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江湖風雲錄—雷軍
40歲前,雷軍做了太多事:卓越賣了、金山上市了、天使投資也不錯,但他說,18歲時的理想一直沒實現,心裡不踏實。年過40歲的雷軍說,如果輸了,這輩子就徹底踏實了。於是,「小米」誕生了。
金山時代
1969年,雷軍出生於湖北仙桃,1987年考上武漢大學計算機系。在大學裡,他僅用了兩年時間,就修完了所有學分,完成了大學的畢業設計。
大四那年,雷軍和同學王全國、李儒雄等人創辦三色公司,當時的產品是一種仿製的金山漢卡,在武漢電子一條街小有名氣。但是,隨後出現一家規模更大的公司盜版了他們的產品,隨後,三色公司經營艱難。半年後,公司解散。
大學畢業後,雷軍隻身闖蕩北京,1991年年底在中關村與求伯君結識,隨後加盟金山軟體,成為金山的第六名員工。兩年之後,雷軍出任北京金山總經理。1998年,29歲的雷軍升任金山公司總經理,堪稱年少得志。
雷軍在金山一待就是16年。這段時光,也是雷軍「推著石頭往山上走」的日子。求伯君立志讓金山成為一家可以挑戰微軟的民族軟體企業,理想之路卻步履維艱,金山歷經從辦公軟體到詞霸、毒霸,再到向遊戲和網路的多次轉型,幾經起落。其間,從金山賬上十幾萬元到5億元,沒有依靠任何一家風險投資的幫助,而金山從1999年開始上市,這上市之路一走就是8年。雷軍常常納悶,怎麼別人一下就能上市,金山怎麼就這麼難?
最終,雷軍帶領金山第5次衝擊IPO,還是依靠網路遊戲的業績,在2007年10月16日成功在香港上市。
眾人歡呼雀躍的時候,雷軍卻是黯然神傷。他發現,自己和同志們16年的青春奮鬥,只換來6.261億港幣的市值,這與同年在香港上市的阿里巴巴的15億美元簡直是天壤之別,與2005年在納斯達克上市的百度的39.58億美元更是相距十萬八千里。
2007年年底,金山成功上市兩個月之後,雷軍以健康原因辭去總裁與CEO職務,離開金山。事後證明,正是這一次的離開,成就了雷軍的脫胎換骨。
天使投資
隱居幕後的三年是雷軍生命中最寧靜的時光,三年的「修行」,雷軍華麗轉身,成為中國最成功的天使投資人之一。
2008年,雷軍發現已經有不少學生、農民工、保安用手機上網,儘管那時的手機上網就好像二十幾年前用電腦上互聯網那般不好使,但他相信,隨著手機用戶的大規模增長,移動互聯網一定能成為未來的趨勢。
在UCweb產品逐漸成熟之際,雷軍成為了UCweb董事長,並提出硬性指標——未來一年,日頁面刷新次數超過10億頁,日活躍用戶超越1000萬。從商業模式上看,如果在瀏覽器中加入手機支付模塊,按照每天1000萬人使用來計算,每人在網上支付一次哪怕只收取1分錢的費用,每天的收入就是10萬元。
而在對UCweb進行投資之前,雷軍實際上是通過對樂訊社區的投資過程中,深入了解了移動互聯網,甚至為了弄清楚移動互聯網的各個環節,雷軍有十多部手機,在他看來,干移動互聯網這一行,最少需要了解三種操作系統,安卓系統、蘋果系統和塞班系統。憑藉著這種執著,在6個月的時間內,雷軍幫助UCweb從一個融不到錢的公司,轉變為獲得1000萬美元投資的公司。
此後的三年,雷軍一口氣投資了凡客、樂淘、拉卡拉、UCWeb、多玩網、可牛等17家公司,其中有11家從零開始,涵蓋移動互聯網、電子商務和社交三大領域。
2011年,希望「天使投資機構化」的雷軍和許達來一起發起設立了天使投資基金順為資本。2014年,雷軍入選中國最佳50名創業投資人排行榜,位列第26位,其投資的代表項目包括歡聚時代、多看科技、UC優視、太美、卡卡移動、獵豹移動、大街網以及瓦力語聊。
小米誕生
2011年,年過40歲的雷軍創辦小米科技。
很多人說他,在互聯網行業里,40歲已經老了,應該要退休了,還折騰什麼。雷軍不信邪,「柳傳志是40歲創業的,任正非是43歲,我覺得我40歲重新開始,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他說,18歲時,自己想辦世界一流的企業,到40歲發現目標漸行漸遠,再試一把,輸了也認了.
