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聶雨田 一條路一條河

聶雨田 一條路一條河

一條路一條河

文/聶雨田

一 不由自主的腳步

連續下了一星期的大雨,抓一把空氣,都能捏出水來。中秋假期,賞月變為聽雨了。下雨有下雨的妙處,少了浮塵和焦躁,空氣濕潤,心情清新。去雨中走走,體會不一樣的中秋心情,欣賞不一樣的中秋風光,也是一種妙事,就像天空中的雨花,隨意洒脫,無拘無束,放飛心靈。

撐著雨傘閑閑散散地出了門,心中無目無的,腳步卻不自覺地走向了南塘的渭花路---去花園吧,那裡是我的家鄉,在這無月的中秋,在這雨中的中秋,我莫名的想念那一方水土和親人。

二 灰堆遐思

雨卯足了勁下,一陣緊似一陣,沒有停歇的跡象。密密麻麻的雨絲像無數琴弦,風是拉琴的人,樹葉上,房頂上,塑料棚頂上,所有地面上的一切都把自己弄成奇形怪狀的樂器,噼里啪啦的奏出美妙的雨的交響樂。街道變成了河流,樹葉在河流上飄,行人打著傘,走路象在跳舞,蹦蹦跳跳的僻水窩子。也許是節日,也許因大雨,行人稀少的可憐,路過的大多是開出租的,蹬三輪的,拉著架子車賣菜的抵足胼手面目黧黑之人。

上了渭花路,過了鐵路橋,終於把城市摔在了身後,離浮躁和喧囂遠了,向著寧靜和質樸走去。雨似乎有使不完的勁,越來越大,由雨絲大到雨繩。風也來揍熱鬧,吹的雨繩象飄在空中的巨大的斜網,網跟著風輦著捕捉我。我就是那巨大的網裡的 魚,想拚命衝出網的束縛,無奈,那網是天羅地網,你往前走,風推著那網輦著你也往前走。公路的積水成了河流,汽車像水中的快艇,由遠處駛過來,濺起兩綹子半人高的水花。遠山近景都落在碩大無比的雨網之中。

走到灰堆,就到了秦始皇焚書坑儒的地方,這也是沋河流域最具歷史和文化意義的象徵。歷史是現實的子宮,一個個的歷史事件是男人的精子和女人的卵子,在社會變遷更替的時間長河中,他們孕育出我們現在的社會形態。當年燒竹簡的灰堆已經在歷史的長河中灰飛煙滅,但焚書坑儒帶給我們的歷史思考卻是永久的話題。

考察焚書坑儒,不能不聯繫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這兩個歷史事件的共同點在於當政者對思想文化的閹割和對社會話語權的獨霸。在西漢漢武帝採納董仲舒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儒家治國思想之前,中國社會的主流思想是韓非子的法家思想。焚書坑儒確立了法家思想在當時意識形態領域的主流地位。韓非子主張法治,提出重賞、重罰、重農、重戰的治國策略。韓非子創立的法家學說,為中國第一個統一的專制的中央集權制國家秦朝的誕生提供了理論依據。為秦朝統一全國起到了穩定社會和官僚群體的思想,為秦朝的大改革順利實施掃清了思想障礙,開創了延續兩千多年的中央集權的社會管理制度。同時,焚書坑儒也使大量的民間典籍遭到毀滅,給中國文化留存造成了斷層。共0條評論...

三 千年之夢

遊走在歷史長河的風雨中,眼前忽然一亮,隴海鐵路沋河鐵橋拐彎處現出一方魚塘。四五個垂釣者坐在花花綠綠的大傘下,如雕塑一般。剛才還洋洋得意於自己的雨中之行,心想這麼大的雨,有誰出來,哪裡想到,同類不少,只是人家玩高雅的釣魚。

魚塘不大,四五畝水面。一圈鬱鬱蔥蔥的梧桐樹把那水面箍成一個橢圓形,水就在那橢圓里攤開來,象少女梳妝打扮的鏡子,只是那鏡面是綠寶石似的水。天上的雨滴落在水面上, 是少女的繡花針在鏡面上跳舞,少女綉出無數的喇叭花,競相開放。

「斷煙棲草碧,流水帶花香」,四五個垂釣者散落在魚塘的四周,魚竿就那樣隨隨便便鬆鬆垮垮的放著,不象在釣魚,到像是僧人打坐。有一兩個抽煙,也許是「心事同沙鳥,浮生寄野航」。如果去問釣者「今是何世」,答曰「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這樣的美妙處,這樣閑散獨處的境界,我也受了感染,就想,那魚塘是一本打開的書,那四五個人正在聚精會神的讀魚塘的書。又想起朱熹的「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遙想宋代大儒朱老先生寫這首詩時,是在風輕雲淡的池塘邊,拿一本書隨意的坐在一塊石頭上誦讀,朱老先生自己先陶醉了,於是就有「半畝方塘一鑒開」的美妙詩句。不過,垂釣也罷,讀書也好,此時的朱老先生恐怕已讀的不是書,釣的不是魚,朱老先生胸中有「天光雲影,源頭活水」的人生大境界。

