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想貼三伏貼?先看看這篇文章

想貼三伏貼?先看看這篇文章

想貼三伏貼?先看看這篇文章

不可盲目「三伏貼」

想貼三伏貼?先看看這篇文章

三伏灸是中醫學裡最具特色的伏天療法,屬於天灸療法中的一種,因為治療的時間是每年的三伏天,所以稱為三伏灸,也有人稱此法為三伏貼。

「天灸」是中醫傳統灸法中的一種,也稱「藥物發泡」或「敷貼發泡」。這種方法是選用一些對皮膚有刺激作用的藥物,貼敷在人體的穴位上,利用藥物的刺激作用,引起穴位局部皮膚的潮紅充血,甚至起泡,來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01

為什麼選在三伏天治療冬病?

三伏天指的是夏至過後第三、四個庚日及立秋後第一個庚日,具體到今年來說,是從7月18日開始進入初伏,7月28日進入中伏,末伏是8月7日開始,這幾十天是一年中氣溫最高的時候,也是三伏灸的最佳時機。

為什麼要選在這個時間來做灸法呢?它的原理就是我們中醫理論中的「冬病夏治」。一般在冬天容易發作的疾病,例如哮喘、慢性支氣管炎等,大都由於體質陽虛,體內陰寒太盛,加上冬天寒冷氣候的刺激而發作。而三伏天是一年中氣溫最高的時候,自然界的陽氣最盛,人體內的陽氣也最充沛,熱能溫陽,陽能祛寒;另外,天氣熱,人體毛孔大開,藥性容易滲透進去。三伏灸就是藉助天時,一舉掃蕩體內的陰寒之氣,防止疾病冬季複發。

02

什麼病適合用三伏貼?

很多疾病都能用三伏灸的方法治療,除了上面提到的哮喘、慢性支氣管炎以外,還包括肺氣腫、慢性阻塞性肺病、風濕性關節炎等屬於陽虛寒凝範圍的疾病。陽虛寒凝的患者,通常有怕冷、鼻涕或痰液白而清稀、受寒後癥狀會明顯加重等表現。

三伏貼主要是在人體穴位上貼敷藥物,因為很多藥物都有刺激性,所以貼敷的穴位一般都是選擇在背部。但是,不同的人、不同的疾病所用的藥物和穴位也不盡相同,用中醫的話來說就是要「辨證」選穴、選葯。下面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些常見病的三伏貼法。

慢性支氣管炎:

咳嗽、咳痰或氣喘的癥狀持續兩年以上,每次發作持續三個月以上。發作有明顯的季節性,冬季發作,春夏緩解。

穴位:初伏取天突穴、大椎穴、雙側肺俞穴、雙側膏育俞穴;中伏取雙側定喘穴、雙側風門穴、雙側脾俞穴;末伏取膻中穴、雙側百勞穴、命門穴、雙側腎俞穴。

藥物:白芥子、生甘遂、延胡各一份,細辛半份,烘乾磨粉,用生薑汁調成稠糊狀,做成直徑約為10mm、厚約為3mm大小的餅狀,備用。

具體操作:把做好的葯餅放在上述穴位上,用30×30mm橡皮膏固定。每次貼葯時間視年齡、病情輕重而定,15周歲以下和病情較輕的貼4~6小時,其他的貼6~8小時。從初伏的第1天開始貼,然後中伏、末伏的第一天各貼葯1次。

哮喘:

有咳嗽、喘息、呼吸困難、胸悶、咳痰等表現。最典型的癥狀是呼氣的時候很難受,發作的時候有哮鳴音出現。嚴重的需要坐起來才能正常呼吸,經常乾咳或咯大量白色泡沫痰。哮喘容易在夜間及凌晨發作,秋冬寒冷的季節病情常常會加重。

穴位:取大椎穴、雙側肺俞穴。

藥物:白芥子、甘遂、細辛、延胡索等研末,治療前1天用薑汁及凡士林調成膏狀備用。

具體操作:分別在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第一天施灸。在穴位上放直徑約2.5×3cm、厚約0.3cm的鮮生薑片,在薑片上放直徑為1cm的圓錐形艾炷,先灸到局部皮膚潮紅,連續灸三次。然後把調好的膏藥貼到穴位上,一般貼4~24小時以後撕掉即可。

過敏性鼻炎:

噴嚏、鼻癢、流涕和鼻堵是最常見的四大癥狀。病人會突然和劇烈地打噴嚏;鼻癢,鼻涕多,但是經常是清鼻涕,鼻子不通氣;還常伴眼睛發紅、發癢以及流淚,甚至頭暈、頭痛等癥狀。

穴位:初伏取雙側百勞穴、雙側肺俞穴、雙側膏肓俞;中伏取大椎穴、雙側風門穴、雙側脾俞穴;末伏取雙側大杼穴、雙側肺俞穴、雙側腎腧穴。

藥物:甘遂、麻黃、細辛、半夏、麝香,各等分研成粉末,加新鮮的薑汁調勻,做成直徑約為10mm、厚約為3mm大小的膏藥餅,備用。

具體操作:分別在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第一天貼葯,穴位按照上面的次序,每次貼葯保留4小時左右。

預防感冒:

平常體質虛弱,氣候稍微變化或到寒冷季節極易感冒。

穴位:大椎穴、雙側風門穴、雙側肺俞穴、雙側定喘穴、雙側膏肓俞穴。

藥物:生白芥子、細辛各1份,甘遂、玄胡各半份,烘乾研成粉末,用生薑汁調成稠糊狀,做成直徑為2.0 cm、厚約0.5 cm大小的葯餅,正中放少許麝香,備用。

具體操作:將新鮮生薑切成5分硬幣厚、2 cm×2 cm大小的薑片,放在大椎、風門穴上,在薑片上放直徑為1cm的圓錐形艾炷,先灸到局部皮膚潮紅,連續灸三次;然後把做好的葯餅放在穴位上,用風濕膏固定。每次貼葯時間視年齡而定,15歲以下者貼4~6 小時,15歲以上者貼6~24小時,從初伏的第一天開始貼,中伏、末伏各貼葯1次。

以上這幾種疾病是三伏貼中最常見的,其實,凡屬於陽虛或者寒凝的疾病,都可以用「冬病夏治」的方法來治療。

03

不可盲目跟「貼」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三伏貼雖然是解除「冬病」的捷徑,可不是所有的病都適合用三伏貼的方法。三伏貼不能包治百病,是有禁忌症的。大家不要盲目跟「貼」。

那麼,什麼樣的疾病不適合做三伏貼呢?

一切屬於熱性的疾病都不宜用「三伏貼」。因為夏天是火熱的季節,三伏貼選擇的中藥都屬辛溫大熱的,對熱性疾病熱天用熱葯,無異於「火上澆油」。例如咳喘伴有發燒的患者、肺結核活動期伴有咯血的患者,都不能用「三伏貼」法治療。從中醫角度說,患有這些疾病的人,或者陽盛,或者陰虛,總之體內都存著不少的「火氣」,如果再用熱性的藥物,會使陽更盛,陰更虛,不僅會加重發熱、咯血等病情,甚至有危及生命的可能。

皮膚嬌嫩或有破損以及少數極易過敏的患者,不宜用「三伏貼」。「三伏貼」又稱「發泡灸」,藥物貼敷之後會使皮膚髮熱、充血,甚至起泡,就是平時皮膚正常的患者也要細心護理,否則容易引起局部感染。所以,「三伏貼」雖然對小兒支氣管炎、免疫力低引起的感冒有很好的療效,但是由於兩歲以下的小兒皮膚嬌嫩,所以這麼小的寶寶最好放棄「三伏貼」。

嚴重心肺功能不全的患者不能用「三伏貼」。因為藥物貼敷後,機體會出現一系列的反應,如加快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的速度等,這些反應會加重心肺的負擔,引起水腫、心慌、氣急,嚴重的還會發生心衰。心肺功能不全在老年人中多見,所以建議老年朋友們在選擇冬病夏治的時候,一定要慎重。

04

貼後發癢莫搔抓

因為三伏貼使用的藥物大多有刺激性,貼敷後常常會使皮膚起泡,所以在灸後的護理上就有很多需要注意的事情了。

1.敷藥前應先洗澡或清洗乾淨要貼敷的穴位;

2.貼敷當天避免吹電風扇、空調,禁止洗澡;

3.如果局部皮膚出現瘙癢時,不要用手搔抓,可以用手掌輕輕拍打患處,防止抓拍後感染;

4.貼敷4~24小時後,局部如果有發癢發、皮膚髮紅為正常;如果疼痛難忍,皮膚有水泡,可塗燙傷膏或紫藥水;如果水泡超過0.5cm,最好去貼敷的醫院,讓醫生處理;

5.貼敷24小時內不能曬太陽,要注意休息;

6.貼敷1個月內忌煙、酒,禁食生冷腥味及辛辣的食物。(北京中醫藥大學針灸學院教授 程凱)

「冬病夏治」系列義診

想貼三伏貼?先看看這篇文章

您是否適合「冬病夏治」敷貼嗎?

時間:7月1日(周六) 8:30—12:00

地點:湖北省中醫院光谷院區新門診大樓1樓大廳

湖北省中醫院鳳凰門診部1樓大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眾健康雜誌 的精彩文章:

糖尿病患者注意了……
夏季 別讓冰箱成重災區
患癌是因為運氣不好?
健身房裡,這些事一定要當心!

TAG:大眾健康雜誌 |

您可能感興趣

你在做瑜伽嗎?看看這篇文章吧!
八一,這篇文章要看看!
要割雙眼皮?先看了這篇文章再說!
想買微單?你一定要先看這篇文章!
關於寫作,看看這四篇文章
寵物為什麼要做美容?看看這篇文章你就明白了
必看!想打瘦臉針的朋友一定要看這篇文章!
想投資奧蘭多?先看完這篇文章再說!
別著急生二胎,先看看這篇文章!
如果你四十幾歲了,請看看這篇文章!
想要一個人不看《紫羅蘭永恆花園》,那就給他看看這篇文章!
你聽說唱?那你應該看看這篇文章
什麼是「耐看型」五官?看看這篇文章,或許你就懂了!
如果你五十幾歲了,請看看這篇文章
素描五官怎麼畫?看這篇文章就夠了!
想生二胎先看完這篇文章在考慮吧
裝修不知道從哪下手?來看看這篇文章
想乘義大利大選賺一把?你需要先看看這篇文章!
想看懂古玉紋飾?讀這1篇文章就夠了
想考臨床醫學?看完這篇文章再決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