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真讀書需要下「笨功夫」

真讀書需要下「笨功夫」

所謂「真讀書」,一是讀書的動力是自身強烈的求知慾望,而非出於外在的壓力與要求;二是讀書的目的是格物致知、悉事明理,而非以讀過多少本、某某書為炫耀;三是讀書的行動已成生活樂趣和日常的習慣,「一日不讀便覺面目可憎」。錢鍾書和楊絳夫婦下放幹校,一日兩人路過一極其簡陋的草棚,楊絳開玩笑說:「你說我們就住在這樣一個棚子里,會怎麼樣?」錢鍾書先生沉吟片刻,回答說:「不行,沒有書。」習近平同志說:「讀書已經成為我的一種生活方式。」這樣的讀書,可謂「真讀書」。

曾國藩是清末造詣極深的理學大師,也是帶領湘軍擊破太平軍的著名儒將。他說,「蓋真能讀書者,良亦貴乎強有力也」,要下「舊雨三年精化碧,孤燈五夜眼常青」的功夫。曾國藩對自己讀書的要求是:不讀懂上一句,不讀下一句。不讀完這本書,不摸下一本書。不完成一天的學習任務,絕不睡覺。他不懂什麼「技巧」,什麼「捷徑」,這種「笨拙」的學習方式,直接影響了他做事的態度。曾國藩有一個「尚誠尚拙」的人生哲學,即「天下之至誠,能勝天下之至偽;天下之至拙,能勝天下之至巧」。曾國藩打敗太平軍,靠的不是機謀巧變,而是「扎硬寨,打死仗」的「笨功夫」。

為什麼「天下之至拙,能勝天下之至巧」?所謂「巧」,無非是走捷徑、省功夫,繞開欲成之事所需要的某些艱難。而任何事情,只要取「巧」,就有漏洞。就像你翻一片地,只有一鋤一鋤地把每個角落都鋤到,才算真把這塊地翻完了。如果你取「巧」,做表面功夫,這裡留一塊,那裡漏一塊,那麼,這些疏漏掉的地方,就會長不出好莊稼。一條防洪大堤,就得一塊塊磚石一根根鋼筋一兜兜水泥去修,你在其中使「巧」,以竹片代鋼筋,以泥土代水泥,洪水一到,你的防洪工程就現出「豆腐渣」工程的原形。

即使是兵法上講的「奇正相生」,「正」是本,「奇」為末。有正無奇,根本尚在,不至於出大的紕漏;有奇無正,就是捨本逐末,那是兵家大忌。所以,曾國藩「扎硬寨,打死仗」,就是以「笨辦法」,最大限度地減少戰場上的風險。湘軍東征太平軍,最大的一次失敗,湘軍悍將李續賓兵敗三河鎮,就是因為在湘軍宿將胡林翼老家丁憂時,顢頇的湖廣總督官文急於求功,讓李續賓孤軍冒進,有奇無正,後援無繼,才全軍覆沒的。

著名國學大師黃侃在讀書治學時,採取的就是曾國藩「扎硬寨,打死仗」的方法。在研讀有關自己專業的書時,他總是要反覆閱讀數十遍,一直到能舉出其篇、頁、行數,基本無誤差為止。一次他研讀孫詒讓的《周禮正義》,自限180日讀完,凡遇其中需要計算的地方,他都要一一列算式加以推算驗證。他在讀《清史稿》時,全書100冊,從頭到尾一卷一卷地詳加評註圈點。黃侃對於隨隨便便翻閱、點讀數篇淺嘗輒止的讀書方法很不贊同,稱之為「殺頭書」。他也反對那種只讀所需資料,而不肯一句一字認真讀透全書的實用主義態度。

清華「四大導師」之一陳寅恪先生(另有王國維、梁啟超、趙元任),博覽群書,被譽為「蓋世奇才」「教授的教授」,素有「活字典」「活辭書」之譽。他一生苦讀,積累下了許多行之有效的讀書方法。陳寅恪將書分為三類:最低限度的讀物、進一步學習的讀物、深入研究的讀物。三類書中他尤其強調第一類。陳寅恪認為第一類是必讀書,從中可以得到最低限度的知識。他認為,《詩經》《尚書》是我們先民智慧的結晶,乃人人必讀之書。《禮記》(包括《大學》《中庸》《禮運》《經解》《樂記》《坊記》等)是儒家雜湊之書,但其中包含的卻是儒家最精闢的理論,是相當精彩的作品,不但要看,還應該背誦。

