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第18期 美學看教育3-教師的「移情」

第18期 美學看教育3-教師的「移情」

(此彈奏曲為《良宵引》部分琴曲)

教師的「移情」

---讀《子非魚,安知魚之樂》有感

移情作用是指根據自己的經驗來了解外物,把自己的情感移到外物身上去,彷彿覺得外物也有同樣的情感,這種心理活動通常叫做「移情作用」。

朱光潛先生這樣描述到:云何嘗能飛?泉何嘗能躍?我們卻常說雲飛泉躍;山何嘗能鳴?谷何嘗能應?我們卻常說山鳴谷應。自己在歡喜時,大地山河都在揚眉帶笑;自己在悲傷時,風雲花鳥都在嘆氣凝愁。惜別時蠟燭可以垂淚,興到時青山亦覺點頭。柳絮有時「輕狂」,晚峰有時「清苦」。陶淵明何以愛菊呢?因為他在傲霜殘枝中見出孤臣的勁節;林和靖何以愛梅呢?因為他在暗香疏影中見出隱者的高標。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只能直接地了解自己,都只能知道自己處某種境地,有某種知覺,生某種情感。至於知道旁人旁物處某種境地、有某種知覺、生某種情感時,則是憑自己的經驗推測出來的。

《莊子-秋水》中大家比較熟悉的一段故事:

莊子與惠子游於濠梁之上。莊子曰:鰷魚出遊從容,是魚之樂也!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

莊子看到魚在水中自由游弋,他以自己出遊的知覺、情感,從而推測此時此刻的魚也是自由快樂的。我們只知道自己,從而把旁人旁物看成自己,或是把自己推到旁人旁物的地位。這種推己及物、感同身受的心理活動就叫做「移情」。

教師作為教育工作者,這種「移情」有其積極的方面。

學生作為未成年人,思想意識不夠成熟,社會經驗閱歷匱乏,在成長過程中,教師根據自己的人生體驗和生活閱歷,工作經驗來看待學生此時的學習、生活、規範、表現,以此來推斷學生此時的思想、意識、變化、心理等,從而對學生進行必要的疏導、教育、引導、指正。

當然,這種心理活動不儘是出於科學的、理智的,所以它往往發生幻覺。正如惠子所問和莊子所答,「子非魚,安知魚之樂?」「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莊子不是魚,惠子不是莊子,每個人都將自己的心境投射到外物身上,而外物是否和自己的心境是同一感覺,「淚眼問花」,花是否傷悲;「我看青山嫵媚」,青山看我是否「應如是」,那麼他的感覺就未必科學的嚴謹和準確。所以,這種「移情」作用也成為一種局限桎錮著每個人的思維和判斷。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眼見總是為實吧,但其實每個人的眼都已是自己心靈固化的眼,即「知覺」看待世界,所謂「知覺」,就是感官接觸某種人或物時心裡明了他的意義。也說是說,每個人眼睛所見到的東西都是自己心靈中想看到的東西,從這個角度上來說,眼睛見到的事物未必是真實的事物,你所見到的真實,只是事實的一部分,而且只是你心中的真實。

《呂氏春秋》里有這樣一個小故事,很能說明這個問題:(原文)孔子窮乎陳、蔡之間,藜羹不斟,七日不嘗粒,晝寢。顏回索米,得而焚之,幾熟。孔子望見顏回攫取其甑中而食之。選間,食熟,謁孔子而進食。孔子佯為不見之。孔子起曰:「今者夢見先君,食潔而後饋。」顏回對曰:「不可。向者煤室入甑中,棄食不詳,回攫而飯之。」孔子曰:「所信者目也,而目猶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猶不足恃。弟子記之,知人固不易矣。」(譯文:孔子在陳國和蔡國之間的地方(缺糧)受困,飯菜全無,七天沒吃上米飯了。白天睡在那,顏回去討米,討回來後煮飯,快要熟了。孔子看見顏回用手抓鍋里的飯吃。一會,飯熟了,(顏回)請孔子吃飯,孔子假裝沒看見顏回抓飯吃的事情。孔子起身說:「剛剛夢見我的先人,我自己先吃乾淨的飯然後才給他們吃。」顏回回答道:「不是那樣的,剛剛碳灰飄進了鍋里(弄髒了米飯),丟掉又不好,就抓來吃了。」孔子嘆息道:「(按說)應該相信眼睛(看見)的,但是眼睛也不一定可信;應該相信自己的心,自己的心也不可以相信。你們記住,要了解人本來就不容易啊。」)由此可見,「知覺」的判斷帶有個人的主觀色彩,未必真實,難免主觀和武斷。

