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為「西湖三傑」之首,蒙冤入獄三年,後力挽狂瀾拯救國家
明英宗時期,宦官當道,以王振為首的太監勢力集團幾乎控制了整個朝廷。皇帝朱祁鎮乾脆把什麼事都交給王振去處理,對大臣們的建議也是不聞不問,這無疑給了王振肆意篡改聖意的機會,滿朝文武無不以巴結王振為陞官進爵的主要途徑。說起這個王振,還真的是讓人刮目相看,他還真不是一般人物。
王振自小一事無成,幹啥都不順利,眼看著吃飯都成了問題,乾脆一狠心,自己把自己閹了,進宮去當了太監。因為他乖巧伶俐,被皇太后安排去便負責朱祁鎮的起居,日子一長,明英宗便離不開他,事事都要聽取他的意見。待到朱祁鎮登基做了皇帝,王振便也一飛衝天,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說到「西湖三傑」,人們把于謙與岳飛、張煌言並成為「西湖三傑」。今天要說的主人公就是于謙。自《西湖遊覽志》記載,明正統年間,王振把持超綱,權勢熏天,所有地方官員進京辦事都得給王振置辦禮物,否則別說你事情辦不成,還會給你穿小鞋。而適逢河南地方官于謙進京辦事,懂行情的朋友告訴他,你就算不真金白銀的行賄,你至少也帶一些家鄉的土特產,好歹是個人情往來。
于謙笑著舉起袖子揶揄到:「帶有清風!」以示對那些阿諛奉承之貪官的嘲弄。兩袖清風的成語從此便流傳下來。他甚至還為此專門作詩一首:「絹帕蘑菇與線香,本資民用反為殃。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語短長。」意思是說絹帕、蘑菇、線香都是河南的特產,而這類東西,本是供人民享用的,只因官吏徵調搜刮,反而成了百姓的負擔了。我進京什麼也不帶,只有兩袖清風。
就因為這不知變通的性格,于謙被捕入獄三年。關於他入獄有兩種說法,一種是說他因為不會阿諛逢迎,被小人通報王振,然後找了個罪名將他投入大牢。還有一種說法是,之前有個跟于謙名字很像的人頂撞了王振,於是王振見到于謙來京辦事,正好公報私仇將他判了死罪。後來發現抓錯了人,將他釋放,可也已經被無故關押了三年。于謙出獄後,降職為大理寺少卿。山西、河南的官吏和百姓跪拜在宮門前上書,請求于謙留任的人數以千計,周王、晉王等藩王也一起來求情,於是明英宗重新任命于謙為巡撫。
正是這個大難不死的于謙,在土木堡之變後,明英宗被俘朝廷大亂之時挺身而出,救國家於水火之中,組織軍隊積極抵抗瓦刺大軍,利用神機營大敗也先,保住了大明血脈。可惜,終因他剛直不阿的性格,在權力的博弈當中敗下陣來,充當了政治利益爭鬥中的犧牲品。
若想知道于謙為何而死,請關注小編,給你慢慢講來。


※此人自宮得勢,還瘋狂走私軍火,致使皇帝被擒,國力迅速衰落
※此人才高八斗,以羸弱身軀反叛,皇帝都捨不得殺他
※這個太監了不得,把皇帝送入敵軍手中,死後還被譽為「精忠」
※朱元璋對宦官管教極嚴,可為何大明朝最終還是成為了「太監帝國」
※「楚王好細腰,國中多餓死」,明宣宗雞飛狗跳的「促織」人生
TAG:凡人窺史 |
※他蒙冤入獄三年,卻在獄中上演了中國版「美麗人生」
※岳飛蒙冤前留下一位特殊人才,十九年後再次挽救南宋
※馬超的祖先竟是東漢開國名將,曾兩征越南,西平羌亂,死後卻蒙冤
※此人是民族英雄,被蒙冤抹黑三百多年,直到一墓被炸開才還其清白
※現世報!中國蒙冤無緣決賽,韓國一姐惡意拉人銀牌被取消,韓國教練抱頭哀嚎
※她的丈夫副國級,自己卻蒙冤而死,去世數十年後平反昭雪
※此人是北齊第一名將,卻慘遭奸臣所害,他蒙冤死後,北齊隨之滅亡
※蒙冤入獄十二年,原來是前世做了這件事
※此人堪稱第二個毛主席,卻淹沒在混亂中,最後蒙冤而死。
※開國中將夫婦蒙冤去世,子女流落街頭,一位開國少將悄悄收留
※秦朝兩大戰神:一個統一六國,另一個卻蒙冤而亡
※去世10年後才平反,揭秘開國大將粟裕蒙冤數十載之原因
※此人勾結洋人出賣北洋艦隊,還污衊丁汝昌降日,致使後者蒙冤15年
※冤!英國貴族遭美緝毒警「告發」 蒙冤兩年無罪獲釋
※功勞最大的開國皇太子,死於非命,被史書醜化,蒙冤了一千年
※蒙冤入獄23年後無罪釋放,出獄當天美國男子笑容與淚水交織
※如果不是此人蒙冤35年,中國就不會落後挨打,武器也將領先世界
※魯王墓的發掘推翻《明史》,清人為了抹黑明朝,讓此人蒙冤數百年
※上將蒙冤頂撞蔣介石,一怒之下辭去職務,卻因一千古奇聞被革職
※他是馬超的先祖戰功赫赫,官至伏波將軍後來卻死後蒙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