隴海鐵路上,火車的一聲怒吼擊碎了我的千年之夢,只見火車像一條喝醉的巨龍,順著兩條黑色的鐵軌瘋狂的爬行,憤怒地沖開無邊的雨幕,呼嘯而去。夢已碎,競羨慕起千年之前的柳宗元。這裡的垂釣終究不是柳宗元《江雪》中的垂釣。柳宗元垂釣的是與自然的孤獨,與朋友的寂寞,與官場的孤傲,與社會的理想,與未來的希望。既是這樣,我便要去尋那「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的夢。

四 約會六姑泉

沋河水庫那兒有一個很長的大坡,爬上去,眼界就開闊了。正爬到半坡,只見路邊有一股老碗粗的泉水,嘩嘩啦啦涌泄而下。我經常到這一帶玩耍,知道這坡地後面有一股常年不枯的泉水,就是渭南家喻戶曉的六姑泉。然而,知道六姑泉的人多,知道其來歷的人少。

相傳秦始皇死後,要以宮女玉姜陪葬,玉姜十四歲花季少女,長得如花似玉。她原是秦滅六國時從楚國虜掠來的宮眷幼女。聽說將其陪葬的消息,她與其餘五名宮女逃離皇宮,一路向東。六個宮女逃到沋河西岸蔣家村後面的西原半坡走不動了,躲進原側的一孔破窯洞,從此六人在此相依為命。六姑娘心地善良,又有醫術,經常為當地村民看病抓藥,積德行善,深得村民愛戴。村民為感激六姑娘的義舉,在六姑娘死後,將她們埋葬在其居住的窯洞。由於六姑娘居住的窯洞旁有一股四季不枯的泉水,於是人們就把這一股泉水稱為六姑泉。隨著時間的推移,六姑泉逐漸演變為渭南八景之一的瑞泉瀑布。曾有民諺說「渭南縣,兩頭寬,北有渭河南有山,彎彎泊水穿心過,留得風姿六姑泉」。據渭南縣誌記載,渭華起義前,中共渭南縣委在六姑泉多次開會,磋研起義方案。上世紀三十年代,西安事變前,蔣介石赴西安途中,路過渭南,對六姑泉的美景讚美有加。可惜的是,隨著人類活動對自然界的影響進一步加大,六姑泉昔日的盛景已不復存在,成為渭南人民神話般的傳說。

五 風雨沋水

上了大坡,站在坡頭,雨更大,風更狂,但並不影響欣賞美景的心情,到憑胸生出「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里」的豪邁和雄心。

向北望去,沋河川風物盡收眼底:渭南城裡,高高低低的樓房如香爐里插著的香柱,密密麻麻。城市上空煙雨朦朧,霧氣繚繞,亦如仙境。沋河公園裡那兩片碧綠的水面,競真有「彎彎泊水穿心過」的意境。再看那兩條高速公路,橫跨沋河,東西而去,路上汽車影影綽綽,遠看似大大小小的烏龜緩慢爬行。龍海鐵路和西南鐵路從沋河西岸的土原半腰的洞子鑽出,分道揚鑣,一向東方,一向西南,每隔三五分鐘便有巨龍衝破雨霧呼嘯而過。沋河兩岸樹木森森,農舍清清。兩岸菜地從水庫大壩的跟子,像一大張碧綠的毯子,直鋪向城市的邊沿。那黑紫色的茄子,碧綠的辣椒,鮮紅的西紅柿,嫩油油的韭菜,茂盛的芹菜就是那毯子里的花色圖案。菜地和菜地之間,如木匠的墨斗拉出的線,整整齊

齊的劃成一片一片的方塊,象小學生寫字的方格本子。於是就想,這菜農種菜就象學生做作業,那鋤呀,钁呀,杴呀就是學生寫字的鉛筆呀,鋼筆呀,毛筆呀,這地,就是那一張一張的方格本子,地里的菜就是學生寫出的作業,那考試的成績就是菜農家裡的新房,娃上學的費用,全家人的油鹽醬醋茶和那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哭哭笑笑的日子。

再看沋河水庫的大壩,用石塊拼成的「沋河水庫」四個巨大的字鑲嵌在大壩的中部,站在長坡的坡頭看的清清楚楚。壩體如一堵巨大的牆,橫亘在東西兩原之間的沋河川道,生生的擋住奔流不息的沋水,造就了這一片浩浩淼淼的水面。風雨之中的沋河水庫一改往日的柔情蜜意,像被關在籠子里狂躁的獅子,左奔右突,波浪翻湧,水濤拍岸。水面上白色的水鳥穿過雨霧,貼著水面快速飛翔,一波水浪扑打來,那鳥箭一般射向岸邊的樹林。

目光順著水庫的源頭向南延伸,只見一條黃湯湯的水帶在兩邊墨綠色農田的夾擊中,延伸向更遠的南邊。便想到了沋河的源頭,我的家鄉花園,七八十公里外的秦嶺里的二郎山,此刻在風雨之中該是怎樣一種雄渾景象。