同樣,在這一點上,經驗非富的教師和剛剛走入教育工作崗位的教師都會有局限的「知覺」的判斷,前者是囿於自己的工作經歷,後者是限於自己的成長狀態;前者以大部分的教育群體經驗來指導個別的教育個體,後者是以自己個體的成長故事來影響教育群體;前者經常掛在嘴邊的就是「我以前的學生……」,後者總是說出來的話就是「我上學時……」,這恐怕就是「移情」作用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但又是實實在在、時時刻刻在教育教學中存在的現象。

這裡談及的現實的「移情」作用對我們教育工作者教育教學工作中的作用和影響。就美學觀點而言,朱先生說,美感經驗常含有移情作用,美感經驗中的移情作用是由「我」及物的。以此而言,教育中的美感經驗的移情作用也必是由教師自發自覺的主體產生的,也就是說,教師只有培養自身的修養境界、品味情趣,提升自己的美感直覺,人生智慧,才可獲得事物的更多美感。

朱先生又強調了美感經驗中的移情作用不單是由我及物的,同時也是由物及我的,它不僅把我的性格和情感移注於物,同時也把物的姿態吸收於我。所謂美感經驗,不過是在聚精會神之中,我的情趣和物的情趣往複迴流而已。

在這一點上,教育的對象又不可等同於自然界中的物,但教育中的對象又的的確確屬於自然萬物之中,那麼,美感經驗在此也似乎可以通用。在教師「移情」於學生的過程中,又在相互理解,交流溝通中對學生有了更近一步的發現和欣賞,甚至有難能可貴的美好而反作用於教師自身,從而「教學相長」,相互促進,「得天下英才而教」,人生之大樂事也!亦或是在教育教學行為中切身地也感受到教育之道對自己人生之道的指引,使之更篤信更堅定,這又是一件充滿美感而幸福無比的事。

朱先生總結說:美感經驗的直接目的雖不在陶治性情,而卻有陶治性情的功效。心裡印著美的意象,常受美的意象浸潤,自然也可以少存些濁念。的確,作為教師,我們心裡印著美的意象,用美的直覺來欣賞我們的學生,常常用美的意象、美的直覺來浸潤自身,自然我們漸漸心境會越來越舒朗,目光會越來越柔和,美好的感覺會越來越明晰!

2017年6月26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公眾號 的精彩文章:

梵蒂岡天文台(三)
《中國有嘻哈》:小眾流行音樂節目橫空出世
廣州海珠區林阿姨的貓咪們在尋找鏟屎官
再見,手機玩家
老太拋硬幣不對,媒體瞎嗶嗶更不對

TAG:公眾號 |

您可能感興趣

教育學院2017年十大進展
2018年教育科技新主題——AR+教育
教育要聞:2018年全國將招9萬名特崗教師
奧創熊:4-6人小班直播教學,為7-15歲兒童提供在線編程教育
2018年4月6日-19日聖德教育基地第四屆國學講師培訓班招生簡章
25-40歲的成人早期生命教育
2017-2018全球影響力國際教育品牌—至美前程教育集團張蓓老師接受專訪
教育教學:一位教師的10年「青春悅讀」實踐
基加利建築學院:傳統技術與現代造型的教育之谷【A963第1383期】
2018年4月21日—5月20日眾和傳統文化教育中心《家庭倫理教育》研修班招生
1949 1966師大女附中十七年語文教育的變遷(二)
推廣|2018最值得期待的火柴edu教育公益論壇(第二屆)
3月18日來礪學教育教你如何搞定2018自主招生
唐縣教育局召開2018年教育教學工作大會
5月26-27日2018年第三屆優秀傳統文化公益論壇教育專場
澳洲教育-8.上學時間
朴新教育將於本周五赴美上市,擬募資1.23-1.44億美金
2018年全國學前教育宣傳月將啟動
(教育)2017年全國近9600萬學生獲資助
寧師被認定為2017年全國「國防教育特色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