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出櫃比出軌更可怕?

出櫃比出軌更可怕?

GIF/1K

上一篇文章"LGBT編年百科:你真的知道嗎?"中,我們簡單介紹了LGBT+群體的歷史行動,回顧了他們的故事。六月是LGBT+群體的驕傲月,這一次我們將從LGBT+群體常見的議題——出櫃談起,一起來看看其中的挑戰。

出櫃(Coming out)指向他人公開自己的性取向或性別認同的行為,即告訴別人自己是同性戀、雙性戀等,或告訴別人自己的心理性別是男性、女性或第三性別。出櫃是個很形象的說法,也就是出櫃前,一直待在柜子裡面,可想而知,柜子裡面並不舒服,無法暢快呼吸,無法肆意活動,處處受限;不敢讓他人看到自己的真實樣子,也擔心真相揭開後朋友們離開自己。既然柜子里不是久留之地,出櫃似乎是個必然又無可奈何的選擇。然而從柜子里走出來,也是一條不易之路。

「出櫃」對於LGBT+群體,意味著怎樣的挑戰?

1

他人的異樣目光

高中時候,宿舍有四個人,有一天晚上只剩我和一個最好的朋友在,我跟她出櫃了。我說你知道嗎,我喜歡女生,我跟一個女生在一起了。她一下從床上坐起來,轉頭看我,沉默了好幾秒,問我是真的嗎。我說是。她說,你確定你們不是關係很好的朋友?你確定你對她是那種喜歡嗎?你會跟她上床嗎?我說,我愛她,以後會的。那晚我們都失眠了,後來,我知道她在盡量地不表現異樣,但她躲閃的眼光,還是經常刺痛我。她不懂我。

有一次我們一家人出去玩,侄子說他要帶一個男性朋友一起,訂房間時候,他跟我說,他們兩個要住在一起,要大床。我心裡咯噔一下,又不敢直接問,我開始上網查,問朋友問醫生,我希望他只是暫時的,如果有什麼辦法能治好他,我一定會帶他去試。

從小,我就覺得自己應該是個女孩,我喜歡穿裙子,喜歡粉色的東西,我只喜歡跟女孩子一起玩,不喜歡小男孩吵吵鬧鬧的、一身臭汗。從小被人罵沒有陽剛之氣,娘娘腔,但我無力改變。是我的靈魂放錯了身體。

「你是同性戀,那你一定性生活混亂,甚至有艾滋病」,很多人對LGBT+群體有著這樣的刻板印象。的確同性戀,尤其男同性戀群體感染HIV的幾率更高,但如此以偏概全也無形中增加了這個群體成員的心理負擔。就好像說瘧疾在非洲的發病率高,那如果你是非洲人,你就一定有瘧疾一樣,這種推論有些可笑,但卻深深植根在很多人心裡。

奇葩說里,蔡康永在淚眼中說過——「我們不是怪獸」。然而現實中,的確很多人將LGBT+群體看做「怪獸」或是異類。蔡康永說,別人想要出櫃,來問他的建議,他一般都會攔一下,因為出櫃後,並不會被社會溫柔以待,而他也沒辦法全天候地保護別人。出櫃,意味著可能會失去朋友,和家人決裂,被人在背後指指點點;意味著可能會失去工作,影響晉陞;還意味著可能每天活在別人或好奇或憐憫或不屑的目光中。

每個人都有個人自我(personal self)和公共自我(public self)。後者很大程度上會受到他人看法和外界評價的影響,他人眼中的「我」也構成了自己眼中的」我「。在社會中,同性戀、跨性別,是個灰暗的、不能被接受的現象,所以往往公共自我很難形成良好的自我接納。可見對於LGBT+群體,來自他人的各種各樣的目光,是一個沉重的壓力源。