清清朗朗的日子,東西兩原的原坡是看的清清楚楚的 。今天的原,雨水裡侵潤著,如男人在心愛的女人的懷抱里,便有了無限的柔情詩意。看那飄飄渺渺的霧氣籠罩了原的三分之一,似美麗女子的面紗,看不清本來面目,卻增加了急於撩去那面紗的好奇和急切。莫非今天的原,是六姑泉的那六個宮女成了仙,下凡人間。這樣胡思亂想著,便看到了路邊果然站著一個女子,撐著素凈的花傘,瀑布一般的頭髮遮蓋了半個腰身,豐乳,蜂腰,肥臀的樣子,婷婷玉立,沙沙的長裙在風裡飄飄然,露出兩條蓮藕似的白腿。我想,這個女子也是冒了風雨來看風景的,但不知此刻她是在看原,還是原在看她。

六 驛站思緒

沋河水庫大壩西頭公路邊有一個商店,我坐在商店門口的小長凳上休息。每年的夏天,我都要來沋河水庫玩耍,都要在這個商店門口的凳子坐上那麼一陣。

與其說這是一個商店,還不如說是沋河川的驛站。商店是靠西原的原坡修的簡易平房,十五六個平方,裡邊用布帘子隔開,前邊是貨架子,後邊是吃飯睡覺的地方。老闆的心思似乎不是在賣貨,而是為行人提供歇腳的方便。在商店門口搭一個涼棚,放著小方凳子和長條的木凳子。商店位於長坡的坡頭,門口是看風景的好地方。來沋河川里釣魚的,爬山的,胡浪的,走路的,談情說愛的,似乎象是說好了一樣,到了這裡,渾身的勁都散了,腿腳都軟了,心裡想著能有一個凳子坐下來歇一歇,該是多麼幸福的事。你瞌睡了,就有人給你拿枕頭,你走睏乏了,就有人給你端凳子。於是,商店的門口老是坐著三五個人,男的就在商店裡買煙買酒,小孩就纏著大人要飲料呀,火腿腸呀,小食品呀,談戀愛的小青年手拉手的進去,男的早早的掏了錢夾子舉在手裡,女的就幸福的嬌滴滴的指這要那,老闆以五星級服務的水平拿一個塑料袋子極快的裝著。那錢就裝到了老闆的口袋裡。我對老闆說,你學過孫子兵法,老闆說,孫子兵法是啥,咱是農民,開個小商店掙錢,學那幹啥。我說你不知道孫子兵法,但你會用孫子兵法。孫子說 「兵者,詭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

泡在水裡的腳乾爽了。手指間的煙裊裊地飄著淡藍色的煙圈,我的思緒也隨著煙圈裊裊地飄。

在這個商店,我買過煙,也給老婆孩子買過零食。現在,商店還是那商店,凳子還是那凳子,買過的零食已記不清了,記憶猶新的只是在這裡給孩子買的一個撈魚的網兜。現在,那個網兜還放在家裡,孩子已遠走高飛,去更大的水裡撈更大的魚,而我已不再是那時的我。最明顯的是越來越愛回憶過去那些無拘無束的快樂時光,越來越遷就自己心靈的感受而不願顧及世俗的眼睛。對社會上人們認為有面子的那些事越來越淡了,甚至有了厭惡之感。遇到朋友談房子,談汽車,談情人,就趕緊裝內急,跑到衛生間。遇到朋友請喝酒,就真誠的說「你哥都五張把的人了,你把你哥當小伙娃哩,你不想讓你哥多陪你幾年,那就讓你哥喝酒」。朋友就說,現在像你這不喝酒就是熊貓,國寶級了。我說酒不是不能喝,喝酒要喝明白酒。

朋友、豪爽、俠義、知己、傾訴、肝膽相照、志趣相投是中國酒文化的核心,咱雖然沒文化,但喝酒時盡量喝出文化的味道。曹操是政治家,情系其民,心系其權,借酒抒懷,發出「何以解憂,唯有杜康」的千古長嘆。李白是詩家,「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蘇東坡是文學家又是政治家,臨三國古戰場,面對大江東去的滔滔江水,無以感慨,只能借酒「一尊還酹江月」。《水滸傳》里酒的故事和酒的文化無所不在,英雄豪傑大都以酒相識,以酒相知,以酒壯膽,以酒抒懷。宋江的理想是廟堂之上為人生立一座豐碑。走上梁山的標誌性事件並不是私放晁蓋,殺死閻婆惜,而是在潯陽樓「獨自一個,一杯兩盞,倚闌暢飲,不覺沉醉,猛然驀上心來」的英雄末路的悲壯和感懷。宋江以酒為友,借酒澆愁,借酒抒懷,與酒傾訴,發出「他時若遂凌雲志,敢笑黃巢不丈夫」的豪邁誓言。酒是集天地精華之大成的好東西,能喝,關鍵是要明白著喝。