2010年4月,雷軍與原Google中國工程研究院副院長林斌(曾參與微軟亞洲工程院創建並任工程總監)、原摩托羅拉北京研發中心高級總監周光平(主持設計「明」系列手機)、原北京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主任劉德、原金山詞霸總經理黎萬強、原微軟中國工程院開發總監黃江吉和原Google中國高級產品經理洪峰六人聯合創辦小米科技。
2010年8月,小米的第一個產品——移動操作系統MIUI上線。2011年8月16日,小米手機1正式發布。1999元、參數跑分、互聯網銷售以及粉絲經濟,幾個高度濃縮的關鍵詞概括了小米運營,雷軍與小米異軍突起,崛起的速度甚至遠超雷軍與他的合伙人的預期。
隨後,在一片質疑和讚譽中,小米在2012年賣出719萬部手機,2013年賣出1870萬部手機。在此過程中,小米完成四輪融資,估值迅速突破100億美元,成為業界的現象級品牌。
小米火了以後,一位業內人評價雷軍:「他是錯過了上一波(互聯網),成於下一波(移動互聯網)。」
從此小米開始了高速增長期,其在資本市場上的估值節節攀升,2010年2.5億、2011年10億、2012年40億、2013年100億、2014年450億美金,一次又一次刷新估值記錄,甚至連BAT都羨慕不已。
2014年12月4日,《福布斯》雜誌網站宣布,小米科技創始人雷軍當選《福布斯》亞洲版2014年度商業人物。《福布斯》雜誌稱,在雷軍的帶領下,小米以價格低廉的智能手機橫掃亞洲市場,並在全球範圍內帶動了以大眾可承受的價格生產功能強大的電子設備,以覆蓋廣闊人群的潮流。
雷軍最輝煌的時刻是2013年和2014年。人們對小米及其所代表的互聯網模式、互聯網思維狂熱地追捧,並稱雷軍為「雷布斯」。但接下來的兩年里,中國智能手機市場變成華為、OPPO和vivo的天下。
2014年第四季度是一個轉折點,小米的手機銷量第一次出現了季度環比下降。季度銷售環比下降是所有高成長企業的噩夢,意味著企業業績下滑拐點出現,業務想像空間不再,企業在資本市場上的估值也將受到重創。
而小米的主要競爭對手們在2015年卻碩果累累。魅族成為2015年手機行業的最大黑馬,高歌猛進;華為憑藉華為與榮耀雙品牌牢牢佔據市場佔有率第一;而樂視憑藉生態優勢與高性價比,也拿到了中國智能手機行業的入場券並站穩腳跟。
智能手機行業發展到今天,當初的互聯網思維也有了飢餓營銷的貶義色彩,OPPO和Vivo兩家擁有大量線下傳統店的崛起,讓雷軍再次重新審視「線下渠道」。
很顯然,雷軍也承認這一點:「今天傳統零售和傳統渠道依然是 80% 的市場,這是小米遇到的最大問題,就是怎麼突破商業模式的障礙。」
雖然小米手機已輝煌不再,但是沒有小米手機,雷軍也不可能稱得上「互聯網大佬」。在公眾看來,雷軍是個很難取悅大眾的人——他是個乏味的工程師,被稱為「IT勞模」。小米成立幾年來,經歷了暴紅又遭遇到挫折,消費者譽之謗之,智能手機市場早已風雲變幻,城頭不停變換大王旗。相比前些年的「傲慢」與「瘋狂」,雷軍也開始變得「低調」和「冷靜」。


TAG:新豫商資本 |
※陳曉輝:俄羅斯世界盃淘汰賽風雲錄
※海權風雲錄:盤點人類歷史上四大海洋霸主
※漢末風雲錄九:袁術逃亡曹操蛟龍入海 韓馥倒戈袁紹大合諸侯
※隕石江湖風雲錄:慾望、圈套與暴富夢……
※仙俠武俠小說:蜀山風雲錄
※漢末風雲錄二:大講武漢靈帝寵任蹇碩 破叛軍皇甫嵩結怨董卓
※元氣淋漓運以神——品連環畫《南宋風雲錄》
※技術風雲錄:乾坤大挪移
※名將風雲錄 | 愛國軍魂——粟裕
※漢末風雲錄七:招降納叛董卓羽翼漸豐 議立新帝袁紹落荒而逃
※Q娃全明星風雲錄
※【電台】開掛風雲錄
※《逆水寒》武林風雲錄1-4號攻略
※美國與歐洲軍事與商業火箭競爭風雲錄
※藝術書架│《嘉德親歷:古籍拍賣風雲錄》
※《大廠吃面風雲錄》
※行俠仗義——群俠風雲錄
※記錄: 蘇-27非洲實戰風雲錄
※天安門廣場風雲錄(4)
※漢末風雲錄八:廢舊立新董卓獨掌朝綱 恩威並施百官形同虛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