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如來教導的世間善法《善生經》上阿含經漫畫故事

如來教導的世間善法《善生經》上阿含經漫畫故事

本則漫畫取材自《長阿含第16經·善生經》、《中阿含第135經·善生經》又名《悉迦羅經》。

佛陀根據眾生根性、發心等差異,教法分為世間善法和出世間善法。《善生經》在人天世間善法部分相當完備。

本則漫畫佛陀從戒論上講了在家人需要迴避帶來惡報的四種不善法:殺生、偷盜、邪淫、妄語。並提到了有六種方法會導致財產損失:酗酒、賭博、奢侈放逸、沉迷歌舞、常近損友、懶惰好閑。和如何分辨損友和善友。在教導可以結交四種善友的品質中,涵蓋了布施的「財施」、「法施」、「無畏施」。其中「無畏施」屬於精神關懷層面,在他人驚恐不安、無助之時,給予慈悲的慰籍及行動的支持。這充滿人性關懷的無畏施,是隨時隨地都可實行也應該實行的。有些人對「放下」一詞有著不適當的理解,導致「無智的舍」。而真正的「放下」是應該放下「貪嗔痴」三毒,而不是放棄慈悲互助的精神及善法相應的責任義務。因為理解出現偏頗,故一些學人給世人以冷漠的印象,同時亦給予世人批評的把柄。人們覺得很多信眾出錢布施很願意,但心靈上相互關懷的熱忱不足,甚至是非矛盾很多。這都是源於缺乏無畏施的教導和對「慈悲喜舍」四無量心的認識不足所致。

參考經文: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羅閱只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爾時。世尊時到著衣持缽。入城乞食。時。羅閱只城內有長者子。名曰善生清旦出城。詣園游觀。初沐浴訖。舉身皆濕。向諸方禮。東.西.南.北.上.下諸方。皆悉周遍

爾時。世尊見長者善生詣園游觀。初沐浴訖。舉身皆濕。向諸方禮。世尊見已。即詣其所。告善生言。汝以何緣。清旦出城。於園林中。舉身皆濕。向諸方禮

爾時。善生白佛言。我父臨命終時。遺敕我言。汝欲禮者。當先禮東方.南方.西方.北方.上方.下方。我奉承父教不敢違背。故澡浴訖。先叉手東面。向東方禮。南.西.北方。上.下諸方。皆悉周遍

爾時。世尊告善生曰。長者子。有此方名耳。非為不有。然我賢聖法中。非禮此六方以為恭敬

善生白佛言。唯願世尊善為我說賢聖法中禮六方法

佛告長者子。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當為汝說

善生對曰。唯然。願樂欲聞

佛告善生。若長者.長者子知四結業不於四處而作惡行。又復能知六損財業。是謂。善生。長者.長者子離四惡行。禮敬六方。今世亦善。後獲善報。今世根基。後世根基。於現法中。智者所稱。獲世一果。身壞命終。生天.善處。善生。當知四結行者。一者殺生。二者盜竊。三者淫逸。四者妄語。是四結行。云何為四處。一者欲。二者恚。三者怖。四者痴。若長者.長者子於此四處而作惡者。則有損耗。佛說是已。復作頌曰

欲嗔及怖痴有此四法者名譽日損減如月向於晦

佛告善生。若長者.長者子於此四處不為惡者。則有增益。爾時。世尊重作頌曰

於欲恚怖痴不為惡行者名譽日增廣如月向上滿

佛告善生。六損財業者。一者耽湎於酒。二者博戲。三者放蕩。四者迷於伎樂。五者惡友相得。六者懈墮。是為六損財業。善生。若長者.長者子解知四結行。不於四處而為惡行。復知六損財業。是為。善生。於四處得離。供養六方。今善後善。今世根基。後世根基。於現法中。智者所譽。獲世一果。身壞命終。生天.善處。善生。當知飲酒有六失。一者失財。二者生病。三者斗諍。四者惡名流布。五者恚怒暴生。六者智慧日損。善生。若彼長者.長者子飲酒不已。其家產業日日損減。善生。博戲有六失。云何為六。一者財產日耗。二者雖勝生怨。三者智者所責。四者人不敬信。五者為人疏外。六者生盜竊心。善生。是為博戲六失。若長者.長者子博戲不已。其家產業日日損減。放蕩有六失。一者不自護身。二者不護財貨。三者不護子孫。四者常自驚懼。五者諸苦惡法常自纏身。六者喜生虛妄。是為放蕩六失。若長者.長者子放蕩不已。其家財產日日損減

