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耶魯大學博士講述:中美精英生活方式大不同

耶魯大學博士講述:中美精英生活方式大不同

以我的觀察,美國的新經濟技術含量高、競爭性強,需要年輕人的精力和開創性。在矽谷,極端體育是一大時尚。你在馬拉松式的競爭中擊敗了二十多歲的毛小子,別人就對你另眼相看了。

中國則是另外一回事,成功意味著摘取「果實」、坐享其成,成功者彷彿都進入了既得利益集團。所以,成功者的文化,以享受為上。

作者:薛涌,旅美學者,著名評論家,著有《直話直說的政治》、《中國文化的邊界》、《仇富》和《怎樣做大國》等。

........................................

我的生活圈子裡,成功者較多。這當然和高學歷的教育背景有關係。最近漸漸發現,這些朋友中的中國人,雖然大多和我一樣是博士,但居住在美國的和居住在中國的在業餘習好上越來越不相同。

有位在北大當教授的朋友,可以說在本領域是頂尖了。最近電話交流,他抱怨自己年紀大了(其實比我還小兩歲),身體越來越不好。他把一切歸結於中國成功者典型的生活習慣:應酬多,大場合多,一席一席地吃,一杯一杯地喝,出行足不沾地,總坐在車裡……我接觸的國內同類型的朋友,大致也都如此。

另外一個在美國的朋友,最近則剛剛完成一次長距離自行車比賽,距離超過200多公里,在夏日裡奮鬥十個小時以上。我聽罷吃驚不小,過去可從來沒有聽說她有體育的嗜好,如今怎麼變得這麼「極端」?

這一切,大概都是入鄉隨俗。她在大科技公司工作,同事平時就不停地互相比長跑、長距離自行車。她丈夫也搞高科技,最近也迷上了自行車,約我出去騎40公里。我一直算是長跑好手,自信不會輸給他;但結果是大敗而歸。心裡不服氣,現在開始用室內自行車進行訓練,並打算衝擊鐵人三項破三小時的記錄。

那天剛在健身房苦練完,一素不相識的中年男子友好地打招呼,並問起我的里程、時間、進步速度。討教之下才知道,人家曾經創下一天騎350英里(560多公里)的世界紀錄,後因為把膝蓋練壞,被迫中斷訓練,正準備捲土重來……

這就是我的生活氛圍。我工作和生活的波士頓地區,和斯德哥爾摩、赫爾辛基、阿姆斯特丹、舊金山等等,被《經濟學人》列為當今世界的「精英城市」。所謂「精英」,一是高科技集中,一是文化前衛。兩者的相關性甚強。

所謂「文化前衛」,就包括在新經濟競爭中的成功者特別喜歡從事極端體育。比如,不久前《紐約時報》登了篇長文,是一位當父親的為了和子女一起參加鐵人三項,從頭開始練游泳。這對五十多歲的人確實是很大的挑戰。他講述自己如何在水中掙扎時想起了肖邦的音樂,如何把自己當年的鋼琴訓練和游泳觸類旁通。

《華爾街日報》則刊登一篇文章講如何進行長距離蝶泳競爭的經驗。最近則再發一篇文章,介紹一法學院出身的41歲的女士,擁有兩家公司,但熱衷於超長距離的鐵人三項、山地自行車賽(一天160多公里)。

她早晨從六點開始,趁八歲的兒子還在睡覺時訓練90分鐘,有時則要訓練兩小時,而且忙裡偷閒地每周兩次在晚間插半個小時的訓練課。她的山地車7000美元,公路賽車4000美元,自行車鞋200美元,頭盔200美元,全不是普通百姓能消費得起的。但是,她消費和生活的方式,和中國的精英大異其趣。

為什麼會如此?

以我的觀察,美國的新經濟技術含量高、競爭性強,需要年輕人的精力和開創性。在矽谷,極端體育是一大時尚。一位早晨四點起床苦練長距離游泳的女士講,在這裡,四十多歲就顯得老了。所以,過了四十的人,要不停地證明自己。

你在馬拉松式的競爭中擊敗了二十多歲的毛小子,別人就對你另眼相看了。總之,成功意味著奮鬥,意味著「過程」。你的整個生活格調,都應該體現出你正在這種奮鬥過程中。這才叫「酷」。

這也難怪,最近美國的生活趨勢是:騎車漸成了中高產的時尚,高爾夫則開始在勞動階層大為流行。記得著有《創意階層的崛起》一書的佛羅里達教授曾經提過,在美國的河上,開著汽艇的往往是藍領,在那裡吭哧吭哧地划船的,往往是些白領精英。

中國則是另外一回事,成功意味著摘取「果實」、坐享其成,成功者彷彿都進入了既得利益集團。所以,成功者的文化,以享受為上。

比如到宴會上「吃香的喝辣的」,去捏捏腳,或者打打不需要太大體力的高爾夫,覺得自己很「上流」。一些豪華的會議往往提供這種服務。騎車反而成了很土的生活方式。白領早衰,居然成了個社會問題。

個人嗜好按說屬於私生活的領域。不過,階層的群體個人嗜好,則多少反映了些我們社會的風貌。創造性社會講究奮鬥,講究超越自我極限,著眼點不在於你現在已經有的東西,而在於你未來的潛力。結果大家一起在運動上比誰能更「極端」。

尋租的社會則講究卡位、站隊、等級、關係,進而個人嗜好重在顯示你已經擁有或者瓜分了多少社會資源。所以,我為中國的精英階層所擔心的,不僅僅是他們的身體,更是他們的精神。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美國留學申請 的精彩文章:

他考不上秀才,倒成科技總設計師,大清未亡就在《Nature》發表第一篇論文
班戟為啥叫班戟?士多啤梨是什麼梨?聊聊粵語里的英語外來詞

TAG:美國留學申請 |

您可能感興趣

英媒:英國精英大學面臨招生難
從哈佛大學歧視亞裔學生案,看美國精英教育潛規則
博福斯誕生的國家!瑞典軍力大曝光 精英部隊全展示
法媒:中國精英熱衷學習西方禮儀
精英說:全球精英和留學生的聚集地
摩爾精英與山東大學微電子學院正式簽約校企合作協議
大眾跆拳道,精英英雄賽
揭秘美國最強大兄弟社團「骷髏會」內的精英家族
亞洲精英教練論壇 保羅·索薩准C位出鏡 這合影的學問大著呢
與精英共話風雲,艾力紳助力博鰲亞洲論壇
巴蜀論道,醫療品牌精英聚議醫院宣傳大招
黑幫大姐小阿俏秒變職場精英,美女張儷演技大爆發
王俊凱參與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西裝凱好精英范
專訪中科大校長:中科大從不「挖人」,精英教育理念不會變
明星演員中的科學精英
傅強:凱?尼爾森對精英主義政治哲學的剖析
美國微留學精英之旅
擁耶魯與牛津碩士學位 「海歸精英」涉黑遭大陸通緝!
俄羅斯猛批美《克里米亞宣言》 議員:美精英破壞「普特會」成果
「亦師亦友,學界精英」——柯越海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