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細節多樣化練法對打拳有好處

細節多樣化練法對打拳有好處

世界最具影響力太極微信公眾號

太極

細節多樣化練法對打拳有好處

在楊氏太極拳前輩中,太極名家牛春明、田兆麟、李雅軒、武匯川、董英傑、崔毅士、鄭曼青等人都有很高的拳藝和精湛的武功。從拳書和視頻資料來看,得知他們打拳不盡相同,有的拳式或拳勢,差異較大。各人對太極拳的理解和認識不同,各位名家明師的再研再傳,自然使拳架有多樣化打法,這是必然的歷史發展形成的。拳勢的過渡動作如有不同,練法就會不一樣。有些弟子和網路學生問我:「在楊氏太極拳的81式、83式、85式、103式、115式等拳架中,太極拳的拳理拳法應是相同的,練法也應一樣吧。」 拳理拳法應是相同的,沒錯!但是拳法與練法不是劃等於號的。比如說「虛領頂勁」練法,有些太極拳愛好者練的是我不認可的「好像頭頂上頂著一滿碗水那樣不能搖擺」或者「如量身高的想像頭頂輕觸標尺」,有些太極拳愛好者練的是我認同的「沉中有升」或者「能空則靈,越空越靈」。又如說松腰練法,我不認可有些拳師的的「命門後撐腰後突」練法,我認同另有些拳師的「命門後撐填腰直塌,腹松騰然氣沉丹田」練法。再如說松膝練法,我不認可有些師傅的「屈膝蹲下力走陽面(膝蓋)」練法,我認同另有些師傅的「圓膝弓挺勁走陰面(膝窩)」練法。不過對於不同練法,是蘿蔔青菜各有所愛的事情,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亦正常,讓打拳實踐來比較練法的功效吧。

所謂「細節」,是指拳式中拳勢過渡動作的外形姿勢或內在勁道。何謂拳式?比如「攬雀尾」就是楊氏太極拳115式大架裡面的拳式;何謂拳勢?比如「攬雀尾」中的「右掤」、「左掤」、「捋」、「擠」、「按」、「前弓推」、「後坐推」就是拳勢。標題的「多樣化」是指相同的拳式名稱有著不盡相同的打法,有的拳式定勢相同,然而拳勢過渡動作的外形姿勢或內在勁道不一樣,比如115式大架和的「海底針」 85式大架的「海底針」,再如115式大架的「彎弓射虎」和85式大架的「彎弓射虎」,其中拳式定勢和拳勢的過渡動作都不盡相同。楊健侯太極拳傳人白雲峰說:「楊澄甫的單鞭先動右手再左手,楊健侯拳里是兩手同時動作」,說明所練單鞭拳勢的外形動作和內在勁道都不一樣。田兆麟105式拳架和牛春明81式拳架的「白鶴亮翅」,其中含有肘擊勢和側身右肩靠勢的過渡動作,胡星齋83式拳架的「白鶴亮翅」,其中含有右肩背折靠勢的過渡動作;田兆麟105式拳架的「攬雀尾」拳式含右勢、左勢、掤 、捋、擠、按六個拳勢,牛春明81式拳架的「攬雀尾」拳式也含掤 、捋、擠、按、開、採六個拳勢,不過練法有所不同,上述打法都體現了各人再研再傳的多樣化練法。

在一套傳統拳架裡面,有著不少重複的拳式,這給吸收有益打法帶來了空間。我認為,在不影響原有拳架主體結構、主體練法、主體風格和大多數細節不變、全部定勢不變的條件之下,在拳式中拳勢過渡動作適當融入一些有實用價值的打法是具有好處的。細節多樣化對打拳帶來什麼好處呢?在拳式名稱相同的條件之下,一是對技擊訓練而言,可以拓寬變招渠道,不同的拳勢過渡動作就會有不同的身法、步法、手法和勁點、勁法、勁道;多練一種拳勢的過渡動作就會得到多一個招式的用法和多一種變勁技法。拳架是太極拳功夫的載體,學拳從架子練起是手段,獲得太極拳的真義才是目的。融入較好的多樣化練法有助於練出身上、手上、腳上的拳意來,有利於讓拳架成為太極拳功夫的載體。二是對養生健身而言,換練另一種拳勢的過渡動作就會得到另一種行拳走架的功效。