善生。迷於伎樂復有六失。一者求歌。二者求舞。三者求琴瑟。四者波內早。五者多羅槃。六者首呵那。是為伎樂六失。若長者.長者子伎樂不已。其家財產日日損減。惡友相得復有六失。一者方便生欺。二者好喜屏處。三者誘他家人。四者圖謀他物。五者財利自向。六者好發他過。是為惡友六失。若長者.長者子習惡友不已。其家財產日日損減。懈墮有六失。一者富樂不肯作務。二者貧窮不肯勤修。三者寒時不肯勤修。四者熱時不肯勤修.五者時早不肯勤修。六者時晚不肯勤修。是為懈墮六失。若長者.長者子懈墮不已。其家財業日日損減。佛說是已。復作頌曰

迷惑於酒者還有酒伴黨 財產正集聚隨己復散盡

飲酒無節度常喜歌舞戲晝出遊他家因此自陷隧

隨惡友不改誹謗出家人邪見世所嗤行穢人所黜

好惡著外色但論勝負事親要無返復行穢人所黜

為酒所荒迷貧窮不自量輕財好奢用破家致禍患

擲博群飲酒共伺他淫女玩習卑鄙行如月向於晦

行惡能受惡與惡友同事今世及後世終始無所獲

晝則好睡眠夜覺多悕望獨昏無善友不能修家務

朝夕不肯作寒暑復懈墮所為事不究亦復毀成功

若不計寒暑朝夕勤修務事業無不成至終無憂患

佛告善生。有四怨如親。汝當覺知。何謂為四。一者畏伏。二者美言。三者敬順。四者惡友

佛告善生。畏伏有四事。云何為四。一者先與後奪。二者與少望多。三者畏故強親。四者為利故親。是為畏伏四事

佛告善生。美言親復有四事。云何為四。一者善惡斯順。二者有難捨離。三者外有善來密止之。四者見有危事便排濟之。是為美言親四事。敬順親復有四事。云何為四。一者先誑。二者後誑。三者現誑。四者見有小過便加杖之。是為敬順親四事。惡友親復有四事。云何為四。一者飲酒時為友。二者博戲時為友。三者淫逸時為友。四者歌舞時為友。是為惡友親四事。世尊說此已。復作頌曰

畏伏而強親美言親亦爾敬順虛誑親惡友為惡親

此親不可恃智者當覺知宜速遠離之如避於險道

佛告善生。有四親可親。多所饒益。為人救護。云何為四。一者止非。二者慈愍。三者利人。四者同事。是為四親可親。多所饒益。為人救護。當親近之。善生。彼止非有四事。多所饒益。為人救護。云何為四。一者見人為惡則能遮止。二者示人正直。三者慈心愍念。四者示人天路。是為四止非。多所饒益。為人救護

複次。慈愍有四事。一者見利代喜。二者見惡代憂。三者稱譽人德。四者見人說惡便能抑制。是為四慈愍。多所饒益。為人救護。利益有四。云何為四。一者護彼不令放逸。二者護彼放逸失財。三者護彼使不恐怖。四者屏相教誡。是為四利人。多所饒益。為人救護。同事有四。云何為四。一者為彼不惜身命。二者為彼不惜財寶。三者為彼濟其恐怖。四者為彼屏相教誡。是為四同事。多所饒益。為人救護。世尊說是已。復作頌曰

制非防惡親慈愍在他親利人益彼親同事齊己親

此親乃可親智者所附近親中無等親如慈母親子

若欲親可親當親堅固親親者戒具足如火光照人

想要看更多好看的佛法漫畫,趕快關註:

菩提漫畫

Bodhi_cartoon

即可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安祥禪世界學術研究會 的精彩文章:

如何證入不二法門
依「智慧」而見法
分享導師講詞《修心訣》
超離「常見」與「斷見」的無我阿含經漫畫故事
殷憂可以啟聖

TAG:安祥禪世界學術研究會 |

您可能感興趣

《慈善法》會對我國慈善事業造成不利影響嗎?
善法並非佛法,但佛法包括一切善法
「今為業障之所纏覆,於諸善法不能修行」——《志樂經》學記 4
【如是覺】佛教鼓勵人要多行善事,請問《金剛經》為什麼說:修一切善法,要遠離我、人、眾生、壽者四相才能成就菩提呢?
噁心要善忘,善法要牢記
《瑜伽師地論》根律儀:惡不善法、令心流漏
斷惡修善,什麼是善法裡頭的第一善?
放生是善法 菩薩當常行 慈悲需智慧 不壞眾生業
《心經》裡面有這些善法,你能做到多少?
一切善法中最大的善,就是孝親
記住善法,忘卻煩惱
白十源捐東林寺《貝葉經》 善法因緣具足「法舍利」
什麼叫佛法?佛法就是善法
樹立政府責任理念完善法律援助制度
澈性大和尚講《普賢行願品》:不管什麼善法,只管修,不要執著
一切善法的基礎
改善法令紋讓自己的人生不再囧途
恭迎觀世音菩薩聖誕:行持善法,迴向有情
仁清法師:善法是增上生和決定勝的基礎
應該執著善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