七 溫熱的記憶

沋河川的風,沋河川的水,沋河川的中秋雨,斯地斯景斯情斯人,帶我進入時光隧道,把我湮沒在溫熱的美好回憶里。

那是孩子上小學二年級的暑假,天熱的人無處藏身,沋河水庫是玩耍和乘涼的好地方。一大早,我和孩子娘就帶著孩子來到沋河水庫。只見沋水碧波蕩漾,銀光粼粼,微風輕吹,綠樹森森,芳草茵茵,野花飄香,蝴蝶翩舞,柳絲飄飛。孩子能在這裡盡情的玩耍是多麼快樂的事啊。

在水庫岸邊的綠蔭草坪上坐下來 ,孩子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在芳草和野花之間歡快的蹦來跳去,在小草里探尋自然的奧秘,抓一隻小蟲,折一把野花跑過來向我們展示她的成績。草叢裡飛來三五隻蝴蝶,孩子就追呀跑呀的去抓,老是抓不住,孩子就奇怪起來,怎麼老是抓不住蝴蝶呀,我們就對孩子說,蝴蝶愛花,你變成一枝花,蝴蝶就飛到你的身上去了,孩子就把野花編成帽子戴在頭上,睡在草里,果然有蝴蝶飛到草帽上,孩子就高興的叫「媽媽,媽媽,快來看,我變成蝴蝶了」。我們就和孩子在草地上笑呀,滾呀,跑呀。

那時的沋河水庫是允許人們釣魚,游泳,玩耍的。孩子在草里玩厭倦了,就站在岸邊看釣魚。孩子看了一會,跑過來說,爸爸我也要釣魚,我說釣魚是大人的事,小孩子不會釣魚。孩子非常不滿意我的回答,反駁說,早上起床你還說我是小大人,自己的事自己干,說著就哭鬧起來,一定要釣魚。我想,小大人是我給孩子說過的話,自己怎能不承認呢。就問釣魚的老者,哪兒有賣魚竿的,老者說沒有賣魚竿的,商店那兒有賣撈蝦的網兜。我到商店那兒買了一個撈蝦的網兜和五根火腿腸。孩子學著釣魚人的樣子,把火腿腸掰成一小塊一小塊,又在草叢裡撿了幾塊釣魚人扔掉的爛骨頭一起放進網兜。孩子試圖把網兜拋得很遠,但最終只是扔到了岸邊的水裡。孩子心滿意足煞有介事的撈起魚來。不想,競還撈了幾條小魚苗。孩子非常珍惜的認真的把小魚苗放進礦泉水瓶子里 ,要拿回去養起來。過了一會,又撈了三隻小蝦。因為家裡養著烏龜,孩子知道烏龜吃蝦,就高興的說烏龜也有飯吃了。

藍天,碧水,綠草,清風,鮮花,清新的空氣,孩子在這樣美麗的大自然環境里快樂的玩耍,無拘無束的奔跑,在玩耍中增強體質,在玩耍中開發智力,在玩耍中體驗小小的勞動帶來的快樂和自信。孩子把我們當朋友,我們把孩子當夥伴,我們和這位夥伴一同學習,共同成長。這一天,與其說是我們陪著孩子玩耍,還不如說孩子陪著我們享受快樂。這一天,孩子長大了,我們快樂了。

八 一條路一條河

十一點半了,已經走了三個小時,離花園鄉的目標只完成四分之一的路程。風漸漸的停了,雨也漸漸的小了,路上的風景也越來越美。

渭花路是一條縣鄉公路,北起渭南市區南塘街南口,南至臨渭區原花園鄉政府,從北往南經過站南街道辦,原河西鄉,花園鄉,全長20餘公里。

沋河川里的沋河,是水行走的路。水在秦嶺深處彙集了天地萬物的精華,在沋河水庫那兒匯聚成渭南人民的大水缸,流向千家萬戶的鍋台灶邊,浴缸馬桶,流向工廠車間。另一條河流是渭花路,那路上流的是車,流的是人,流的是東西南北的信息和物資。打工的、看病的、上學的、閑逛的、看朋友的、走親戚的、做生意的,人們從沋河川的溝溝恰恰里走出來,帶著五花八門的心情和希望,匯聚在這條路的河流,流向世界的角角落落。

我是見證了渭華路的滄桑巨變。1959年修沋河水庫之前,渭花路是沿著沋河河道,在草叢和石頭灘里羊腸般蛇行,路上行駛的交通工具是架子車。我家鄉的人到渭南城裡辦事要背饃布袋,準備一天的吃食。父親五十年代在瑞泉中學上學,來回都是步行。沋河水庫攔壩蓄水後,庫區淹沒了原先的河道,政府就在水庫西岸靠近西原原坡的地方斧劈刀削出現在的路基。上世紀90年代之前是土路,基本沒有汽車,最先進的交通工具是自行車和架子車。大集體時代,縣上給村裡分配的化肥,棉籽油,油渣,都是村裡組織青壯勞力用架子車往回拉。凌晨四點多出發,晚上九點多才能回到家裡。八十年代中期,我在瑞泉中學上學,不用像父親上學時走路了,來回是騎自行車。之後,路面改進成砂石路,路上跑的除了自行車又增加了燒柴油的蹦蹦車。那車 不僅拉貨而且拉人,在當時算是方便快捷先進的交通工具,代表著改革開放之後最先進的生產力。我結婚之後第一次帶著媳婦回老家,就是坐這種冒著黑煙,一路都在蹦蹦蹦響鞭炮的三輪車。進入新世紀,政府大力發展基層交通事業,砂石路改進成了柏油路,鄉村通了公交車,摩托車,私家車就像是人們拿的手機,見怪不怪,人們出行更方遍快捷了。現在的路是不久前維修和翻新的,路面比以前更寬了,平整了,乾淨了, 公交車也更換成豪華的大巴車 。

