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吳宇森:9成時間都在內地生活 北京房價真的挺高

吳宇森:9成時間都在內地生活 北京房價真的挺高

「溫和」的吳宇森依然懷有年輕時的憤怒。

20年數字

票房最高作品:2008年《赤壁(上)》 3.21億

合作最多內地演員:趙薇3次

合作最多香港演員:周潤發 10次

合作最多內地公司:中國電影集團公司 4次

2011年底,正在籌備《太平輪》的吳宇森被檢查出患了淋巴癌,整個劇組停了下來,養病期間他看了不少DVD,結果看到了很多爛片,他猛地一拍腿,說:「糟糕了,如果我現在走了,自己還沒有拍到一部好電影就白活了。」他把所有爛片的DVD都剪掉扔了,次年1月去美國進行手術,6次化療後才把他從死神身邊拽回來,他鬆了一口氣說還有機會。當時本該安靜休養的他立即恢復因病中斷的《太平輪》拍攝,「每個導演都希望能拍出一部帶有中國史詩精神的電影,讓外國人真正認識我們,這部電影我還沒有拍到,這也是我將窮盡一生追求的事情。」

作為香港電影黃金時期的締造者之一,吳宇森無論在港、赴美、或在內地拍戲,他都精確地掌握著電影圈的守恆定律,生活中清貧低調。他一直覺得自己「有責任幫中國電影走向國際」,他說,這個責任會讓他堅持到走不動的那一天。

回首

新浪潮之前,拍戲很孤獨

5歲的吳宇森隨家人從廣州移居到香港,一家人生活拮据。1953年石硤尾木屋區的一場大火讓5萬人無家可歸,港英政府興建公屋安置居民。吳宇森也生活在這個魚龍混雜的貧民區,經常被欺負,社會上很多不公平經常讓他怒火中燒,「貧富差距、歧視、好人不得好報、壞人越活越好,我只有把不滿情緒發泄在電影上,《英雄本色》之前的很多喜劇都是憤怒的喜劇,有很多對社會的諷刺,觀眾看了不知道該笑還是生氣,所以我的喜劇不成功。」

1968年吳宇森中學畢業,1971年進入邵氏片場成為張徹的學徒,他吸收了張徹的創作核心——塑造英雄。事實上,吳宇森做導演的年齡很早,對這個「早」他也挺後悔。他說在香港新浪潮電影運動到來之前,他的電影旅程很孤獨,拍片的時候連個美術指導都沒有,幾乎要自己攬下每個職位的任務,「合作者不是一批有很大代溝的老人家,就是沒法參與工作的年輕人,最重要的是找不到可以溝通的人。」

吳宇森被內地觀眾熟悉,是因為1986年的《英雄本色》,該片創造了香港票房紀錄,捧紅了周潤發,奠定了他「暴力美學大師」的地位。這之後,他連續推出《喋血雙雄》、《辣手神探》、《喋血街頭》、《縱橫四海》等多部電影。他電影中的英雄以東方審美將打鬥場景最大限度詩意化,極大影響了一代華人,甚至反哺到歐美。儘管在別人眼中創造了很多經典,但吳宇森坦言沒有一部電影真正讓他滿意,自己拍過的電影他一部都沒重新看過,「一看我就覺得有瑕疵、就會後悔,有很多為適應放映時間剪掉的戲,就像《喋血街頭》3個小時的原片,無論我怎麼找都找不到了,這是我一生的遺憾。」

歸途

市場越有錢,也越急功近利

香港回歸那一年,已在好萊塢闖蕩多年的吳宇森,交出了給他帶來好萊塢話語權的作品《變臉》,該片全球票房達到2.45億美元,被《時代周刊》評選為「年度十大佳片,」後來湯姆·克魯斯找到他執導《碟中諜2》,影片上映後成為全球電影年度票房冠軍。

事實上,作為中國到好萊塢發展的第一人,吳宇森起初非常不適應,幾部電影的試水讓他深感灰心。他決定沉下心在美國生活兩年了解西方文化,才漸漸克服了水土不服。但即便是身在異國,他心中仍然有回國拍戲的願望,「我沒有忘記過回國拍戲,但那時幾乎沒有北上的機會,我對祖國土地有很深厚的感情,希望能用電影敘述它。」

2005年,在戛納電影節做評委的吳宇森遇到了很多香港的老友,因為華語電影在國際市場的發展並不順利,他們紛紛表示希望吳宇森回國助華語電影一臂之力。聽到這個建議,吳宇森滿腔熱血沸騰,「我一定義不容辭。」

回國後,吳宇森交出兩部聲勢浩大的作品《赤壁》上下集,他說拍攝一部「三國」題材的電影一直是他的夢想,尤其那時候可以用好萊塢的模式來拍,還能展現中國精神,讓外國人看看中國電影也能交出貨真價實的大片。和很多香港導演一樣,吳宇森有很強烈的責任感,總希望展現中國精神,正因為這種對中國的單純感情,他援引來大量資金,就算日益龐大的格局讓影片超支嚴重,最後賠上自己的片酬。

