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缺之美 驚艷了舊時光︱人物誌
鋦瓷有愛 金繕盡美
「承蜩山房主人的修補人生」
鋦匠:陳志敏
中國是瓷的故鄉
在國人眼裡
瓷器不僅僅是實用物
還蘊含著主人的溫情
每片釉色彷彿都是故事
然而
瓷器易碎
碎的不是瓷器
是主人的心
修復瓷器
成了彌合主人溫情的技藝
中國有鋦瓷
日本有金繕
這兩項傳統手藝
都匯聚在和道工社「承蜩山房」主人手上
今天,且隨享聽君前往探訪
鋦匠——陳志敏
「承蜩」語出自《莊子·達生》,說的是駝背老人苦練捕蟬本領之事,成語作「痀僂承蜩」或「承蜩之巧」,比喻做事專註,心無旁騖,「用志不分,乃凝於神」,方能成功。
方寸間自有天地
山房位於舊糖酒倉庫
一間僅十幾平米的方寸之地
目光所及之處
除茶桌、工作台外
不是破碎的瓷片
就是尚未修補完工的作品
恆溫恆濕的器櫃陳列的是復活的記憶
窗外的鳴蟬
益發彰顯山房專註的安靜
茶桌上等待修復的碎缺瓷碗
老陳其實有一份穩定工作
平日工作倒也不算忙
工作之餘倒騰石頭練練健美也很自得其樂
愛上修繕器物純屬偶然
那年無意間看了部叫《鋦瓷無痕》的紀錄片
從此他放下了別的雅趣
專註於研究陶瓷的修復
中國有句古話:「沒有金剛鑽,別攬瓷器活」,說的就是把打碎的瓷器,用像訂書釘一樣的金屬「鋦子」,再修復起來的古老的民間手藝——「鋦瓷」。此工藝修復的物品更牢固耐用,它的殘缺美,具有很高的欣賞和使用價值,深受人們喜愛。
陳志敏:
「真的是機緣巧合,當時心想,
怎麼會這麼神奇?太不可思議了!」
於是上網搜尋資料
關注紀錄片中鋦瓷傳承人王振海的微博
後得知他有開班收徒
便拜師學手藝去了
陳志敏作品 鋦瓷工藝
鋦瓷學習後的半年
老陳接觸到了金繕
意識到金繕與鋦瓷工藝其實是可以取長補短的
便開始了長達一年半的金繕自學
雖也能獨立完成作品
但總覺得做得「不夠好」
通過網路
他發現了一位做得很好的金繕大師
便又奔著學手藝去了
「金繕」是一種源自日本的瓷器修復技術,用天然大漆將瓷器碎片黏合,表面再敷以金粉或金箔進行裝飾。修補茶壺嘴兒一類的精細活兒,金繕更為適合,且修復可逆,同時不會對器物造成二次傷害。
陳志敏作品
金繕與鑲嵌工藝
現如今,本職工作之餘
老陳雷打不動地膩在山房
將修修補補進行到底
一待便是一整日
一晃就是數年
外人看來這清簡的山房
對老陳而言
卻自有天地、趣在當中
樂享修復後的滿足感
倘若不是真熱愛
老陳的手黑、粗糙、留著指甲、甲面還有著凹陷的不平整
陳志敏:
「我是肉手,必須留指甲,不然抓不住鋦釘」
「指甲不平,那是因為銼刀銼的,常事兒」
「用銅片剪鋦釘的時候也笨得老剪到手」
為了能更加不受干擾地修繕 老陳喜歡夜裡幹活
在山房裡,享聽君沒見著太多「鋦子」
老陳告知,鋦瓷家當多放在家中
這樣他即便在家也能隨時鋦
而金繕不行
必須尋一處僻靜地
自己一個人慢慢做
陳志敏:
「金繕的大漆會咬人,到現在我還不時被咬」
「被咬」即過敏,無招可解,只能是任它肆虐
「下次試試喝點大漆,反正也能喝,哈哈哈」
老陳風趣地說
陳志敏作品 金繕與包壺嘴工藝
喜新厭舊這個詞一點都不適合老陳
他喜舊物,沒事便愛逛舊貨市場
淘些人家不要的老物件
甚至連垃圾堆里他都曾淘到過「寶」
看到朋友圈裡有人說打破的器物要丟掉
老陳會直接「殺」過去、奪過來
陳志敏
作品
陳志敏:
「要修還是修老物件比較『趣味』」
「能修為什麼要丟?」
恆溫恆濕器櫃里修繕一半的器物 陳志敏作品
鋦瓷工藝所需經過的:
對位成器、綁帶」捧瓷「、釘位點記、打窩鑽孔
鋦釘製作、鋦釘嵌入、去除膠紙、孔隙填合等
不管是定位、鑽孔,還是打樣、嵌入,
一筆一畫、一錘一拉
講究的是力道恰到好處、絲絲入扣
每道工序都馬虎不得、偷巧不得
而金繕工藝所需經過的:
清理器物,設計、補缺、補漆、繪線、罩光等
一道工序完成後
至少要等7-10天
才能進行下一道
比如碎片粘合完整之後
得躺在恆溫櫃里一周時間
頑劣的大漆才能治癒殘器的碎片
急,也不得
陳志敏作品 鋦瓷與鑲嵌工藝(修復前後對比)
陳志敏:
迄今修最久的一件修了半年多
「是很枯燥,所以你得真的喜歡,才能耐得住」
「修補的過程,心是靜的
修完,心裡是歡喜的」
會說話的作品
陳志敏作品 大漆工藝(為避免金粉搶眼未「上金」)
鋦瓷里最難的當屬鋦釘的製作與鑽孔
行當有行當的規矩
無論多薄的器物
你都得留一分
不能鑽透
最好的孔是「透光不透風」的
陳志敏作品 初次嘗試在玻璃器皿上鋦釘
物件主人是做葡萄酒批發的,杯子本身不貴,可就喜歡這個杯子,修完後可做專用杯,有特色!