九 中秋快樂

走到河西橋,算是走了三分之二的路程。下午四點了,我的肚子開始搗亂,找點吃食吧。

向東走過橫跨在沋河上的河西橋,上一個小坡就到了河西村。鄉鎮機構改革,撤鄉並鎮,河西鄉劃歸了西塬上的閆村鎮。現在的河西鄉政府只是老百姓的習慣叫法,已經名不副實。鄉政府機關搬走後,這裡的街道也就冷清和衰落下來。街道最多只有五百米長,三五家商店和一家小飯店。大概是下雨的緣故吧,我在街道里走了一圈,竟沒有碰到一個行人,有的商店已經關了門,開門的商店,老闆如黑狗似的蹲在門口寂寂地看房檐掉下來的雨線兒。還好,這家飯店開著門。

飯店是夫妻兩個在自家屋裡開的,只有一個圓桌子和四五把椅子。老闆看我進去,似有驚奇又有驚喜——下這麼大的雨,竟有這麼個二球,腿腳濕透,渾身疲憊的來吃飯,莫非是在拍電視劇,電視劇里紅軍翻雪山過草地都是這般疲憊不堪。大概是雨天沒生意吧,男老闆如撿到了金元寶,熱情的又是倒茶又是讓座又是發煙,我像饑渴的人回到了家。要了花生米、蓮菜、豆角,一斤湯餃子,一瓶三兩三。一根煙工夫,冷盤就端了上來,顏色新鮮,香氣艷艷。熱騰騰的餃子端上來,碗是吃羊肉泡饃的大老碗,湯汪汪的漂著亮晶晶的油珠珠,餃子餡是雞蛋韭菜的,味道和冷盤一樣的美。美酒就餃子,能這樣吃的機會不多。

吃的熱氣騰騰,神清氣爽,一口酒下肚,面紅耳熱,酒精順著血液滲進每一個細胞和關節,渾身就像泄了勁的彈簧,立馬舒軟了。我舉杯喝下一杯酒,對自己和家人孩子說中秋節快樂。

十 魔幻竹林

吃完飯,五點鐘,酒足飯飽,能量充足。走到了竹林子,離花園只剩十公里了。

說起沋河川的竹林,實在應該成為沋河川里一大名勝風景。來沋河川遊玩的人大都把它做為「旅遊目的地」,要來欣賞它的碧綠,享受它的清涼。

竹林就在岩頭村北邊的五六百米斜坡公路的西邊。在這條路上走了無數次,經過竹林無數次,也無數次的想進到竹林子里去,但始終沒有進去過。每次站在路邊看,都是密密麻麻的看不進去,只看見最外面的一排竹子有老碗口那麼粗。竹子都擁擠著競爭著,奮力的向高空生長。密密麻麻的葉子抱成團,於是,碧綠的顏色也就抱成了團,抱成巨大的藍寶石。這時,我就有了幻覺,彷彿顏色不由視覺而來,顏色是可以觸摸的墨綠色的寶石,可以掰下一塊帶走。其實,帶走的不是石頭,而是一片小小的竹葉和心情。有清脆的鳥叫聲從林子里悠長的傳出,有清涼的泉水無聲的神秘的不知從哪兒流出來,匯聚在公路邊的排水渠,潺潺有聲的流向沋河。一陣風吹過,碧綠的顏色,潺潺的水聲,無數鳥的歡快鳴唱,加上心情,組成龐大的樂隊,姜子牙在彈奏《渭濱吟》。好奇竹林里藏著怎樣的秘密和恐怖,青蛙螞蟻肯定是有的,有蛇嗎?有老鼠和野兔嗎?在秦嶺里生活不下去的狼蟲虎豹能跑到竹林子里來嗎?想著立馬感到脊背一陣發涼,身後有老虎狼在追趕,撒腿就跑了。跑上了那道坡,回頭一看,原來是一輛汽車冒著黑煙嗚嗚的爬坡。

十一 稠水河不稠

走到史家村,便走到了稠水河入沋河的河口。沋河從史家村往南的名字改為清水河,這是當地老百姓的俗稱,官方依然叫沋河。

沋河在史家村接納了第一條支流——稠水河。聞名知人,看水知河,從清水河和稠水河的名字就可清晰的判斷兩條河水誰清誰濁。但這都是過去的老黃曆,現在是稠水河愈清,清水河愈濁。