1999年7月,恩師林墨根先生在我家裡就拳架問題給我指明:「打拳時不要糾結架勢的高一點低一點、步子的大一點小一點、手伸的長一點短一點、身姿角度的多一點少一點,重要的是拳勢中的勁法勁道和精神氣勢。」不妨對比一下向前上形成斜勢的「摟膝拗步掌」和標板溜直的「摟膝拗步掌」,不少國標競賽套路練習者是認為標板溜直的「摟膝拗步掌」姿勢漂亮好看,然而練出太極拳功夫的愛好者則認為向前上形成斜勢的「摟膝拗步掌」拳勢對於技擊的勁法勁道顯得很實用,因為這種練法有利於把拳勢所發出向前與向上的兩個勁力合二為一,有助於把對方一撬二搓的拔根發出。怎樣在115式大架操作細節多樣化的練法呢?據我多年的研練拳架實踐得知:從「起勢」、「單鞭掌」、「白鶴亮翅」、「斜飛勢」、「海底針」、「翻身撇身捶」、 「抽身下勢」下接「金雞獨立」或「上步七星捶」的初始動作入手就比較好。以下拳式中拳勢過渡的姿勢動作,細節多樣化練法的練習是這樣安排的:一是從有規律記住師承練法的角度考慮,所以每逢有重複拳式的第一個拳式,用的是原傳師承練法;二是按動作先易後難安排,相對講究功力難練一點的練法在後面重複的拳式。

在練115式大架時,我把「起勢」練兩次,名稱重複,練法則是不完全相同。第一個「起勢」,我用的是林墨根老師傳授的練法,就是承接穩靜的站立步「預備勢」展開:「1、兩臂徐徐向前提起,似有細繩將其拉起,兩後胛緩緩打開,兩手掌自然伸直,成舒松自然掌型,掌心向下,掌指朝前,兩掌之間的距離略寬於肩。隨起隨吸氣,同時兩腳腳趾微微抓地,提肛,收腹(兩臂提起與吸氣、兩腳抓地、提肛、收腹為同時動作)。2、當兩臂升至與肩同高時,松肩,兩臂略向內收,即環狀收回,至兩指尖的距離與頭部同寬(松肩,兩肘自然左右稍開,就使兩臂環狀收回;環狀收回的同時,再次兩腳腳趾抓地,提肛,收腹)。3、隨後,將手肩忘掉,兩臂緩緩垂直下落(兩掌掌心向下,似降落傘兜風樣緩緩下落。)與此同時,松胸部、松背部、松腹部、松胯部、松大腿、松雙膝)。4、當兩手落至與腰部同高時(這時意念松至雙膝),墜肘,兩小臂及前胛自然打開,兩掌指尖向前,掌心依然向下。直至兩臂垂落至身體兩側,鬆手腕,指尖朝下,中指自然貼至褲縫。這時感覺兩臂猶如鐘擺,自然懸垂,手指有麻脹感。在這一過程中,松雙膝、松小腿、松踝關節、松腳背、松腳趾,松至腳底湧泉穴。」 第二個「起勢」,按北京老師傳授的意思去練習,不同練法的主要是兩點: 一是以圓膝形成開立步樁,二是以沉肩墜肘帶動兩手往外分開。其餘練法要領與第一個「起勢」差別不大,個別動作的內涵意思一樣的,但說法表述略有不同,比如林墨根老師的練法表述「2、當兩臂升至與肩同高時,松肩,兩臂略向內收,即環狀收回」,而北京老師對此的練法表述是「2、當兩臂升至與肩同高時,以含胸拔背帶動兩臂環狀內收」。

在115式大架中有八個重複的「單鞭掌」和兩個重複的「斜單鞭掌」。「攬雀尾」下接的「單鞭掌」打原傳的第一種練法,就是以身手帶、按(往橫側的按勁)、掛、鉤、定勢後腿松腰挺胯的練法。 「雲手」後「高探馬」前的「單鞭掌」也是打原傳的第二種練法,按李雅軒太極拳遺著彙編《楊氏太極拳詮真》書中講解的那樣去練習,就是 「右手變鉤手往右後正西方掛去,鉤手下垂,右臂伸直,同時左手隨動護於右腋前,身勢往下稍沉,遂提左腳往左前正東方一步弓去,同時左掌經胸前,往左正東方以掌心向前伸去,掌指微向上,松肩垂肘。」「雲手」後「抽身下勢」前的「單鞭掌」按北京老師傳授的意思去練習,算是第三種練法,就是「1、左腳移至向左側橫向20—30厘米的位置,腳趾、腳掌、腳跟先後貼地,成為小一點的左半馬步。2、松腰松右胯往左轉,帶動右腳內碾大約45°,同時右鉤手變掌和左手平肩高的往左帶轉。3、松腰、稍扣右胯的上身往右轉,帶動左腳內碾大約45°,同時兩手隨之變捋。4、接著腰胯稍往左轉,帶動左腳跟、腳掌提起離地,腳尖點地;同時右勾手向右後正西方掛去,左掌松肩垂肘的護於右腋前。5、松腰塌胯、虛領頂勁的沉到右腳跟,松左胯往左轉帶動左腳往左前正東方一步腳跟落地。6、松腰塌胯、開胯圓襠的坐下,同時放鬆左腳裸關節,腳跟、腳掌、腳趾貼地。7、順著松沉的身勢,松腰松胯的一邊沉一邊往左轉成左側弓步,左掌順著沉勢向左前方松肩垂手的伸出。8、接著松腰的左腿落胯、右腿塌胯,成為兩手、兩腳對拔鬆開、中間身體下沉的拳勢。」

