往是中國企業有錢咄咄逼人,而日本企業是唯唯諾諾謹小慎微,結果兩國的企業很難達成交易共識。所以,在中日併購中,很需要有一個理解日本企業文化,也了解中國企業文化,而且語言又通,雙方的人脈關係有很齊全的這樣一個中間人或者中間機構,來做雙方的溝通協調,只有這樣,才能消除隔閡,增進友誼,促成合作。

【自我PR】想了解日本更多的資訊,請收聽喜馬拉雅FM「徐靜波頻道」,每周兩播。還有《靜觀日本》、《日本人的活法》,網上書店均有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靜說日本 的精彩文章:

中國遊客熱買日本漢方葯 原料多來自中國
日本人為何不喜歡瓜分家業

TAG:靜說日本 |

您可能感興趣

聯想創投四家被投企業榮登中國最具商業價值AI企業百強榜
美國最大仿製葯企業在中國擴展業務,做高價個人護理產品
日本網民吐槽:一幅漫畫看懂日本企業和中國企業的差別
中國AI安防產業鏈盤點:6大業務領域,上百家主要企業
日媒:長江存儲等企業來日本挖人,本土企業人才告急
中國採取措施加強職業學校和企業融合
繼華為後,美國再次盯上中國企業,又一家企業在美國遭殃
亞馬遜或在中國推出中小企業貸款業務
中國企業在美國申請商標的誤區
中國企業正在收購美國已倒閉的私立學校,現至少收購了4所
從佛山7個企業案例看中國製造業創新趨勢
為什麼美國不歡迎中國企業了?
中國存儲晶元產業蒸蒸日上 領軍企業都有誰
專家:美國禁止美企業向中興向出口產品難阻中國高技術產業發展
中國電池企業走向國際市場應對日韓電池企業的競爭
中國礦業企業在緬甸取得突破性進展
日本大學生就業熱門企業排行榜出爐 商社人氣不減
韓國將對非本地科技企業徵稅
中國企業在泰國註冊商標需要哪幾個程序
用「中國製造」充當「美國製造」,美軍靴企業高管獲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