稠水河發源於秦嶺淺山的藍田縣厚子鎮和臨渭區的大王,三官廟一帶的丘陵淺山區。稠水河流域地廣人稀,地力貧瘠,地域偏僻,信息閉塞,交通不便。老百姓要吃飯糊口,沒有其他出路,就靠山吃山,養羊和伐木成為老百姓的主要經濟來源。稠水河流域植被遭到毀滅性的破壞是在1958年大躍進時期及其後來的毀林造田運動。大躍進時期,全民大鍊鋼鐵,而鍊鋼鐵的燃料就是漫山遍野的樹林。鍊鋼鐵自然是失敗了,但人定勝天的思想仍然在激勵著人們,「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是那個時代的精神高地和輿論宣傳的主旋律,政府鼓勵老百姓大力開展開荒造田運動,整面坡的樹林被砍伐,原本茂密的植被就像是押進牢房的犯

原本茂密的植被就像是押進牢房的犯人,被剃了光頭。違反自然規律和經濟規律當然是要受到懲罰的,稠水河流域水土流失嚴重,泥石流等自然災害頻發,地力愈發貧瘠,老百姓辛苦忙碌一年所獲無幾,依然是衣不蔽體,食不裹腹,愈來愈陷入經濟和自然的雙重貧困之中。受到懲罰的是人,受到傷害的是這條無辜的河流。在旱季的時候,河水斷流,河床裸露,整條河就像是氣息奄奄的死人。在雨季的時候,河猶如吸食了毒品,亢奮到發瘋。一場暴雨或幾天的連陰雨,就可使整個流域泥沙俱下,黃濁的泥水裹挾著沿岸的莊稼橫衝直闖,大有毀滅世界的架勢。這條河,不再是沿岸鄉民賴以生存的河,而是讓人憎恨的河。

歷史的車輪滾動到了上世紀90年代,98年的長江大洪水,毀滅了人們統治世界的夢,也驚醒了人們貪婪自私的夢,人們終於明白了一個淺顯的道理,人是自然之子,要與自然和諧相處。政府在全國大力開展植樹造林退耕還林活動,制定了符合實際的退耕還林政策和圈養政策,進行林權制度改革,鼓勵群眾發展林果經濟,施行貧困地區移民搬遷項目。稠水河流域的政府順勢而為,結合本地實際,大力發展以核桃為代表的林果經濟,培育富有地域特色的綠色環保高效農業,經過十多年的努力,稠水河流域山清水秀,人民富裕,人和自然和諧相處。稠水河已經變為不斷流,無洪災,水清澈的小流域治理成功的範例。

而此時的清水河卻在人們對金錢的貪婪挖掘中變得滿目瘡痍,渾濁不堪。

十二 滄桑清水河

清水河發源於秦嶺北麓的二郎山地區,由於秦嶺實行嚴格的天然林保護政策,秦嶺的地質結構以石質為主,加之清水河在橋南鎮黃狗峪的中和村流出秦嶺山口後,兩岸地勢較為平坦,沿岸群眾耕地較為富裕,開荒種地較少,因而,秦嶺向渭河平原過渡的淺山丘陵植被沒有實質性的破壞,流域內的生態和河流以自己的節奏活動,人,河,水處於良性的動態平衡之中。 共0條評論. 共0條評論.上世紀90年代之前,清水河兩岸有著連片的草甸,楊樹林、榆樹林、竹林、蘆葦林、柿子林;有著大片的房子大小的石頭堆積的古怪嶙峋的石灘,有著大片的乾淨綿軟的沙灘。河裡的魚是成群的游,抓鱉的高手捲起褲腿在沙灘里踩,驚呼著踩到一隻鱉,大家一呼而上的觀看,隨便搬起一塊石頭就有螃蟹在爬動。沿岸的農人還在河岸的灘涂圍出小片的水田,種植水稻。春夏之際,河水清清,兩岸碧草連綿,野花飄香,白的羊,黃的牛出沒於青草黑石之間,牧童於牛背誦讀,村夫於青石吹笛。在天氣好的時候,姑娘媳婦在清澈的河水裡洗衣洗頭,槌衣嬉笑之聲和著農人吆牛勞作。特別是夏天,河成為孩子們的樂園和村人消除疲勞洗去污垢的天然浴池。男孩子們是不分早晚的泡在河裡,捉魚逮鱉抓螃蟹,曬的像黑泥鰍一般黑。男人們則在天黑以後,三個一群,五個一夥,在清風裡乘涼,在滿天繁星里抽煙,在蛙聲鳴唱里說庄稼人的話,在清澈涼滲的埝池裡洗去一天的勞累和污垢。6—9月的雨季,一場暴雨或是三五天的連陰雨,河水大漲,水聲如雷。由於流域良好的植被對地表徑流的遲滯和吸納作用,河水如套著韁繩的野馬,雖然狂野,但有路徑。河水沖積物是秦嶺里的沙石,河水依然清澈。秋冬之時,旱季來臨,河水瘦了,綠草黃了枯了老了,落葉歸根了,喧鬧了一春一夏的河歸於寧靜了。一場大雪,大地冬眠了,河也冬眠了,鄉親們也老婆娃娃熱炕頭,說著閑話冬眠了。