在115式大架中,下盤是側身左弓步的拳式有兩個,第一個是「單鞭掌」,第二個是「扇通臂」。可以在「單鞭掌」定勢時右腿由虛轉實的松腰挺胯帶動意想的右手變鉤手往右後掛對方左臂、以左掌向其胸膛擊去;另在「扇通臂」定勢時左腿松腰落胯帶動右手上挑縱放對方之手、以左掌向其胸膛擊去或腋窩下肋推打。一般的太極拳初學者是不易看出側身弓步拳勢右腿挺胯和左腿落胯帶動兩手對拉鬆開擊人推人的練法差別所在,打過兩種練法就能體驗到以松腰挺胯帶動兩手動作的勁法勁道和以松腰落胯帶動兩手的勁法勁道是不同的,從中體現了細節多樣化練法對打拳的好處。

在115式大架裡面有三個重複的「白鶴亮翅」,可以在第一個「白鶴亮翅」中打原傳練法,就是「由右虛步抱球狀的右腳往右前方東南方上一步,右腿屈膝半蹲,左腿伸直成為右弓步,同時,左手向右前稍伸,肘部微屈,兩前臂交叉。」(摘自《李雅軒楊氏太極拳法精解》一書)的拳勢打法。在第二個「白鶴亮翅」中練習馬步肘擊勢和弓步右肩側靠勢,有肘擊勢功效不夠好而變招右肩側靠勢的拳意。在第三個「白鶴亮翅」中練習弓步肘擊勢和右肩背折靠勢,有「對方從後邊推我右背後,我以背折靠擊之」(摘自《楊健侯太極拳真傳》一書)的拳意。

在115式大架裡面有兩個重複的「斜飛勢」,可以在第二段第一個「斜飛勢」打原傳練法,就是「左腳以腳跟為軸輾地,腳尖內扣,身體隨向右後轉體朝南,右腳接向前正南邁出一步,右腿屈膝半蹲,左腿伸直成為右弓步,同時,右手隨向前上方弧形揮出,手心向上,右臂微屈,高不過眉,左手隨後下弧形展開,止於左胯側,臂勿挺直,肘部有下沉之意,眼神意注右手前方。」(摘自《李雅軒楊氏太極拳法精解》一書),其實這是「斜飛勢」向右方打去的練法,有「以右手背由左往右上向其右耳根或面部進勢揮打之,左手下沉者,以助期勢耳。」(摘自《李雅軒遺著彙編—楊氏太極拳詮真》一書)的拳意。在第二個「斜飛勢」中練習除了向右方打去之外,還練向左方打去的招術(「招」指招式的外在姿勢動作,「術」指內在功夫的勁法勁道),那就是「鬆開左胯、右胯,身勢下沉的由弓步變為馬步,松腰的髖骨盆稍往左轉,沉轉撐起又變成右弓步;右手屈臂往左上方約平胸半擠半肘的松出去,掌心向上,同時左手掌心向下的往身後左側伸去」有右手沉肩墜肘、左手鬆肩垂手又前後對拔支撐的拳意。

在115式大架裡面有兩個重複的「海底針」,可以在第一個「海底針」打原傳練法,就是「身勢下沉的兩腿下蹲,上身稍前傾,同時,右手隨下蹲之勢向前下沉,掌指朝下止於右腿膝下,左手隨動,附於右前臂外側,眼神意注前下方。」(摘自《李雅軒楊氏太極拳法精解》一書),有「右手銜其腕部,左手持其肘節之上,順其來勢往下采之」 (摘自《李雅軒太極拳遺著彙編—楊氏太極拳詮真》一書)的拳意。在第二個「海底針」中練習右手隨下蹲之勢向前往下撩插,撩勁在小臂骨,插勁達指尖。1999年7月,有一位北海市師弟在我家裡練功房想實戰測試林文濤師兄的化勁功夫,當時師弟出手快勁力猛,只見林文濤師兄一剎間輕鬆的以退為進,用兩腿夾住師弟失重跌落快到樓層地板磚的頭部,同時順著折腰勢用右手中指點到師弟的咽喉,對師弟說:「如手指有插勁,你就重傷了。」真是有驚無險的精彩講解,亮出了林文濤師兄的化發自如好功夫。

