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矽谷狂熱追捧神經介面和增強大腦技術,是否合理?

矽谷狂熱追捧神經介面和增強大腦技術,是否合理?

儘管很多技術公司都對神經介面(neuralinterfaces)技術的發展前景做了大膽預測,但對增強大腦(BrainAugmentation)研究仍處於早期階段。那麼,學者們如何看待矽谷對此的狂熱呢?

來自杜克大學研究腦機介面(BMI)的神經科學家米MikhailLebedev因其在過去四年里發表的一系列關於增強大腦的學術論文而在最近贏得了一項由公共學術出版商Frontiers頒發的價值10萬美元獎金。我爭取到了一個和Lebedev進行交流的機會,以了解這一領域的情況。

我們現在看到的對神經植入和增強大腦的熱捧是否有其依據?

在接下來的10年里,我們將看到各種各樣逼真的假肢,並會帶來很多用於治療中風和脊髓損傷的新技術。這些宣傳文章中所描述的內容(比如實現直接在大腦中打字,或者在大腦中植入數百萬個電極)是可以實現的,但這些大約需要20年時間。

我或許是錯的,因為一旦新技術出現,它就能快速發展。如果10年前我們還只能把一個半毫米厚的電極植入大腦,現在,技術已經可以實現納米級別電極的植入了。當然,解碼大腦活動仍將是一個難題。

我們對認知過程的了解是否足以讓我們可以對其進行干預?

我們目前具備了一些基本的理解。我們知道大腦的某些區域比其他區域有更強的認知能力。所以,如果你想從大腦中提取更先進的信息,你應該把電極放在這些區域內部或上方。但是對於如何表達思維這一問題的研究尚不充分,所以我認為在接下來的10年里人們是無法破譯人類各式各樣的思緒的。

這對於人們希望用增強大腦技術來與人工智慧進行互動這一想法意味著什麼呢?可以在可預見的未來內實現嗎?

我認為這是非常現實的,但首次成功將來自於增強現實(AR)領域,在那裡你可以使用你的正常感覺與人工智慧連接。因此直接連接以進行交流是一個不錯的想法,但它仍然受制於介面數量的限制。主要的問題是我們不太了解大腦內部的編碼,因此我們不知道如何讓這個交流界面變得更有效。但人類的記憶是有限的,所以AR眼鏡可以起到很大作用,這就彷彿使用人工智慧技術為我在新環境中引路一樣。你可以想像電腦和大腦一起工作。大腦會給出例子,然後電腦開始學習。而大腦則可以利用外部設備的計算能力。

什麼樣的增強大腦可以被應用呢?

答案是任何大腦具有的功能都可以為技術所增強。就感覺功能來說,可以在大腦中添加新的感測器。例如,可以添加一個我們無法正常感知的電磁場感測器,之後人們便可以獲得這種新的感知能力。把這樣的新型感測器放置在頭部周圍,人們就可以看到全景圖像。當然,需要首先在動物身上進行試驗。也可以嘗試微刺激大腦的某些區域。但到目前為止,大多數論文顯示你可以控制特定的步驟,但無法真正提升整個感知過程。但如果你認為這種抑制是有益的,那你可以想想辦法。例如,想像一個人正在解決一些任務,而電腦知道正確的答案——所以電腦會對大腦的某些部分發出抑制性脈衝,並對大腦的決定產生影響。

增強大腦採取的主要方法是什麼?

目前主要有兩種。第一個是非植入式的,這很容易實現,而且很有用。問題在於,它們提供的信號質量是有限的。

腦電圖(EEG)系統是由大量的神經元活動組成的,最強的腦電圖是在睡眠期間被記錄下來的。因此所有與控制精細的運動相關的活動是非常細微的,很難在腦電圖中被偵測到。

除此之外,EEGs還受各種人工製品的影響。

當然,腦電圖並不是唯一使用非植入式方法的設備。功能性近紅外光譜(fNIR)實際上是一種非常好的非植入方式。它們在檢測某些活動方面表現出色,但它們工作的速度非常緩慢。

植入式方法的潛力還沒有被完全發掘。我們現在具有記錄大概100個神經元的能力。所以在未來,當我們可以記錄百萬計的神經元之時,便可以考慮各種各樣的解碼方式了。基本上來說,現在面臨的障礙是植入這樣的設備需要進行手術。

用醫學方法實現增強大腦是否可行?