陳志敏:
其實鋦瓷不僅局限於瓷
只要材質不是太疏鬆都可以鋦
如果太疏鬆,鋦釘有拉力,易碎
「當年學手藝鋦的處女作,穿孔了,特丟人」
但,我一直留著,算是以物為鑒吧
陳志敏作品 金繕工藝修復的黃花梨靈芝擺件
金繕所用金粉或金箔都是極昂貴的
一克近千元,比真金還貴
用金量的多少、上金後的線條美觀度
全在掌上功夫
老陳正在凝神致志地給器物「上金」
陳志敏:
"上金"要在大漆半干不幹的時候
太濕金粉會用很多,太干金粉會沾不住
所以火候是關鍵
鋦補一件殘器,重新賦予器物新的生命,而殘器之所以能獲得新生,是鋦匠用耐心與手藝堆積的。
一件舊物一個故事
總有人疑問:
伴隨大規模工業化生產
器物壞了、碎了
再買個新的不就得了?
何苦折騰著修修補補
費時、費力、費錢
享聽君去拜訪老陳之前也和大家想的一樣
陳志敏作品 金繕工藝修復壺嘴兒
陳志敏:
「跟你說兩個有趣的事吧,興許你就明白了」
趣事一:心愛之物如初戀
某派出所一警察,愛喝茶,第一個月領工資,幾乎花完所有買了生平第一把紫砂壺,現在看來倒也不貴,不足千元,後來摔壞了。如今他已經添置了很多把壺,都比最初的那把精巧、昂貴,可那把壺,他卻一直沒捨得丟,直到前陣子得知老陳這可以修……這情懷,修的不是器物,而是珍愛的心境。
警察蜀黍的第一把壺
趣事二:長情的人最值深交
多年前A先生帶著上小學的女兒去朋友B先生家玩兒,小朋友頑劣打碎了B先生心愛的茶壺,大人雖都沒過多責備孩子,可,A先生充滿愧疚、B先生也心懷不舍。後來得知老陳這可以修復舊物,A先生直奔B先生家,「你那把壺還在嗎?」「在呀,怎麼了?」「快拿來,我去修復!」……這事時隔五年多,A先生的女兒都已成花季少女。
當年被A先生女兒打破的壺如今已修復完好
『陳志敏作品』
陳志敏:
每個物件都是主人的心頭之好
理當用心以待
修物繕心
老陳沒開網店亦沒開實體店
全靠口碑相傳
漳州人愛喝茶
只要有一把茶壺,到哪裡都是快樂的
老陳身邊多有些把玩紫砂壺與茶器的老友
老陳說自己就是個器物的售後維修超市
陳志敏作品 杯子沒壞,主人就是想用老手藝讓其「更美」
陳志敏:
現在七八成是省外、甚至國外的客戶
他們會用微信發圖來,問是否能修
確認修補方案、價格後寄來
修好完,拍照確認、寄回,滿意了再給錢
陳志敏作品 從加拿大蒙特利爾漂洋過海而來
問及:就不怕對方不給錢?
老陳說:「人家給我修也是出於信我」
與和道另一位手藝人巧師的個性鮮明張揚不同
老陳屬於溫和恭謙的
採訪閑聊中
向享聽君介紹了多位他認為比自己優秀的同行
真實、樸質
這大概便是物件主人信任他的原因吧
和道工社的每次探訪都讓享聽君收穫頗豐
不禁感嘆
正是因為有了這些用心生活的「趣味」之人
家鄉漳州才變得愈發迷人


※漳州人怎樣說福建
※全國第四屆青年書法篆刻作品展將在漳州舉辦 快來報名!
TAG:漳州新聞廣播 |
※驚艷時光的美人
※舊時光里的美人兒
※那些驚艷了時光的美人們
※溫馨的時光,驚艷了美人
※人生百態∣被遺忘的時光
※時光殘留了誰的背影
※博物館裡驚艷了時光的女神
※絕美!古人藏在詩詞中的元宵意象,驚艷了時光
※孫允珠 美麗心情驚艷了時光,驚艷了你
※倪萍一組舊照曝光,她才是驚艷了時光的美人
※品牌輕奢范 驚艷了時光!
※舊物倉里的舊時光
※多少人曾愛慕你年輕時候的美麗容顏,4大驚艷時光的美人
※百年佳麗 世紀追憶,那些驚艷了時光的美人
※浪漫之都的美好時光
※這些驚艷了時光的美顏並沒有褪色!
※「尤物」許晴:時光雕刻的美人
※那些流逝在時光中的絕世美人
※舊時光,你是個美人
※那些 驚艷了時光的美人們(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