上世紀五十年代,花園鄉政府組織修渠引水,依靠河水自流把水引進村子和附近的常村、煙村、嶺西,方圓十幾里範圍內的農田都能得到澆灌。渠的修建非常科學,在渠水的源頭土門口建有調節水量的斗門,根據旱澇季節,用水大小,調節水渠的水量。在水渠經過村子部分修排水支渠,在雨季時,起到防洪排澇的作用。直至現在,當年的水渠依稀尚存,算是對那一段人,河,水和諧相處的印證和記憶。

經過上世紀八十年代改革開放,社會財富急劇增加,城市農村基建熱浪滾滾,沙石建材需求與日俱增。靠山吃山,靠河吃河,清水河流域豐富的沙石資源成為人們發家致富的金窩窩。從沋河川的宋家村往南而上,包括沋河上游的支流橋南河,小峪河,村村都成為沙石供應基地。90年代初,人們只限於依靠人力挖掘和一家一戶的個體賣沙。隨著經濟效益的示範作用和巨大的沙石市場需求,有組織的資本也進入了沋河的沙石市場。90年代後期,河道地表沙石資源枯竭,挖沙掘石向河道兩岸的耕地延伸。大型的挖掘機,裝載機,拖拉機代替了人工挖掘,更加劇了對沋河沙石資源的無節制攫取。以至現在,挖沙取石已不局限於流出秦嶺山口的河段,大有向秦嶺深處進軍的架勢。沋河上游的清水河,小峪河,橋南河河道兩岸的草甸,樹林破壞殆盡,沋河河道及兩岸附近的耕地石漠化現象嚴重,整個沋河上游已經演變為沙石建材的垃圾場。河床水平面不斷下降,造成兩岸村莊的地下水位下降,水質惡化,給沿岸人民的生產生活造成巨大影響。人們無法再取河水灌溉,原來修建的水利灌溉設施銷毀殆盡,守著一條河,兩岸的農田卻由水澆地變為靠天吃飯的旱地。每遇大暴雨或連陰雨,咆哮的水流裹挾著大量的泥沙進入沋河庫區,使得沋河庫區泥沙量劇增,庫容愈來愈小,不但對水質造成破壞,而且嚴重影響到水庫安全。近幾年,隨著渭南城市用水量的劇增,政府把沋河水庫做為渭南重要的水源地,加大保護力度,對沋河水庫兩岸的坡面進行綠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就整個沋河流域植被的恢復和保護,特別是沋河上游的挖沙取石卻沒有得到有效治理。

清水河和稠水河的變遷,折射出人類經濟活動對自然的影響和改變。自然界從來不用語言而是用行動證明它的殘忍或溫柔。這裡不必列舉氣候變暖,水質變壞,空氣污濁的話題,最讓我難忘的是在農村聽到的最樸實也是最深刻的話,一位80歲的老太太說「不知道是咋了,現而今,雨多的時候把人能澇死,雨少的時候,把人能旱死」。

十三 一座橋一輩子的記憶

過了花園大橋,就到了花園街。

花園大橋是清水河上最大的橋,說是最大,其實長不過三十米,寬不過五六米。每次經過花園橋,我就不由自主的想到著名的趙州橋,趙州橋是石拱的,花園橋也是石拱的。趙州橋只有一個石拱的橋洞,而花園橋卻有兩個橋墩,三個石拱的橋洞,趙州橋建於隋代,是文物,被保護起來,花園橋建於1962年,在我心中也是文物。

花園橋每天有拉沙子,拉石頭的重車轟轟隆隆的碾過,有騎摩托的小夥子箭一般的穿過,有趕羊群的老漢和他的羊慢騰騰的走過,丟下一溜子黑豆似的羊糞蛋。花園橋是一座豐碑,每一塊石頭都雕刻著我的父老鄉親鑿石建橋的身影,浸透了我的父老鄉親辛勤勞作的汗水;花園橋是一位老人,見證了清水河兩岸的花開花落,陰晴圓缺 ;花園橋是一位戰士,堅定的屹立在他的崗位,無數次雷霆萬鈞的洪水崔他不跨;花園橋是孤獨的守望者,歲月的煙塵遮蓋了昨日的輝煌,今天,人們不再對他報以英雄般的敬禮,只有那無盡的河水與它相知相望。花園橋是童年的快樂,跨過它,我就從小山村走進了「大地方」花園街,就可以自由自在的在供銷社的櫃檯前看削鉛筆的小刀,擦錯字的橡皮和花花綠綠的誘人的水果糖,就可以幫助母親買回家裡點燈的煤油,吃飯用的醬油醋鹽,買回母親納鞋縫衣用的針頭線腦。花園橋是通向知識和開化的橋,跨過它,我在郵政所買到我喜歡的《少年文藝》和《少年科學》。花園橋,是我童年的夢,跨過它,第一次把幼稚的習作投進綠色的郵筒。花園橋是不盡的鄉路,在外的遊子過了橋,就算到了家。花園橋是中秋的明月,漫漫的鄉愁,時光的老照片,珍藏在記憶的箱底,在我需要清醒和溫暖的時候拿出來翻看。