歸根結底,他人的不理解,來源於對LGBT+群體了解的匱乏,很多人對於LGBT+的看法來源於缺乏科學依據的刻板印象。其實,科學研究發現性取向、性別認同和基因、大腦結構等都有關係,也就是說很大程度上是由生理因素決定的,就像異性戀自然而然地喜歡異性、有性喚醒一樣,同性戀群體會被同性吸引。也有研究者在小雞出生前改變它的相關基因,結果出生後在性吸引方面表現為同性戀。

一方面,普及LGBT+知識和文化十分重要;另一方面,在如今的現實情況下,LGBT+的朋友們也要客觀地看待,了解自己、了解社會,了解社會為何如此,並努力尋找路徑和自己和諧地相處。

2

家人共擔的痛苦

女兒是同性戀的事,很快就在單位里傳開了,真是好事不出門啊。關係親近的幾個人,小心翼翼地來詢問,我不知道如何回答。想從這個地方消失,讓誰都找不到我。

我寫了一封信給媽媽告訴她我是同性戀。之後媽媽有大概三個月沒有和我說過任何話。

每次跟媽媽一起出門,遇到她的同事,他們都會打量著我說:呦,小琦倒是一直不愛打扮哈,不像別的女孩似的,也不愛留長頭髮,倒是挺省事兒的。我不在她身邊的時候,她都是怎麼面對這些的呢。我很清楚自己,但我心疼我媽。

我自己在高考的時候,是先報志願再高考,很固執地報了一個高於自己水平的志願,跟爸爸媽媽說,如果我落榜了,我就復讀,我自己承擔後果。但媽媽說,話是這麼說,但如果你真的落榜了,我和你爸爸需要面對的東西並不比你少。的確,家庭的關係是那麼地緊密,「我自己承擔後果」在某些層面上是一句很幼稚的話。

家裡孩子30歲不結婚,父母都會被身邊人議論,何況是孩子是同性戀,終身不會和異性結婚。「跟爸媽教育肯定有關係」、「真是造孽啊,挺好的一對夫妻啊」、「她孩子不是在國外嗎?可能國外都這麼開放吧」,這樣的社會話語,也是需要一個家庭共同承擔的。出櫃之後,不光自己會承擔別人的目光和指點,父母、家人同樣會面臨艱難的處境。往往我們可以尋求更加開放的地方,尋找更加舒服的環境,而父母往往會在原地,無法跳脫出去,所以父母所承擔的心理壓力並不少於孩子。

3

異性婚姻的枷鎖

我是家裡的獨子,父母從我22歲,就一直期待我結婚生子。一直拖了5年,我告訴他們我喜歡男人,他們不信,以為我是因為賭氣。後來又一次嚴重的爭吵之後,我爸住院了,那天他哭了,跟我說真的希望看到我的下一代,咱們家的苗不能到你這斷了。我妥協了,我跟一個女人結了婚,生了孩子。這是個悲劇。

在一些文化里,比如中國,異性婚姻有著非常特殊的意義,就是傳宗接代,一個小生命的降生,往往承載著兩個家庭,甚至家族的殷切期望。可能正是由於這種文化,中華民族得以傳承幾千年,生生不息。然而對於LGBT+群體來說,這顯然是個沉重的枷鎖。因為扛不住壓力而被迫選擇結婚的人不在少數,「我和丈夫結婚4年,有了孩子,最近發現他很多奇怪的行為,原來他一直是同性戀。我的丈夫被一個男人搶走了」;「我的妻子生了孩子後,跟我說其實她一直愛著一個女人,生孩子是為了給父母一個交代。我不懂為什麼,那我算什麼?「。

出櫃意味著無法像異性婚姻一樣,完成傳宗接代的任務,似乎自己成了整個家庭的罪人,這使得出櫃難以啟齒,也難以被接受。

4

出櫃後被迫不斷出櫃

在大學一次團建活動里,我們喝酒聊天,氛圍特別好,大家都分享自己的心事和秘密,於是我很衝動地跟大家出櫃了。我並不後悔,但最困擾我的是,後來在各種場合,我都不得不再次出櫃,有的時候時機並不適合,有的時候我很尷尬。比如,小組討論論文的時候,組員突然八卦又好奇地問:誒,聽說你同性戀啊.....是真的嗎。我想趕快從這個大學畢業,再到一個新的圈子,出櫃前我要慎重再慎重。