在115式大架裡面有兩個重複的「翻身撇身捶」和一個「翻身撇身掌」,可以在第二段第一個「翻身撇身捶」打原傳練法,就是 「左腳以腳跟輾地,腳尖內扣,兩腿屈膝成馬步,同時,右手變拳由上向下屈肘平落於胸前,左手隨動屈肘向右弧形繞行止於右臂之上,手心向外,然後重心漸移於左腿。」 (摘自《李雅軒楊氏太極拳法精解》一書),有防護對方攻擊我胸前中線的拳意。第二段第二個「翻身撇身捶」也是打原傳練法,不過右拳不是置於胸前,而是隨勢置於左腿腹股溝前。「翻身撇身掌」和「翻身撇身捶」基本相同,撇身掛上打去的右手是掌不是捶,可以在「翻身撇身掌」中練習「左腳實,右腳虛,左手由左後隨腰圓轉,手心向下,右掌自上而下拍擊轉而採之,右掌經肋前側面劃弧置於左腿腹股溝前,手心亦向下,右手再變疊肘舒掌,以便隨腰腿翻上擊去。」有防護對方攻擊我側身肋部的的拳意。

在115式大架裡面有兩個重複的「抽身下勢」轉換下一個拳式的過渡動作,按動作先易後難安排,這裡的難易是對功力而言的,不是外形動作的複雜與簡單。可以在第一個「抽身下勢」至「右金雞獨立」中練習「重心前移,上身直起,左腿前弓,左臂隨向前上挑起,」 (摘自《李雅軒楊氏太極拳法精解》一書),其實這是「斜上撐起」的練法,一般人都能練到位。在第二個「抽身下勢」至「上步七星捶」中練習「右腿順著沉到腳底地面的反座彈力,直上撐起變成低架大步的半馬步仍為實腿;左腿隨右腿撐起變成低架大步的半馬步仍為虛腿,站成半馬步時注意開胯圓襠。松沉的腰胯往左轉帶動右腳往內碾成大約45°;腰胯繼續左轉帶動左腳往外碾成大約45°」,這是「直上撐起」的進階練法,需要功力的保障,比起「斜上撐起」顯得較為吃力,右實腿可能會有點顫抖,這是換力長勁的正常過程。「直上撐起」變成低架大步的半馬步,要有相當的樁功基礎;由半馬步邊沉邊轉的轉換成弓步,也較為講究腰、胯、腿轉換虛實的松沉又靈活的功夫。這樣的進階練法是換力長勁的需要,按進階練法練了三幾個月,「直上撐起」自然沒有初練那麼吃力了,半馬步邊沉邊轉的轉換成弓步也自然沒有初練那麼或緊或滯了,正是一層功夫一層理啊!

以上練法的具體動作,我在《115式大架中細節多樣化的練法》的教學視頻中作了講解。如還有不夠清楚的,那以言傳身教為準吧。可能有弟子或學生提問:在115式大架裡面,重複的「攬雀尾」、 「摟膝拗步掌」、「十字手」、「雲手」也不少,「倒攆猴」、「提手上勢」、「上勢」等拳式也有重複,為啥不說那些拳式過渡動作的多樣化練習呢?原因是現在練習的那些拳式過渡動作已比較成熟了,眼下還找不到比現在所練更好的練法和與現在所練一樣好又有特色的練法,有待於日後的不斷錘鍊和不斷豐富吧!以上拙文系本人初窺太極拳門徑的一孔之見,意在拋磚引玉,願與同道一起探討傳統拳架的練法,為弘揚國粹而盡一點力量。

於2017年6月9日

TAIJI

《太極緣——三亞南山首屆世界太極文化節》

全 彩 畫 冊

精彩太極 人生掠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世界太極拳網 的精彩文章:

健身氣功在英國大放異彩

TAG:世界太極拳網 |

您可能感興趣

貓步看似簡單,但這些細節卻是打拳成敗之關鍵!
只需掌握好這幾個細節,小負重訓練也可很好的拉練背肌
這些細節決定你是否有好肌膚
掌握好這些動作細節,才能打好籃球
這幾個細節處理不好 你的面試不可能會成功
跳繩減脂瘦身效果好,但要注意這幾個細節,做對了效果更好!
痔瘡飲食對病情有幫助,6個小細節很重要,對付痔瘡做好到位
練好一個打野英雄,細節一定要關注!
做好這三個小細節讓男人對你的好感加倍
只有掌握好快攻技術的細節,才能打好籃球
一個妝容化得好不好,跟這幾個細節有直接的關係,第一點至關重要
敷面膜效果沒有想像中好?不妨做好這幾個細節,效果會加倍哦
桃樹打葯有技巧,要注意這些細節
如何讓俯卧撐練胸的效果更好,這4個細節改變你的肌肉感受
范冰冰對弟弟有多好,這些細節都能看出來
這些細節要把握好!否則越練,身體越差!
不要用耳朵戀愛 真正對你好的全是細節
瓷磚膠使用方法知多少,不要忽略小細節
教學 | 進攻的技巧有很多,但掌握好細節更重要!
想要瘦大腿?抓住這些細節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