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林徽因是如何被富養的

林徽因是如何被富養的

總論

許是傾城之貌,早就許了時間的幾抹光陰,

那嬉笑,或是哀愁,

伴隨著清風間遊走的才華,

被人時常談論,也隨著遠處的雲朵訴說。

泛黃的書頁內,記著她的名字——林徽因,

筆墨里: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一位遠去的民國才女,

她的天賦惹了多少人去羨煞;

一代建築大家,

她的成就又驚嘆了多少同輩和後人。

從中國人民英雄紀念碑和國徽的創作,

到景泰藍工藝的搶救;

從一處處古建築的親自考察,

到現代建築理論的起步與完善。

……

一代女子典範,如花兒般在祖國土地上盛開與長眠,

她是我們「熟知」的林徽因,

也是我們「不知」的林徽因。

壹 早慧

一幅幅俊美的山水之畫,

一段段講不完的動人故事,

當時間迴轉到1904年的6月10日 ,

在杭州這片充滿靈韻的土地上,

一個小女孩誕生的哭聲打破了這世界上的些許沉靜。

取《詩經·大雅》之「大姒嗣徽音,則百斯男」的寓意,

祖父為她取名為「徽音」。

一生的聰慧與才情,彷彿從這一天就牽定了緣分,

她,就是後來的林徽因。

在那個大家族林立的時代,

家風對一個人的影響是極為深刻的,

尤其像林家這樣的名門望族,

一家之長就是整個家族文化的源頭與根脈,

從一定程度上說,祖父林孝恂是林徽因看到的第一個世界。

清末民初,時代風雨飄搖,

和很多傳統士紳階級一樣,家世顯赫的林孝恂,

也經歷了由興而衰的轉變。

而與很多人不一樣的是,

他思想中有著很大膽的一面,開明且創新,

從清貧的「教書先生」身份中漸漸走出後,

以革新的思想,於政界尋得了發展之路。

他從不拘泥於陳法,大膽設立林家私塾,

以平等、自由、新派的理論培育林家後輩。

就是在這樣「舊」與「新」的家庭中成長,

林徽因在一出生後就受中西結合思想的熏陶,

不僅散發著濃郁的詩書之氣,

更在視角的開拓上,先於眾人一步。

8歲的林徽因和姐妹們合影

本身就天資聰穎的林徽因,在祖父的庭院中漸漸成長著,

享受著大戶人家子女們優渥的生活條件,

也接受了濃郁的文化熏陶與全面的學習教育。

父親時常在外,她就是祖父的一個通信員,

六歲開始代筆為祖父給父親寫家信,

年齡尚小的林徽因,早已經在心裡看到了大大的世界。

想來林徽因在日後的成長中,

能在中西文化之間遊刃有餘的行走,

並於實踐中進行靈活的結合,

都與她早年所受到的家庭教育息息相關。

如果說,天賦異稟是她從出生就具備的一張王牌,

那麼祖父與家風對她的影響,

就給這副王牌積攢了更深厚的底蘊,

有如此的開始,註定了一生當有不凡之成就。

貮 父親——林長民

1910年 林徽因與父親林長民在杭州 左一為林徽因同母妹妹麟趾 後夭折

時隔多年過去,提起林長民這個名字,

也許很多人會說:他是林徽因的父親,

而在當時的年代,這響噹噹的人物,

則更為當時的大眾所熟知。

在父親林孝恂的影響下,

林長民從少年起,就接受著先進的教育,

那時候的他在林氏私塾中讀書,

受業於飽讀詩書的閩中名士林紓,

獲取了最初的西學知識,

從此,眼中的世界便大大打開,

具備了開明、自由的前衛思想。

在新舊交替的社會時代,很多知識分子都有著滿腔的抱負,

希望以一己之力喚醒民眾,改良社會,

在這樣的方向中,林長民也有著自身堅定的「夢想」,

希望可以將西方先進的社會制度,

應用到自己的國家中,從而革新政治。

因此,傳統文化功底深厚的他,

放棄了科舉考試,跟著外國老師學習世界知識,

又前往東瀛,在日本早稻田大學學習,

並成為了留學生中的一位風雲人物,

學成回國後,以「革新」的思想,在政界大展宏圖。

林長民書法

無論是任職北洋政府司法部長,

還是擔綱民國政府初建的秘書處長,

林長民都懷有一腔的熱血,和敢於變革的精神。

就像他的書法一樣剛勁有力。

林長民對女兒林徽因的影響,

也是潛移默化的。

雖然並沒有像其他父親一樣日日陪伴在女兒身邊,

但是在普通的慈父情之外,

他對女兒抱有更大的成長期望,

且從不因男女性別差別對待。

儘管一直忙於政事奔波,

但林長民始終堅持與徽因保持著頻繁的書信聯絡,

他和女兒分享工作的心得體會,

也常督促她要明事理,學習之餘參與家事。

1912年,林長民在京寫給林徽因的書信手稿

人們常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那麼與孩子成長重要相關的,便是家長的言傳與身教。

在女兒的教育上,

林長民對徐志摩說過:

做一個有天才的女兒的父親,

不是容易享的福,

你得放低你天倫的輩分,

先求做到友誼的了解。

可見林長民對林徽因的教育,

灌注了多少心血,

而這物質與精神同時富足的家庭環境,

也成為林徽因一生中的成長優勢。

叄 林家有女初長成

樹葉飛落,流年轉動,

在父親的培育中,小小的林徽因一點點成長著,

在她心中,也許會發覺自己和其他的孩子有些不一樣的地方。

就像這世界是公平的,在聰明的人身上,

總會多投入一些,

在林長民的眼中,她的女兒早不是不懂世事的小孩子,

而是有深度的,和有自我判斷力的知性女孩。

她如此的清爽與聰明,

像游弋於遠處的扁舟,於自己的方向慢慢探尋著前進著。

從出生地浙江,到遷居上海,又到父親的工作地北平,

乃至袁世凱稱帝後,再隨全家遷居到天津,

童年時期走過的路,讓她開闊了自己的胸懷,

用不同的視角審視著這個世界的同時,

也接納著這個世界。

祖父去世後能很好的操持家中各類事物,

亭亭玉立的林家大小姐,也是林家小小的「主心骨」,

可見幼年時代的林徽因,比其他孩子的起點高了很多,

她的童年,就是早熟的。

1916年的林徽因,已經長成為亭亭玉立的曼妙少女,

在全家定居北京後,

在父親的意見下,她邁進了培華女子中學這所貴族學校的大門,

召喚她的,是越來越多的未知與新奇。

當時的培華女子中學,以嚴謹得法的校風而出名,

原本就非常聰明的林徽因,在這裡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日後出色的英語水平也是從此而起步。

1916年 林徽因與表姐妹們身著培華女子中學校服合影 左起為王孟瑜 王次亮 曾語兒 林徽因

從大戶舊宅的天井,

來到這所講究新文明的校園,

她了解到了越來越多的西方文化知識,

特別是英吉利發展的歷史;

接觸了多種有趣的西洋樂器,

學會了一些鋼琴的演奏技巧……

這一切,都讓她內心的文化意識愈加豐盈,

為日後才華的放飛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隨之,她的眼睛,

看到了更廣、更寬的世界……

肆 歐洲遊歷

1920年,在倫敦

在對女子的教育上,

流傳著「窮養兒、富養女」的說法。

而對於女兒,怎樣算是「富」呢?

在林徽因成長的歷程中,我們看到了一種「富」,

與物質相關,卻也遠遠超越了物質。

從1920年開始,在父親的帶領與陪伴下,

林徽因開始了遊歷歐洲的行程,

在漫長的海上航行中,

萬噸客輪如一葉扁舟,

她的夢,也隨之起航。

1920年,在輪船上。

從法國到義大利,從瑞士到德國,

一處處文化古迹,一座座宏偉的博物館,

還有工業革命後迅速發展起來的一家家工廠、報館

……

林徽因都隨著父親一一走過。

從小就接受中西方教育的林徽因,

在這一路上,欣賞到了各類建築參差不同的美,

當世界各地多姿多彩的文化風格映入眼中,

更深刻的理念也隨著內心的根脈漸漸成長為參天大樹,

她的視界,已然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對美的審視與架構愈加成熟。

林長民曾在日記中寫道:

我此次遠遊攜汝同行,

第一要汝多觀察諸國事務增長見識;

第二要汝近我身邊能領悟我的胸次懷抱;