出櫃之後,各種人來問我各種奇怪的問題。你要做變性手術嗎?你平時去男廁所還是女廁所?誒你是不是跟金星差不多啊?那你到底算男人還是女人?你自己覺得自己是女人,那你和一個男人在一起,算同性戀嗎?有的時候我身心俱疲。

一次出櫃,或和一個人出櫃,可能並不是最困難的事,因為這是我們鼓足勇氣、自主決定的。然而一次出櫃後,我們往往會被迫地不斷出櫃。特別是在一個小圈子裡,消息可能會飛速地蔓延開,聽到風言風語的人往往會帶著好奇來詢問,而被動的出櫃也就開始了。即使沒有他人的詢問,出櫃對個體意味著公開自己的性取向或性別認同,在未來,為了保持自我的一致性,也無法再待在柜子中了。所以,一次出櫃,會引發蝴蝶效應,心血來潮型的出櫃往往會帶來很多後續問題。

5

出櫃是第二步,自我認同與接納在前

前面說到的這麼多挑戰,都是來自外界,其實另一個很重要的挑戰的來源,是自身。出櫃是告訴別人自己的性取向,或性別認同,這是一種宣告(claim)。其實與之類似的「走出柜子」還有很多,比如告訴別人自己的媽媽是精神分裂症,告訴別人自己有先天性的不易看出的殘疾,告訴別人自己受過性侵犯。其實這些都是很困難的。困難的原因之一,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我們首先要完成對自我的認同,進一步完成對自我的接納。說得通俗一些,就是客觀理性地知道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為什麼是這樣的人,並充分地接納自己。這是個並不容易的事情。前面所提到的所有挑戰,都會使我們懷疑自我:為什麼是我?為什麼我要承受這些東西?

首先要理性成熟地認識自己、接納自己,才能更好地走出柜子,勇敢地面對各種目光,堅定地追尋自己想要的生活。

在柜子里有著種種限制,而出櫃也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出櫃的前提是完成穩定、成熟的自我認同,設想好可能會出現的狀況及自己要如何應對,武裝好自己,再打開這個柜子,才能真的改變在櫃中被限制的境況。

參考文獻

Drescher, J. (2004). The closet: psychological issues of being in and coming out.Psychiatric Times, 21(12).

作者|Hannah Zhang

編輯|Connie Gao, S妹

圖片來自網路,文章版權屬於iWanna

未經允許,請勿轉載,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Wanna 的精彩文章:

這篇生死攸關的文章,你應該知道

TAG:iWanna |

您可能感興趣

這件事,比出軌更可怕
身體出軌和精神出軌哪個更可怕?
婚姻中,比身體出軌更可怕的,是精神出軌
比出軌本身更可怕的是……
馬蓉粉絲又出神邏輯:出軌比出賣妻兒更高尚!
致所有出軌者和被出軌者:比出軌更重要的,是做好這件事!
男人出軌不可怕,女人出軌才最可怕
婚姻里,這件事比出軌更可怕
比出軌更殘酷的,是說出這兩個字
出軌
婚姻里,這件事比出軌更可怕。
出過軌的老公,還會再出軌嗎?
為你付出真心的出軌男,還值得再次被你深愛嗎?
男人說這種話,比出軌更可怕
這種思想,比男人出軌更可怕!
床照流出!「雪諾」,你個啥也不懂的也出軌了?
婚後遇到真愛,你會選擇肉體出軌還是精神出軌?
醒醒吧,出軌真的不會凈身出戶!
震驚!在婚姻里,比出軌更可怕的竟然是……
出軌女人的坦白:比起被趕出家門,我更怕「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