陳寅恪讀書,注重原典和最基礎的書。為什麼要讀「老書」?因為「老書」有「原創性」和「基礎性」,而且「老書」往往是一門學科的入門書。陳寅恪說:「中國真正的原典也只不過一百多部,其餘的書都是在這些書的基礎上互為引述參照而已。」讀「老書」,讀「原典」,這對於任何一個學科來說,都是一個永遠不會過時的讀書策略。

陳寅恪大量讀書,卻不盡信書。對於書上說的,前人說的,大人物說的,陳寅恪總是一定要經過自己的學習和思考才加以確認。正是不唯書、不迷信的懷疑精神,奠定了陳寅恪學術大師的地位。

陳寅恪從12歲起先後在日本、德國、瑞士、法國、美國等多個國家的高等學府求學18年。哪裡有好大學,哪裡藏書豐富,他便去哪裡拜師、聽課、研究。對大多數人趨之若鶩的學位,他卻淡然視之,不以為意。陳寅恪讀書的功夫深到什麼程度呢?由於苦讀,過度損耗了眼睛,47歲右眼失明,56歲左眼視網膜剝離,終致雙目失明。雙目失明後的陳寅恪先生,仍通過助手「念書」來讀書。

由此可見,真讀書少不了「笨功夫」。「笨功夫」看似很笨,其實是難言之妙。以曾國藩為例,雖然秀才考了九年才得中,但中了秀才的第二年,他就中了舉人,又四年,即高中進士。他總結自身經驗,說這得益於自己「笨功夫」下得足,基礎打得好。那麼,怎樣在讀書上下「笨功夫」?其實非常簡單,就是反覆讀,帶著問題讀,邊讀便思考。俗話說:好書不厭百回讀。對於一本好書,一讀僅知皮毛,二讀能知梗概,三讀四讀才能前後貫通,而要深知要義,非五讀六讀並做延伸閱讀,互相印證比較不可。陳寅恪讀書有一個非常好的習慣:不動筆墨不讀書。往往一本好書反覆讀下來,會被勾畫得面目全非。所以真正的好書,買一本是不夠的,要買兩到三本備用。本人的經驗是,讀書做的批註,一可記錄讀書的即時心得,加深思考;二可提供備用索引,什麼時候想回看某一部分,查閱自己寫下的批註,就可立馬找到。

國學大師王國維將讀書的境界歸結為三個層次: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其中,第二個境界需要最長的時間,也是許多人沒能完成的層次。但不完成第二個層次,就不可能領略「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難言之妙。

歡迎在文末發表留言評論,

也請別忘了動手點贊支持哦!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道知行 的精彩文章:

解惑丨讀歷史,究竟有什麼用處
鄭濟洲:儒學經世的典範之作——評黎紅雷《儒家商道智慧》
100幅歷代名畫,100幅書法名作,領略中國書畫最高成就
讀歷史,究竟有什麼用處

TAG:大道知行 |

您可能感興趣

蔣孔陽談讀書|讀書聽憑興趣還是需要?讀「活」書還是讀「死」書?
真的不需要忘記
讀書與丑無關,女孩尤其需要讀書,從繪本讀起
如果沒有職業的需要,一個普通的讀書人為什麼要讀古書
其實我真的需要你!
摩羯座真的很需要你!
為孩子釐清「想要」 和「需要」
練好書法需要哪些技巧?
想要瘦身效果好,你需要這樣吃蔬菜
結婚登記需要什麼材料 這些你都要弄好
你真的知道你需要的是什麼嗎?
孩子真正的需要是什麼?
掌握情緒管理這3個原則,可能真的不需要看書了
「女漢子」遇到真愛想要變「女神」,需要三步
下犬式想要練的好,你還需要這樣做
有了二胎就要換房?你可能需要看看這篇裝修攻略
我們為什麼需要神話?
婚前要不要公證?你需要掌握這些婚姻法小知識
屬兔人需要什麼樣的真心知己
結婚登記需要什麼證件 想要辦理成功你須知道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