《赤壁(下)》上映5年後,吳宇森帶著他籌備多年、耗資4億的豪華《太平輪》走進全國院線,但誰也沒想到,這艘巨輪卻遭遇了一次嚴重的「翻船」,票房失利,口碑一瀉千里,可以說是他入行以來最慘痛的一次經歷,「投資方和發行方太急功近利了,我不贊成電影分上下部,也沒意圖把它變成3D,甚至沒有充足的時間讓我剪輯一個滿意的版本。」

有時,他會有「廉頗老矣」的心境,說自己越來越難適應電影市場了,「市場越來越熱、越來越有錢,但規矩也越來越多,甚至產生了不少外行領導內行的情況,另外還有不敬業的小鮮肉,講出去在國外都是個笑話。」他激起了年輕時的那種憤怒,告訴記者自己絕不會去適應這種潮流,「回國拍戲這十幾年,我其實沒有妥不妥協,想拍的大製作也有人滿足,但不會用片酬離譜的演員,也不會為了賺錢趕工,我還是想抱著初心踏踏實實拍電影。」

對於現在,吳宇森說自己老了,但心態依舊年輕,就算遇過失利也從不失去信心,他總覺得這部電影不行可以用其他更好的電影來彌補。現在的他在片場的精力比年輕人還旺盛,走路快到「把別人嚇死了」。雖然他心中依舊充滿著沒拍到真正中國電影的遺憾,但他再次篤信,自己一直會探索,絕不會停下來。

同題問答

新京報:你這20年來個人或創作上有無明顯變化?

吳宇森:年輕時比較瘦,雖然表面溫和但內心挺憤怒的,對社會的不公平容易感到悲哀,現在特別溫和。至於我的普通話則得益於我的夫人,小時候也看過不少國語電影,所以一直還比較流利。

新京報:和內地演員合作增多,最大的感觸是什麼?

吳宇森:內地演員的思想越來越開放。剛開始拍《赤壁》的時候,和演員之間可能了解不夠,我比較納悶他們的表演總有一種固定模式和方法,比如憤怒要這樣演、古裝要那樣。原來很多電影教育是蘇俄式的,香港的演員就沒有這種固定的方式,而現在他們不再受教條式的局限,能琢磨出一套自己的方式,這個很棒,比如佟大為、鄧超、黃渤,都非常有演技。

新京報:香港演員現在活躍的並不多,你怎麼看待演員斷層問題?

吳宇森:斷層的問題一時間很難說清楚,首先是市場選擇,投資者對一些新的演員不是特別信任。最近聽說有很多香港的年輕導演,比如曾國祥,能夠跑出來非常讓人開心。

新京報:現在一年待在內地的時間有多少?合作的工作人員是內地的更多還是香港的更多?

吳宇森:90%的時間都在內地生活,偶爾回下美國的家,北京房價真的挺高的,所以一直都是租房子住,我自己也不是一個很有錢的人。合作的工作人員現在大多都是內地的人,當然也有一些長期合作的香港班底。到了我這個年齡有個責任,讓年輕的一代儘快學到好東西,無論你來自何方,只要對電影有熱情,我就想讓你保持一天12個小時都對拍攝興緻勃勃。

新京報:如果能夠穿越回去,會對20年前自己說些什麼?

吳宇森:我曾經拍過電影,我不枉此生。能拍,就沒白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網易新聞 的精彩文章:

《寒戰》導演:只拍香港人看得懂的電影是不夠的
年輕醫生說「下班啦活著真好」 連續加班通宵後猝死
廣西辦「鬧魚節」 民眾水中爭搶活魚
暴雨大風襲廣西 200餘樹木倒塌壓毀汽車
科技巨擘宣布組成反恐夥伴聯盟 攜手打擊恐怖主義

TAG:網易新聞 |

您可能感興趣

在北京買房的外地人真正的生活狀態
遠古時期南京人的生活圈 有個北陰陽營的地方
氂牛-生活在最高處的晡乳動物,生長在海拔3千米以上的高寒地區
一個坐擁2套北京房產的「北京大媽」開啟的幸福生活
陳原川:讓湖石生長在生活空間之中
時尚大氣的別墅設計 華麗的高端生活
物價高、房租高、學費高,韓國人真正的生活原來是這樣的?
東南西北年夜飯:舊時光里的溫存,新生活中的喜悅
富貴如登山,40歲財運高峰,生活越來越好的生肖
他雖然沒在京城出生,卻是在北京生活時間最長的明朝皇帝之一
積存時間的生活,小春日和
61歲的楊麗萍,生活在仙境中
隱居生活的最佳選地,風景秀麗房價還便宜
幸福人生:在生活中尋到生命的價值
我現在生活在冬天的假太陽中
北京地下城:可容納30萬人生活的北京地下神秘場地,看完嚇一跳!
她在《我的前半生》中最接地氣,生活中的她青春漂亮,充滿朝氣!
越南首都河內人民的真實生活,網友稱還不如90年代的中國
武俠劇中神奇的「九死還魂草」,現實生活中真的存在,價值高的驚人!
那些生活在極地的汪星人