第三要汝暫時離去家庭繁瑣生活,

俾得擴大眼光,

養成將來改良社會的見解與能力。

受這種熏陶的影響,

在國際化的視野中,她不斷豐滿著自己內心思想的羽翼,

對各類理念融會貫通,

可謂在在廣闊的天地間,逍遙的「馳騁縱橫」。

當時的她,雖然只有十六歲,

但從一定意義上來講,可謂是父親身邊「翻譯」和「秘書」,

在一些場合與父親的外國客人嫻熟地用英語進行交流。

而當時和林長民往來的中國客人,都是留學劍橋、牛津的佼佼者,

林徽因在這些人的身上,

對西方文化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收穫頗豐。

林徽因與父親林長民

很多時候,林長民也會忙於政事,

無法時刻陪著林徽因,

而每當她獨處的時候,

就會經常的依偎在壁爐旁,

一本一本地閱讀英文版的書刊,

不斷豐富著自己的精神世界。

好的成長環境總是與所遇到的人不可分離,

很多時候,正是身邊人那些積極的、樂觀的影響,

讓人們在耳濡目染中,促進著自己不斷進步。

當時林徽因的英國女房東是一位建築師,

兩人親密無間,喜愛結伴出行。

林徽因常常和她一起寫生、作畫。

她最愛去的地方是劍橋一帶,因為那裡有畫不完的建築與景緻,

拿著一本書,隨意的坐在草坪上,

感受著皇家教堂的莊嚴,

體會著皇家學院散發著的寧靜與優雅……

女房東對建築的理解加深了林徽因對美、對建築的認知,

在與女房東的相處中,她深深感受到了各類建築的獨特魅力,

感受到了濃厚的藝術情懷,

也正是這日常生活中的接觸與了解,

為林徽因內心萌發的「建築理想」進行不斷的澆灌,

一顆種子悄然種下,小芽漸漸開始萌發,

正等待著成為一顆參天大樹。

1920年,林徽因在倫敦

在她結識的朋友中,還有一位醫生叫柏烈特,

柏烈特醫生有5個女兒,其中黛絲與林徽因同年,

一次她們來到海邊游泳玩耍,

黛絲的小妹妹開始用沙子堆城堡,城堡總是塌了又重堆,

後來她向黛絲喊:「來!工程師,幫幫忙。」

林徽因好奇了:「為什麼叫你工程師?」

黛絲說:「因為我對建築感興趣,將來是要做工程師的。

也正是這一次的交流,

林徽因了解到:建築和蓋房子不完全是一回事。

而黛絲對建築赤誠的熱愛也燃燒著林徽因內心,

這些,都讓她對建築、藝術的情感更加深厚,

為她以後在建築領域大有作為提供了前期的積澱。

此次漫遊歐洲,她見過了不同的人不同的建築不同的事物,

擁抱著這個世界,這個世界也同時在擁抱著她。

伍 總結

林徽因梁思成的手繪地圖

根葉盤生,年年的四季如往事一樣慢慢流轉著,

1955年的4月1日,林徽因隨著她純凈的音容與相貌,

離開了這個絢麗多彩的世界。

才情幾代之聚,明眸如池水而清,

世人評價林徽因:「一身詩意千尋瀑,萬古人間四月天。」

在生命的長河中,林徽因走過的路並不算遠,

而在她的身後,卻留下了那溫暖的文字與優美的詩篇,

留下了在中國建築史上的卓越貢獻。

那個生長於傳統家庭的「大小姐」,

終究沒有辜負祖輩父輩的期望,

沒有辜負良好的家庭教育條件,

先人一步的學習著中西方文化與知識,

在父親的精心培育下,遊歷世界、開闊視野,

終在留學生涯中拾得最初的夢想,

在建築學領域傾盡了自己的一生。

她是成長於那個時代一朵頑強絢麗的花兒,

在肥沃的土地上生長,得以良好的澆灌,

以耀眼的姿態毫無保留的綻放開來,花香四溢。

生命中62個年頭走過,

文學領域上,被稱為「一代才女」的林徽因遠去了,

在中國的建築事業上,我們的「林先生」也遠去了,

而歷史在梳洗過後,,

林徽因的精神,

依舊陪伴著那一草、那一木,那一筆、那一頁,

與世長存。

往期板塊內容「傳送門」

美詩文欣賞——「放鬆心靈,聆聽詩的聲音」;

文化信息——「最新展覽講座演出信息」;

歷史文化的深度解讀——「白雲蒼狗,歷史愈發醇香 」;

研學課程的發布與回顧——「一場集自然、戶外、歷史、人文、藝術、博物的文化『盛宴』」;

還有——動動手指就能直接下單的微店

歡迎坐上文化旅行的觀光車,

並把沿途美麗的景緻分享到朋友圈,

動動小手指,一起為推廣文化傳承文脈而努力。

如果感覺有所收益、感悟,或建議,

也歡迎留言和我們分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化旅行 的精彩文章:

TAG:文化旅行 |

您可能感興趣

如何富養一個像林徽因這樣的女兒?
後妻林洙稱丈夫的結髮妻林徽因為死人,這是不是對林徽因的不敬?
林徽因與母親何雪媛的關係如何?
林徽因:「高級綠茶」是如何養成的
同樣是富養女,陸小曼的生活和林徽因有何差別?為什麼!
林徽因的孫子和孫女都改了「姓」,原因是什麼?
冰心的壽命幾乎是林徽因的兩倍,這是因為林徽因活得比冰心辛苦
冰心與林徽因的是非恩怨
林徽因與張愛玲,都是曠世才女,你更願意成為誰?林徽因完勝
如何評價林徽因?
她是林徽因的傳人,對林徽因夫婦一無所知,如今為美國效力!
陸小曼是如何評價林徽因的?她不是才女,是白蓮花!
林徽因選擇的為何是梁思成,而不是金岳霖?
林徽因:才貌雙全受人尊敬,可她孫子孫女卻紛紛改姓,這是為何?
都是富養的女兒,陸小曼和林徽因差在哪裡?
林徽因和梁思成的孫子孫女都沒有姓梁,這是什麼原因
林徽因和她的故事
林徽因和陸小曼:都是富養的女兒,差別在哪裡
林徽因死後,梁思成的後妻為何頻繁抵制林徽因?
徐志摩為林徽因拋家棄妻,為何最後林徽因卻選擇了梁思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