醫學不是我專長的領域,但是藥物開發人員在這方面已經取得了很大成就。他們可以為實現某個特定目的而開發出新的分子式,這些分子式可以只為一個大腦受體服務,或只為大腦的某一個區域服務。

所以從原則上講,所有這些方法都可以被改進以解決某一特定問題。你甚至可以利用遺傳學來修改腦細胞:比如利用光遺傳學製造對光線敏感的細胞。因為尚存在一些不可預測性,這些還無法完全實現。

這些細胞也可以變得對磁場敏感。很可能可以通過基因工程製造出對機械敏感的神經細胞。或者你也可以嘗試把另一器官內的細胞植入大腦。市面上所有科幻小說的情節都在逐漸被變為現實,所以我不會對任何事情說不。

增強大腦潛在的優勢和缺陷?

我是個樂觀主義者,所以我看到的大部分都是正面的。我們真的想要改善,想要變成不是那麼「原始」的人類。其主要的副作用可能與藥物使用副作用相同。想像一下,可能有人想要在自己大腦中負責快樂的區域做植入,然後不斷地刺激自己(以獲得快樂)。

也許你不希望這樣的事情發生,但它可能很難避免。干預大腦產生的動機和其產生快感的系統,這可能是一個潛在問題。

當然,你可以想像如果軍方得到了這樣的技術,可能這一技術會被用來控制士兵。

事實上,任何腦機界面都可以被用來充當測謊儀。你真的可以探測到一些通常人們不願意展現給別人、想要保持私密的東西。

是否會存在這樣的危險性,那就是對於這樣一種新技術的使用權存在不公平性?

我不擔心這一點,因為很有可能,富人會首先得到第一批大腦增強系統,但這樣的系統肯定非常昂貴,而且十分不好用。

隨著技術的發展,它將變得便宜,然後每個人都可以擁有它。所以,我不認為這樣的事情會在資本社會裡成為問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聚玩數碼 的精彩文章:

又一組三星Note8渲染圖曝光 配橫排雙攝
為什麼現在的人願花大錢買手機,卻不願花同樣的錢買電腦了呢?
SIM卡將退出歷史舞台,這個技術將集成到手機中取代SIM卡
蘋果7、7plus手機最容易忽略的4大隱藏功能揭曉
沒有了小圓點,這樣的iOS11你還認嗎?

TAG:聚玩數碼 |

您可能感興趣

腦對腦介面技術:用三個大腦合作玩一個遊戲,增強大腦研究進行中
最新研究表明:暴力的射擊遊戲會損害大腦,並可能增加痴呆的風險
大腦掃描有助判斷經濟行為風險傾向,人血竟能「毒殺」蚊子丨科技早新聞
鮑橒曬大料,和《最強大腦》決裂,信息量很大,水哥也「躺槍」
大腦掃描有助判斷經濟行為風險傾向,人血竟能「毒殺」蚊子
谷歌大腦提出概念激活向量,助力神經網路可解釋性研究
成就「最強大腦」的秘訣,不是智商,而是專註力
人血竟能「毒殺」蚊子?大腦掃描有助判斷經濟行為風險傾向
讓你的大腦無所不能,腦機介面技術要火了嗎?
細思極恐!腦外腫瘤竟會「吸走」大腦中的神經幹細胞
如何增強大腦的學習接收能力?
晶元植入大腦,意念控制手機,「腦機介面」技術窺探隱私太可怕
最強大腦就是最強玩家?智商高低是否就代表遊戲玩的好與壞
螞蟻金服「風險大腦」技術負責人張英:螞蟻金服會將最新的區塊鏈技術與風險大腦結合
高壓力或導致大腦萎縮,如何拯救我們的理智與自制力?
如何開發大腦,增強大腦的記憶力?
別再煉丹了!谷歌大腦提出「權重無關」神經網路,無需調參訓練
懸疑、推理、燒腦,你的大腦充好電了嗎?
三道營養豐富的菜,對大腦和神經有補益作用,是學生和腦力勞動者的健腦佳品
麻省理工發力神經塵埃,何時才能破解大腦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