十四 風雨花園

從花園橋拐一個彎,走一百米,到了這次雨中行走的目的地花園街道。

花園鄉的行政建制已被撤銷,歸此東八里的橋南鎮。原來的花園鄉政府院子已改為從秦嶺深山搬遷移民來的村民安置點。但花園街的人氣依然旺盛,經濟依然繁榮,這主要歸與它的地理位置的優勢。橫貫南北的東西兩塬和橫貫東西的秦嶺組成一個簸箕形狀,花園街就在簸箕的中心。花園街是東接橋南鎮,崇寧鎮,西連陽郭鎮的交通要道,花園街就形成一個小區域的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匯點。花園街的布局是當地老百姓在地上寫的「丁」字,南北那條街道是「丁」字的一橫,渭花路的終點是「丁」字的豎鉤。花園街給人的印象就是富裕起來的農家院,土洋結合,傳統和現代並存。超市,信用社,手機店,摩托車修理鋪,醫院,藥店,網吧,熱氣騰騰的麻將館,掛著搔首弄姿賣弄風情的女明星照片的美容美髮屋,擺在街中心的大小汽車,組成財富的大展覽。那些擺在街道兩邊塵土裡的燒餅爐子,醪糟擔子,滾燙的炸麻花油糕的鐵鍋,是山裡人的傳統手藝。更有那一下雨就穿著老棉襖,隨便蹲在一塊石頭上叼著長煙袋抽煙的老漢,便是這裡的歷史書和

活化石。花園還是人類最早的發祥地,有花園猿人遺迹作證。花園還是渭華起義的發源地,位於花園東南的塔山是渭華起義 時中共渭南縣委機關所在地。現在,塔山還可看到赤衛隊磨面用的石磨和水井。位於花園西南的望崗嶺是陝東赤衛隊的誕生地,當時流傳的民謠「渭南有個張緒昌,華縣有個薛自爽」,便是那一英雄群體的代表。

十五 我的故鄉我的河

七點鐘,站在花園橋上看河,看我的清水河。

橋依然是那座橋,當年的我,在那塊石頭上刻下我的名字。 現在,名字依然在石頭上刻著,但我卻不是當年的我。清水河的名字依舊,但那水卻不是當年的水,河也不是當年的河。當年的我一如當年的水,是純凈的透明的快樂的,現在的我,一如現在的水,是混濁的骯髒的渾渾噩噩的。當年的河是孩子們的樂園,現在的河是物慾俎刀下的魚肉,是醜陋不堪的亂石場。當年的河雖然死了,但在我心中活著,現在的河雖然活著,但在我心中它已死了。於是,想起魯迅《故鄉》的開頭幾段——「我冒了嚴寒,回到相隔二千餘里,別了二十餘年的故鄉去。時候既然是深冬;漸近故鄉時,天氣又陰晦了,冷風吹進船艙中,嗚嗚的響,從篷隙向外一望,蒼黃的天底下,遠近橫著幾個蕭索的荒村,沒有一些活氣。我的心禁不住悲涼起來了。阿!這不是我二十年來時時記得的故鄉?我所記得的故鄉全不如此。我的故鄉好得多了。但要我記起他的美麗,說出他的佳處來,卻又沒有影像,沒有言辭了。彷彿也就如此。於是我自己解釋說:故鄉本也如此,――雖然沒有進步,也未必有如我所感的悲涼,這只是我自己心情的改變罷了」

【作者簡介】聶雨田,66年生。渭南市臨渭區沋河川清水河村人。

《相約周末悅讀客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關中的水 的精彩文章:

清泉東風//寫給父親節
劉文波 父親的影子
朱後求:整個大海只是一條波浪

TAG:關中的水 |

您可能感興趣

歷史是一條河
張藝謀與馮小剛的兩條路:一條繁花,一條芳華,你喜歡哪一條?
北京一座山谷卧著兩條「巨龍」,一條「龍」載人上山,一條靜卧!
一條公路橫穿這裡,一邊戈壁,一邊雪山
黃河支流野釣,海竿加掛蚯蚓,黃顙魚一條接一條
中國最神奇的兩條路,一條在湖北,一條在江西!
為國宴而生的四大名魚,一條在松江,一條在黃河——有一條在密山!
從一滴水變成一條河
一條老街,一段歷史
村邊的小河釣魚,一拽一個準,一條條野鯽魚拎出水
一條心裡的路
6條森林小路,你選哪一條?
六春湖——索道牽動一條龍
三條曾經波瀾壯闊江河,如今一條成垃圾「收容所」,一條成泡泡河
杭黃鐵路全線貫通,一條世界級的黃金旅遊線路將誕生,一站一景!
南京有兩條大馬路,一條叫大馬路,還有一條也叫大馬路
有一條街,叫北京路!
美聯航一周三次上頭條 悶死一條狗 運錯兩條狗
一條修行的路
恆河一條死亡之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